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有的火箭多次发射组件,在太空组成飞行体,重复使用 。每次登月再单独发射联盟飞船,登月舱和推进组件与飞行体对接后飞向月球绕月飞行登月。这么做的难度会比阿波罗计划低吗?总成本包含研发费用是否有优势?


您说的是个任务模式或者总体方案中总路径的问题。任何一个载人航天或者深空探测任务,最先需要确定而且必须最早确定的就是任务模式。因为它直接决定运载火箭、飞船、著陆器、地面测控、发射场的设计制造以及航天员的选拔训练、计划进度和费用等等。而确定任务模式,离不开,1、技术是否可行,2、风险?3、钱够不够?

1、在地球轨道多次对接,然后技术上存在一定的可行性,但是风险太大,难度极大。

2、一种具体的决策过程:

我给您介绍一下美apollo任务四种奔月技术模式的选择过程。当时的四种途径:直飞、月面对接、地球轨道对接、 月轨对接,后收敛为3种。月面对接最早被淘汰。月轨对接方案由霍博尔特博士提出,得到了兰利研究中心空间小组的赞同。四种登月方案提出后, 美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既有技术线的讨论,更有nasa管理层的干预。最初, 航空航天局总部不少人倾向于采纳地球轨道交会法, 航空航天局下属的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主任冯·布劳恩等人则认为直接登月法更好, 但不久冯·布劳恩转而支持地球轨道交会法。相比之下, 月球轨道交会法却在航空航天局遭到冷遇, 以至霍博尔特不得不致信航空航天局副局长西门斯, 敦请航空航天局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他的方案。后来,三种登月方案各有利弊, 一时很难作出抉择。为此,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相继组织了三个专家组和一个与国防部联合的委员会进行调查研究。对三种方案进行了深入的、慎重的分析和权衡工作。首先考虑的是登月的人数, 在月球上的时间和在月球上进行活动的可能的规模和范围。在这几方面, 月球轨道交会和直接登月都略占优势。接著分析了三种方案在性能上的差别。第一个问题是在研制和试验过程中, 如果需要增加部件和分系统重量的话, 准备使用的推进系统是否仍然可用。结论是,地球轨道交会法最难办, 接下来的顺序是月球轨道交会法和直接登月法。第二个问题是三种方案对制导精度、通信和跟踪的要求, 结论是直接登月所需的制导系统最简单, 对通信和跟踪的要求也最容易实现。在权衡每种方案的研究难度时, 他们发现, 直接登月法所需的大推力火箭难以在登月计划期限内研制出来, 月球轨道交会法的难度明显小于其它两个方案, 并且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最短。对各个方案所需的经费作了比较, 结论是月球轨道交会法的研制费用比其他两种要低10%。飞行的安全概率是选择的重要标准之一, 计算结果表明, 月球轨道交会法和直接登月法的成功率近似相等, 地球轨道交会法成功的概率, 仅为前者的2/3。最后, 又详细讨论了三种方案的发展潜力, 结论是每种方案都会对地球轨道飞行、载人星际计划和军事应用等方面起重大推动作用。总之,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经过对三种方案反复比较、激烈争辩、充分论证, 举行了冯布劳恩和霍博尔特博士的面对面辩论、投票、打分,最终以进程、经费、安全和研制的简易性作为主要的考虑因素, 选定月球轨道交会法作为基本方案。

3、现在的载人登月方案(或者载人mars方案)基本上都是采用月球(mars)轨道对接方案。这不仅是简单的借鉴和继承,这是说明这条途径正确和经济。(马斯克好像不这样认为,嘿嘿)

供您参考。


国际空间站的前身自由号全功能方案就有一个多功能太空机库,用来组装和维护前往月球、甚至火星的大型飞船。

关于火星飞船,NASA经典的核热火箭载人火星飞船也是在近地轨道对接后去火星的

因为现在没有运载火箭强到能直接把足够4-6人住半年以上的居住舱、补给等直接送到火星轨道。即使用核热火箭也是载人飞船发射3次对接组合后去火星。


完全可行的计划,空间站都能造出来,登月飞行器简直小意思,问题是没有钱,美国和俄罗斯都不愿意把钱放在这上面,中国技术上还达不到,所以自从美国后这么多年都没有国家登上月球


阿波罗时就已经考虑过这个技术路线,否决。

根本缺点:只要有一次发射,对接失败,整个计划都得完蛋。


可以,这种方式叫地球轨道集结,变数太多,不安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