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文系毕业的年轻教师,很多人出来工作后都变得更加现实了,身边的人都在讨论拍拖,结婚,房子,车子,贷款等等。我有个想法,就是想把每一天都过成诗,怎样才能做到?


正好写了一个关于这个问题的,所以就跑来回答了,第一次回答问题,答得不好希望大家多多指教,欢迎补充。O(∩_∩)O~

…………………………………………回答问题的分割线

工作/上学、睡觉

吃饭、刷手机

挤公交或各种忙乱

日子,如白水

苍白著,无味著

TA说,太多的时间都给了工作

太苦逼

TA说,人生看不到希望

每天都是工作、回家,工作、回家

看不到尽头的两点一线无限循环

TA说,没能力当老板

学渣考不了公务猿

就老老实实做一辈子屌丝吧

TA说

每天为网路的各种奇葩事操碎了心

自己也被生活操得狗血淋头

TA说……

可我们

好不容易在父母含辛茹苦的照顾中

很慢很慢地长大

好不容易熬过纠结善变的青春期

在老师的鞭策下熬成自己的主人

怎么舍得

让往后的日子

索然无味地继续

所以

如何把日子过成一首诗?

这是你接下来应该知道的事……

第一步

早睡早起

保持充沛的精力

搭配满意的衣服

出门前照照镜子

给自己一个自信的笑容

第二步

早一些出门

多给自己一些时间

放慢脚步享受早上的阳光和空气

第三步

掌握摄影的基本技巧

用镜头定格美好的事

物微笑面对擦肩而过的陌生人

第四步

再忙也别忘了午休

拥有好的精神状态

才能保证好的工作效率

第五步

读纸质书本养成用笔和纸记录的习惯

要相信知识日积月累的力量

第六步

用心享受与家人团聚的时光

陪父母说话、与妻子下厨

或关心孩子的成长……

若独自一人生活

为自己做一道喜欢的小菜

或找一家就近的小餐馆

让生活有滋有味

拒绝泡面,拒绝垃圾食品

不凑合、不将就

第七步

学会整理

保持居住环境和心境的干净整洁

——「断舍离」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著

第八步

给忙碌一天的心境放个假

敞开心扉、卸下防备

或读喜欢的书、或看一场电影

或享受一段音乐时光……

…………………………………………………………分割线

诗情画意的生活

不一定非得有阳光、海岸、沙滩

或许是楼下的林荫小道

或许是家里餐桌上的酒盏

或是与爱人烛光摇曳的某一瞬间

……

用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

每一天都是诗情画意

PS:本文首发于个人微信公众号【小燕子】(微信号:xiaoyanzi6860),如需转载,请与作者联系,谢谢。所有配图均源于网路。


给你推荐一本书《用细节把日子过成诗》,很好的一本书,下面是我的一些体会和分享。

有这样一句话:心灵和身体,总有一个要在路上。也还记得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个观点,当一个人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解不开的时候,可以出去旅游,走出去,人的视野开阔,心情放松以后,很多问题就豁然开朗了。对于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旅游有很多其他的意义,不过这也算寻求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一个方式,那时候我觉得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在我们发问的时候已经显示出答案了,所以我觉得是不是只要我能解决问题,可以不用旅游这种方式呢?

参加工作以后,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的利用假期出去散散心,逃离一下繁忙的生活,朋友圈里也大都是人们出去游玩的照片。假期放假的时候,甚至结婚蜜月地的考虑,朋友总是要问问去哪玩,好像不去见识一下这个世界就代表了生活不够滋润。我一直都认为,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自己的生活。对于像我这样没有背景又不是富二代的家庭,很多东西要靠自己打拚得来。所以,我们的生活是被限制的,是需要量入为出的,可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失去了享受生活的条件。

然后,我看到了Bubu老师的观点,在限制中,生活还是有更美好的可能,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被限制和量入为出的,我们也是。当我看到Bubu老师说不需要暂时离开生活的时候,这不是矫情,真正用心感受生活的话,每天都是一种享受。就比如我们自己,每一份钱都要充分发挥它的价值,我享受这种支配的权利,除了金钱上的限制,我们还有其他很多东西,在和家人的互动中能感受到更多的关爱,还有一杯一碗带来的宁静。至于旅游肯定要有的,不过要在我们的计划之中进行。

书中很多插画都是蔡老师的女儿pony画的,女儿为母亲的书作画,想想就感觉很温馨。一个人的性情是能从文字中体现出来的,读这本书就能看出作者情感很细腻,总是能从生活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想想,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差不多,每天忙忙碌碌的工作,要照顾关心身边的亲人,还有作息和生活,为什么有人总会感到生活的压力太大总想著要出去走走,Bubu老师却很享受这个过程呢,这应该就像老师自己所说的,对于生活一直都采用接受的态度,很少想到要奋力挣扎或心有旁骛。Bubu老师说到自己的手并不好看,这双手总在忙碌和工作,把想法变成现实。这让我想到奶奶和母亲的手,她们的手也都不好看,开裂、骨节突出,奶奶和母亲的一辈子也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的,在我看来,每天都是一些琐碎的事情,不是为了孩子就是为了家庭,这双手一直都在付出,我觉得这么多年下来,人也应该乏了倦了吧,可是我看到的是奶奶和母亲很享受的表情,即便是埋怨也带著几分爱意。

最近看到一直喜欢的的一位论坛姐妹升级为二胎妈妈了,对妈妈这个身份的态度改变也是因为她,北漂一族,靠自己的奋斗,夫妻二人经营起自己的小家,他们的生活也是被限制的,量入为出,可就是能从她的文字中体会到生活小日子里的温暖和享受。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小确幸,这就要我们自己去用心体会了。

工作占了很多人很大一部分时间,每天面对工作,或者感到枯燥或者感到压力,每个人的体会都不一样,但是我想说,工作也是一种享受,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同事和领导认可的感受是不同于家人和伴侣的,一个女孩子到底要不要活的那么拼,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吧,不可否认的是工作和事业是精神奋斗的重要承载形式,它的现实和琐碎让我告别胡思乱想、告别自命不凡、告别天马行空。就像Bubu老师所说的他深知工作中的责任与美,不愿意把一个人的病视为努力工作的惩罚。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因为工作英年早逝、因为工作带来很多职业病,其实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工作也是修行的一部分,很多病痛应该是我们处理的不到位,没有尽心,没有尽心工作,也没有尽心享受生活。

韬盛和夫曾经说过工作能够磨砺心性,长时间不懈的工作才会具备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稳而不摇摆。舌尖上的中国中讲到一位上海大厨的故事,这样一位老者一出场就可以看到他身上的厚重感,每个行业看似不同,说到底工作的过程也是修心、修性的过程。工作几年之后,断断续续看到公司新近的毕业生,也和自己当初一样,眼睛里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向往和美好,他们看起来好小,看眼睛就知道了,就像Bubu老师说起自己升为大一新生时的眼神和一些初当妈妈的眼神一样,这样的眼神里有最单纯的爱和对自己的期许。有时候也想对他们说工作的过程并不如自己期许的那样美好,不过还是要爱这份工作,这爱里的意义要自己体会。

用细节把日子过成诗,这样一本书,我以为会很文艺,读下来发现都是一些生活琐事中的体会,作者的感情丰富细腻,笔触平和,看著这样的文字能想像到蔡颖卿老师温婉优雅的形象,心也会静下来。
我想要的日子应该是一首歌,时而不靠谱,时而不著调
诗是什么
心内如诗如画,若又有幸迷得知音成为人生伴侣,也是可以在尘世里每天闲适自得。只是你看你能不能有此幸运了。倘或孤独,却能时时与墨香为伴,求知思索,感念所见所遇,心中以为平淡甘甜也不失为一种诗意的栖居。至于物质,简而质朴不过分雕琢也就是了吧。愚见仅供参考。
生活是这样子啊,不如诗啊,转身撞到现实啊,又只能如是。百度音乐盒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