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认为会,那会跌到5年前那样吗?


上海,不大涨就已经很友好了。


五年涨百分之八十,再跌百分之二十,相当于涨了百分之四十四。


当你问这个问题时,你心里肯定已经有了答案!当你买不起房还想去一个地方时,说明大家都想去


未来楼市分化会加重,新建商品房充分市场化。

1:来看看房企在上海拿地的情况

最近在上海住宅商品房土地上屡屡出手的上海大名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什么来头

6月9日,大名城以11.3亿元,成功竞得青浦区朱家角镇淀园路西侧D06-01地块。这是继临港、松江之后,大名城在年内拿下的第三幅宅地,也是继上海大名城·名郡、上海大名城·紫金九号、上海奉贤临港项目、上海松江永丰项目、上海名城赛特产业园、上海名城金桥产业园之后,在上海开发的第七个房地产项目。

6月12日,6月12日,上海市2宗住宅用地出让, 总出让面积60353.3㎡,总规划建筑面积82033.98㎡,起始总价88631万元。最终,2宗地块均由大名城溢价摘得。2宗地块所处临港新城板块,地块周边教育、商业配套较为成熟、医疗配套有待提升。

下边就来看看大名城背后的金主是「谁」通过网站查询:属于华源集团,

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英文简称 CWGC)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92年7月在上海浦东新区成立的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直属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重要骨干企业之一。

华源资产将持有华源集团100%的股份,中国华润总公司则间接持有华源资产70%的股权。按照双方约定的持股比例,华润集团和鼎晖将分别在重组后的新华源集团中持股70%和30%,全新的「华润+华源」组合将拥有近2,000亿元的总资产。

综合以上,2020年上半年在上海大量购买住宅商品房用地的房企,基本清一色为国资或是央企背景的开发商(厦门国贸、首创地产、珠海华发,厦门建发,深圳招商地产)

2:看一下上海历年来新建住宅商品房的成交套均价

3:上海未来楼市调控目前阶段是非常稳健的,但后期是否会在首套房标准和普通住房标准上进行微调、

认为下跌区域,多半是商品房,动迁房,新建商品房扎堆,都想出货的相互竞争、


如果从货币数值来看,不涨就不错了


房子是国人最重要的财产形式,占到中国财富总量的60%以上。房价的一举一动都拨动著国人那根最敏感的神经,除了当地人拆迁户之外,每个买房子的人都付出了家人和自己很大一部分的心血。

个人认为我国房价相对比于今天除了那种供求严重失衡的鬼城除外,五年内不会出现大规模明显下跌。而作为长江经济带及沿海经济带交汇处同时也是全国经济和金融中心的上海房价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性也不大。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房价的组成:房价=地价+税收+建筑及销售成本+房地产公司融资成本及利润。前两者作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中流砥柱,大幅度降低的可能性不大,在大规模卖地的情况下,我们地方政府竟然还欠了非常多的债务。全国呈现出来的特征就是地方政府财政并不宽裕,维持基本的人员工资及支出基础上,再保证当地的基础设施和经济活动并不容易,还有大量的债务要还,除非我们的地方政府真的能做到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那没有财政收入和支出,那政绩从哪里体现呢?官员的升迁和生活质量如何保证?那地价和税不能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房价的50%以上(大城市比例更高)的成本已经夯实了。真实的地价可能不止包括政府拍标的价格,还有私底下的费用,能拍到地的公司也可能再倒手卖给别人,成本还要上涨。这一项盯著政府拍卖土地的价格就好了。

接下来我们分析建筑及销售成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国近些年在保护环境的力度很大,加上供给侧改革,关闭了非常多的资源性小企业,各种建筑原料成本实际是上涨的。至于销售成本,房地产公司找的演员也不少,每个售楼处都是装饰的高大上。这些年我国的人力成本也是上涨的,那这一块的成本也是妥妥的,好歹这块占的比例不是很大建筑成本在25%左右,销售成本应该在5%以下。

还有一个影响房价的因素就是金融政策,那我们新冠疫情过后,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金融政策都是宽松的状态,利率下降,房价应该是看涨的。

供求关系,每年中国大学生都有那么多人毕业,这些人进入社会后都面临买房子的问题。每年都会新增需求,特别是大城市,根本不缺想买房子的人,就是钱够不够问题

剩下的就是房地产公司的利润和融资成本喽,融资成本就是一个项目开盘时,房地产公司买地需要资金,建筑需要资金,销售同样需要资金。而最近几年的房地产公司基本上都是举债经营,借钱买地建房卖房。就算有部分房地产公司可以预售,抵消一部分建筑和销售费用,但买地的钱可妥妥的是自己买来的。看看碧桂园,万科,包括做商业地产的万达,哪个不是负债累累,债务可都是要偿还利息的。房子压在房地产公司越久,付的利息越多,房子的成本越高。房地产的资金成本一般在房价的10%左右。那么房地产公司的净利润率也就是8%-10%(有可能不到这个数)。

我觉得房地产商的净利润这块应该是弹性的,也就是说新房房价能承受的波动就是8%左右。房地产公司债务压力过重,割肉卖房偿还债务,这是可行的。但反过来想想商人都是自私的,能挣一块钱谁会挣八毛呢?

综上所述,我认为房价五年内不会大幅度下跌,特别是作为一线城市的上海。我的推测是基于目前中国经济大形势维持现状前提下,作出的合理推测。如果出现战争,世界经济崩溃和中国经济崩溃,出现了金融和经济危机,经济停摆,房价肯定会大幅下跌。到时候别说买房子,那大家就连工资都拿不到手了,吃饭都是问题。

长久来看,我国的房价已经到了一个不理性的地步。当然还没到香港那种变态的地步。我们往年的大水漫灌的财政政策,也是房价飙升的关键因素,无处投资的大规模钱只能一股脑的涌向房地产市场。目前来看我国的地价和房价都明显高估,而银行的主要抵押资产也是房子和土地,因此我认为作为我国的汇率也被高估了。我记得刚上初中的时候(2000年),买包子吃两三毛钱一个,一块多点钱吃的饱饱的。现在你不来个十块钱能吃饱?相比美国这二十年物价上涨的并不严重。本来美国如果坚持加息,美元回流的政策,我们只能汇率和楼市保住一个,但现在川建国同志执意降息和新冠疫情的打击下,美联储所有的货币武器全部搬出来了,大规模的撒钱。我们反而没有那么紧迫了,所以这波我们应该利用这波机会,勒紧裤腰带把我国的汇率和楼市调整到位,要不早晚还会出问题。

我们分析下来我们的房地产市场有泡沫么?肯定有,毕竟收入和房价的不对称在那呢,房价和租金的对比也在那,怎么看我们的房价都不合理。但是房价下跌的空间有多大呢?实际一算,并没有多大。所以该买房子当刚需的人什么时候买都是对的,记住李嘉诚的话就行了,location,location,location!


上海这种金字塔顶端的城市大概率房价不会跌,为什么呢?

1、大环境,中国目前和未来都将是世界上相对安全的大国,战争发生可能性小,即便是真有冲突,也只会是局部摩擦。

2、人口充裕,魔都上海的经济(金融科技)中心形成的人口和资源虹吸效应短周期内不会消失。

3、政策,从中·央对于房地产的政策发布上看文字很短,但信息很明确,总结就是两个字--「维稳」,不发生暴涨,不发生暴跌(深圳这种做局式涨价另谈),房地产长期看人口+经济,上海这两个因素恰恰都很充分且必要,未来预计会按照「房住不炒」政策维稳。

4、人口老龄化。预计5年内上海房价会微涨,涨的不多,浮动是向上小幅度浮动;随著中国老龄化加剧,2025年以后老龄化加剧,全国性的问题,上海也不可能置身事外,此时预计会出现开始小下跌,具体类似于00后继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手上的房这类情况会很多,供需趋近平稳(目前是需&>&>供)。

---


我一直判断上海的房价会分化, 其中老公房的房价会全面下跌,而商品房特别是中等品质的商品房会稳定并保值,涨过CPI。 但是现在政府作出了私立学校摇号的决定, 从而让私立学校的生源参差不齐。在这样的情况下, 重点公立学校的老破小又一次续命。 以现在的情况, 在5年内,上海的房价特别是中心区域的房价是不太会跌的。 即便是房价指数跌也是外环以外为主。

祝好!


什么?绍兴房价3万了?

什么?杭州又万人摇了?

什么?南京也万人摇了?

什么?宁波江北地价都2.4万了?

什么?苏州一块地上了200个马甲?

什么?无锡的地价都快2万了?

天天放卫星,真的麻木了。

但长三角市场的确是非常不错。起码没跌价,反而年后还有所涨价。

比起内地城市,真的强太多太多了!

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是全国普遍的市场下行期,搜集了各地单盘销售3亿元以上的楼盘的统计情况(除疫情2月外,月均超5000万元、约50套以上,中指口径),这也是大部分开发商能容忍的楼盘流速的底线。可以看到,长三角的城市们一枝独秀。

1、一梯队:

2、二梯队

感觉长三角每个城市都是月月有新闻,嗯,除了上海。

上海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大部分区域的房价还没回到2017年的高点,2017-2018年高位拿的土地,现在还亏著,有的亏15%自持,有的连名义价格都亏。

但是,上海的地位一直非常高,市场容量长三角一极。

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当仁不让的核心城市,2015年时候上海单城市商品房销售额达到了4792亿元,与此同时,苏州大市2200亿元、杭州2161亿元、南京1773亿元、宁波大市1079亿元;就算是2018年上海房地产市场较前两年已经断崖下滑,上海单城市的商品房销售额仍有4752亿元,此时杭州市区4036亿元、苏州大市3118亿元、南京2732亿元、宁波大市2451亿元。

2016年是上海楼市的爆发之年,据统计公报认证的市域内商品房销售额已经达到了6696亿元,外溢出去的销售额更是达到了近2000亿元,上海客户刷遍杭州、南通、嘉兴、昆太,造就了绿地长岛、恒大威尼斯、嘉善孔雀城等百亿级神盘。

讲真,就算是市场感官最差的2019年,上海的商品房销售额还有5204亿元,此时杭州市区3924亿元、宁波大市2573亿元、南京2510亿元。

但上海的潜力就这么点吗?

感觉远远不止,毕竟现在的商品房成交额回到了2015年的时候,2016年爆发的潜力还记忆犹新,2018-2019年楼市低迷了两年,让市民财富充分积累之后,应该会有新的发展。

2020年,感觉应该是上海洼地被逐渐填平的一年。

当然还是看政策是不是配合,认房认贷取消,让置换链动起来,那么不仅会填平还会往上飙。如果认房认贷不取消,那就慢慢填,但终究还是会填上的。

嗯,上海买地还是安全的,起码地价还没恢复到高位呢。

嗯,上海买房也是安全的,你觉得他还能再往下怎么跌呢。


2级分化,豪宅继续涨。


我认为首先上海的房价在中心城区还是不会跌的。应为中心地区的生活配套设施齐全。因有尽有。虽然北京市西城区打破学区房。会想全国普及。但是他的配套设施和生活还是很方便的。但是它的远郊区的房价就可能要分化了。有可能会跌。但只是时间问题。长久看远郊也会涨的


小涨,半数房子的涨幅跑不赢银行利息。上海的高点出现在17年中,现在很多房子还没涨回去呢。


谢邀。

房地产具有金融属性。

金融的东西如果谁能够预测顶在哪,那么这人肯定是超级亿万富翁。

还是我一贯的观点,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的涨跌已经和普通人没有太大关系了。


会,如果不跌就当我没说


不会,上海房价执行最严格的限购限贷政策,商品房没有水分。


不关心 跌不跌无所谓


上海有好几类房子 售后公房破旧小地段偏远的已经在跌了 市中心又有学区的在涨 没有产权的公租房由于只限于沪藉可购且已纳入了限购 也不可能再涨 只能指望旧改拆迁 纯商品房是不会跌的 因为大部分本地人都没住上商品房 房子都是用来住的 所以就看你选择的是哪一类房子了 几十万的售后公房是房子 上千万的商品房也是房子 这二年应该是捡漏的最好机会 5年后整体房价肯定是涨的 哪怕涨5%也是涨


题主你连著两个问题都是上海房价啊……

一个问下半年会不会跌,这里问5年内会不会跌会不会跌回5年前

题主是上海刚需?

嘛不过虽说我也不是算命的不能给你明确答案,但我认为,上海房价恐怕不会有什么太大变化

在经济政治基本面不变的情况下,上海尤其是上海核心区的房价恐怕想要跌都不会太容易

(上海非核心区及周边房价倒是会跌,但毕竟有核心区价格锚定想一夜回到五年前也不现实)


虽然我做房产行业,我是非常希望房价大跳水,那样我也能买得起大房子了


中国的房价rmb标称绝对值永远也不会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