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很多朋友都对恋爱结婚比较佛系了,再一问就是结婚可以结,但生孩子就算了。是不是现在的年轻人活得都太累了?整体上比7080更累?


曾经,人们大多数都是农民,生孩子是扩大生产能力的一种方式,甚至是唯一方式,多子多福,生的越多孩子,生产力越多,能耕种的田地越多,家庭越富裕。重男轻女,男性可以干更多的活,生产力比女性强很多。这种思维在人民心中几千年了,从未改变,因为大多数都是农民的性质没有改变。

但是,到了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三次工业革命在短短几百年内快速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中国,变化之快让人们的思维并不能快速转变,50后60后他们出生的时候几乎都是农民,一直到2000年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人口爆炸式发展。生活变化的同时人们思维没有跟著变化,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生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而新出生的90后,95后,他们并没有这种传统思想的束缚,所以大都接受丁克,接受同性恋,他们知道,人生的意义不是靠孩子,不寄托于孩子希望,孩子是个独立个体,不是自己的养的宠物。一些人生孩子只不过是一时的生理冲动,原始的欲望,却没有考虑过作为一个父母应该承担的责任。教育孩子需要投入非常多的资源,精力,金钱,时间等等资源,同时要关注孩子内心变化,青春期变化,和孩子沟通,许多父母因为没有教育学,心理学这方面与孩子沟通的知识和孩子关系不好。想想在这个年代,没有任何准备就做一个孩子的父母,是多么的可怕。获取这些资源付出的代价也让人望而生畏。

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更加理性了,更加尊重他人了,所以对于考虑生孩子就不是只想著」传宗接代」了。

我特别喜欢柴静《看见》中的一句话


柴静问张北川先生:「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受同性恋者?」

他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

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

把无知当纯洁,

把愚昧当德行,

把偏见当原则。

看见爱情应该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

而不是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反应。」


18岁之前为了高考禁止恋爱,因为父母和老师都说上了大学什么都可以

18岁之后上大学,因为没有恋爱经验,所以分不清自己想要的恋爱是什么

22岁之后工作,开始知道赚钱是多么的不容易,也开始明白年少时的风花雪月是多么容易败给柴米油盐

25岁,身边所有人都说再不结婚就晚了,人生没有意义,生活没有味道,再多的钱都是浪费生命

28岁,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才开始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不是去履行作为一个女人必须要结婚生子的义务,也不是要拚命工作努力攒钱给自己傍身。而是,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得到安心,享受自由。所谓的平常心。

孩子,不是不要,只是没到想要的时候。

听过太多抱怨有了孩子没有自由的心声,有了孩子没法去追求的无奈。所以其实也只是想给自己多几年的时间去告诉未来的自己不要去做一个埋怨孩子的妈妈,针对爱人的妻子,指责父母的子女。

30岁,开始沉淀,思考过,努力过,有一孩子然后告诉他未来的路要随心。这是大部分人喝过最浓的鸡汤却是最难以消化的营养。


成本太高了呗,而且也没做好一个为人父母的准备。


因为生孩子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成为一种非利己行为。当人类智慧(自私)进化到一定程度,就不干这种傻事儿了。


劳动力也是一种商品。当价格过低时,生产商也倾向于合作减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