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我们都像楚门一样生活在一个早已编造好的历史叙事中?这样的「我」是真实的吗?那么真实的「我」是什么样的?又在哪里?


知道的历史不一定都是真实的,比如山顶洞人和北京人,都不是我们的祖先,但是历史教科书说得跟作者亲眼目睹一样真实。

我们只能说有一部分是真实,那些亲眼目睹的史官所记载的是可以确信的,比如荆轲刺秦,有秦国和燕国的史官记录了各自的历史,他们交叉证明事实经过。

那些不真实的,只能当做传说,需要考古证据去证明。

主观色彩有两种,一种是编历史,没有证据的事靠自己的主观臆断,把当时没有记载的事情按照现在的猜测来编撰。这种方式极其不严谨,一方面来自于民间传说影响,一方面来自于世界观的影响。

另外一种是评价历史,作者没有现场采访过任何一个历史人物,单凭自己对他做事情的方式去猜测他的动机想法。一般而言,史官只记录自己所见所闻,不写所思所想,这才是客观的,加入了评价,历史就是主观的。


谢邀。

首先,我们没有人任何人是神,可以全知全能,所以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认知都是片面的、都是局部的、都是暂时的。

其次,我们是人,有情感的人,所以自然会下意识的用情感来扭曲自己的所见所闻,我们喜欢的,我们会赞美、会夸大其功劳,其错误我们会为其开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就是爱屋及乌。

所以呢,历史就是我们相信、我们愿意相信的那些对发生过的事件的解释。这种解释代表了我们的喜恶、代表了我们的价值判断、代表了我们的信念。

所以,历史就包括三个层次:

1、专业的历史研究人员,其负责挖掘历史的细节真相

2、史学专家,负责对历史真相综合后进行解释,这些解释的背后就代表著不同的价值判断

3、我们一般民众,我们依据自己的喜恶,从历史中进行选择性相信

至于题主所疑惑的,我的回答是:

我就是我,我是有血有肉的人,我有理想,我有信念,我有情感,所以我之人生的意义是由我自己所赋予,而你之所以迷茫,乃在于你不知道、你没有找寻到自己的人生意义。

如果你还是学生,那这不是你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好好学习,为自己积累资粮才是你现在最重要的事;如果你已经步入社会,那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万件事,从能做的事、喜欢做的事、想做的事著手,最终找到自己该做的事。等你想清楚该做事的,这一辈子该做的事,那你自然就不会再迷茫了。


这类问题大多伴随一个共同的误解,那就是以为我们在乎真相,以为我们在寻找真相

我们在乎真相吗?或者说我们需要真相吗?

我们生活在意义的世界里,石头是生活中的石头。还记得阿德勒的这句话吗?生命对你意味著什么,阿德勒在这本书的开篇便这样写道

历史的真相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要么是否定现在,要么是因为现在的需要而赋予新的含义,要么是新的方式新的观念正在一统天下

真相从来都是被观点角度需要发现定义的,而发现定义真相的观点角度需要,都是生活中的某种意义,都存在于某种意义的范围

所以历史从来都是故事,说著无意听者有心,说著有心听著无意,说者为了叫卖听著为了价低,佛说可度众生听著暗庆有了欺世之法

各取所需而已,当然也只能如此

历史从来都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打扮者还有欣赏著,所欣赏的从来都是自己内心的审美观。心外无物。真相就是内心的审美观。反对者也是如此

别说真相了,换个角度换个态度看历史,结果结论截然不同,但每一次我们都会对不同决然否定,对新的发现不容置疑

平静一些,与其说讨论真相,不如说欣赏下我们自己内心的执著和需要,以及这变来变去

真假?恐怕是最无聊的概念

科学是什么?科学是否定之前科学的学问,明天的科学否定今天的,每过几十年便更新覆盖一次

最大的真相最稳定的事实恐怕是,我们每一次都执著于今天的科学,服从于眼下的需要,每一次都将当下的学问现在的观点奉为绝对唯一,不容置疑不可讨论

从街边摊贩到一国帝王,从爱因斯坦到网路杠精都是如此

此时此刻的你,当下的你还有我,讨论接纳的心有几分呢?

这就是真相,科学如此更何况历史呢

只有需要,从来没有真相。需要是一种能量,能量驱动著描绘著世界。真相从来无处可置,如果离开了需要

真相归属于意义,意义是能量释放的形式

对个人如此,对民族对人类也是如此

也只能如此,也没有别的办法,因为我们活在意义的世界里

那我们是否被意义所限制困扰呢,毫无疑问,但意义也是方向和过程。所以每个人都活在自己思维制造的监牢里

这不是止步不前嘛,那如何前进呢?上帝设计了两套方案

一套是临时的,叫做反思

另一套是绝对永远的,叫做死亡


我们知道的历史只是胜利者想让我们知道的,而不是全面的,真实的。真正的历史往往不被人所知。


都是假的,皇帝身边的史官写的东西,都要皇帝点头通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