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这个问题比较宽泛,想真的认识了解一下!


我最大的感受是经济学的培养应该是从早抓起,等到大家大三大四有专业课的时候再做其实是有些偏迟了,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自学的,因为老师能够教导大家的是方法论,具体的内容需要大家去做。所以,建议大家如果初入经济学殿堂最好就开始对于经济学的学习研究,像网上有很多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国际知名学府的经济学公开课,这些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是非常好的学习选择。

我其实是一个研究方向很杂的人,我本科主要学习的是投资学,但是我的研究方向却是劳动经济学,到了人大之后我又是研究政治经济学,所以这种跨学科的背景让我更加注重经济学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在经济学界有个段子,说经济学已经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看现在的世界,像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包括刚刚获得诺贝尔奖塞勒先生的行为经济学,都是跨学科的产物,所以我一直都觉得经济学不是一个形而上的学科,而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学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留心如何去用经济学的方法解释我们生活的现象,这种解释方法或者说思路,在一本经济学科普读物《牛奶可乐经济学》中曾经被反复提及,只有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完全融入到经济学之中,才有可能通过日常的生活提升自己的经济学素养。曹雪芹先生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经济学同样也是如此。

说到如何将经济学实际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之中的话,我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著手:

一是多读财经类的新闻报道,经济学一直都是一门结合实际的科学,我一直都不主张躲在象牙塔中研究经济学,所以一定要关注实际生活中的经济走势,比如说我在本科的时候就有一个习惯每天读《FT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每日经济新闻》等财经媒体,我会将重点的经济数据事件和分析给记下来,在记录的同时也会写上自己的批注,从而来进行全方位的学习。

二是注意关注财经数据。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化的、数据化的学科,所以在一开头就要学会锻炼自己的数据敏感性,几乎每个月国家统计局都会公布宏观经济数据,而每个季度则会公布全面的经济指数,而每天的股票指数、黄金指数、美元汇率、国际油价其实都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数据,这些数据一旦出现异常波动,经济学研究者就要能够敏锐的察觉到,所以养成长期关注数据的习惯很重要。

三是注意研究经济学的跨界理论。我之前就说过很多经济学的跨界学科,但是跨界理论就要求你除了学习经济学之外,还需要学习更多的东西,比如说法学、哲学、心理学等等,很多时候我们都说经济学学者是个杂家,因为你要研究经济学基本上主要理科和社会学科都要有所涉猎,著名的经济学大师马克思不仅是经济学家,更是哲学家、社会学家,乃至于在数学、人类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四是注意日常的经济学锻炼。我一直都在建议所有的经管专业学子,在入学之初就要学会对自己财务的管理,包括记账,包括理财,这些虽然不属于经济学,但是这种做法会让你养成量入为出的习惯,更让你明白如何通过财经的角度看待事物。除此之外,日常大家观察到的价格问题,商品销售问题其实你都可以尝试用经济学的方法去研究,去分析,其实经济学无处不在,主要看你怎么发现。

说到对于经管专业的学习问题,经管专业在西方的大学体系中属于标准的商学院,所以它和大多数人高中阶段的所学内容有著较大的差异性,我一直觉得经济类的专业主要特点是一是对于人整体价值观的改造,一般学经济的人看待事物的观点往往与普通人有著较大的差别,这就是经管专业的影响。二是它是对人整体财商的提高,无论是管理类专业还是经济类专业都会在专业基础课上就对每个人的财商进行整体的提升,这是大多数专业所不具备的。三是经管专业属于入门容易,学精困难,其实经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所以入门相对容易,但是真正要学精这个专业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如果要学习经管类专业,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就是多读原著,多思考,多结合社会现实。首先,多读原著,经管类专业虽然相比于哲学、数学等传统专业是年轻的专业,但是这些年来也都有很多的经典名著,这些名著的学习对于大家入门非常有帮助。好在现在的经管类都有著明显的进阶课程,光是课本就有原理-中级-高级,所以大家的选择也是相对比较方便,建议大家循序渐进,学习经管的课程。其次,建议大家打好数学和计算机的基础,经管专业现在已经向著数理化和大数据化快速发展,所以建议大家都能够有著一定的数学和计算机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经管专业里面走的更深。

关于专业的学习经验,我的经验一般是根据大家的需求来定,如果是为了自己的学术能够更加精进,我是建议大家多从理论的角度出发,研究理论的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理论研究水平,尤其是要学会在数据中寻找规律,发现价值,从而建立自己的模型。如果是为了实务操作的话,我是建议大家多结合实际,多考虑社会上现实的经济问题,尤其是金融业最关注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宏观经济调控、产业经济升级等等。

当然也有朋友问我经管专业有哪些知名学府,这个每年的排名都不一样,我一般都会首先推荐我的母校中国人民大学,在理念的教育部学科排名中,人大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排名都是全国第一,然后当然就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这些经济学的老牌名校了。

大家如果想要考研的话,建议这样选择,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举例来说,如果你想研究理论经济学的话,那么北大、人大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如果你要研究产业经济学的话,像我的本科母校暨南大学的产业经济学就很发达。因为各个学校的优势学科不同,我的建议一直都是先选学科,再选学校,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注:本答案由江瀚老师在参加经管之家《经管人》专访的整理而成,关于他-----高级战略研究员,苏宁金融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上游财经智库特聘金融顾问,烽火台资本特约经济学家,《理财》、《财新》、《中国经营报》、《金融界》、《和讯》、《同花顺》、《东方财富网》、《品途商业评论》、领英(LinkedIn)专栏作家,《中欧商业评论》评审专家,亚太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每日经济新闻、证券日报、凤凰财经、腾讯财经等二十余家财经媒体特约评论员与撰稿人。旗下控制财经新媒体四十余家,微信公众号:江瀚视野观察(jianghanview)。


简单来说就是你没有学经济学,看待社会问题的时候几乎完全是凭个人经验,或者是听谁这么讲,以前的人怎么说。没有一套理性的思维方法去思考社会问题。而学了经济学那些看来是不合情的事,却是合情合理。有了经济学这个工具可以把一些自以为然的逻辑搞清楚。


经济学更多的是一种看待社会和生活的方法。学好经济学,可以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对社会经济问题和现象增加了一个观察和分析的视角,对于丰富自己的人生、指导自己的人生选择都会很有帮助。


经济学并不能让你发财,但是在你排队领救济金时你知道是为什么。经济学是客观观察世界的一种学科。这么说吧,你学习正宗的、讲逻辑的经济学后,会发现很多事情都与常识相悖。你会成为一个智慧的人,但是智慧的代价是你会失去很多乐趣,无知才是快乐。


经济学了解之后就是看世界的方式,为人处事的方式的都大不一样了。会很颠覆你过往的认知。当你一旦接受经济学模式后,以后为人处事的时候,也会掌握一些先机。经济学可以当作哲学来学,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