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中药代煎会不会出错?


自己煎煮好。

中药自己用古法煎煮,最大程度能发挥中药的效果,比如后下,先煎,包煎,开水先煎等等,自己煎的话就能充分做到(前提是取药的时候要记清楚药师对你的用药交代)。

医院代煎煮,不管你是几副药都会把你所有的药材放在锅里面一锅炖,然后封装成一天三个小袋子,分发服用。

医院代煎不会把特殊煎煮的药给你特殊煎煮,这样会造成医生给你开的方子对症,煎煮之后疗效达不到预期目的(疗效大打折扣),特别是对于具有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材和补益作用的中药材,如:砂仁,藿香,佩兰等等,煎药机煎药会使挥发油大量损耗,疗效就大打折扣了。需要久煎煮的药材,煎药机煎药一般设置成25到30分钟,有效成分提取还远远不够。

医院代煎针对的人群是住院患者没有自己煎煮条件的就只能代煎了。

如果条件合适,推荐自己煎煮中药,会达到医生预期的目的。

下面给你自己煎药的方法:(上次自己做了一个课件)

1_冯一凡PPT200423.pptx370.4K · 百度网盘

如果自己能精通中药煎法,严格掌握先下后下,用水量和时间。肯定就自己煎好。

但大多数人并不懂煎中药,往往误认为煎时间越长药汁越浓药效越好,其实大谬不然,一旦久煎,很多引经药、芳香化湿药、解表通络药的有效成份会被完全破坏。

因此这种情况下还不如代煎。

但代煎又会使一些活血化瘀药、攻下逐邪药煎煮时间不够。

所以我们会觉得代煎的药很多时候比自己煎的容易入口,好喝一些。甚至会有甜味,但自己煎的就只剩下苦了。

当然,颗粒的效果应该更好,减少了这些麻烦。还能保证生药材的质量。


首先,答案毋庸置疑,肯定是自己煎的好。

我自己曾在煎药房干过,亲身体验了煎药的整个过程。正常煎药房煎中药的流程是,先冷水浸泡,入锅煎煮,打包机打包,但其中有很多不可控因素,而这些不可控因素都可能造成煎煮出来的中药品质有差别。

首先要说的是,其实很多煎药房是非常忙的,时间很赶,可能是代煎份数多,可能是病人催促,可能是机器故障,可能是药工不熟练。这些因素都能导致煎药过程非常赶时间。

比如现在有一副中药顾客要求代煎,那么从抓药开始,药工就会有意识地抓「劣品」进去,也就是一些药斗里的药渣、碎药等。这样也就算了,有时候药少一点就少一点了,量不足。

代煎的第一步,就已经输了。

药抓好进入代煎房了,正常是需要加冷水先浸泡20分钟以上,那如果时间很赶的话,冷水浸泡可能是十分钟,甚至直接略去。

其中,加水量也很有讲究,有的药材容易吸水,有的药材吸水少,如果是老药工的话,还能估算出来,如果遇到新手,按照正常标准加水的话,水量要么过多要么过少。

药材泡好后,就入锅煎煮了。煎煮前有个问题,代煎的药都是一锅煎的,不分先煎、后下、包煎等,这样的话,对于有特殊煎煮要求的药,药效就大打折扣了。

还有一个是时间问题,煎煮时间长短,关系到药的有效成分能否充分溶出,但代煎的话,时间都是入锅之后就设定好的,到时间了就关闭。而这其中如果患者催或时间赶的话,时间还可能缩短。

药煎好了就是打包,几副药打包几包是有规定的,这时候就涉及到药量问题了,一般成人药一包200ml,一副药两包,五副药的话就是10包,要2000ml的药液。

问题来了,如果煎出来的药液不够怎么办?还会给你加水煎煮?那一般是不可能的,只能直接加水进去,有良心的可能会给你把药渣再煎煮一下,但前面说了,药房煎药是很赶时间的;反之,如果药液过多的话,没办法只能倒掉了,有良心的话可能会在打包的时候把每包200ml改为210ml。

有的人就疑问了,就算多了,为什么不全部打包呢?但真实情况是你好心给人全部打包,患者会说你煎药有问题,药液太稀,与其做错,还不如不做,直接倒掉的好。

除了以上煎煮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之外,还有一些人为的因素,包括偷工减料,存在有的药工偷走贵细中药,人参、阿胶、鹿茸等;还有卫生问题,锅刷得干不干净,完全看心情;药煎的时间够不够,完全看心情,因为煎药房似乎就是独立车间,写著闲人勿进……

可想而知,代煎中药,品质已经大打折扣。

如果是自己煎煮的话,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冷水浸泡,先煎后下,先武后文,时间保证,卫生洁净,煎出来的药,品质差别就大了。


医院代煎基本不会出错

外面药房有可能瞎搞

若要自己煎,先要有一定的中药基础才行


作为喝了9天月的中药的我

通过病友和医生得知

自己煎的好

不同的草药煎的时候有先后顺序的

有的要提前泡发

代煎的一股脑放一起

后来发现颗粒的功效也很好,只是不能走社保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