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的時候,突然想到,會不會出現航天母艦,就是天上有一個很大的飛行器,裡面載有很多的無人機,攻擊交付給無人機。


我曾經也看到過這麼個片段:一艘水面上的航母航行途中「開掛」般伸出了四個大型螺旋槳,接著像四軸無人機一樣飛起來了。導演還不是太蠢,居然能想到把這個航天母艦給加上隱身功能。

上面也說了,航母裝備了四個大型螺旋槳以供給航母一個向上的力,使其起飛。我讀的書少,別騙我。航母非常重,不過其在水面上有水的浮力支撐著,只需在後面安裝螺旋槳就能前進了。如果是航天母艦,你得有一個向上的動力,還得有一個前進的動力。螺旋槳的功率能否帶動航天母艦是一個問題,另一個問題是什麼提供能源給這麼大型的螺旋槳,要知道航母都是萬噸起步。

航母的動力系統都是使用熱源加熱鍋爐裏的水然後帶動蒸汽輪機來產生動力和電力,常規航母和核動力航母的區別就在於熱源。前者是燒重油,後者使用核反應堆。這種動力系統帶動水面上的航母還行,帶動航天母艦似乎不太可能額。

而且就算行,航天母艦所需的重油質量會比航母翻上N倍,整體質量也會增加,因為你的耗能增加太多了,必要要增加續航能力。為什麼不用核反應堆呢?因為核反應堆需要水進行冷卻,我想也沒有哪個國家想在自己頭上安個核彈吧。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航天母艦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地球七分海洋三分陸地,你明明可以用海洋為什麼不用?

我不知道題主懂不懂軍事,如果懂的話你都會知道,現代戰爭中沒有獨行的航母。航母要戰鬥時還會帶上其它大型水面艦艇,如驅逐艦,護衛艦,補給艦等等,這個稱為:航母戰鬥羣。

因為航母它的攻擊方式基本上都是艦載機,它的自衛能力不高,重度依賴其它艦艇進行保護。而有航天母艦的話,那是不是也要有航天驅逐艦,航天護衛艦……呢?

即使有這些,那麼這個空天航母戰鬥羣完全是個活靶子,發射導彈進行攻擊,發發必中,嘿嘿。


航天母艦幾乎一定會有。估計是會在400公里以上的近地軌道。

美國現在可回收火箭這條路已經走通了,spacex後面還有新格倫,技術擴散後發射價格還會下降。就算是sls這種一次性的大火箭,技術成熟,規模化量產後價格也是下降的很恐怖的。

起碼幾千噸級的軍用空間站是可以預期的。在軌給x37b之類的小型太空梭加註燃料技術上不難。配合星鏈2萬顆衛星,可以對無人機實時操控。航天母艦的意義在於操作員可以做到零延時操作飛行器,打仗就像打遊戲一樣。

不過航天母艦實在沒必要整合成一個龐然大物,更應該是分散的作戰體系。

a.中級指揮艦——十幾個大型空間站,可容納至少幾百名軍人,高度隱身,可以在400-1000公里高空靈活變化軌道。

b.盾艦——配備大功率雷達,以大功率激光和導彈擊落敵方發射升空的導彈和火箭,重點保護指揮艦安全。

c.炮艦——動能武器投放衛星。有不同口徑的火炮,用電磁能或者傳統發射葯從550公里高空投放炮彈。或是在盾艦的引導下攔截已入軌的導彈。

d.火力支援艦——更像是航天母艦本身,攜帶幾千噸航彈,可以與無人航天轟炸機羣對接並為它們補給。無人機只考慮高空高速的氣動佈局(15馬赫以上),裝彈後下降到大氣層邊緣,投放航彈後立馬彈起,回到航天母艦。幾千磅的航彈進入大氣層以極高速度精確擊中目標,甚至可以攻擊戰鬥機這類大氣層內超音速飛行的航天器,或是處於上升段的火箭和導彈。航天母艦和無人轟炸機羣是戰爭中主要的火力投放方式。

e.偵查衛星——比星鏈單體更強大的上萬顆低軌道衛星。監控地球每一個角落,實時生成分米級圖像。即是信息節點也是能量節點,配備足夠大的太陽能板,能夠處理戰場上的海量數據,還能給其它作戰單位通過微波提供能源。監視、傳輸、供能一體。因為批量製造大幅下降成本,數量太大開戰時敵方無法確保全部摧毀。

f.地面無人機——維持治安,在太空指揮艦的控制下獲取地面戰場態勢。

g.高層指揮艦——位於同步軌道、地月轉移軌道或者月球背面,核能+電推可大範圍變軌擁有較高作戰許可權的空間站,可容納幾十人。有4-5個互為備份,高度隱身,長期處於無人狀態或是隻有一兩個人員值班,只在太空戰時讓高級指揮人員臨時入駐。

h.幽靈核彈——位於地月體系以內,太空中廣泛漂浮著的高度隱身的核導彈,一旦任務激活會向目標地點發起攻擊。

這套體系的效率很高,幾乎可以可以替代一大半的地面部隊,其餘的地面部隊只需要保留佔領和維持治安的職能。海外基地航母艦隊之類的都不需要了,地面重型武器也可以淘汰一大半了,現在的軍費一半給太空軍應該就可以支撐起來,總軍費支出會比現在還少。


巧了,我一直對這個挺感興趣的。但我不是航空工業人員,我都從藝術創意和軍事愛好者的角度去思考,同時作為一個科幻作者,有一些個人的理解。

一,要定義航天母艦的應用場景。

我認為,能夠使用到航天母艦的場景,多半不是在地球上的作戰,而應該是在外星球。它會在星球的大氣層內和太空近「地」軌道之間作戰,這是它的主要應用場景。

理由是這樣的。

1,如果在地球作戰,那麼成熟的作戰體系不太需要一個航天母艦。從水下水面地面,大氣層內到近地空間都可以有完整的作戰體系,這時候航天母艦是比較尷尬的。如果依靠載機全球快速打擊,也許不進入大氣層的空天母艦,地面空軍基地,海面航母艦隊都可以勝任,只要維持一個「母基地」,放飛載機進行前線作戰就行了。

這時候,空天母艦可以長期活動在太空中。核動力航母艦隊可以活躍在地球絕大多數的海洋裏。地面空軍基地更是有著強大的後勤補給,以及不沉的屬性。

這時候,航天母艦就很尷尬,因為它飛在天上,除了要解決在如此完善的作戰體系面前的「隱身」問題,要解決飛行和補給的「技術」問題外,它的功能和別的是重合的。它要去幹什麼呢?環球打擊?這多半有其它三者替代,而其它三者更經濟,生存力更強。

2,如果在外太空作戰,作戰對象不是地面,而是其它太空部隊。這樣它就更適合一些,但依然有很多多餘的「定義」。

比如載機的功能,外太空非常廣闊,體積大小意義不大。為了在沒遮沒攔的太空裏最早發現敵人,使用足夠射程與火力的武器攻擊敵人,同時有足夠的防禦能力,它的體積多半會很大。原因在於,它需要足夠多的太空武器的佈置空間,探測和搜索定位系統,供給它們的能源需要的空間。由於高度智能化,人員會相對少,但會有自種自喫的給養空間。限於太空的廣袤和沒有遮攔,戰術機動力不重要了,但為了跨過廣闊的太空,戰略機動力會很重要。

總而言之,這麼大的空間多半會是個作戰核心,這樣的話,這個作戰核心可以在太空中遙控多個小「核心」,就像是操縱無人機一樣,依靠大量的無人作戰衛星進行作戰。它的「載機」平時就是飄在它四周太空裏的,它本身的「載機」都是些交通機或維修機,這樣的話,它也不能算是個「航天母艦」了。

同樣的,這樣就不是航天,而是空天了。

3,可是如果是在特殊的「探索場合」的話,它們的用武之地就來了。

假設人類去了一個地外行星,那麼這種地方不可能有「航母部隊」和「太空部隊」,更不會有地面的空軍基地。

所以就需要一個能夠在太空中飛行,或者被更大的衛星母艦運載至近地軌道放飛的東西。同時這個東西還可以進入到大氣層內行動。

這時候又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種是航天母艦作為一個探索用的東西,主要進行探索和偵查,並不承擔過多的作戰或建設任務。隨著任務的結束,後續的殖民隊伍會在星球上建設起類似地球的基地。這樣的話,它承擔的是一種「偵查艦」的作用,並不能算作我們所理解,所想像,所期待的那種航天母艦,因為一個小小的無人機或者太空梭也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第二種是監視鎮壓用的軍艦,獨立作戰或者成為艦隊核心。在這種設想中,它所面臨的那個星球並不會被建設出一個完善的基地,也不會被當作地球二號開發。

這種星球只是單方面的予以監視,或者少量的獲得資源而不需要得到任何的建設,或者是和當地外星人友好相處到仍要監視,或者是作為行動的某個臨時外圍警戒點需要防備,或者是為了趕去一個陌生的星球搜救倖存者。

總而言之,這就需要它有一定的作戰能力,偵查和搜索能力,救援和自維持能力。這時候,一個航天母艦為核心的獨立行動艦隊就至關重要了。因為單一的無人衛星沒法行駛有效控制,龐大的太空艦隊又過於昂貴,不能自維持的其它裝備又難以進行多樣化的行動。

第三種情況是,浪漫主義的生活,太空哥薩克,星際吉普賽。沒人會在虛空中流浪,必然是在各個星球間活動。這樣一來,他們就需要一個能夠滿足大氣層內活動,又能滿足在宇宙中穿梭的流浪的家園。

這個家園要能夠適應宇宙中各種威脅,由於是家園的基礎,成本不在考慮之列。必須能夠易於維護,易於更換升級各種部件,有不依賴於固定基地的獨立生存能力。能夠有足夠的自衛火力,強大的生命維持功能等等。

所以,我認為航天母艦的應用場景就是這樣的環境下。

二,要知道它可能的形式

基於它的應用場景,它應該具備各種形式呢。

0,最核心的,要麼長期沒有母星和基地的情況下,深入陌生環境獨立作戰,要麼永遠孤獨的當太空遊牧民族,所以不要指望有什麼「大後方」分擔你的功能。獨立的能力是第一位的。

1,具備宇宙中飛行的能力,不求優秀戰術機動和太空戰的核心作戰功能,但要具備優秀的太空戰略機動能力。這點太科幻,暫且不論。

2,大氣層內飛行,地面無機場的野外降落,海面起降及航行。其中需要有一項為強勢項目,其它兩項為輔助。

3,設計上符合太空行動,與某一種行星內的機動能力的二合一模式。例如太空機動到行星附近,主要衝破大氣層在外星大氣中飛行,具備降落在海面和地面的能力。等等,這些是為了應對不同的行星特點和作戰要求。

4,獨立的人員生存能力,具備自種自喫,水循環的能力,具備從不同星球凈化水源和蒐集食物的能力。

5,長期的能源維持,為此將會有數套不同的動力和能源模式。例如,A模式應對太空飛行,B模式應對氣圈內飛行或水面航行,C模式提供給外派載機和突擊艇等。這些能源必須能長期使用。目前來看,可控核聚變為主的核動力,各個星球採集的液氧液氫,「何種太陽」能及宇宙射線之類會成為動力主流,燃油將被淘汰。

6,多種環境的適應力,能夠適應太空,氣圈,水面,陸地的造型設計。這種設計是很難的,就好比降落在地面上的水上飛機,某種意義上的三棲。但如果要讓水上飛機兼具垂直起降,自衛火力,食物飲水的補充循環,多重偵查和探測能力,多模塊派遣能力……這就很困難。為此,應該採取艦隊制,各司其職。

7,這樣一來,艦隊化的航天母艦,不應該成為飛著的航空母艦,而應該成為一種「八八艦隊」一樣的存在。各個軍艦的體積差不多,通用多種模塊。各自搭載一部分載機,突擊艇,陸地行動車輛,機器人。各個軍艦的一部分設計及功能應該是一樣的,例如都能維持各自的獨立作戰和運行,維持各自最低限度的能源和食物補給。但另一部分則會分開,有的加裝補給模塊,或者偵查,遠程預警,環境搜索,載機強化,中近程防衛,中遠程防衛等等。

8,非作戰功能各司其職,但作戰功能則是一個整體。這一點,類似於現在的「分散式殺傷」理念。把所有的殺手鐧集中在一艘軍艦上是危險的,應該分散開來。

9,多種類,全方位的火力和作戰系統。你不可能只裝備「近防火力」,因為你面對的環境複雜。任何一個星球都可能是全新的情況,你沒有母星和基地,艦隊就是你的一切,所以必須做好萬全準備。

10,成本是最不重要的,獨立的生存力和自我維持,自我修復,自我防衛,多元化,多環境下的生存作戰纔是最主要的。

對於近地空間別動隊來說,這支小而強的部隊是必要的,同時能夠需要用到他們的先進時代裏,這也不會是什麼成本的問題。對於太空哥薩克來說,那是他們的家園,隨著不斷的更換與升級部件,成本也會分散在漫長的時間裡。無論如何,成本的問題在航天母艦,或者叫航天艦隊上面,不會是主要問題。

有這種需求的,一定能出得起這個錢。

11,設計中還要注意小型化的問題。氣圈內過大的體積和重量會影響到機動和作戰,這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也是應當採取艦隊制的理由。十艘巡天艦搭載五十架載機,勝過一艘五百架的航天母艦。

12,旋翼,螺旋槳,渦扇,噴氣式發動機,火箭發動機,還是反重力引擎等等…行動系統為了適應氣圈內和太空內的雙重要求,它的體積和整合是最大的問題。類似的還有火力系統,為了應對多重威脅,火力系統絕對不是單單靠電磁炮和激光炮能夠解決的。

三,面臨的問題。

我在電腦上畫出來,其實快。現實裏討論可不可行,對我這個專業沒意義。但我還是希望能夠更貼近現實一點。有些技術現在還沒有,有些成本現在也不需要考慮,畢竟我又不是真的要生產一艘出來。但是作為科幻或者藝術作品中的,故事情節的一環,它還是應該符合它自己的邏輯,在劇情中要自圓其說。

我想了想,在我的情節裏,最大的問題不是成本,人員,建造這些,而應該集中在四點上。

1,小型化,集成化,模塊化,標準化的設計,不能太臃腫笨重。這麼多的系統,也許本身自己就是衝突的,而且體積難辦,如何設計更加「合理」,視覺上更漂亮,更輕盈的戰艦?

2,動力系統的整合,是否可以靠更小的動力系統撐起來整個戰艦。太空和氣圈內的兩種動力,如何整合,使之更加合理?

3,艦隊的體系設計問題。如何分佈不同的戰艦其職能,如何使之合理化,標準化。

4,多環境下的多棲能力。讓一艘船能在水裡行進,能在陸地上垂直起落,能在水下航行,能在空中飛行,還要能夠在太空遨遊。這至少要滿足其中兩個,才能完成劇情中的「任務要求」。同時,它的造型不能臃腫,不能傻大黑粗。

其它的還有人員培訓,操縱航行,作戰行動,人工智慧的作用,自維持體系的運轉等等。這些屬於「軟體」,和軍艦造型及飛行模式的「硬體」都是問題。

我並非航空專業人士,我所思考的,不過是在科幻藝術的基礎上,意圖讓它更加有道理一點,即便是創作,也應該有它自己的一個「邏輯」。

就好比EVA和環太平洋裡面的大機甲,我們都知道現實裏不可能造出來,沒有需求也沒有技術,就算有技術也不如常規的先進戰機和導彈更有效。但是在他們的作品情節裏,這就是合理的。細細地一幀幀的看,每一個螺絲,每一個按鈕的位置,都有他們獨特的邏輯。這是科幻和玄幻魔幻的不同之處。


首先,要有會飛的驅逐艦。


我用五軸數控加工中心做了個鎚子,然後用鎚子去打鐵好做齒輪來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