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是吸收是积累,所以要多阅读。而写作是表达,是倾诉,必须多练习。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意思。当然,我们平时进行阅读并非只是为了写作。更多的时候是为了拓展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和消遣自己的闲暇时光。所以,并非所有的书都要写读后感,除非你觉得有话要说,不吐不快。

还有一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同样也可以用在这儿。你读了一本很棒的书,如果没写点批注或者写点读后感受的话,时间一长,你就会忘记了其中的精华,只知道这本书好看,到底好看在哪里,具体细节你就想不起来了。但是,如果你留下了文字感悟,那印象就会比较深刻。即使一时没想起来,去翻一翻,也许所有的记忆都被唤醒了。等同于把那本书又一次精读了一遍。(读书写观后感其实就是区别于消遣式阅读的精读了。)

现今社会,轻佻浮躁,生存压力大。能够静下心来阅读,很不容易的。


「不动笔墨不读书「不是瞎吹的,读书之后输出,特别重要。至于是不是「写」,不是很重要,你可以讲给别人听、做成音频、做成视频,都是可以的。

为什么输出很重要呢?有三点理由:

1、把别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很多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自己看懂了,但实际上,如果让你自己来说,你可能就一知半解,甚至连简单的复述都做不到。这个写的过程,就能记得更牢。

2、挑出你关心的部分来消化。一本书内容极多,你读了之后,究竟想获得什么,你自己需要清楚。这时,写读后感,就是你在跟朋友述说,你肯定会挑出精彩的或是有价值的内容来讲,你就可以深挖所需的部分,学得更深入。

3、你会把知识融入你的生活。别人的知识只是别人头脑的,与你无关。你在输出时,肯定会加入你自己的经历、你的看法,最后运用到你的生活,这让知识更接地气。

至于长期坚持,虽然不容易,但坚持下来肯定会有收获。

一来,你有了大量的读书成果,供你以后回顾,同时也能与别人分享交流。

二来,你的输出功力大增,形成你的一种技能。

三是,你磨练了自己的思考和耐心,这就是毕生的收获。

希望以上回答,能给你帮助。


很有必要。基本所有知名人物读书都有动笔的习惯,有助于理清思路和归纳总结。

这是提高读书效率的事,如果是创作者,以后遇到相关的题目,直接从读书札记录取再修改就是一篇文章了。


有必要的,可以增强对所看内容的记忆力。


读书观后感只是一种输出的形式,帮助你思考和总结,我的输出方式是写公众号文章和向朋友分享。形式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过程中,你如果碰到讲不清楚,或者想不明白的地方,说明那一块没有真正的理解,需要重新去看,加深你的理解。经过几个月下来,我觉得对自己还是很有帮助的。形式不重要,过程遇到的问题才重要。


很有必要,套用一句俗话: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人的心镜是会变化的,观后感记录下来,过一段时间你再看自己之前写的观后感,可以从中看到掺杂这自己内心情绪的文字,一个阶段一个变化,文字会告诉你你是否有所改变。记录读书观后感也是在记录你当时的心理路程,亦或是发泄,亦或是喜乐相间。


是真的会潜移默化的提高你自己的文笔的。

这点我深有感触


很久没写观后感了,上次写观后感的时候本拉登都还没死,美国总统还是布希。一晃六年过去,我都已经高二了,最后一批九零后都要退出初中了。

记得小学的时候学校每组织什么活动总是要上交一篇《观后感》,小学生写《观后感》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文章结尾处永远都是一句「啊!这是多么快乐的一天呐!」今天,我怀著无比激动的心情写下这篇文章。

当保证书发下来的时候,我从中了解到我们即将要去的三个景点,还有建议零售价148。全市的十多所高中里我们好像是最后一批,去的地点也不尽相同。

有同学问老师「能不能不去?」老师说「纯文史的必须去,而且这个东西还跟学分挂钩。」(我们是文科班)

我不知道学分是个什么东西,但是我的第一反应是教育局可能又缺钱了。

有同学问「那天能穿自己的衣服吗?」老师回答「上车之前必须是校服。」

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高一时学校开运动会,学校还是要求必须穿校服,结果那天下雨了,穿校服的学生被冻成狗,其中许多人第二天都感冒了,而没听学校话的穿自己外套来的学生都没怎样。

所以我决定到那天的时候决不穿校服。

保证书上说这是社会实践,是一场向学生们宣扬爱国主义教育精神的活动。

这我是知道他们的,他们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都喜欢打著爱国的旗号,挪用公款是爱国,公关吃喝是爱国,公车私用是爱国,嫖娼包二奶都是爱国的。

话又说回来,我真心是觉得我国的学生们真的挺不容易的,连春个游都还要打著社会实践的幌子,其实你们就实话实说,说让我们去春游了又能怎样呢?从小学的时候开始骗咱们,一直骗到高中,你们真的以为还有人会相信你们吗?

今天到学校的时候,我发现同学们的书包都比原来鼓多了,比起「食粮」,「精神食粮」果然还是弱爆了的。

五中高二年组有8个班,其中7班8班是文科班,8班是文快,我所在的7班学艺术的学生很多,因为要集训目前已经走了20个人左右。

一辆车53个座位,我们班28个人,所以和理快6班拼坐一辆车。6班本是不少人的,是被生生拆开的。具体原因...感谢咱班班主任。

快班的氛围总是压抑的,有次清晨当我第二个到班的时候,我发现理科两个快班的教室里座无虚席,班主任已经端坐在讲台上看起自习了。

出发前,当6班的同学弱弱地问老师能不能在车上吃东西的时候,咱班讨论的是如果在车上烧烤会不会把车点著。

上车后,理快的同学们坐在前面,我走向后面,找了个倒数第二排的位置坐下,后面有人摸我的头,我回过头是咱班一挺漂亮的女生。

但是因为我是下学期才从8班来到7班的,她们学艺术的又总是旷课逃学,在我许多人名字都叫不上来的时候,她们就已经走了,所以我其实算不上认识她,甚至和许多同学一样我同样叫不上来她的名字。

我愣了一下,她冲我笑,笑得很真诚,我就也冲她笑,说了声你好。

6班的同学在前面很安静地坐著,而后面是我们班......

把王靖午的低音炮打开放起high歌,发完矿泉水之后发包子,然后有同学给大家发从家里带得寿司,有同学给大家用薄饼包酱鸭肉,后两排打完扑克,一边吃著薯片水果一边玩谁是卧底。

这让我想起刚到七班时的一次对话。

.....

原本正低头玩手机和趴著睡觉的同学们抬起头看向门口,进来得是一个同学,这已经是第n次把进来得同学当作老师了。

我跟旁边的同学说「为什么你班同学进屋都不敲门呢。」

同学说「因为我们把七班当家,你在自己家里的时候还里敲门奥。」

......

对于七班,我的情感始终是复杂的,复杂到很难去用语言或是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

在我正想这些有的没的的东西的时候,旁边的一名同学把一个包好的鸭肉递到我嘴边,我愣了一秒一口吃掉。他冲我笑,笑得特真诚,我也冲他笑。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称七班为「你班」,而是「咱班」了呢?我不记得了。

窗外的树飞快地向后逝去,一如我们。

昨天晚上,看了韩寒发布得《后会无期》的预告片,得知《后会无期》在7.24上映,我很感到很欣慰。当得知韩寒在电影发布会上又公开调戏了小四的时候,我感到更加欣慰了。

今天有几个学艺术的同学回来一天,跟我们一起去,我感到很开心,因为其中有两个同学跟我私交甚好。

六天前,我发说说「今天,最后两个原来152班的同学因为要集训也离校了,我问同学: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是不是这辈子就再见不著了。同学想了一下说:嗯。越前行越是深刻地明白,成长就是一场关乎岁月的道别。——那好,后会无期。」

其实那个同学不知道这个梗是这样的——韩寒说,和很多人告别时,我都会说后会无期,我总觉得有期只是约好了一个久远的时间,而无期也许就会是下一分钟再见。

窗外的树飞快地向后逝去,一如我们。 英语老师说:「对于你而言,飞机是明天下午两点,对于飞机而言,每天都是下午两点,这就是一般现在时。」——原来流逝的是我们,不是时间。

下车之后我们到达第一个景点——龙泉湖。

一下车一股热流扑面而来,这时候姑且先用「热流」这个词,因为要是先把「热浪」这个词用掉的话,到第二个景点的时候就没法形容了。

一股热流扑面而来,还好我下车前换上了自己的裤子,很多同校同学也都一样。不过总有听话的孩子,还身著秋季校服。今天最高气温33摄氏度。

一进门就能看到两个cos宫女的大妈,也可能她们其实是在cos容嬷嬷,但是画面太美我没敢细看。

有一个带著摄影机的男人蹲在门口拍摄,我仿佛能听见电视里广播员一本正经的声音「我市于这月,对全市高中学生开展了宣传爱国精神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为期一天,以一种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们贴近大自然,感受......」

话太真诚,我不好意思多说。

女导游带我们到王爷府,我不知道这是哪个王爷的府邸,反正这个王爷看起来生活过得挺寒酸的,王爷府里一共三间房子,而且只有一间是能展览的。

那间屋子也小得可怜,几乎可以用《爱情公寓》里「一览无余」这四个字形容。王爷,真是让您受苦了。

里面具体有些什么记不大清了,只是隐约记得有几扇木头门躺在地上,我踩了两脚,听声音木质很好,以前东北地区烧炕做饭什么的用得都是这样的柴火。

还有一个几十厘米高的钟,给人一种西洋进贡大清的物品的感觉,我仔细端详了一下,钟的右下角用洋文写著「Made in China」。

还有一些铁器,具体是什么东西忘记了,但是根据我目测,不是吹牛就仅仅是目测,这些东西要是卖废铁的话怎么也能卖上好几十。

一件件宝贝可谓是价值连城啊。

学生们忙著拍照,生怕漏掉了某个价值连城的宝物。我见后面的学弟学妹们已经挤了进来,就赶忙逃了出去,怕一会儿被堵在里面出不来。

导游带我们一路跋涉,两边的风景一概不顾径直奔向山顶,期间连话都很少讲,我真怀疑她以前是不是田径运动员。

不过我真是觉得我们的导游是特有个性一导游,现在已经很少能见到这种只带你狂奔,而什么都不介绍的导游了。

路遇一个班级排成三排在合影留念,导游回头问我们合不合,我想人都不全合了也没太大意义,于是就说「算了吧」。其他同学大概跟我想得差不多也都摇头。

结果导游走得更快了!我甚至都怀疑她其实是不是就是在跟我们客气客气。

期间路经一个硕大的龙头,龙头被刷了金粉,阳光下看起来金灿灿的特别漂亮,跟一坨屎一样。龙头的嘴里还吐著自来水,由于水管太细,难免让人连想起:尿频尿急尿不尽。

再往上走,有工人还在给没完成的路铺砖。

路经一鸟棚,棚子有几间教室那么大,鸟我倒是没看见几只。我想一定是因为他们怕鸟生活空间太小,内心压抑患上抑郁症,这么一想他们对鸟真好。

第一个上去,第一个下来,咱班的导游姐姐就是威武,别看人家个子不高,走起路来小暴脾气谁都拦不住。

下山的时候一个女同学把她手机递给我,让我给她拍张照片,我跟她说,外国人旅行是为了净化心灵,中国人旅行纯粹是为了拍照,然后空间啦,微博啦,朋友圈啦一顿发。

她说,可不是嘛,不拍照片谁知道你去旅游去了。她走出10米远,背对著我喊,多拍几张!

咱班走到山底找了个亭子坐下,三个男生回车上取了两个西瓜,咱班算班主任29个人围坐在一起吃西瓜。

当时我忽然产生了一种邪恶的念头,原来吃西瓜并不是天底下最爽的事情,最爽的事情是你在亭子里畅快地吃著西瓜,而其他人在阳光底下看著你们吃。

大家说著「我爱杨振驰!」吃下第一口西瓜,然后「呸!」的一声把西瓜籽吐掉。

咱班的西瓜就是那个叫杨振驰的男生友情赞助的,他就一个条件,说让我们在吃之前大喊一声「我爱杨震驰!」于是乎就有了——我爱杨震驰!呸!我爱杨震驰!呸!我爱杨振驰!呸呸呸!

咱班主任是一个极不著调的女的,大约28岁左右,在我看来她跟18岁没什么区别,在班级里她总给我一种她其实也是我的同学的错觉,充其量只能算是个班长。

哦,对了。记得有一次,我问咱班同学「你班班长是谁啊?」两个同学告诉我「咱班没班长。」一个同学告诉我「咱班连班干部都没有。」他们没听见我内心的呐喊声——这尼玛才叫素质教育!

大家在亭子里吃西瓜的吃西瓜,自拍的自拍,闲聊的闲聊。我跟「班长」说「这么大个山工作人员不超过10个,路都没修好,肯定是启动资金不够了,就让咱来这儿扶贫来了。」

「班长」想了一下。

一般这个时候,如果是我152班的班主任一定会特无奈地说我「你思想能不能阳光一点。」如果是我158班的班主任一定会微笑致意然后说「环境还算可以啦,难得出来放松一下嘛。」

而「班长」想了一下,说「你说的真对!」

男生们说要走去玩攀岩,15元每人次,咱班六个人买了票。这要是平时我固然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只是我上车前贴了晕车贴,上车后又吃了晕车药,完全没有运动的斗志,我那时真觉得我需要一瓶肾上腺素。

我们到了攀岩的地方,下面已经聚集了30多人,一直到我们离开,6个人里只有一个攀到岩了。给我们介绍的那人说,他们干这个已经有十年的经验了,说完就给我同学的安全帽戴反了,我想这十年里一定死了不少人。

提示之下安全帽戴好了,他真像炮炮兵,不过我还是很为「炮炮兵」担心,毕竟他也是有女朋友的人。

6个人里有3个改了票,把票改成了「水上乐园」,三个人在毫无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在三条钢筋上行走,我甚至都觉得这回教育局给咱买得保险能派上用场了。

我看了一眼下面的水,在不显眼的一处岸边我发现了一条死鱼,还有绿水青山什么的真是弱爆了,这才是真正的绿水呢,这水绿得完全有能力当染料用了。

说句公道话,在第一个景区呆了两个小时,我唯一真心觉得不错的就是有一个一人多高的玉朱龙,摸起来手感细腻温凉。说实话,那个真的是好东西。至少比起王爷府里那堆不知道从哪淘换来的破烂要强很多。

上车后我们胡吃海塞,樊思雨还把我荔枝抢走了。总之,车的前半个部分和后半个部分依旧是两个世界。

快到第二个景点的时候我拉开窗帘看了一眼窗外,那是一望无际的玉米地,车开进了农村,我当时心想,这帮孙子不是要玩真的吧,这是要让我们上山下乡的节奏啊,这是要让我们给他种玉米还是插秧啊。

我就这样怀著忐忑的心情下了车,一股热浪拍了过来,热浪,绝对的热浪,我当时就在想这让还在穿秋季校服的同学们怎么活啊。

墙上面挂得牌子上写著什么什么大学,如果真的是一所大学,这一定是我见过最...最...最有个性的大学了,对,就是这样。

另一边的牌子上还写著抗日纪念馆,下车后我和几个男同胞去上厕所,我们在别人的指引下往厕所走。

路过一个长亭,里面坐了一亭子的学生,看校服上的字得知这是三中的学子们。我扫了一眼,他们准备得也很充分看样子几乎至少每三个人一副扑克。

见到厕所时,我的世界观被颠覆了,我承认我没见过什么世面,人生阅历还不够丰富,但是吃屎长大的鱼,我还真是第一次见。

我们在露天的厕所里嘘嘘,排泄物直接排到离厕所一米远的湖里,而就在不远处有两位老大爷正拿著鱼竿钓鱼。

当时画面太美,我们几个都不忍心看,上完厕所赶快逃走。

班主任找了一个阴凉的地方,我们把西瓜搬到那里开始吃西瓜,连吃带聊加收拾20分钟后上车。大概是因为这个地点实在是没什么好照的,在这个景区我看女生们的手机都收敛不少。

上车我就睡了,睡前几分钟还能隐约听见咱班同学的闲聊声,大约半个多小时,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连隐约的闲聊声都没有了,我一看后排,都睡了。

那画面特美,比景区里的任何景点都要美,我第一次觉得原来人睡觉的时候是可以这么美的,我刚要掏出手机把他(她)们拍下来,结果到服务区了,大家都醒了。

我想,等上车再拍吧。结果等他们回到车上,他们都精神了。

没过多久我们到了第三个景点——嘉年华。

只是我万万没想到,我们第三个景点竟然是在职教城里。

走进嘉年华我跟在队伍的最后面,然后跟大家走进「密室逃亡」,走进密室前我还在想,哇好紧张,第一次玩密室逃亡哎,要怎样才能表现出经常玩的样子哎,看墙上的海报就感觉好腻害的样子呢,要是破解不了密码的话我们该怎么出去哎。

结果我发现我真是想多了。

所有密室的门都是敞开著的,三个密室,我们竟然花了足足30秒才全部通关,我都觉得这是个奇迹。

走进另一边,看得出这是个一个羽毛球场馆改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其中付费游戏有3个免费的有5个。

5个免费的游戏处每处平均能支持4个人同时玩耍,我粗略的算了一下我们学校的师生加上三中学校的师生加一起大该能有1000多人,就算每个人只玩一款设施,一款设施只玩10分钟,大概也需要8个多小时。

我想我是排不上了,只好听从咱班一男生的建议跟他去走不用排队的迷宫。

那迷宫大概一米五高,通体粉红,而且很迷你,占地面积大概只有四张双人床拼在一起那么大,刚走进去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整个人都童真了起来了呢。

这迷宫不愧是迷宫,像我这样足智多谋的人也足足花了10秒才成功走出来。

我不想跟他们扯了,我要找人打扑克,走出那个嘉年华,我发现休息区的椅子上已经坐满了人,再往外走大厅里席地而坐的学生能有500个,其中三分之二的人都在打扑克。我想,这个景区对于我们而言只是换了一个地方打扑克而已。

一直到回到车上,我才见到扑克本尊。这期间,我曾试著去买一副,但是嘉年华里面唯二两家卖扑克的地方,扑克已经被买光了。

剩下的时间我就一直在和同学们玩「人教版谁是卧底」,不用微信,口耳相传的那种。

玩人教版的谁是卧底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有几个辞汇始终是「高频考点」,如「避孕套和避孕药」啦,「纹胸和胸罩」啦,「裤衩和内裤」啦之类的。

集合后回到车上,几分钟了车子也没发动,主任说还要参观旁边的游泳馆半小时。

于是我们十几个人又跑回嘉年华,是的,嘉年华,里面除了几个工作人员以外学生们都撤了,结果偌大个场馆只有我们,虽然那里面的设施没什么好玩的,但是那种感觉还真的蛮爽的,十几分钟后我们回到车里,车启动了。

这次春游11个小时里我们有6个半小时是在车上度过的,如果一定要我作什么总结我想说,跟军训一样花钱找罪受。

回去的时候坐在前面的6班依旧很安静,而坐在后面的咱班的也很难得的安静了。我把耳机从书包里拿出来插进手机里,点开「天天动听」,把耳机带上,头靠在窗旁。

窗外的树飞快地向后逝去,一如我们。

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忽然间倍感落寞,我想韩寒的小说《三重门》里,最后的那句「一张落寞的脸消融在夕阳中」的感觉也不过就是如此了,放不下过去,看不清未来。

.....

于洋洋坐在我旁边玩著手机说「琳琳,我明天就要走了,你会不会想我。」

我翻了一页《意林》说「不会。」

于洋洋继续看著手机说「正经的。」

我继续看著《意林》说「正经的。」

...

我把这个故事讲给樊思雨「可是刚才就是有那么一瞬间,忽然就想她了,甚至都有点喘不过气来。」

樊思雨说「那我呢,我走了以后你会不会想我。」

我说「不会。」

这一次她很难得的没让我去死。

她说「就算你不会想我,我也会想你的。」

忽然觉得空气变得好稀薄,我想我又要食言了。

解斯文、李姝慧、樊思雨、于洋洋、岳红杉、张依萌,感谢在最美好的年华里遇见你们,感谢遇见你们最美好的年华,虽然我经常记不住人名,但是......

忽然想哭,第一是因为我发现他妈怎么都是女的啊,第二是因为我发现我这么大一个文豪因为这些女的他妈竟然写跑题了。


可以写,如果你能够坚持就一直写,而且最好发表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这样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


读书过程中可以做笔记,方便以后快速回忆和检索。做笔记的过程有很多种,写读后感算是一种,用思维导图做做框架也算是一种。

推荐看一下《如何阅读一本书》,非常经典,你应该可以从中受益。

还有,一般来说读书是写读后感,观后感是指看影视作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