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今年26岁,普通专科,大学自考了本科,上一份工作在北京一家小公司,活多钱少,公司还一堆骚操作,其实想离职很久了,大概从第一年就想,但是因为自己的不自信和安于现状,浑浑噩噩呆了三年,离职前原同事都说自己能力挺好的,自己也是不想在耗著了,就离职了,目前已经离职一个多月了,在北京找了两周没有合适的,回家呆了两周,这几天在老家面试感觉差距好大呀,想问问大家像我这种资质平庸还有必要去北京北漂吗,对我自己的总结就是心比天高,然而一切都不如意。


我也是北漂一族。

09年年初来的北京,学历一般,长相一般,能力一般的普通人。北京离家230公里,也是因为小时候一直想看天安门,长大了过了20年还是这样,我的思想得有多顽固啊。凭著一腔孤勇来到北京,毕竟自己家是农村,也不想指望父母求爷爷告奶奶的向在城里的亲戚给我找工作,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养活自己。对了,还有我姥爷说过,我以后会一个有福并且不平凡的人,我不迷信,但是我信我姥爷说的话。

刚来住在表姐家三个月,穿著一双鞋,拿著一个小行李箱,没拿太多东西。找到了工作,工资2000左右,我妈让我妹妹给我带来1600,让我租房用,我妈给她缝在内裤上单独弄个兜,这孩子一路没敢上厕所,怕丢了。租房子在西三旗附近的新都建材城西二里,租金750,小主卧套间,我和阿宝合租,还有外面两户人家。租住2年,后来阿宝走了,丁丛来了,闫丽来了,丁丛妹妹也来了,后人又都走了,最后我换了工作,自己不在这租了。

工作2年,工资也就在2500徘徊,换了工作,想著挣多一些,也就3000多,找了回龙观地铁站的龙博苑租,拖著当时的行李箱和背包,还有被子,公交车一次就搬过去了,特小的一个屋子,是其中一个租户转租给我的,认识了冬梅,她住我隔壁。后来辗转在回龙观住啊,搬来搬去,虽然不是说住地下室的那种心酸,但是也够折腾,被中介也坑过。住了也有2年左右,工资也就4500左右。说出来都丢人,知乎上的都是月薪多少万+的人,我这是拖后腿的人,但是依然觉得有目标,还很乐观。出差时间可以当旅游,其余时间旅游纯属穷游,那也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租金1000元以下,对吃的没什么特别大的追求,能吃饱就行,对穿的名牌也没什么大的欲望,运动系比较多,鞋多。但是也不是多贵,舒服为主。家里也从不问我要什么钱,我挣得钱攒攒除了生活花销外就交给我妈保管,后来支付宝开始流行后,自己才存钱。工资那么低,我居然还能攒下钱,想想当时也够可以。

又过了2年,到了2013年,换了工作,底薪6000(名目很多,现在还没弄不明白,保险按照最低上)起,有奖金一类,年收入估计能有10万多点吧,具体也没算过,支付宝开始有余额,和冬梅一起搬到顺义去住,房租平摊还是1000元以下,旅游还是穷游不少,去了西藏后,就没怎么再旅游了,除了公司组织,对,和对象一起去了一趟兰州。也没花几个钱,我也不是省钱达人,但是手里也慢慢有积蓄,到18年自己账上有20多万了。没有名牌加身,最多包有个COACH,运动服阿迪耐克,衣服棉麻系居多,羽绒服有一个穿了得快10年,后来给我妹了。

到17年的时候,可能是梁静茹给的勇气吧,想买房,同事们都在看房买房,但是别人工资远超与我,但是我就是想买,账上就那点钱,还有北京郊区的房价也得4万左右了,哪怕一居我都负担不起。那就看别的城市的,扬州,成都都看过,但也是心里在琢磨,贫穷也不能限制人去想像是吧。当时真是觉得如果不在北京,我要去一个能买的起房子的城市,那会就想一定要拥有自己的房子。

对象是邻居介绍的,北京当地农村人,也没有大家想像中当地人的优势,除了有个户口。和我一样,工资一般比我低,长相凑合,学历一般的人。父母也就种地的,还有一个哥哥一家,所以在介绍人说的时候,就明白,就指望不上他家能贴补我们啥了。除了家里有块宅基地外,他自己存款有几万,也就这样了。后来慢慢相处中,觉得人挺好,但是原生家庭不行,也折腾闹腾的,最终去年也是结婚了,谁让我也想在这生活和生存呢,真是一个尴尬的年龄,我们那小县城我也不知道能干啥,已经习惯了北京的生活。

18年看200万左右的房子,首付还得80以下的,因为就算是买,我自己后来就有40万了,公积金有10万,父母能给我15-20万,妹妹能借给我几万,贷款只能结婚两个人还,还必须换掉这个工作,工资底薪能上去,后来18年底换掉了工作,底薪1万多,19年开始准备结婚的事宜,从他家拿到的也就结婚领证的钱1万,结婚给了4000,真是贫穷限制了别人的想像力。哈哈哈。不过老公把他的所有钱都给我了,虽然只有几万,当他的彩礼,也表达了他的诚意吧,虽然谈钱伤感情,但是谈感情就得伤钱,我说的也没毛病吧。

后来马不停蹄的趁还有那股想买房的劲,就买了,200万多点,贷款了140,让我们想著就头大,月供8400多,我爸都心疼的慌,不是心疼他的钱,是心疼我还得苦哈哈的还钱,我说起码我搞定了房子,再过两年户口迁过来,我就没有漂泊感了。

当时真是穷的兜里一分钱没有了,有5.5万固定存款没到期,借了同学3.5万想周转3个月,再贷款2万进行花销,毕竟我还在租房,可是哪有我想要怎样就会沿著我想走的那样啊,刚交完房,没过几天,我爸爸就发生了严重的车祸,直接就进ICU了,肇事司机不给垫钱,那我们也得给我爸治啊,我爸多不容易把我们养大啊,买房没向亲戚借钱,后来发现亲戚现在也借不出啥钱啊,不像以前了啊,借的不够我就贷款,如果贷款不够的话,就卖房子了,房子也卖不出去,5个月的住院,虽然命保住了,但是人不能自理了。又赶上疫情,起诉都有延误,真是弄了一年多才一审了,后面还各种事了。

我这前面都是普通人的经历,后面快赶上苦逼人的经历了,看过了生死,其他都没什么大事了,老天给我打击给我锤炼啊,那就接招吧。所以没什么合适不合适,就看你自己认为的适合不适合。


我不是北漂,是个很普通的北京人,对于这个问题我很感兴趣,所以从我的视角,随便聊聊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在我们成年后,就应该尽早认知,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无关乎学历高低、所在公司大小、身边人对你的评价如何。人生的三个阶段:「知道父母是个普通人,知道自己是个普通人,知道孩子是个普通人」

在北京城,绝大部分北漂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那作为一个普通人,离开自己的家乡,来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发展是为什么呢?是因为这个普通人一定有实现不了的梦,一定有想变成自己希望成为的人。这些梦想,在自己的家乡很难实现,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更有可能实现,才来到了这里。

所以,你能有不甘做普通人的想法,并付诸实践,来到北京奋斗,不管你最后是要继续留在北京奋斗,还是回到老家生活,我都佩服你。

其次,我认为北京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我说的包容,不像其他人说的文化包容。而是指北京的产业丰富聚集,给了不同层次人才都有足够的生存空间与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我目前工作8年+时间,在互联网行业,从毕业后不多不少经历过三家公司,现在在行业准一线公司(已上市,世界五百强)做个基层管理者。北京的互联网产业,在全国应该算发展的算是数一数二的,互联网这个行业对于人才下限够低,上限也很高。

我在日常工作中接触过很多的北漂,有很多北漂的朋友、同事,他们中有很多人和你条件极度相似的,也有很多人条件很好的。我们公司就是这个行业的缩影,不论长相,不论背景,你的能力决定一切。广大的青年才俊,只要你有真本事,肯努力,就不用担心自己在这个行业的前途。所以我身边有不少普通本科甚至大专的人不止能在北京生存下去,还能够成为公司的管理者,享受更好的待遇,在北京过的很好。但是我相信,如果你回老家就很难有这样的机会,因为产业可能不像北京那么丰富,也可能不像北京一样拥有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所以,你在思考是否继续北漂的同时,也需要同时思考你职业发展方向的选择正不正确?思考下份工作自己适合做什么?很多时候,选择真的比努力更重要,不要著急下选择的结论

最后,我认为对于像你这样的年轻人而言,只要肯做,能坚持,勤钻研。在北京反而更容易抓住风口机会,让自己享受红利,过的远比大部分人要好。

从去年年底开始,我身边离职做短视频的同事不少,因为短视频行业正处在红利期,让投入这个行业的创作者更容易享受红利变现。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公司去年年底离职的一个95年的小孩,和他女友去搞抖音短视频创业,以北京北漂的日常生活为主线更新内容,到现在也有400多万粉丝(为了避免广告嫌疑,就不说叫什么了)。上周来我家里喝茶聊天,我了解到在疫情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小两口一年还有200多万的收益。而且每日生活丰富多彩,在北京找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人采访,挖掘各种内容素材。那么在商业变现时候,也是有更多的不同产业的公司买单。

所以,在北京,能让你实现自己梦想的路会比在老家更多,更容易走。

另外,我看到很多回答的人,都建议你回老家。但我想对你说,不管你最后如何选择,在北京,每天都有北漂离开,也有很多人加入到北漂大军中。离开的人并不能说是北漂的失败者,毕竟,都只是尚未成功,不同的选择罢了。我们虽然普通,但这人世,我们一步一步,不留遗憾,诚恳走过就很好了。


我已经结束十一年的北漂生活了。

刚开始北漂的时候也是毕业两年后了。本身大学不是211,也不是985,自己也是普普通通的庸俗之人,没什么背景,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长处。北漂的十一年,倒是没有各种换工作,一直从事一个行业,但不是自己学的专业。(这里提醒一下跨专业就业的各位,尤其是像我这样文科生找了份理工科的工作的,一定要想好了再做决定!)

刚到北京的时候一个月也就两三千,好在公司包吃住。后来的几年换了几家公司(同行业的),工资也有增长,现在也就一万出头,感觉自己总是拖国家的后腿。

整个行业前景并不是很乐观,整体工资水平不高,上升空间也没有(跨文理专业的坏处)。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迎接大大小小的各种检查(政府部门的),真心累啊!

今年疫情期间,放假休息了三个月,四月底才回北京。公司那边可能要拆迁了,上级政府不让开工,公司开始遣散人员。底层的员工基本都走了,没有拿到补偿,都开始起诉了。我也上了三个月的班,然后被辞退了。

本来已经打算好回老家发展了,如果没有疫情的影响,也就是年底的事儿了。现在也正好,借著被辞退的机会,结完工资,拿好补偿,回家!(拿补偿金的过程,很狗血,这里就不说了)

在老家的十八线的小县城找了工作(家里人帮忙),也没有换行业,好在工资倒是跟在北京一样。上班的地点离家不到两公里。

到现在上班十来天了,感觉不错,每天都能回家,都能见到老婆孩子!

北漂的生活,没有什么适合不适合的,为了生存,为了梦想,或者随便为了什么,都可以。不过,漂够了,还是回家吧,除非你能在北京安家!


我的个人感觉是,

年龄小的人适合北漂,25岁以下的,怎么折腾都行,但是也要看社会反馈,升职加薪够不够,真的学到了只能在北京学的东西吗?

抱著学习心态的人适合北漂,还是那句,反复确认,这些东西是不是只有在北京才能学到。

一无所有的人适合北漂,反正一无所有,北京平均工资更高,就算刷碗工资都更高。

想博一把可以北漂,北京的平均成功率肯定略高,但是在北京见识过一些事情之后,觉得该打问号了。哪里都是拼人脉,只是北上深甚至国外轮不到你拼人脉,是的,轮不到北漂去拼人脉。飘的逻辑就是,我就是屁都不如,但是钱一定要给够。至少是其他省会城市的两倍工资以上,毕竟北京生活成本也高的吓人,一个羊肉泡馍三十块起步的。

其他的稍微好一点的都不建议北漂,其实北漂和出国形式没啥区别,你要是能出国还北漂啥。北漂性价比远不如出国。


北漂没有,也不应该有那么多光环,它不过是找一个合适发展的地方,去赚钱、生活、成长、结婚、生子、养老……这是在哪里都要遇到的问题。不应该成为选择发展地的标准,衡量自己选择的标准还是应该脚踏实地,明白自己人生想要的是什么。

你个人的情况比较适合在老家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其次是在北京的一个高薪工作;最差就是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拿著一份低薪活多的工作在北京北漂,进行毫无意义的简单重复。

祝好运,目前社会阶层固化,电视上那些光鲜亮丽的生活只是电视剧而已,跟普通人没太大关系,不要生存在幻想中。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