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施蛰存小说《将军底头》


弗洛伊德把人格分成三部分:(1)本我——是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人格的立法者,遵循快乐原则,寻求本能所需要的直接满足。比如,饿了想去偷面包。(2)超我——是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人格的法官,服从道德原则(完美原则),以理想的自我来要求自己。比如,要求自己诚实正直,不能偷窃。(3)自我——是人格的执行官,遵循现实性原则, 既是本我的主人,又是本我的仆人。努力寻找方法来满足本我的要求,同时符合现实操作性。比如,饿了忍一忍,用劳动来换取食物。


《将军底头》是受弗洛伊德思想创作出来的。

其实整个文章的开头,在不停的渲染这位将军的身份,和他克制精炼的所做所为。这是将军的超我,或者是自我基础上的超我。他受到当时的意识形态的形象,努力的想去控制自我,追求超我。所以他兢兢业业。

但是他有著强大的潜意识。对故乡的渴望,对血统的认同,对爱的执著。因此这个潜意识驱使著这位在超我压抑之下的将军,去做了他想做但是没有做的事情

作者在思考,思考对于人生,应当以哪一种我才能从容面对。

对于自己,又应该以哪一种我来让自己开心?

是先成仁,还是先成人?


现在我浅显地知道,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主要包括人格结构理论,人格发展理论和意识层次理论。 人格分析理论是?

语不惊人死不休,都为平生不出头。


人格分析理论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弗洛伊德的理论通常被称为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中比较核心的是人格结构理论(或者也叫地形模型),就是认为人的心灵结构是本我、自我、超我撒部分构成的这个理论。


弗洛伊德用哲学语言说心理学的问题,心理学非哲学,所以我无法回答这类问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