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圈的内卷化体现在三方面:论文发表,教职获得,科研压力。这三方面都表现出僧多粥少的局面,以至于同行倾轧,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学者为了发表,不得不找关系;为了教职,不得不拉帮结派;为了科研压力,不得不屈从权力。学者如果没有适度宽松的科研环境,只能疲于奔命,却难有创新。一些人开始尝试修改评价体系来打破内卷化,但谈何容易!


文科生真能造词: 就是竞争压力大,非要造出一个内卷。

话说现在什么领域竞争压力不大?资源就那么有限,人人都想往上爬做人上人,可能吗?

西方不内卷?是因为都佛系愚民教育了好嘛。


现有的奖评体系用不同级别的帽子和牌子人为地分出来三六九等,虽然出发点是为了提高科研积极性,但是在效果上,害得科研的目的本末倒置了。比如国内某些重点基金,本来是提供一笔科研经费做研究,结果现在更看重拿到基金的荣誉,至于经费和课题反而不是那么关心。

本来挺简单的做学术,变成了不停写材料拉项目搞评奖的集体选秀。为了充实申报材料不断灌水文章,为了上位不停地参加各种会议拉关系。害得大家都为此忙的团团转,累得都没时间好好做科研了。真正干活的,大概只能是拿著低微助学金又没得到足够指导的硕士和博士生们了。

经费资源的蛋糕就这么大,一起挤破头去抢,或者约定换一个轻松的玩法,并不会对结果有太大的改变,甚至可能让更多高水平人才和成果脱颖而出

好比电影院里,前排一个人站起来了,害得全场人跟著站起来,电影没看舒服,先把腿累酸了。


这个问题太沉重,三言两语说不清楚,简单说点本质~

学术圈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出现内卷化绝不仅仅表现在个别方面(如问题所说的论文发表,教职获得,科研压力三个反面),其根源是结构性的…

坦率讲,国内学术圈在几乎所有环节上都是问题深重,从人员构成讲,源远流长的留校传统就是造成学术堕落的一大根源。在一个根深蒂固的人情社会,几十年的留校陋习必定造成山头林立、圈子横行。这是具备理性意识的读书人本应知道的常识,却偏偏被众人装疯卖傻,玩得不亦乐乎。如此一来,圈内的自然鸡犬升天,圈外的则想方设法削尖脑袋加入,否则只能自叹命贱。除了一些边缘人士发出微弱呼声或几个受益者假惺惺放些良心马后炮之外,没人想要改变或者也没人敢想。这种玩法当然好处多多,看似桃李满天下,徒子徒孙遍地,实际上却是近亲繁殖,一代不如一代。个中原因很简单,在尊崇权威的教育传统中,学生超过老师不仅很难,而且相当危险……

学术成果同样扯淡,所谓权威期刊、核心论文大都是水货遍地、垃圾泛滥、剽窃猖獗。如有人持反对意见,建议多读读国外论文,比较一下真正学术研究应该达到什么专业水准……

科研压力方面,学术外人情人为因素太多,造成因果倒置、本末不分,最后成果不是质量大打折扣,就是性质不伦不类。现实之下,大家只能忍辱负重,祈祷重压之下免成烈士……

学术管理更加奇葩,一帮鄙视学术、一窍不通的行政官僚负责评估教学科研和职称考核,帕金森定律之下,什么样的平庸成果和马屁学者能够脱颖而出可想而知……

基于上述以及更多未提及的因素,学术圈内卷化早已注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只是泡沫尚未破灭。至于这种岁月静好的日子还能持续多久,「浑元形意太极掌门人」马保国大师最有发言权,已经警告「耗子尾汁」了……


都去搞政治了,有几个真正搞学术的啊,拿到科研经费就ok,你跟我的学术意见不统一,那我就要搞你,就这种风气,能维持内卷化就不错了


如果单纯只是学术方面的内卷,纯粹比拼科研实力的话我觉得倒是利大于弊,属于良性竞争。对于任何职业,我认为都应该是谁业务水平高谁上。然而国内科研圈的内卷往往主要表现为政治斗争,很多情况下和科研本身关系不大。


我是靠著心理学符号学以及语言学的相关哲学逻辑推理在百度贴吧断断续续花了几年时间推出来的内卷这个概念

并不是通过内卷这个词或某个社会学现象了解到的内卷概念。

因此我知道内卷这个词大概涉及了哪些概念方向跟看待问题的角度。

人文社科为主理工为辅。

期间被封了两个10年以上的账号。

我推理出了一个跟内卷这个术语直接相关的语言学角度。

然后一搜就搜到了相关概念的提出者。


内卷守恒定律:内卷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地域转移到另一个地域。


以下仅为个人意见,如果有疏漏还请见谅。简单点说:

1.除顶尖双一流大学外加强学生就业导向。

2.硕博缩招,录取的硕博由各学院依照学院发展方向的主要研究课题按学生能力和兴趣分配。

3.对硕博的毕业指标重新进行评估,比如允许博士生以共同一作文章做为博士期间学术成果,鼓励硕博进行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对于传统工程方向例如机械专业,放宽文章要求,以产学研多指标进行评估。

4.硕博由学术委员会统一管理,削弱各导师自身的权力。

5.学术委员会建立学术诚信档案,将重要实验数据归档保密管理。

6.最重要的也是无可奈何的一点,经济繁荣向好,就业市场乐观活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