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工作的理念不一样吧。

例如我在的北欧某企业,我的领导年假还有四十多天,还没算补休的,假期结算时间快到了是会被强制休假的。外国人对于工作和生活会比较分开一点,工作的事情是做好自己分内的实事情就好,加班是自己调休的,国内的话,速度和量要起来,两种状态不一样吧,而且国内现在也发展蛮好的,各有优劣。


如果有的话,请推荐我去好吗?

进入外企三个月了,不得不承认成长很快,但是加班很严重,经常周末也会加班,每天晚上下班了拿著电脑回家继续加班。

不打卡不严格卡上下班时间,工作做完了就OK,这是所谓的不加班。但是,工作是做不完的…

天天被deadlines追著跑,我每天都觉得这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片面之词有局限性,我作为屁股坐在底层的屁民强答一波。首先外企并不都不加班,之前我身边很多朋友在外企工作还是加班的。

还有就是,我在国企工作的时候,公司曾经聘请过一个国外团队,一个月的工作20天做完,没见他们休息过,真的卖力,早晨8:30上班,我8:10去他们已经在工作了,而我正要去给领导和自己所在办公室打个水,给领导洗个杯,沏个茶,吃个早点,基本上正式开始工作都要到9:00以后了。到了晚上17:00左右,我就要准备去签到了,把文件简单分类,不用的碎掉,做完的拿到领导办公室,没做完的找个地方放起来,一般按类型分类,或者横竖叠放以分辨。在我们公司我算是比较卑微比较忙的底层了。门房大爷聊天时说这群洋monkey晚上8点还不下班。。这是我和他们的对比。我的自我安慰是人家挣得比我多。。

还有一点就是,我后来在事业单位工作,比这还要轻松,但每天都在忙,比如,上面发个文件下来,要组织开会,给领导准备演讲稿,一两天就过去了。。真不是我工作效率低,不让抄,不让百度,纯手写,还要照顾他口音尽量用简单的话,还要配ppt,还得有照片,著急了又要去档案室调老照片,有的还要现拍。。。基本上一两天写完。。然后领导要改。。可能是我文笔问题吧。。不让我重做就算对我的一种肯定把。。改个两三天。。开会。。开会的时候要记录下整改意见,然后回来把领导发言排班记录,到档案室封存。。还要把上级文件改成我们单位的,其中包括,换名称(一般是部改成局再改我们单位),改内容,还要把领导发言提出的意见加进去,用比较官方的词重新编辑,然后拿给领导再改,领导又不一定天天在,很多时候一压就是三五天。。公示,下发。。

一个文件从下发我单位到基层落实中间这一环,最起码要耗掉一周的时间。。这是一个会可以落实的情况下。。之前公车改革从办公室成立到真正整改中间坐等了两个月。。

落实后,还要记录工作情况,结束后还要提交工作报告(各基层单位发给我我再整合),后面还要替领导赞扬这个文件。。各种报告,检查,文件。。

而这些还算正事。。平时更多的工作是写思想报告,季度总结,爱国主义宣传教育。。。

当然我深知不是每个单位都这样,但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某些比较闲的单位确实有大量的工作要完成,虽然都是无用功。。

以上仅作为一名底层派遣工一家之言,还有我其实是个小粉红,我认为某些工作有必要做,但有些领导过了。。


外企的定义大了去了。

日企台企没怎么听说过不加班的,欧洲老美也有很多部门需要时常加班加点的。

我们前段时间就比较忙,过的是纯正007的生活,现在就比较轻松,部门事少,你不上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头儿四天没在公司见过他了,我来上班是为了不想自己做饭,吃公司的食堂,选择又多,又可以看美女。


人在外企,加班。有中国老板的地方就有加班。我始终觉得就是我们自己把自己玩坏了。总部的库存常年3-6个月,我们常年不到一个月。总部缺料了就放假不生产,我们缺料了就熬通宵,反正得把料弄来。


在外企工作了9年

首先要定义外企,韩日算外企,欧美也算外企,但是企业文化差异很大,题主应该主要指的是欧美外企吧

其次要说不是所有的欧美外企都不加班

工作节奏,很多欧美外企的工作节奏很快,每天上班开始一直到下班为止都是忙碌状态,会议也都是很高效用来解决问题的,没有浪费时间的会议,所以绝大部份事情在工作时间内都可以解决了;对于在工作时间内未解决的非紧急问题,我们要么留到第二天,要么就回家用手机办公或者带著笔记本电脑回家

一般加班都是因为有涉及多部门沟通协作的紧急事情要处理或者有时差的会议需要开,又或者是有新项目在手上,著急赶工上线,这种情况下加班起来通常很狠的,通宵都是可能的。

我至今还没有遇到过完全不加班的外企


日韩台企加班比民企猛。欧美企部分岗位也不得不加班。总之本土化程度越高加班越猛。有条件的还是进体制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