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是不是僅僅停留在大腦里,而行是不是要對客觀世界有所改變?行後反過來加深知的程度,繼而更好地指導行?


身心之學,讓知識變成你的自然反應,不用經過大腦。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從淺層次上理解為,我們在行動之前,首先在我們思維層面上進行預演,同時對預演的結果進行預判,如果可行然後再付諸實踐,在實踐中驗證和進一步提升我們的認知。然而王陽明「知行合一」的高妙之處在於,已不是一般哲學意義上的認知和實踐的關係,他的「知」是良知,是帶有道德判斷的思想指引;他的「行」是對道德判斷的踐行,是依良知而行。

「知行合一」的內涵在於依良知而行,良知從形而上的角度理解,是天理,是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道;良知從形而下的角度理解,是法律規定,是道德標準,是行為準則,是規章制度。我們在產生某種意念的時候,先問一下自己的良知,該意念是正確還是錯誤,正確的我們貫徹執行,錯誤的我們需要反躬自省。良知就是我們行動的指令官,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那我們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呢?首先,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也就是王陽明講的:「知善知惡是良知」。是非觀念每個人都有,之所以出現偏差,是我們的良知被私慾蒙蔽,去除私慾,剩下的就是天理。在此我們不妨借鑒一下曾子的「三省吾身」,時常給靈魂洗個澡。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用現代語言可以解讀為:「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做事有沒有盡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沒有誠信?學習的知識有沒有予以實踐?」曾子實際上是從做事做人做學問三個方面進行反躬自省。

為人謀,貴在於忠心,放在當今職場,可以理解成職業道德。我們用企業文化感召和凝聚人心,很重要的一方面在於提升員工的職業道德,特別是企業忠誠度。企業發展會遇到瓶頸和坎坷,此時我們是否願意和企業共克時艱?我們的一言一行,是否對公司有利?我們的付出,是否對得起公司支付的薪酬?這是作為職業人,應該經常自我反思的地方,如果「為人謀」做好了,我們的事業也就做好了。

與人交,貴在於誠信。儒家思想提倡「言必信,行必果」,重信不輕諾,一旦自己承諾的事情一定要去完成。誠信付出的努力和代價,往往比失信大的多,艱難的多,所以才顯得尤為珍貴,古今同理。我們身邊有太多說的好聽,做的難看的事例,反躬自省,也或多或少,或出於種種理由,失信於人的情況。如果「與人交」做到位了,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對得起天地良心,那我們做人也就做到位了。

學習知識,貴在實踐。王陽明講:「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如果僅停留在知道的層面,而不去實踐,就不是在真正的知道,就不是知行合一。現在專業分工越來越明細,我們結合自身的工作性質,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成為該領域的專業人才,還是可以通過學習實踐來實現的,有調查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能夠在某個領域,專註投入三年,就會在該領域小有所成,長此以往,這樣我們的學問也就做好了。

事情做好了,可以立功;為人做好,可以立德;學問做好了,可以立言,這正是聖人的「三不朽」。

心學大師王陽明先生,從小立志做聖人,同時也用實際行動向我們闡釋了「聖人可學而至之」,曾子給我指出了做事做人做學問的途徑,正是通向聖人的必經之路。

你我皆凡人,不必像陽明先生立聖人之志,但通過「三省吾身」,讓我們的良知重放光明,遵循天理,成為一名有益於社會的人,一名受人尊敬的人,一名博聞強識的人,還是可以努力做到的。


知行合一首先強調的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知偏向於道理、意識方面,行偏重於實踐、行為方面。自然而然是說,你知道這件事,自然就可以做出來。

舉個例子,比如你知道人應該孝敬父母,但是心裡很不想孝敬父母,逼迫著自己去孝敬父母,這不叫知行合一。

行的反作用力是肯定的,因為王陽明講「事上磨練」,就是通過行為來檢驗自己的良知有沒有被私慾隔斷,如果有,就要「存天理去人慾」。


有些事情,僅僅頭腦知道那不是真知道,必須親自走過,做到,得到的體悟才是真知道。

語言只是象徵的象徵,僅屬於頭腦的理解層面。

真知道是走(行)出來的,無法靠語言傳達給別人,也無法用語言得到。


簡單的說,知就是知道、認識到;行就是去做,去實踐。知行合一,是王明陽提出的。詳情可網上查閱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