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这里的电影是指film,而非Movie。

两部电影的编剧都有非科班的芦苇参与,真乃神人也。

也有人说是三部半,另外一部是《鬼子来了》半部是《让子弹飞》


谢邀

守旧的人总是用尽各种方式去守护自己的旧,殊不知在这两部出来的时候,也无非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第五代导演从黄土地脱胎而出,到霸王别姬 活著蓬勃而出。但是并不意味著这就是中国电影的终结。从空间上看,站在一个中国的立场,宝岛台湾在新浪潮下,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电影。难道侯孝贤、杨德昌等拍的电影就不优秀了?香港电影在东亚仍然有很强大的影响力,王家卫更是把香港电影带到了世界。

从时间上看,电影随著对技术的不断创新,也必然有更新的发展,比如毕赣的长镜头,还有像《大象席地而坐》这样的优秀多线叙事。就算是技术本身的突破,各种大片也可以创造各种视觉奇观,比如《流浪地球》。电影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任何创新都在不断推动电影不断发展。

所以这种说法,大概就是观影量不太足的表现


《霸王别姬》和《活著》的确是中国电影史上不世出的佳作,尤其是《霸王别姬》作为中国第一部获得戛纳金棕榈奖的电影必将成为中国电影史的一座丰碑。

但是如果有人认为自1905年的《定军山》以来,只有《霸王别姬》和《活著》是严肃电影,那只能说他既不了解中国电影史,更不了解电影。

我个人评判严肃电影的标准是:①故事、剧情的立意如何?②电影镜头语言的运用怎样?③角色、人物的塑造如何?

就我个人以上标准来看,《霸王别姬》和《活著》当然是优秀的严肃电影,但中国电影史也绝不仅有这两部。这样的观点就像把《肖申克的救赎》当作影史第一一样,主要原因是电影看得太少。


对对对,中国影史第一花样年华不是中国的,重庆森林不是中国的?侯孝贤《悲情城市》《戏梦人生》不是中国的?还是杨德昌《一一》《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不是中国的?费穆《小城之春》 不是中国的?

大哥唉,你认为中国只有两部电影霸王别姬和活著,你对电影知识是有多不了解,没事多看看《电影手册》《视与听》前250,《TSBDT》榜单,那都是最有公信力的电影榜单,没事少看辣鸡豆瓣和lmdb

你们一个两个都是希区柯克还魂,黑泽明附体,库布里克夺舍,知乎那么小一片区域都是你们自以为是的评论和用脚后跟都能想出来的问题,中国好电影多了去了,以上说的电影都比《活著》《霸王别姬》强。我就好奇了,你们是才看了多少电影就妄下结论指点江山?是《霸王别姬》亮灿灿的金棕榈奖亮瞎了你的眼还是《活著》nb轰轰的豆瓣高分和张艺谋的大名让你佩服的五体投地?合著王家卫杨德昌侯孝贤拍了一辈子电影白拍了呗。


愚昧无知

中国的好电影多著呢

姜文的很多电影 比如民国三部曲都不差

还有最近的流浪地球 动画电影哪吒

前几年贾樟柯的山河故人 三峡好人

赵本山和一系列大咖的落叶归根

再回看 冯小刚的1942 甲方乙方 我是你爸爸

都是相当高水平的电影

搞不懂为什么总有人天天揪著哥霸王别姬天天闹 张口闭口再怀念一下张国荣 搞不懂


这两部在张艺谋和陈凯歌的作品序列里都排不到第一。只不过是观众缘比较大,欣赏难度较低,而且在戛纳拿了大奖罢了。

先不说港台的大佬们。随便列五部新中国以来大陆的不逊于这两部的作品吧

谢晋《芙蓉镇》

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

陈凯歌《黄土地》

贾樟柯《站台》


中国不只有这两部优秀的电影作品。

考验一部电影优秀与否的过程是漫长的,在这两部之前有优秀的电影,之后也不会少。只是,之前的已经不符合当下的审美,之后的还未待时间的检验。

既然把定位定在「中国」这个高度,要求自然是很高的。可是如果说中国「只有」这两部电影,相信两部电影的主创人员会惶惶不安,毕竟他们除了比某些同行多了亿点点努力和能力外,只是在恰当的时间恰好选择了能够代表一个时代思潮的题材。然而,代表了其他思想的电影作品就不好吗?你觉得它不如霸、活两个作品,只是因为它说的话可能没有打动你,但这并不代表别人就不觉得它好。艺术讲究多姿多彩,如果电影大舞台上只有一种声音,一种形式,一种风格,那中国才真的只会有寥寥几部优秀的电影了。

同样,既然把定位定在「中国」这个高度,就用包容的眼光和科学的心态多了解一下中国电影领域其他类型的作品。说「只有」,未免对中国电影工作者们太过贬低,对中国电影太没信心了。


你把国师放在哪?


你把眼睛蒙上,自然就看不见别的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霸王别姬和活著确实很好,那盲山盲井呢,也还可以呀,大话西游也不错。


其实不只有这两部好电影,还有不少,只是这两部确实好名气大,对一些人来说可能只知道这几个。至少还有其他不错的电影,比如说姜文,王家卫,杨德昌,管虎的一些电影也不错。

好的电影,需要导演用心去拍,同时也需要观众用心去体会,而不是人云亦云,带著自己的心去看一部电影,就好像每次看电影之前都是一张白纸,观影过程中,任由导演在这张纸上勾画,等影片结束后。过一段时间或许是几年后,我们再回头看这张曾经被勾勒过的白纸,或许会有不同的意义。

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影片是导演拍的。但要真正理解看懂一部电影,却需要观众和导演我们各自一起带著自己的生活区完成。不可否认这可能就是一个观众和导演之间生活感悟,思想碰撞的过程。


说「只有两部」的话太夸张了,但这句话也不无它的道理,因为1993年是中国电影非常辉煌的一年,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张艺谋的《活著》、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国外纷纷获奖。

但是电影是合作的艺术,当初芦苇和李碧华把关《霸王别姬》的剧本的时候是不让陈凯歌碰剧本的,因为陈凯歌是一个好导演,也很懂文学,但并不意味他能写出好的剧本,也有人认为这是因为陈凯歌选剧本剑走偏锋。

所以《霸王别姬》《活著》是集结了一群当时非常优秀的电影人,在合适自己的岗位,在他们创作力旺盛且乐于虚心交流听取别人的意见的时候强强联合拍出来的。

而后来陈凯歌、张艺谋不和芦苇合作了,当初把陈凯歌和张艺谋集结起来的第四代导演吴天明也渐没落了,人走茶凉了,就也没有这种好电影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