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Heinrich Vogeler)的《圣母领报》

「站在此画跟前的人可能首先会想到他见过这位画家画的一幅《圣母领报图》,那是一幅蚀刻画,并不是弗格勒最有名的作品,但仔细端详过它的人都很难把它忘掉。但它也并不是弗格勒画的第一幅《圣母领 报图》。最早并且最美的那张是一本很大很旧的速写本里的一幅铅笔素描,这本速写充当了 日记的作用,总结了最初在沃普斯韦德那段时期的经历。那时,《圣母领报》是他的一次经历。当时,那个窈窕纤弱的姑娘在他与他的艺术旁边同样自我发展著,她像是他的花园里的妹妹或女伴,最先在他的琴声中听见了生活与幸福的声音,她倾听著,眼光掠过他,望向天空。那时,他画了这幅无与伦比的《圣母领报》素描,作为圣母连环图的第一张,这套连环图正在变成现实,并悄悄地、奇妙地被予以实现。在他能够正式绘画《圣母领报》这幅画之前,他又得耐心等待这个实现的过程。他那与生活同步的艺术在当时只能像在有预见的梦中一样隐约地紧握住那幅画,有朝一日,当梦不再是梦时,它终将被绘制出来。这幅画中的一 切都比那幅素描成熟:前者之于后者仿佛现实之于梦幻。所有的部分都很均衡,马利亚具有风景般的安详,咏唱著俯身向她的天使具有天空般的宁静。内容一点也没有拥塞,它均匀地 铺陈在整个的画面上,并像夏日的芬芳一样消散于其中。这是图画的一种美德,却是对表现 的削弱。表现是那幅素描的目的,它带有一种片面的严厉的强硬,令人无法忘怀。在素描中, 圣母领报是一桩事件,而在此,在绘画中,是一种情绪……

——赖纳·玛利亚·里尔克《海因里希·弗格勒》

里尔克提到的素描


美国画家马克.罗斯科的抽像表现主义绘画,

(网图,侵删)

有没有感觉里面有一种老庄的境界,极简,但又包含了整个世界的悲欢离合。


安格尔《保罗与弗兰切斯卡》/谢弗《保罗与弗兰切斯卡》


图片

图片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背景设在 14 世纪义大利北部的维罗纳市,讲述了 16 岁的罗密欧和 13 岁的朱丽叶向著死亡疾速奔跑的短暂而美丽的爱情悲剧。


为什么他们的爱情不被允许?如果不了解当时的历史,就很难理解。罗密欧是蒙特鸠家的独生子,朱丽叶是卡帕莱特家的独生女,他们的恋爱遭到反对,并不仅仅是因为两家关系不好这么简单。故事的背景可以追溯到 11 世纪,梵蒂冈的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围绕著高级神职人员的续任权展开争夺,双方阵营的各个自治城市及各大贵族彼此仇视,一直持续著流血斗争。


而维罗纳市的情况尤其复杂,起初皇帝派处于优势,后来被教皇派逆转,皇帝派又再次挽回颓势。在这场此消彼长的斗争中,罗密欧家是皇帝派,朱丽叶家是教皇派,两家从几代人之前就一直在争夺主导权,彼此间的仇恨日积月累,有时甚至到了互相残杀的地步。因此,幼小的恋情遭到了周围人的全力阻截。

不过,尽管剧中的阳台成了旅游景点,但无论是罗密欧还是朱丽叶都只是莎士比亚创造的虚构人物。


倒是骑士保罗和贵妇人弗兰切斯卡,以及诗人但丁·阿利吉耶里是真实存在过的,度过了被这皇帝派与教皇派争权时代捉弄的人生。


故事发生在同样位于义大利北部的拉韦纳市和里米尼市,前者是教皇派,后者是皇帝派。13 世纪下半叶,双方都在斗争中消耗巨大,也对修复彼此关系做出了尝试,拉韦纳市的统治者波伦塔家族决定将女儿弗兰切斯卡许配给里米尼市的统治者马拉特斯塔家族的大儿子乔瓦尼,从而促成两家和解。这就像后世的哈布斯堡家族将玛丽·安托瓦内特嫁给宿敌波旁家族的王储(后来的路易十六)一样。然而,这两段婚姻都以悲剧告终。


弗兰切斯卡的出生年份无法确定,根据当时的平均结婚年龄,她出嫁时大概十五六岁。据说乔瓦尼相貌丑陋,还是个跛足,因此弗兰切斯卡并不想嫁,但是政治婚姻可不管你是喜欢还是讨厌对方,父亲的命令一下,女儿就得像棋子一样任人摆布。


就这样,弗兰切斯卡嫁给了乔瓦尼,并且为他生下了两个孩子。这时,一段似火的恋情降临了。


对象是丈夫的弟弟保罗。保罗自己也已娶妻生子(同样是政治婚姻),但他一点都不像他的哥哥,是个美男子,经常和父亲一起上战场,还被选为佛罗伦萨军司令官,任职大概两年时间(顺便说一句,他大概就是在这一时期结识了但丁。据说但丁晚年受到弗兰切斯卡的娘家波伦塔家族的庇护,因此对事情的经过知道得很详细)。

多米尼克·安格尔

《保罗与弗兰切斯卡》


1819 年,油画,48cm×39cm


昂热美术馆(法国)

图片

图片

保罗和弗兰切斯卡的恋情大概开始于保罗回到里米尼之后。下人向乔瓦尼咬耳朵,说他的妻子和弟弟关系可疑。乔瓦尼于是在暗中监视,打算捉他们的现行,结果发现保罗吻上了正在读书的弗兰切斯卡!乔瓦尼二话没说,拔剑杀死了两人。


1285 年,弗兰切斯卡大约 25 岁,保罗比她大四五岁。


这对悲剧的恋人成了众多艺术家创作的题材。比较著名的音乐有柴可夫斯基的幻想曲《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雕塑有罗丹的《接吻》。绘画作品数不胜数,但安格尔的这幅(第 118 页)尽管是一幅小型作品,却是最广为人知的。


画中所画的正是决定命运的瞬间,是恋情的高潮,也是迈向死亡的第一步。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购买该电子书查看完整内容

电子书

命运之画:是意外,还是宿命

中野京子

中信出版社

¥25.20 会员免费


最喜欢教科书里面的画了,记得每次新学期发书都要先看里面有什么好看的图片,然后自己在这基础上开始个人自由创作。。。。

《狼牙山五壮士》《邱少云》《开国大典》

《飞夺泸定桥》大家都有印象吧 都是油画经典作品

其中《开国大典》受到毛主席的赞赏,在文革中又被反复涂改,里面的故事可多了,教科书里面可能没有。

《开国大典》是油画大师董希文先生创作的,作品一律不出境的6位大师之一。

受家里父亲影响,从小熏陶中国传统文化

先后读了苏州美专向梁文梁学习油画

再杭州艺专向林风眠潘天寿学习,经常带林风眠回家看父亲的收藏作品,董希文是浙江绍兴人。再后来向上海美专刘海粟学习。再后来法国留学。

青年时期算是接受了中国最好的美术教育了,认识了中国最早一批的油画大家。培养的学生詹建俊央美名誉院长《狼牙山五壮士》 靳尚谊央美老院长等等

先上图

大家看看有什么不同

先写到这里 有时间再补充完善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博特罗的绘画,他笔下的胖子建议大家不妨去看看,查一查。 我这边也没拍图。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