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太明确你说的控制指的是什么,但从你的问题里可以感觉到,你在咨询中面对移情、反移情和情绪共情有所困惑,我想可能对你也造成了一些困扰,让你产生了一些情绪。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就是与人打交道,与人打交道就是与人的情感打交道,而情感这东西又是所有人类共通的。所以咨询师在咨询中、在面对来访者时、在听到来访者的叙述时,都不可避免的产生各种情感。而咨询师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我们可以识别、转化这些突如其来的或者积压已久的情绪情感。但它需要长期的心理训练和理论支撑。我推荐你接触一下自体心理学和主体间,再推荐你两本这方面的书《自体心理学导论》《主体间性心理治疗》,你可以从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心理咨询师做的事,就是深刻与你共情,帮你更好的理解自己的情绪;识别你和他相处过程中,哪些是日常生活中的投射、移情和哪些又是他对你的反移情,一同来处理你生活中与人交往的关系课题,从而带领你体验到和之前的人际关系中不同的地方。从而改变你的人生体验,提升你的关系质量。


先说书的问题:弗洛伊德说过「一切和移情、阻抗有关的研究都可以放在精神分析的框架内」,也就是说精神分析类的书很多都是讲这些问题的,只是对于急于想解决这个问题的人不太友好。

先推荐几本适合新人看的:

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

这部分简单点,《爱情刽子手》十个案例,很多都是围绕你说的几个问题在讲;

《日益亲近》一段长程个案过程中咨询师和来访者咨询之后互相交换的记录写成的;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就翻到讲移情和反移情的那几章吧,绝对比很多人讲的靠谱。虽然并不复杂,但是如果咨询师能读懂这本,也差不多可以算是上路了。

《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详细讲了罗杰斯的心理治疗观念,虽然他觉得移情并不重要,但是也花了很长篇幅讨论。

精神分析相关:这里只推荐主体间方面的书,

《移情和投射》:从主体间理论的角度出发,总结了各个流派对移情和投射的主要理论和做法(主体间理论,经典精神分析,客体关系,认知行为疗法,完型疗法,人本主义),强调和移情的工作不只是一种解释,更是邀请来访者了解内心的过程。谈到了移情的本质,强调共情性态度……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一部分是总结和发展依恋理论,一部分是说现代精神分析如何用移情工作并处理依恋方面的问题,也是本难得的好书。

《让我看见你》:主要是讲精神分析对创伤和解离的治疗,也有大量篇幅讨论移情在治疗中的作用。

另外,感觉题目讲的有点泛,最好补充下你的具体问题,不然不好回答(如果是咨询师的话,还是直接找督导比较好)。


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遇到移情和反移情是比较常见的,咨询师也是人,也有自我的成长与经历,也有自我的问题需要去治愈,如果一个在亲子关系上有缺失的咨询师,遇到一个极度缺乏亲密关系或者亲子关系有创伤的来访者,就很有可能在移情上出现困难。而且这个时候专业技不专业或者咨询经验不丰富的咨询师,很有可能意识不到(很多咨询师意识不到,因为会有反移情,很多时候是咨询师自己的心理问题),我的经验是找督导,如果这个问题咨询师自己不能解决,最好和来访者探讨后转介,然后咨询师自己做督导咨询,这样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来访者。另外一个就是咨询师要做好自我成长的个人督导和团体辅导,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移情的问题,题主提出的看什么书,因为反移情是根据咨询师个人的问题和特定的来访者出现的,所以,只有咨询师足够了解自己,有清晰的自我成长分析才行,书籍的技术模板我个人认为用处不大,这些理论大家都知道。


《权利与无知》罗洛.梅


「控制」这个词听起来会有些理想化的感觉。

如果你以咨询师的身份问这个问题,仿佛带有种全能控制的感觉;如果是来访,仿佛会有种理想化咨询和咨询师的感觉。

移情和反移情都是咨询中很常见的现象,也是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移情性诠释也是临床治疗技术中的重中之重;而客体关系更是专注于来访此时此刻的移情。

两者都是在治疗过程中被唤起的,移情是指来访在咨询室中,在治疗框架下将过往关系中的情感,幻想及自体的一部分在与治疗师的关系中外化的过程;通俗讲,就是来访将过往经历中形成的内在客体关系投射到咨询师身上。反移情指的是咨询师在咨询室里面对来访的所有感受,而这些感受有可能是来访带来的,也有可能源自咨询师自身(再次强调个人分析的重要性)。

但移情和反移情都是无法被咨询师所掌控和控制的,确切的说移情和反移情都是无法被人为控制的。正如弗洛伊德所言:移情是在所有人类关系中自发产生的,因此精神分析师并没有创造出移情,而只是将其暴露到意识层面。

咨询师需要跟来访的移情工作,同时自身的反移情也为咨询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去理解来访的体验,因为很多时候反移情会映射出来访的无意识冲突。


不需要控制,需要使用,建议可以多看精分方面的书籍。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