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大多對於陶淵明持有讚美,但陶淵明沒有不好的一面么?


陶淵明生活在西晉南遷後的東晉時期,再往前追溯就是戰爭紛亂的三國時代。他的家傳淵源雖然並非豪門大族,但也可以稱得上名士風流。看陶淵明的一生,在前期的時候也出仕為官,雖然職位都比較低,但是與貧民百姓相比,還是屬於比較高端。在後期的時候,因目睹的當時的世風,思想漸漸趨於平淡,從實際行動中歸隱山林,真正成為一個隱士,其思想境界也上升到另一個高度。

出世與入世,哪種是更高的境界。自古以來眾說紛紜。個人覺得,如果恰逢盛世,那麼蔑視權貴,不貪戀富貴,追求平淡生活,無疑境界更高。但是如果恰逢亂世,那麼出世救民,挽狂瀾於既倒,這種境界顯然更高一點。

當然,陶淵明的境界,放到現在是非常高的,況且又貢獻了那麼多的文學作品。但是,放在東晉那個時代,顯然有點不足了。那時候,世家大族的政治鬥爭是非常激烈的,帶來的人民生活也困苦不堪。正是需要振臂一呼,救民與水火的時代卻歸隱山林,明顯帶著逃避的心態。做治世之能臣,需要很多的條件,志氣、勇氣和才氣。陶淵明作為世家子弟,才氣體現在文學方面,志氣和勇氣相對來說就缺失了。

陶淵明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和思想家。所缺少的,是出世為民的志氣和勇氣。如果孟德在世,也將不齒於此。


漠視權貴、愛好自然的理想主義藝術家。前半生寫田園山水,後半生悟生死,喜歡他身上樸素、純粹的自然哲學。


大先生這個人淡泊名利,有骨氣,你要說缺點啊,我jio著也就只有:

在《桃花源》中他能描繪出與現實的黑暗社會截然不同的詩意生活,百姓安居樂業。這一切都是因為在陶先生生活的那個動蕩年代,百姓民不聊生。而他面對此情此景去只是選擇隱居,選擇描繪桃花源,缺並沒有為水深火熱的百姓解決實際問題。

大體就這個意思,你將就看吧。


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


謝邀,沒飯吃很餓啊!陶大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