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原问题包含大量主观判断及逻辑错误,特将问题修改。修改后的描述如下:

「安慰剂效应」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没有足以令人信服的作用机理,也无法预测不同安慰剂之间的效应差距。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使用安慰剂作为对照组?为什么我们要在双盲试验中引入安慰剂组?


真的是一粉顶十黑,题主的所有论断堪称是错误百出,没有一点基本科学素养,我都懒得一个一个反驳。

就只说一点,什么叫做安慰剂效应不存在?什么叫做安慰剂效应科学无法解释?

现代科学早就已经发现了精神-神经-内分泌-生理学功能之间的关系了,诸如哮喘,肠易激惹综合症等等都是明确与人精神情况相关的。

我退一万步举个例子,你生气的时候血压会不会高?这算不算精神影响生理的一个例子?


问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前真的应该稍微多读读书。

不是因为大家吃饱了没事儿干发明了一个什么叫双盲的玩意儿来为难你胖虎,而是因为发现了安慰剂效应但并不知道发现的这个效应是不是客观的,所以才想了一些办法来实验与检测这个效应是不是真的存在。在这个问题上采用双盲的实验方法,就是因为一开始大家并不相信安慰剂效应,认为是主观感受。

这是典型的科学方法:发现现象、归纳现象、提出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一些没有基本科学素养的人,很多时候喷科学,却连科学是什么都不知道。

科学不是永远正确的什么东西,也不是可以被迷信的什么东西!它根本就不是个东西。科学是方法论,是聪明人想办法去真实有效的「黑」或者「粉」某些观点和猜想的行为逻辑!

科学思想就是用来排除所谓的主观干扰的方法论,这个世界的运转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跟你我他怎么想没关系,所有的「我觉得」「我认为」「我想」都是主观的,无论一些概念听起来多么不可思议,但你理不理解和认不认同都跟这事儿客观的情况和状态没有任何关系。

你要是觉得一件事情不对,你就想办法客观证明它不对,而不是说「我觉得不对」!

安慰剂效应这个说法可能是错的,它的对错一点都不重要,科学的价值就在于它本身并不偏袒任何假设和当前结论,如果你真能证明它错了(是证明而不是你自己认为),它就错了,科学不会因为面子问题袒护它,明白么?

这个世界上存在话语垄断,也存在权威的人,但是无论是谁,在科学面前错了就是错了没法被袒护。话语垄断和权威性在宗教和政治上非常好用,但在科学面前谁都不是大爷!

知道世界上最打脸的科学轶事之一:柏松亮斑的故事么?有空去看看这个故事,看看你能不能看明白一些道理,如果看不明白,当我啥都没说,忽略我就好了。


虽然这个问题很蠢,但是还是有必要科普下。

到底什么是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就是疾病真的恢复了吗?

有一篇关于安慰剂很好的论文,发布于2011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世界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上。

原文

它研究了针对哮喘病人,正常的药物(沙丁胺醇)、假针灸、安慰剂和空白对照这四组的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

为什么选用哮喘这种病,是因为它有客观检验治疗效果的明确指标,即患者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的改变。

三种治疗方式分别为:

1.沙丁胺醇:一种成熟的治疗哮喘的药物,常用于临床。

2.假针灸

一种有刺痛感,可以迷惑实验对象的针灸方法,实际并未扎到皮肤内。

3.安慰剂:淀粉。


略去复杂的过程,经过一周的治疗后,评价治疗效果。

客观效果(Fev1的改变):使用沙丁胺醇的人,改善指标(疾病真实改善者占总体人数的比例)为20.1%,使用假针灸、安慰剂和对照组分别改善了7.3%,7.5%和7.1%,也就是说,三组非主流的治疗方法,对于疾病的改善几乎无差。

那为什么也改善了7%左右呢?因为人体本身会对抗疾病,呈现自愈的情形。

而对比安慰剂组和空白组的客观效果评价,安慰剂效应目前还未出现。


有趣的是,调查病人们对于疾病改善的主观认知,安慰剂效应就出现了。

主观评价:沙丁胺醇组,认为自己改善的比例为50%,假针灸组认为自己改善的比例为46%,安慰剂组为45%,空白组为21%。(即使没有治疗的空白组,「效果」都超过用药组)


通过主观和客观的对比,可见,

1.安慰剂效应不仅出现在安慰剂组,也出现在正常治疗组。

2.安慰剂更多出现于心理,而很少作用于生理,对生理疾病的治疗几乎难起到积极作用。

3.假针灸组和安慰剂组,真实好转的人数占据认为好转的人数的比例为

7.3%/46%约为 15.8% 7.5/45%约为16.6%

也就是说,认为自己改善了的患者中,84%左右的患者是被自己希望痊愈的愿望的误导,而认为某种治疗方法治好了自己。实际上,他们的病并未改善。


所以,

既然安慰剂这么有效,为什么还要大样本随机双盲测试?

安慰剂这么有效,全世界每年省下上百亿的药物研发费用,给病人们都吃淀粉丸,多好?


最近在做一个真实世界研究的题目,看了这个题目本来想过来聊聊RCT和RWS。

看完题目描述决定默默离开。

题主你开心就好。


题主的脑回路很奇特,莫名其妙抛出了一个安慰剂效应不存在的观点,然后以此为依据试图推翻双盲实验或RCT,从而证明中医药无需RCT。这就是传说中的隔山打牛?鉴于题主一贯在医学话题里胡搅蛮缠大放厥词,缺乏最基本的科学素养,所以还是很有必要从基础概念讲起,以正视听。讲真,我是不指望题主能听懂的。

先说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Henry K. Beecher)提出,亦理解为「非特定效应」(non-specific effects)或受试者期望效应(subject-expectancy effect)。简单来说就是给病人服用淀粉片,却能够抑制疼痛,这不科学啊。后来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患者在相信自己已经得到治疗的前提下,大脑会分泌内啡肽、多巴胺等物质,从生理角度对于疼痛感产生了抑制效果。所以呢,你难受不难受你还真不一定知道,也许是安慰剂效应在起作用。甚至有时候医生本人也是安慰剂。

电视神医

比如这样事儿的,你看这红光满面,你看这慈眉善目,你看这仙风道骨,你看这妙手仁心……吃了「神医们」开的药,你好意思说没好转啪啪啪打神医的脸?

人的心理和生理机制十分复杂,「望梅止渴」的故事听说过吧,假如曹操不是说前面有片梅林,而是告诉手下前面是一望无际的撒哈拉大沙漠,那估计阿瞒连火烧赤壁都看不到了。安慰剂效应是客观存在的,用好了可以帮助病人减缓病情,有心往邪路上领当个电视神医也是一出溜的事儿。

甚至脑子灵光一点的,还会举一反三,推理出「反安慰剂效应」——nocebo。是的,反安慰剂效应也同样存在。

当患者被告知所服用的药物无效或者效力很差的时候,患者的心理预期也会相应降低,使得本应有效的药物减低效力。当然,如前所述,人的心理和生理机制十分复杂,安慰剂效应的具体原理还有待研究。所以,「心诚则灵」还是有点科学道理的。附一篇博客,有兴趣的人可以深入了解。

科学网-安慰剂疗法:善意欺骗医学? - 孙学军的博文?

blog.sciencenet.cn

接下来讲讲对比试验,Controlled experiment。受过完整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人应该都不会太陌生,初中的物理化学就略有接触,甚至脑子机灵点的自己也能悟出来,算不上什么天顶星的黑科技。基本方法就是将实验对象设置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尽量将实验过程中的变数减少至最小并观察实验结果。这是现代科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实验方法,可以说是人类目前能够想到的最佳的方案。

比如对于曾经流行一时的听古典音乐会让植物长得更好,听死亡金属会让植物自杀的myth。验证一下很简单。买300盆狗尾巴草,随机分成三组,尽量保证各组初始数据接近并记录。然后A组24小时循环播放巴赫贝多芬柴可夫斯基,B组24小时播放学猫叫,C组安静修禅。实验过程中保持光照、湿度、温度、浇水等变数一致。半个月以后看结果,如果A组的狗尾巴草蹿了一人多高,B组3天下来就自断经脉枯萎而死,C组没啥变化,那就说明这个myth是真的。你要想省点儿实验经费那就少买100盆去掉C组也凑合,你的导师也能勉强认可你的实验结果。可是你如果只买100盆,也不控制变数,一个月下来只挑那几盆长得比较高的来支持你的观点,那就等著论文被撕了吧。

实际上Mythbuster还真做过这个实验,实验结果也很出人意料,居然是有可能。

扯远了,这就是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手段,理解实验设计思路就行。此方法广泛适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等各个领域。而那种不做任何对照,只拿几个有效的结果来说事,就是传统的经验主义,事实证明这样的结果是缺乏可信度的。

由于有安慰剂效应的存在,这种简便的实验手段很容易受到干扰,故此在对比试验的基础上做了些改进,产生了双盲法Double blind。即医生和患者都不清楚吃下去的到底是药还是安慰剂,只有在整理实验结果的时候才会揭晓。从而最大程度降低了安慰剂效应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拉平个体差异带来的影响。就成了现在的药物检验金标准RCT——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现在为了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甚至RCT还要多次,长时间地进行。获取知识的途径从来就是充满艰辛的。

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简单的对比试验,还是复杂且「劳民伤财」的RCT,只是一套实验方法。无关任何具体的理论。中医也完全可以采用自己的「辨证」方法来建立模型选择实验样本,对药物进行有效性测试。只要评判的标准可以进行客观量化,结果可复现,就会得到医学界的承认。记住,RCT真不是FDA专门拿来针对刁难老中医的。每年胎死腹中的新药不计其数,巨额罚款也是屡见不鲜,那才叫心黑手狠。按中医粉的逻辑,那FDA就是妥妥的美奸带路党了,从上到下都该枪毙五分钟的。

所以呢,中医如果能够尽早对中草药、药方进行系统性的、科学的验证整理,善莫大焉。不做也行,那就老老实实认清自己替代医学甚至是Pseudo medicine的地位。别动不动跳出来指手画脚,也没人非要赶尽杀绝。毕竟这年头连信地平论的都有,是不。

最悲哀的是,以上所讲的都只是一个21世纪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基本科学素质。而中医粉连这点粗浅的常识都没有,只会嚷嚷老祖宗神功盖世天下无敌,还非要拉著别人跟著一起下跪参拜,否则就是一顶崇洋媚外的大帽子甩过来。大约原教旨中医粉儿的脑子真的是主流涕的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