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工作的理念不一樣吧。

例如我在的北歐某企業,我的領導年假還有四十多天,還沒算補休的,假期結算時間快到了是會被強制休假的。外國人對於工作和生活會比較分開一點,工作的事情是做好自己分內的實事情就好,加班是自己調休的,國內的話,速度和量要起來,兩種狀態不一樣吧,而且國內現在也發展蠻好的,各有優劣。


如果有的話,請推薦我去好嗎?

進入外企三個月了,不得不承認成長很快,但是加班很嚴重,經常週末也會加班,每天晚上下班了拿著電腦回家繼續加班。

不打卡不嚴格卡上下班時間,工作做完了就OK,這是所謂的不加班。但是,工作是做不完的…

天天被deadlines追著跑,我每天都覺得這是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片面之詞有侷限性,我作為屁股坐在底層的屁民強答一波。首先外企並不都不加班,之前我身邊很多朋友在外企工作還是加班的。

還有就是,我在國企工作的時候,公司曾經聘請過一個國外團隊,一個月的工作20天做完,沒見他們休息過,真的賣力,早晨8:30上班,我8:10去他們已經在工作了,而我正要去給領導和自己所在辦公室打個水,給領導洗個杯,沏個茶,喫個早點,基本上正式開始工作都要到9:00以後了。到了晚上17:00左右,我就要準備去簽到了,把文件簡單分類,不用的碎掉,做完的拿到領導辦公室,沒做完的找個地方放起來,一般按類型分類,或者橫豎疊放以分辨。在我們公司我算是比較卑微比較忙的底層了。門房大爺聊天時說這羣洋monkey晚上8點還不下班。。這是我和他們的對比。我的自我安慰是人家掙得比我多。。

還有一點就是,我後來在事業單位工作,比這還要輕鬆,但每天都在忙,比如,上面發個文件下來,要組織開會,給領導準備演講稿,一兩天就過去了。。真不是我工作效率低,不讓抄,不讓百度,純手寫,還要照顧他口音盡量用簡單的話,還要配ppt,還得有照片,著急了又要去檔案室調老照片,有的還要現拍。。。基本上一兩天寫完。。然後領導要改。。可能是我文筆問題吧。。不讓我重做就算對我的一種肯定把。。改個兩三天。。開會。。開會的時候要記錄下整改意見,然後回來把領導發言排班記錄,到檔案室封存。。還要把上級文件改成我們單位的,其中包括,換名稱(一般是部改成局再改我們單位),改內容,還要把領導發言提出的意見加進去,用比較官方的詞重新編輯,然後拿給領導再改,領導又不一定天天在,很多時候一壓就是三五天。。公示,下發。。

一個文件從下發我單位到基層落實中間這一環,最起碼要耗掉一週的時間。。這是一個會可以落實的情況下。。之前公車改革從辦公室成立到真正整改中間坐等了兩個月。。

落實後,還要記錄工作情況,結束後還要提交工作報告(各基層單位發給我我再整合),後面還要替領導讚揚這個文件。。各種報告,檢查,文件。。

而這些還算正事。。平時更多的工作是寫思想報告,季度總結,愛國主義宣傳教育。。。

當然我深知不是每個單位都這樣,但這種現象的存在說明某些比較閑的單位確實有大量的工作要完成,雖然都是無用功。。

以上僅作為一名底層派遣工一家之言,還有我其實是個小粉紅,我認為某些工作有必要做,但有些領導過了。。


外企的定義大了去了。

日企臺企沒怎麼聽說過不加班的,歐洲老美也有很多部門需要時常加班加點的。

我們前段時間就比較忙,過的是純正007的生活,現在就比較輕鬆,部門事少,你不上班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頭兒四天沒在公司見過他了,我來上班是為了不想自己做飯,喫公司的食堂,選擇又多,又可以看美女。


人在外企,加班。有中國老闆的地方就有加班。我始終覺得就是我們自己把自己玩壞了。總部的庫存常年3-6個月,我們常年不到一個月。總部缺料了就放假不生產,我們缺料了就熬通宵,反正得把料弄來。


在外企工作了9年

首先要定義外企,韓日算外企,歐美也算外企,但是企業文化差異很大,題主應該主要指的是歐美外企吧

其次要說不是所有的歐美外企都不加班

工作節奏,很多歐美外企的工作節奏很快,每天上班開始一直到下班為止都是忙碌狀態,會議也都是很高效用來解決問題的,沒有浪費時間的會議,所以絕大部份事情在工作時間內都可以解決了;對於在工作時間內未解決的非緊急問題,我們要麼留到第二天,要麼就回家用手機辦公或者帶著筆記本電腦回家

一般加班都是因為有涉及多部門溝通協作的緊急事情要處理或者有時差的會議需要開,又或者是有新項目在手上,著急趕工上線,這種情況下加班起來通常很狠的,通宵都是可能的。

我至今還沒有遇到過完全不加班的外企


日韓臺企加班比民企猛。歐美企部分崗位也不得不加班。總之本土化程度越高加班越猛。有條件的還是進體制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