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事科技对比


俄罗斯的武器基本自给自足,而且自成体系,全球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美俄法三国。目前俄军装备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传统指标优秀,新时代标准落伍。

俄罗斯拥有发达的重工业体系,车辆、飞机、船舶,以及相关配件比如发动机,没有俄罗斯不能造的。所以俄罗斯不存在造不出来武器的问题,只需考虑质量好坏、重量体积、能源消耗等问题。但由于轻工业不发达,电子工业被西方封锁,导致相关设备需要大量进口。俄军的电子设备与信息化程度远比美军差。以战斗机为例,俄罗斯战机动力强劲,气动性能非常棒,再加上不怕死的飞行员,俄式战机简直就是空中翻斗车。但是俄式战机航电系统与西方差距颇大,所以在新时代的空战中会吃亏,因为未来的空战最可能发生在中距和远距,善于格斗的俄式战机很可能无法战胜敌人。

2.新设计层出不穷,但被枪毙比例过高。

俄罗斯有一大批优秀的数学家、工程师在各大军工设计局工作,并提出了大量优秀甚至超前的设计,比如核动力轰炸机、三体船航母。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计划大多仅仅是图纸,无法实施。典型的有AN-94突击步枪,性能优异,火力猛烈,射击精度要高于卡拉什尼科夫步枪,但由于经济不景气和俄军战术理念,AN-94项目最终下马。设计项目多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俄军可能会在多个项目浪费资金,而且可能走许多弯路。T99坦克就是个例子。

3.装备陈旧,急需更新。

以航母为例,俄罗斯唯一的舰载战斗机苏33,加上原型机,一共只有39架,飞行员14人,很难想像这是一个军事大国的阵容。

(俄罗斯海军现状)

在中国海军舰船下饺子的同时,俄军太平洋舰队二十年没有新舰服役。

4.求量不求质,糙得一批。

还是以海军为例,俄罗斯有多型登陆舰艇,但一直以来都没有一种集人员投送、火力投送、战场指挥、战区防御为一体的战舰。前几年购买的「西北风」两栖攻击舰让俄国人长了见识:该型舰采用了先进的模块化建造技术,分段组装;船只组装误差以0.1毫米为单位;舰艏分段需要起重能极高的吊机,俄罗斯没有哪个造船厂有这种能力;更让俄国人开眼界的是,法国人连线路都一根一根缕直了再铺设。这些都是俄罗斯与西方的差距。还有个小插曲:2014年珠海航展,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的苏27与中国「八一」表演队的歼10同台演出。中国飞行员把歼10当宝贝,修理的时候都生怕把飞机踩脏了;俄国人修理飞机就是像修理嘎斯越野车一样一同乱敲,并且「勇士」表演队走到哪里都是四架苏27和一架伊尔76运输机,再不带其他的人员和维护设备了。

5.武器功能单一,集成度不高。

在多功能方面,俄罗斯的步枪就是「子弹发射器」,坦克就是「火炮履带车」,驱逐舰就是「舰炮导弹平台」,而美国步枪是「单兵多用途武器系统」,坦克是「移动火力输出与信息中转站」,驱逐舰是「对空(天)防御与对海陆空打击平台」,这是源于苏联简单粗暴的军事理念。而一旦俄国有了一个先进多功能武器或作战平台,它一定有一个特点:重。

这几年,俄罗斯钱多了一点,一些仓库里的图纸被翻了出来。苏35、苏57、20385护卫舰、T14坦克,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俄式武器粗糙的传统,俄罗斯在复苏。反观中国,经济空前强大,军费跃居世界第二,是印度的三倍,所以我们不缺钱。我们缺的是核心技术。俄罗斯这些年加大与中国的合作,很多是因为中俄互补。一旦有了钱,俄罗斯的武器将会迎来全面升级。
预研装备差了两代左右,预备技术储备两代左右,实装装备一代左右。总的来说俄罗斯没有新技术的突破基本,还是吃老底。得益于苏联时代技术雄厚,俄罗斯还可以继续吃一段时间。可如果俄罗斯不能逆转现在的人才流失以及经济下滑和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的话。苏联老本吃没了。那俄罗斯就无可挽回了。


俄美在八十年代基本上在陆军和空军上处于同一起跑线,海军在制空权方面差距很大,但火箭军俄几乎完胜美军。但苏联阿富汗战争拖垮了国力,在解体后军事方面再无建树,现在俄制武器存在著信息化水平低,作战集成性不高,缺乏模块化设计。虽然总体作战效果还可以,但是在观念上已经落后了。


毫不客气地说,朝鲜与韩国武器差距多大,美俄就差多少……毫无疑问毛子肯定不是好的那个。


两国的枪都没摸过,猜不准啊


差了40年,冷战前就落后了20年,主要体现在电子,材料,精加工等领域。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