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別人一個孩子掉到水裡,你第一念是什麼,他說就是我會游泳,我第一個念頭也是不救。萬一我被牽住了呢!孩子死就死好了。世上人那麼多,不缺這一個。如果是我的孩子,那我當沒生。

良知只是最初的一念發心,所謂致良知,就是讓這一念的善良擴充,不要因為私慾就讓它隱而不顯。


良知即是獨知,即是自知。面對真乞丐,有錢的人出於善心給個1百,沒錢的人只能默默送上祝福。若以旁人或者有錢人的眼光看,面對真乞丐,沒給錢的人便沒有同情心,可是那個窮得沒錢給的人,自己問心無愧。因此你的問題答案是:良知(心)人人皆有,但沒有統一標準。


良知不是善良。良知是先天帶來的,區別於生物獸性的本我之感。所有人都一樣的。只不過有的人感到強烈,有的人感到輕微,且受後天慾望,以及生物本能所影響。少兒感到的,往往比成年人強烈。惻隱之心只是其中一種。


不一樣,人和人的差別比人和獸的差別都還要大。


每個人的良知肯定不一樣。這個個人性格佔一部分,更主要的是後天習得。受父母家人,老師同學,身邊的朋友們等影響。

良知沒有統一的標準,因為每個人的先天素養和後天學習路徑都是不一樣的。有善有惡意之動。同樣的事情,不同的人就會產生不同的意!

如果非要給良知個定義,我覺得就是無愧我心吧,具有普適性。

所以王陽明不斷講學,教人們分辨善惡,存善去惡。讓善念,長存我心。


沒有標準


人族與獸族,一條區隔的紅線,社會的基石,就是良知的紅線!

良知是天道,是上帝的信仰,永恆的真理,永不改變!

良知,在人族的靈魂深處,來源於神給亞當鼻孔吹的使之成為活人的那口生氣。

自從受蛇引誘吃了禁果,罪從此降臨人間,人們因此常常迷失良知,遊離在紅線以外。

救主用祂的血,贖買天下人的罪,要求我們悔改以持守良知,呼喚良知覺醒人性回歸!

我們祈求上帝,給我們加力,保守信仰,不被引誘,遠離野獸!

———————————————————————

看回答中,有說」標準」不一樣的,有說沒有」標準」的。

因為你們沒在靈魂深處尋找,從不詢問造物主,聖經里都有答案,卻不知道標準內容。

依著自己喜好挑選一個,偶像提線一個所謂的「標準」,干那所謂」偉光正」的「人事」,迷失良知,烏泱泱小鬼,野獸狂奔!


個人覺得,良知每個人都不同,都是因勢利導的道,就像在戰爭年代和和平時期的偉大人物一樣,該做啥事因人而異。

良知沒有標準,只是,或許就像康德說的是智慧吧,而智慧就是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和行動驗證的可行的方法方式,心學也有他的局限性,不能沉迷其中,希望能取其所長,用於生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