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業務,A公司在上海(買方),B公司在北京(賣方),A公司向B定購了一套生產設備,是非標的,A為了保證設備的質量,要在設備生產過程中有幾次檢查,但因為出差比較麻煩,希望可以通過遠程操控B公司的一臺無人機(微型四旋翼)來查驗設備,雖然可以讓B派人拍攝設備的錄像或者照片,但是A覺得畢竟自己查驗是最好的;這樣的遠程操控的場景容易實現嗎?因為看到現在的無人機大多通過近距離的手柄完成的。

這裡講的無人機就是一個飛行的攝像頭,不過操控飛行攝像頭的人(A,買方)在外地,操控者有很大的自主性。如果讓本地的人(B,賣方)拍攝以後傳給A,A就有可能得到經過加工的、片面的、帶有B主見的信息,所以巡查監造要有自主性就是這個原因。 商業社會中的信息不對稱、以次充好、合同綁價是廣泛存在的。如果買個幾萬幾十萬的東西可能是否中間巡檢不重要,如果買一個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的東西,監造就很重要了。

中國製造質量不高的問題,食品藥品安全問題以前是經濟實力做不到,現在應該是監管的問題,強有力的監管和市場的作用也許能促使量變到質變。


首先,需要高速可靠的數據鏈系統。已知實現無人機最遠距離操控的是全球鷹等軍用無人機,操縱者主要使用設在美國本土的控制站,通過軍用衛星控制阿富汗或者伊拉克上空的無人機執行任務。高質量數據通信讓信號延遲儘可能做到毫秒級別。過長的信號傳輸時間不僅會延誤戰機還可能危害飛行安全。

然後,需要自主性較強的飛行控制系統。控制信號延遲是難免的情況,信號中斷時飛機要自己作出最合理的決定,要準確判斷飛機所處狀況,必要時還要具備抗幹擾抗誘騙能力。伊朗曾經通過GPS信號誘騙使一架美國無人機幾乎完好降落在伊朗機場,矛與盾的鬥爭從未停止。針對題主的情況,不存在無人機誘騙,遠程操縱無人機可以實現,只是高速數據鏈特別重要,最好用衛星專門頻道,所以其實是錢的問題。


目前大疆的M100提供SDK可以自己進行飛行器的開發。不過目前提供的介面只有飛行器的速度,位置,自主起飛降落什麼的控制介面。如果要把視頻遠程傳到客戶端....這個··· 我覺得你可能需要自己開發一下視頻流的傳輸什麼的。
科幻片看多了。目前的無人機做不到你說的。你以為你描述了全部的使用環境,但你沒說的那些纔是重點,無人機怎麼維護,怎麼超遠程控制,圖像怎麼實施傳輸,傳輸什麼程度的圖像,無人家怎麼壁障。最關鍵一點假定都能做,你懶洋洋的用一臺機器監視對方,你怎麼看待對方的心理感受?

參考全球鷹。

網路遙控:遙操作,可進一步參考達芬奇機器人;

提高自主性:自主導航,可進一步參考無人駕駛車~
現在還沒有專門的鏈路來實現這種功能,而且這種功能雖然能做估計也不會去做,因為政策和安全性都很難過關

信號延遲。

打dota 一兩百毫秒的延遲已經有人叫的不要不要了,何況無人機呢?

掉線就更喜聞樂見了。


有這閑工夫派人去把 不管用什麼方式 視頻傳輸的帶寬都是感人的 再說就飛頂多半小時 能看著啥?不如裝個 監控
首先,你得考證!!


我想從IoT(Internet of Things)的角度說一下我的看法,剛入行輕噴。

遠程遙控如果是幾十米幾百米的距離,還可以是使用RF的,比如之前說到的DJI航拍無人機,精度和拍攝質量都很好。但是距離再遠以至於是北京到上海的距離時,已經不可能直接將信號傳輸給另一地的無人機,需要信號放大和多端傳輸纔可以保證不失真。所以可以採用衛星傳輸信號,3G/4G網路,或者說WiFi也可以,就像使用視頻電話一樣。

題主問的應該是如何在室內進行遠程"驗貨",其實室內室外也就是信號強度的問題,衛星信號應該受影響的程度最小,但是價格一定更貴,似乎市場上還沒有使用衛星信號通訊的民用無人機。移動網路或者WiFi會受到建築物的影響比較大,但是已經有實際的應用了,就是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只要遠程的設備(無人機)連網(3G/4G/WiFi)那麼這面操作端發出的任何指令都可以通過光纜衛星RF傳輸,然後遠程設備收到無線網路發來的操作指令進行相應的操作。而且現在完全有那種放在家裡面的遠程可觀測的攝像頭,如果四旋翼無人機可以完成的產品檢測,那麼攝像頭一定也可以完成。只是精度越高數據流量越大而已。

幾十公里還可以試一下,北京到上海這種就拉倒吧,

好吧我隨口答得,不過我以為搞飛機這種想法也就是提主一時興起問問,就算有方案他也不會去做的,找人拿手機即時視頻施行起來難道不會更容易
首先場景是室內還是室外?若是室內無gps,首先需要解決定位問題,以保證飛機能穩定懸停(imu懸停完全不可靠),那麼需要開發視覺自主定位(例如光流等)或者用激光雷達做一個slam(一般適合比較狹小,四周有牆的場地)或者用外部輔助定位(外置攝像頭,飛機上裝標識物,類似動作捕捉系統vicon,但可用範圍小,一百平米得幾百萬吧,精度毫米級。也可以用其他的輔助方式,例如wifi定位,但似乎精度有限,沒有調查過)。若是室外的話那麼估計用gps就行了吧。解決了定位問題之後是圖像實時傳輸,題主應該主要偏向用4g,個人覺得這個沒問題吧,有看到朋友在用m100做相關應用開發。但如果是一般大小的室內工廠,可以考慮架一個wifi呀,再在飛機上帶一個處理設備接收wifi信號(推薦intel nuc),wifi發回地面pc之後直接走普通的有線網路,按題主的要求,圖像並不大,傳輸應該沒問題。然後是延遲和網路穩定性問題,延遲的話似乎4g可以做到幾十ms,如果用剛才說的WiFi方案,估計得一百多(wifi圖傳延遲+有線網路延遲),延遲方面應該不是大問題。網路穩定性對操控的影響應該比較嚴重,需要好好考慮如何設計飛機的應急機制。避障問題其實真是個問題,目前能買到的產品就是大疆的guidance。綜合以上的問題,我覺得最適合題主用的開發平臺就是m100加guidance了,開發方便,有室內視覺測速(定位)功能和避障功能,可帶悟的雲臺相機,目前獲取視頻流有點麻煩,但還是有辦法的。或者自己搭一個相機上去也可行。
這種情況還是賣方派人去上海實地查看解決問題吧。。。
這個是可以實現的,我數年前就考慮過,技術的關鍵是利用3G(4G)數據模塊作為傳輸鏈路。但這個技術的限制主要是移動網路信號的覆蓋情況,如果目標區域信號不好就沒辦法了,即使失控飛機也會自動返航,不至於有重大損失。但理論終歸是理論,實際操作現場還是要有助手負責設備充電、收納之類的維護工作,只是在飛行途中遠程遙控而已,這樣的使用意義大打折扣,還不如讓助手自己拍完再找臺電腦把文件傳過來方便。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