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段历史的时候很迷,秀吉确实有能力,够能打,主张立信忠长子为继承人利于掌控也是好手段,但即使这样,感觉秀吉能顺利继承信长的政治军事遗产中的大多数仍然还是挺让人意外的。毕竟信长其他儿子还很多,信雄和信孝也都已经元服,怎么说法理上秀吉想要继承也太难了些。故有此一问,如果能,可能性有多大?如果不可能,又是为什么?仅仅只是因为秀吉能力过人吗?求解


秀吉于6月6日下午率兵撤离高松城,当天夜晚先在织田势力范围内的备前(冈山县东部)沼城过夜。

7日夜晚抵达姬路城;9日早上自姬路城出发,夜晚抵达明石;10日早上自明石出发,夜晚抵达兵库;11日早上自兵库出发,下午抵达尼崎;12日早上自尼崎出发,夜晚抵达富田。

织田信孝在1582年被任命为四国征伐的总司令官,织田氏的宿老丹羽长秀与其堂兄津田信澄也做为其副将,和他一起行动,但是,却在他们准备从堺渡海到四国时发生本能寺之变。

本能寺之变发生后,队伍陆续有逃兵现象发生,无法积极的展开作战行动,他还将身为明智光秀女婿的堂兄津田信澄杀害。之后在摄津国富田,与进行「中国大撤退」后的羽柴秀吉军合流并参与山崎之战,击破了造反的明智光秀。

也就是说,秀吉基本上就是在所有人到达以前,就已经抵达第一线,他的军团战斗力强且人员齐备,加上刚刚在对毛利的战斗当中占了便宜,士气正旺。

织田信雄直接就没有参加这次讨伐,织田信孝则是因为手下人闹了混乱,所以这样一支军队肯定不如秀吉的人能打,所以他们一直到秀吉来了以后才开始进兵,这也说明了他们自身的情况,所以秀吉军团作为主力存在也是很正常的。

除非是柴田胜家这个时候可以赶到,否则只能借助秀吉为主打力量,但是柴田胜家一直到打完了都没有到。

而且秀吉并不是只有自己的班底,在赶来的一路上,池田恒兴、崛秀政、高山重友、中川清秀等全部都加入秀吉军团,就像滚雪球一样,不断的把秀吉的部队扩大。

信孝你不等他,那打不过明智光秀,你等他到了,大多数人都跟著他呢,加之灭明智光秀要紧,肯定只能先服从安排,所以信孝是名义上的总大将,秀吉是实际指挥。

也许有人会说,信孝再怎么样也是个总大将嘛,如果能有所表现,那也能博得头彩啊,怎么就打酱油了呢?

因为秀吉军团在这场战役表现得太好了,其他人插不上手,比如黑田孝高这个家伙。

在返还的时候,黑田孝高向毛利家借了二十面旗帜,并向小早川隆景借来了旗使和旗奉行。来到备前,又向宇喜多秀家的家老们借了十面旗帜。回到兵库后,如水将旗帜全部打开,张立在秀吉的阵前。

这样,在实际的战斗前,敌人就会认为毛利和宇喜多家都站在了秀吉一方,这样,就得到了夺取敌方战意和提高本方士气的效果。

然后在战斗的关键时刻,交战的两军都想占领大宝寺这要害中的要害,谁占领了这里,谁就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结果,孝高避开了光秀军的主力,抄山路和秀吉的先锋官胁长门守一起夺取了大宝寺。随后,两军就围绕这块阵地的争夺展开激战,光秀的军队最终不敌崩溃,残部向胜龙寺城退却。

秀吉认为胜势已立,想从四面包围之,孝高建议,故意在战场的北面打开一个口子,光秀军的士兵们果然纷纷从这里逃出城去,光秀眼见城已经不可能守下去了。

于是乘夜带著五,六个随从化妆逃出胜龙寺,向近江坂本逃去,在经过伏见山小粟栖的时候,光秀被当地的农民所杀。胜龙寺城于十四日开城,同日,高山,中川队攻落了光秀的居城丹波龟山。

从开局打击敌方士气,再到迂回夺取关键要地,再到最后的围师必阙,黑田孝高一个人嗨翻全场,你看不到丹羽长秀、池田恒兴等人有多大的活跃,简直就是大多数人的躺赢之局,所以这些人的履历到了这次战役,都是跟随作战,具体干了什么不细说,因为确实是没啥好说的。

然后再看信孝和信雄的履历

信雄主要是这么两件事

1575年,织田信雄继承北畠家家督。他继承北畠氏之后,不但将岳父北畠具教及北田一门杀害,其妻千代御前亦自杀身亡,从此织田信雄完全取得北畠家的势力。

然后,有过因为没有得到织田信长的允许擅自进攻伊贺,不但惨败,后来还遭到织田信长的斥责。

信孝是这样

1568年,于父亲织田信长平定伊势国之际,成为投降的神户城(三重县铃鹿市)城主神户具盛的养子,继承神户氏。

1574年到1575年时,出兵参与伊势长岛一向一揆平定战,后来也参与1575年的越前一向一揆平定战,与1577年攻击雑贺之战,1578年则出兵参与对荒木村重的讨伐战。

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是信长的儿子,他们哥俩在清州会议提一嘴的资格都没有,再加上身边没有那种智计过人的谋士,这个任务太难完成了。

此外,织田信雄直接没有参加平叛战役,所以家臣大概率会推荐信孝,可信孝已经过继出去了不是织田家的人,日本人是不太重视血缘,过继了是一样的。

所以在没有上帝视角的情况下,功劳最多的秀吉选择推荐嫡长孙,这是合乎情理的,再加上信雄也有不愿意信孝接班的意愿在,最后就成了这个模样。

还有一点,秀吉人缘很棒,应该也有他和黑田孝高密谋的成分在里边,大多数在讨伐战受秀吉指挥的人,都力挺他,这也是秀吉在清须会议大获全胜的重要原因。

所以除非是织田信忠还活著,他的身份注定了,这个位置抢不了。德川家康后来也是因为织田家这个结果,后来一直不和德川秀忠一起外出行动,一定要分隔两地。


先说结论:有可能,但唯一机会是在「本能寺之变」后到山崎天王山合战之前。

首先要说明的是,信雄和信孝在本能寺之变前已经被织田信长过继给其他家族当了多年的养子。当时织田信雄叫北畠信雄,织田信孝叫神户信孝。织田信雄和织田信孝在法理上都不属于织田家,在继承权上并没有什么优势。织田信雄和织田信孝直到在清州会议后才回归织田家本宗,身为外姓多年的两人在分配织田信长父子遗产的问题上没什么话语权,基本没有可能去争夺实际继承人。

丰臣秀吉继承织田信长政治军事遗产中的大多数也不是靠织田三法师这个所谓的法理继承人,而是凭借剿灭明智光秀的大功和人脉关系在分配织田信长遗产的问题上获得了足够的话语权,然后凭借话语权在遗产分配上取得了实际优势。

对于织田信雄和织田信孝来说,他们成为织田家实际继承人的唯一机会就是在「本能寺之变」后第一时间消灭明智光秀。只要拥有剿灭明智光秀的大功,再加上织田信长亲儿子的血缘关系,织田信雄和织田信孝就可以在遗产分配问题上获得巨大话语权,进而让遗产分配有利于自己。

但非常可惜的是,织田信孝在「本能寺之变」时实力太弱,而织田信雄又过于无能,以至于将剿灭明智光秀的大功拱手让给了丰臣秀吉。再加上被过继给别家的外姓身份,导致信雄和信孝在遗产分配问题上完全失去话语权。如果不是柴田胜家的支持和与织田信长的血缘父子关系,信雄和信孝恐怕连织田信忠的遗产都分不到。


泻药。

首先,但从法理上来说。信雄信孝哥俩继承织田家其实没有那么名正言顺。因为他们都被信长过继出去了。所以,他们要继承织田家就需要织田家内强力家臣的支持。

那么,家臣们支持吗?得看人。首先要明白。信长死前,织田家已经通知了日本中部了。手下那些军团长的军事实力也敌得过一个中等大名了。所以,军团长们其实在信长生前就已经暗暗开始谋划自己的前途。

信长父子的死不仅让两个织田家的继承人躁动了,更让这些军团长们躁动了。他们有机会突破信长的限制发展自己的势力了。

于是几乎所有军团长都跳出来讨伐光秀 为的就是争取法理上的优势。而秀吉成功了。于是抬出三法师继承织田家。

而所谓的青州会议,就是织田家大臣们的分赃大会,别看柴田和秀吉势不两立,其实都是盘算著把自己利益做到最大。

回头说信雄和信孝。要想保住织田家对军团长的控制,兄弟俩至少就不能闹掰,起码要跟毛利岛津一样表现出兄弟齐心的样子。

但即便兄弟俩不为了当家的宝座翻脸,想要继续驾驭那些老臣也不是简单的事。因为这些军团长们已经有足够的实力了。如果继续信长之前的政策,军团会继续膨胀;如果改变政策又会导致征伐速度变慢,家臣还是会做大。这个困境信长本人也没有解决,才导致了本能寺之变。信雄信孝一样没能力解决,所以两人成了秀吉和柴田的棋子。

最后说说秀吉。他同样没能力解决这个矛盾。但秀吉比较幸运的是,他不是织田家的人,不用继续维护织田家的天下。他以军团长的身份成长成新的势力。但当秀吉的丰臣家即将停下征伐的脚步时,信长的困境仍然困扰著他。所以,秀吉选择了侵略朝鲜。


看个电影就明白了

《清须会议》

三谷幸喜剧本写绝了


了解的不深,谈一谈个人的想法,如有不对请批评指正。

秀吉在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可以以其在天正十三年(1585年)受封关白为分水岭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安土时代的延续。在本能寺之变后,秀吉和信孝通过山崎合战打败了反叛者明智光秀,取得了织田家内部的话语权。信雄和信孝相继抛弃外姓而参与夺嫡大战。此时织田家的继承人主要是信雄和信孝【因为本能寺之变导致信长及其次子信忠、六子胜长死亡。信长的长子信正过继给织田信广且其受本能寺之变的牵连而失去了继承权。四子秀胜是秀吉养子。另外本能寺之变和山崎合战发生的天正十年(1582年),七子信秀(没错,跟信长他爸一样的名字)年方11岁,七子以下的孩子还没有参与政治斗争的能力】。

随后召开了清州会议,羽柴秀吉拉拢了织田信雄、丹羽长秀、池田恒兴等人,泷川一益身陷关东而未能参与会议,进而打压了信孝和柴田胜家一派,推举了织田信长的嫡长子信忠的儿子三法师作为继承人予以提名,信雄成为了三法师的守护人。而后贱岳合战的发生也是以三法师或者信雄的名义对战信孝和柴田胜家、泷川一益等人。贱岳合战的胜利使得秀吉成为织田氏事实上的话语权人,以大坂城的建造为核心,标志著秀吉在织田家的地位已经难以撼动,伴随著秀吉实力的不断扩张,信雄心生不满。

天正十二年(1584年),信长昔日的盟友德川家康与信雄对秀吉开展,即小牧长久手合战,但是信雄在战役进行到一半便抛弃了家康而接受了秀吉的和谈条件,承认了秀吉的统治地位,家康因为失去了开战目的不得不与秀吉和谈。此时的织田氏内部已经没有了能与三法师开展夺嫡活动的势力。尚未元服的三法师也因为某种原因迁移到了丹羽长秀的坂本城(可能因为信雄的反叛而取消了信雄的守护人地位)。天正十三年(1585年),秀吉通过越中征伐和四国征伐战,降服了佐佐成政和长宗我部元亲。

至此,织田氏在清州会议后始终是以织田秀信(三法师)为领导,羽柴秀吉为得力干将的统治形式,因为织田氏大本营在安土城,所以可以在这里我们称之为安土时代的延续。

第二阶段,桃山时代的开创。正十三年(1585年)7月11日,朝廷允其成为前久的犹子并就任关白,并应其要求赐予新的姓氏「丰臣」(とよとみし),羽柴秀吉改名为丰臣秀吉。此时的秀吉已经不需要织田氏了,因为他已经获得了天皇为首的朝廷的许可,而织田氏仅仅是一个大名(信长未担任征夷大将军,切足利氏已经灭亡),获得关白一职的秀吉地位与征夷大将军几乎无异。

回到问题,秀吉取得政权的原则是「广积粮、缓称王」,他自始至终一直坚持在织田氏合法继承人的身边,名义上没有篡夺织田氏的继承权,不满于他实权位置的柴田、信雄都被打败或者降服了,等到没有竞争者的时候,秀吉跳出了织田氏的权力范畴,通过最高权力人天皇确立了自己的政权。

回到织田信雄和织田信孝有没有抢在秀吉前顺利成为织田家实质上继承人的可能性的问题上来。

1、在安土时代。如果织田信雄没有在清洲会议前被秀吉拉拢,如果信孝和柴田能动下脑子或者能打一点,如果信雄在小牧长久手之战能坚持住不接受和谈,也许秀吉就没那么快「称王」。但是显而易见地是,一方面,秀吉打击胜家是包括外交斡旋在内的一系列手段,以清洲会议为例,胜家以为会议是个开始,但事实上已经变成了一个结果,胜家没有可能决胜秀吉的可能;另一方面信雄两面三刀和懦弱的特质使得他两次被秀吉拉拢,予以说他在夺嫡,不如说他是秀吉死忠。

2、在桃山时代。谁坐织田家督的位置都没有关系,因为秀吉的公司里,前任董事的股份已经少的可怜了……

所以,信孝夺嫡成功不大可能,信雄么,更不可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