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吃不了水煮蛋,,,但又要補充蛋白質所以每天早上沖一碗雞蛋

我一般是兩種吃法

第一種是沸水沖雞蛋晾涼加蜂蜜,一邊攪拌一邊沖,沖完晾到40度左右後加蜂蜜,巨好喝!!!而且很有飽腹感,這是我媽教我的,真的特別好喝

第二種是沸水沖雞蛋泡餅乾,我用的是日式小圓餅,就是藍色包裝那種,餅乾泡軟後再吃,超級好吃啊啊,這個餅乾真的不怎麼好吃,,,但是這麼泡著吃真的好吃爆了,再加上雞蛋湯絲滑的口感,絕了,關鍵是有飽腹感

我覺得吃了一段時間皮膚變好了,不過也有可能是不熬夜了的原因哈哈哈,但是我媽的一個同事體虛多病,然後我媽建議她每天這麼吃,過了半年確實有改善,感覺應該有點用吧,畢竟營養價值還是有的,沸水沖應該也能起到一點殺菌作用吧

害,說了這麼多主要還是懶得做早餐


開水沖雞蛋味道很鮮美,有人說每天早上吃兩個水沖雞蛋營養又健康,也有人說這樣吃不衛生,那麼事實到底怎麼樣呢?

1. 營養問題

與煎炒相比,沸水沖雞蛋的做法營養損失少。但是每天早上2個雞蛋,對於普通人來說其實營養是有些超標的。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推薦成年人每天要攝入40-50克的雞蛋。

一般一個蛋重約50克,含蛋白質6-7克,脂肪5-6克,膽固醇大約300毫克。

所以一天最好只吃1個雞蛋。

然而對於血脂異常、膽固醇較高的人群。最好2天吃一個雞蛋。

現代人的飲食中有非常多的「隱形雞蛋」。比如蛋糕、雞蛋湯、蛋卷、蛋撻、蛋餅等等。如果敞開肚子吃雞蛋,那麼膽固醇一定會嚴重超標。

2. 衛生問題

安徽人愛吃砂湯,湖北人愛喝蛋酒,都是用開水沖雞蛋的美食。

生吃雞蛋最擔心的衛生問題就是沙門氏菌。據統計,中國蛋及其製品沙門氏菌檢出率為超過4%,也就是說100個雞蛋中有4個帶有這些細菌。

我們知道日本人酷愛吃生生雞蛋,直接生吃,連熱水都不放。但是日本國內對生雞蛋的檢驗非常嚴格,有數十條工序包括各種殺菌及各方面檢驗後才能上市。中國目前對於普通雞蛋沒有這麼嚴格的檢驗工序。

那麼,消滅沙門氏菌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把雞蛋加熱到蛋黃和蛋白都呈固體的狀態。或者說內部溫度達到71度以上。而用開水沖雞蛋,需要控制好溫度。如果水溫不夠,可能達不到殺菌的效果。所以這一點要格外注意。

沖1個雞蛋,選用沸水,最為健康!


看了這麼多評論,沒有提到開水沖雞蛋應該是加糖,味道類比豆漿牛奶,香!我習慣吃甜點,壓雞蛋的腥味。先打雞蛋跟糖打散,但不要打到全是黃的,我喜歡有點紅白相間,然後滾水沖,邊倒水邊攪拌。
我曾經把這個當早飯,吃了整整兩年。剛開始的時候我也不習慣,因為沒什麼味道。但是當時家裡雞蛋比較多,原因參見養雞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瘋糊糊的回答還有就是傳說中的去火功能,還有就是我當時我不吃煮的白雞蛋,一吃就想吐,所以為了我的身體健康,我媽強迫我每天必須來一碗!不喝完不許去上學。所以,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這個就是我的早飯。首先,這個東西好喝不好喝,跟沖的手法有關係。我媽沖的就不好喝,後來因為我自己必須喝,逃不掉,我就只能改善口感,讓其好喝一點。好喝的關鍵:雞蛋一定要打的勻。好好攪拌,這樣衝出來的蛋不會有蛋白和蛋黃之分,比較均勻。第二就是沖水的時候要均勻,這樣蛋花(就這麼叫吧,我也不知道該怎麼稱呼)會比較均勻,口感會好。再就是要加芝麻油,自己根據口感來吧,反正我是要多加一點。我來說一下感受。第一,飽腹感。如果你只吃一個雞蛋,是不會有什麼飽腹感的,但是這一大碗蛋花湯下去,就不會再想吃其他的了。第二,對皮膚好。每天早上吃一碗這個,一年以後,所有人都說我的皮膚吹彈可破白裡透紅。上了中學以後寄宿沒有機會吃了,皮膚就變得差了。可能跟青春期油脂分泌旺盛有關。但是即使後來沒有長痘,比較胖的時期,皮膚也沒有那種透亮的感覺。第三,好像吃這個會容易發胖。大家慎重。


經常吃,挺好吃的,特別是蛋黃,滑滑粉粉的感覺。

第一次吃是看了香港電影,茶餐廳裡面叫了個「光頭跳水」,覺得好酷,就自己如法炮製,但是那時候還小,感覺沒啥,後來上班,晚班回家煮開牛奶,突發奇想放了生雞蛋進去,好吃,再後來沒牛奶就用開水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