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

www.bilibili.com图标

时间之味,指留余「香」。


看完了有一种叫上哥们上街撸串喝啤酒的冲动。


感觉下半年开始,中国影视圈开始发力了,从电影的《我不是药神》到纪录片《人生一串》,期望后面有更多的好作品。浅谈《人生一串》,图书馆卡到炸裂的网路,一个多小时我也只看了第一集的西昌部分,作为土生土长的西昌人,骄傲之余带著点小失落,自小就觉得西昌是一个被忽视了的宝地,好吃的太多,好耍的太多,知道的人却又太少,小猪儿肉是我们最传统的美食之一,除了烧烤,我更喜欢另一种做法,就是坨坨肉,跑著山的小猪,黝黑的砍刀,粗犷的案板,伴随著厚重干脆的声音,整只的小猪儿,变成拳头大小的坨坨,清澈的水浸著它,煮到刚熟,一把捞出放进盆中,加入小米椒,葱段,盐,大蒜,香菜,花椒趁热拌匀,直接上手拿上一坨,大口吃肉,是描绘不了的畅快!烧烤也是,自幼自家弄的烧烤,就没有过串,都是一片一片的五花肉,直接往烤盆上一放,让它自由飞翔,如果油滴下来,不小心起了火,随手拿一瓶啤酒,往火上一倒,「滋」一声,听上去爽快又安逸,刚刚变色就立即用筷子夹起,蘸点海椒花椒黄豆花生面,仅仅好吃二字决不能形容。或者围著大火盆烤,将小坨的肉穿在竹签上,绕著火盆放一圈,吃的时候,连签一起抓住,一串一坨肉,蘸些调味料,连皮带肉「整」下去,伴一口啤酒,爽得下个夏天都记得这味道。

这就是第一集开头没几分钟的西昌片段,给我的感觉,思乡只是其中一味,甚至将我引导到思考人生的高度。

片中彝族姐姐健康的肤色,漂亮姐姐们唱的「管你喜欢不喜欢都要喝」都是西昌特色,只是感觉好像没听说过这家店,老板「小二哥」也不是西昌口音,西昌部分也没有出现多少西昌口音,略感失真不舒服。最后,诚挚告诫,晚上不要看!晚上不要看!晚上不要看!

看著好饿啊,结果第二集又给我整这些奇奇怪怪的,第一次看有点慌


看了先导片,还不错,先占个坑。


人生一串是由B站和旗帜传媒合作拍摄的一部烧烤主题纪录片。纪录片的定位不求高高在上,力求平凡朴实。同时它也不像舌尖系列和风味人间一般有至高无上的立意,它胜在每一位平凡食客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真实表现的还原。还胜在幽默风趣,几乎是打趣的文案解说。不管是武侠片式的调侃,还是街头老大的形象塑造,都体现了文案想要标签化但是同时也在解构标签的客观表达。在这种反差对比之间就生发了一种叫做幽默的氛围。剪辑的快节奏和烧烤的调性配合得天衣无缝,展现的是烧烤本身所具备的多样性,不管是大火烧烤保留水分的广州烧烤,还是小火慢烤的长沙烤蔬菜,纪录片想表达的是每一位做烧烤的师傅从生活中自行体悟到的智慧,以及做烧烤的人对于食材和制作过程严格把关的诚实美德。在每个主题下的每个烧烤家族都有自己的创业成名故事,其中有辛酸苦辣甜,正体现了人生百味的现实生活。而在烧烤摊留下回忆的食客们同样丰富多彩。社交的人类本性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烧烤这一美味靠得更近。纪录片刚开始的文案并称不出彩,但是随著拍摄的经验增加,抓主题的能力也越来越强。纪录片特意选用的沙哑配音似乎是在以一位社会风尘的过来人讲述一段江湖的调性来创作的。这部纪录片更适合有江湖气的人来品味,不论是烤蚕蛹还是眼珠,都是给历经江湖夜市的人心灵的又一次撞击。


好看,甩《舌尖3》n多条街。

当天晚上就和哥们儿出去撸串(流口水)


看先导片的话,看出了烟火气,人情味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