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行业资深民工每一次看到监管层面出具相关指导文件都会坐立不安,毕竟资管新规的阴影还未曾散去,很多高净值客户在过去的一年里成功的实现了小康生活。

先看要点总结

  1. 信托产品包括公募与私募,可以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发行公募信托产品,认购起点1万元;
  2. 创设信托产品新的分类,资金信托分为资金融通型信托和资产配置型信托;
  3. 投资者首次认购私募信托产品必须面签,并且设置24个小时的冷静期;
  4. 固收类证券投资信托产品,允许卖出回购方式运用信托财产;
  5. 业绩报酬提取频率不得超过每六个月一次,且不得超过基准收益的60%。

后续会增加门槛降低至1万元起步的公募信托,投资范围会在后续更新的指导文件中进一步补充和限定。2018新规中指出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者分为不特定社会公众和合格投资者两大类。平时大家接触和购买的300万起步的信托是针对合格投资者的私募信托,公募信托会针对不特定投资人,如果具备竞争力的话有可能会参照公募基金放在具备基金销售资格的平台分售。这对部分品牌形象不是很大的公司是一个营销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也是比较严峻的考验,毕竟多数信托公司的主动管理能力还有待提升。

原文:黄洪指出,只要信托公司真正以受托人的身份开展融资业务,信托融资就具有了直接融资的功能特点,就能在补充传统金融薄弱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要积极筹措中长期资金,大力支持国家重大战略,要充分发挥信托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优势,培育共享经济等新兴业态模式。要积极研究直接融资工具,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

信托放款不像善人施粥,信托虽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但是已经不具备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融资的功能。现在能够过审的项目至少也是50强地产或者县级以上的平台企业吧。在支持中小企业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中江和山西信托,他们有话要说。

原文:上述人士还表示,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在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本质是希望国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转变企业的负债结构,转变金融体系的资金融通渠道,将更多的间接融资变更为直接融资,这样才能使企业的负债结构发生变化,才能使企业的财务成本降低。

成本永远都是一个市场化的事物,不提供资金的人来指导价格一直都是荒谬的事。曾经的私募基金一定程度起到了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之所以后来暂停备案大概率是因为风险过高,而不是融资成本。

我下楼买烟的时候总是会看到一行提醒: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难道这次的小信托要向新韭菜下手了嘛?

PS:很多人还是看不懂,更一下。这个想法很好但是很难落实,具体细节和操作流程看后续指导。如果小信托和银行理财的投向收益都相当,那基本没啥竞争力,大概率是想用来扛某种伤害。金融创新的代价很高,建议先观望一段时间。

更:近监管机构人士表示,「公募信托」并非普惠政策,预计只有少数信托公司能获准。(中国证券报)


感谢监管爸爸让广大信托从业人员实现了买得起自己产品的愿望。


「听上去影子银行比较有风险,但是在金融市场中,影子银行实际上也是金融市场的一个必要补充,一般来说,影子银行也不是完全负面,只需要依法合规经营,遵照法规经营,影子银行不管是表内、表外,信托、公募都能成为金融市场有效部分。」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易纲 2018年12月13日


好事,有助于进一步普及信托理财给大众,普通投资者有更多的理财选择。

考虑到募集和管理成本,1w起的公募信托可能更适合tot类信托产品。

既然对标银行理财,公募信托的收益,多半是达不到私募信托100w起的收益水平的。


大利好!信托行业业界沸腾。

海通证券分析,新规极大降低了信托投资门槛,有望增加社会直接融资资金来源,也有利于融资成本下降。

天风证券称,此前信托的资金信托均属于私募性质,资管新规将所有的资管业务统一管理,如果资金投向符合规定,均可采用公募方式发行,意味著信托将与银行、券商、基金、期货、保险公司等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对信托公司发展业务是利好。

但是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可就没那么开心了

过去根据相关法规,信托产品的认购门槛最低为100万元,且属于私募性质不能公开宣传营销,信托公司主要通过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对特定的高净值客户进行产品销售,然后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从中获取返佣,双方形成共生关系。而一旦信托公司可发行公募产品且门槛降至1万元,那么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代销功能就大大地被削弱了。

包括诺亚、巨派、恒天等知名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在内,对于整个行业而言信托产品代销业务都是其支柱,这一变动将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以巨派为例,2017年末其固收类产品价值355亿,占比高达62%,其中多数为固收信托产品。

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比如恒天财富背靠央企,与中融信托关系紧密均属「中植系」,或有回旋余地,但对于大多数中小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而言受到严重冲击在所难免。

P2P可能更是要凉

P2P兴起的重要原因就是低门槛,而现在信托门槛也降低了,那么

有个段子很搞笑:

「公募基金经理们研究了美联储加息后,又预测了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速,跟踪了乘用车销量,计算了企业的EBITDA,确认了货币资金没有被挪用,分析了实控人偿债意愿,然后战战兢兢买了个三年无抵押债券收益率3.5%。信托经理发了个公募信托,资产抵押实控人担保,眼睛一闭一睁做了8%。」

大致意思是同样做固收,公募基金经理一番花式操作后的收益与信托相比仍是相形见绌。

收益可观,门槛大降,那就没有必要选P2P了啊

新闻报道的准确解读是这样的:

为对标资管新规相关要求,监管部门正抓紧制定或修订信托行业相关监管规则。其中,由银保监会信托部制定的《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办法》(简称《办法》)进一步梳理并明确了具体业务的监管规则,目前对各省级银监局的征求意见已经结束。

证券时报·信托百佬汇记者独家获悉,该《办法》包括五大要点内容:信托产品包括公募与私募,可以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发行公募信托产品,认购起点1万元;创设信托产品新的分类,资金信托分为资金融通型信托和资产配置型信托;投资者首次认购私募信托产品必须面签,并且设置24个小时的冷静期;固收类证券投资信托产品,允许卖出回购方式运用信托财产;业绩报酬提取频率不得超过每六个月一次,且不得超过基准收益的60%。

财富管理从业者可添加云小妹为好友,探讨理财顾问职业发展与财富管理业务架构等问题。云小妹独家微信号请牢记:MissCloud007。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