谢邀,题主这个问题我回答过很多次,每次回答,我都永远坚定,理性必须走在前面。但并不意味著,就此决定了感性多还是理性多。

有一句话,「理性思考感性后悔远比感性思考理性后悔来的好」。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在你做一件事情之前,一定要深思熟虑,你做这件事情的意义何在。不能因为你非常喜欢这件事情就不顾后果,这就是过于感性。

感情中更是一样,如果刚开始不冷静下来仔细权衡你们在一起的好坏,如果你们本来就是天作之合倒也罢了,但现实是,这种情况几乎很少。

当你喜欢上一个人,这种感情是无法控制的,也正是感性在起作用。但是人既然是高级动物,就有自控力甚至是忍痛割爱。因为很多时候,在最开始的时候不会止损,越到后面沉没成本也就越难止损,好比炒股票。明知这不是一支好的股票,与其最后怀著十分低落的情绪抛售已经跌停的股票,还不如刚开始就不要去买。 当你对这个目标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不说做到和他爸妈一样,至少在他的朋友圈里要数一数二),认为你们比较合适,到这时候,理性主导的部分就结束了。 接下来应当是感性主导了,人与人相处靠感情。为人处事不能一律用一个统一标准来衡量,这样不仅无趣而且不人性化,用人感性的一面去发挥爱的力量,但请记住,感性是用情感,但不意味著可以随心所欲,还是要讲道理的。

这时候理性虽不是主导,但是也要被动的在每一次你们闹矛盾时候做分析,矛盾的原因是不是可以妥协,涉不涉及原则,会不会影响你们在一起。一旦发现严重的原则性问题,应当及时止损。

最后回到那句话,理性思考感性后悔,说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当时因为觉得合适,所以选择交往,有的时候因为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闹别扭,完全可以通过感性认知来调节,感情再好的人也会有起冲突的点。而那些当初认为有爱就要表达,要在一起,欠思量的冲动,大多最后导致无法妥协的冲突。到时候想分手了,又不舍得,就一条一条数对方的好,找出一个可以让你继续喜欢他的理由。就算现在走下去了,未来你会不会很痛苦再后悔呢? 所以,无论友情还是爱情,都是这样,没有结果或者没有意义的情感,干脆就不要深入下去。

谈谈理性这件事,在我的理解,理性是说所有事物的好坏都能通过量化来衡量。理性好,好在它能让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减少失误,做出表面上最合适自己的决定。

当今社会,是个大数据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少了很多感性,多了很多理性,包括感情。

怎么说呢?在相亲开始前,人们会设定很多标准,拿一张纸,列一个清单。有房否?有车否?有稳定收入否?家境怎样?性格好不好?然后根据对方具体情况打分。最后,根据得分情况筛选出看起来最合适自己的那个人。所以,理性这东西在感情上是算好的还是算有缺陷的,没有标准答案,因人而论,每人的爱情观不一样。

我倒是会比较珍惜爱情中的那份感性,感性是人和动物或是机器最大的区别所在。百分之百的理性,那跟机器有什么区别。如果有一天,遇到一个可以让你丢掉那份择偶清单的人,请好好珍惜。在这个时代,不缺乏理性,缺的是那股为爱奋不顾身的感性。一样的,如果有一个人,对你的爱,感性大于理性,也请你好好珍惜。那不是任性,那是真的喜欢你。


说实话。

遇到真心喜欢的人是无法理性的,我一直自认为我是很理性的一个人。

但是遇到了一个互相喜欢的人之后。 我难以理性的跟她说话,难以理性的想她这样做是很平常的事情。然后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

希望在下一个我遇到的人,我能七分理性,三分感性的表达自己的感情。


理性和情感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两极,它更像是一个光谱,情感中包含著理性思考,理性中也体现出感性情绪。本书的书名《狡猾的情感》就生动形象的展现出一个大大咧咧的情感丰富的孩童,在看似直率的外表下,也有著狡猾理性的情感成分。

要想有效决策并不一定要理性压倒情感,相反情感和理性是一体的,情感的背后也有理性成分。

理性,我们可以理解为只要一个人在他的认知范围内所采取的行为,能够为他带来最大的物质利益,那么这种行为就是理性的。

情感,我们所说的是心理情感,它和我们的生理情感是不同的。通常是一种相对及时、强烈且灵活的心理状态。

情感具有理性成分,因为,情感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大的进化优势。从人类常见的几种心理情感——愤怒,共情、自负、谦虚来切入,展现情感的理性。

愤怒,可以帮我们更容易获得资源。在社会性群体中,个体为了获得资源总需要与人博弈,当我们遭遇不公正待遇时,表达愤怒这种情绪,能够让对方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从而更对更好地获得资源。

能够达到这种效果的愤怒情绪必须是真实的、有感而发的。真正的愤怒呈现的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为了惩罚侵犯者你愿意付出代价。正是这种决绝的态度,才让你在博弈中获得优势。而一旦假装愤怒,对方就知道你现在还是理智的,就有所顾忌。

共情,个体想要在社会群体中生存下来,有一个必要的技能就是识别他人情绪。缺乏共情者,如自闭症患者,因为缺乏对身处环境的认识,无法分辨周遭人群,所以社会生存能力极低。

谦虚,人类情感中的谦虚体现了和「累赘原理」相同的逻辑。即,因为很强,即便背负著累赘也能成功存活下去的能力。所以动物们为了炫耀自己的能力会故意让自己处于不利地位。一些欧美皇室贵族或者符号子弟,要如同普通国民一样服役,或者按一般人的待遇去工作和上学等,他们的谦虚,不使用特权反而给他人留下了特别好的印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的愤怒、共情、谦虚这些看似情绪化的、不理智的情感最后都能提高我们的生存能力。

情感看似无意识但蕴含了理性的判断,这种判断能力是数万年来,人类面对复杂环境进化出来的本能。它们的存在不仅是对外界和自身状态的心理感受,更是一种生存机制和简化的决策机制。将理性和情感融为一体,多情善思才能在这个世界获得最大的进化优势。


理性不会错 但也会失掉很多东西 自己权衡


理性对待感情就是没有感情

对待感情跟从自己的心就好


根本不存在多不多的问题,你在感情中所有行为都是理性的,感性只是负责接不接受而已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