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多了蘇軾的闊達,讀陶淵明就覺得他很消極避世了。相比之下,蘇軾一生坎坎坷坷,而陶淵明僅僅因為「不為五斗米折腰」而隱居,甚至讓妻子過上食不果腹的生活。這真的值得嗎?而且現在許多初高中教材都選用陶淵明的作品,明知陶淵明的消極避世,那為什麼還要選入教材?你對陶淵明的隱居生活如何看待?


最近偶然看到了一小段文言文:【(東晉末年的)戴延之《西征記》曰:「塢在川南,因高為塢,高十餘丈,劉武王(東晉豫章郡公劉裕)西入(後秦首都)長安,舟師所保也。洛水又北,陽渠水注之。】

戴延之是東晉末年的一位作家,與王弘、裴松之等名士都做過東晉豫章公劉裕的幕僚,他們與著名詩人陶淵明和著名畫家顧愷之是同一個時期的人,戴延之和王弘、裴松之三個人都隨豫章公劉裕北伐南燕首都青州廣固城和後秦首都長安,他在隨晉軍從洛陽到長安的一路上看到了許多的塢堡建築。因為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方戰亂頻仍,所以一些大家族會聚集大批流民在塢堡中過自給自足的生活,很類似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描述的桃園人們的生活方式,又因為東晉十六國時期的涼州地區和遼東地區都是相對比較安定的地區,陶淵明所生活的東晉末年的江南地區又先後爆發過兗州刺史王恭、荊州刺史殷仲堪、豫州刺史庾楷、南蠻校尉楊佺期、琅琊人孫恩、南郡公桓玄、廣州刺史盧循、始興相徐道覆、蜀王譙縱、東陽太守殷仲文、永嘉太守駱球,荊州刺史劉毅,以及南郡公桓玄餘黨桓石綏、桓亮、桓胤等人的叛亂,尤其是孫恩、桓玄、盧循作亂時給江浙地區百姓帶來深重的苦難,後秦將軍楊佛嵩又趁著東晉內亂時,奪取東晉的洛陽,俘虜東晉河南太守辛恭敬到了後秦首都長安。這一切陶淵明都是經歷過的,他本身又先後做過桓玄、劉敬宣、劉裕三人的幕僚,南郡公桓玄挾持晉安帝司馬德宗和琅琊王司馬德文兄弟到了石頭城,自己在姑孰篡位稱帝,結束了東晉國祚,又逼殺龍襄將軍劉牢之,劉牢之的兒子劉敬宣只好從東晉首都建康城逃往南燕首都青州廣固城投奔南燕獻武帝慕容德,陶淵明又只好投奔了豫章公劉裕。本來他看到劉裕從京口起兵,平了桓玄,覺得中興大晉應該有希望了吧,沒想到劉裕的野心比桓玄大得多,陶淵明應該也是對時局失望了,所以當戴延之隨豫章公劉裕從長安回到建康城後,戴延之跟隨江州刺史王弘一起到尋陽五柳先生宅給陶淵明「白衣送酒」時,或許把自己在洛陽和長安見到的塢堡建築中那些人的生活場景告訴了陶淵明,陶淵明就把自己對世外桃源的渴望寄托在遙遠的雍州和涼州等地,寫下了《桃花源記》也是很有可能的。

東晉義熙十三年即公元416年,東晉豫章公劉裕帶著晉安帝司馬德宗的弟弟琅琊王司馬德文,與自己的兒子桂陽公劉義真,以及冠軍將軍檀道濟、龍襄將軍王鎮惡、扶風太守沈田子等率領數萬人北伐後秦首都長安,原本晉軍勢如破竹,東晉北兗州刺史王仲德擊敗北魏兗州刺史蔚健,奪取北魏的滑台,因為東晉扶風太守沈田子在藍田縣拖住了後秦大軍,所以東晉龍襄將軍王鎮惡很快渡過渭水,攻入後秦首都長安,俘虜了後秦皇帝姚泓。因為在東晉豫章公劉裕收復洛陽時,晉安帝司馬德宗沒有下詔給劉裕加九錫,雖然劉裕的謀士劉穆之留守建康城,但是因為劉穆之也沒有提醒晉安帝司馬德宗下加九錫的詔書,所以劉裕讓王弘回到建康城暗示劉穆之,劉裕似有指責劉穆之的意思,沒想到劉穆之卻一病不起,鬱鬱而終了。雖然劉穆之死了後徐羨之很快接替了劉穆之的工作,但是因為徐羨之沒法穩定江南的局勢,所以劉裕只好趕快從長安回到東晉首都建康城準備稱帝去了。沒過多久,因為留守長安的扶風太守沈田子殺死了龍襄將軍王鎮惡,桂陽公劉義真又將扶風太守沈田子殺了,這一下導致留守長安的晉軍內亂,所以夏天王赫連勃勃趁機派遣夏國王太子赫連璝和夏國奉車都尉王買德率領數萬人從夏國首都統萬城南下,很快攻破了平涼和長安,俘虜東晉將軍傅弘之和蒯恩,赫連勃勃便在灞上稱帝了。不久後夏國皇太子赫連璝又擊退北上的東晉益州刺史朱齡石。北魏將軍長孫嵩也趁機率大軍從北魏首都平城南下,攻破洛陽,俘虜了東晉河南太守毛修之,於是東晉豫章公劉裕的北伐功虧一簣,三年後,劉裕終於篡位稱帝,建立了劉宋,當江州刺史王弘和戴延之把這些事情告訴了陶淵明後,他又怎麼可能願意輔佐這樣的朝廷呢?

陶淵明的曾祖父名叫陶侃,因為陶侃出自寒門,所以陶侃本來應該在士族門閥權勢滔天,壟斷選拔制度的晉朝默默無聞,成為歷史的塵埃的,可是陶侃卻不甘於平凡,有報效國家的雄心大志。公元304年西晉長沙王司馬乂(晉惠帝司馬衷弟弟)執政時期,陶侃隨荊州刺史劉弘率領官軍南下,在江夏、義陽等地鎮壓了張昌和劉尼的流民起義軍。公元307年,琅琊王司馬睿(晉惠帝司馬衷堂弟)奉他的叔叔東海王司馬越(晉惠帝司馬衷叔叔)之命,與自己的另外兩個叔叔西陽王司馬羕和南頓王司馬宗兄弟,以及王敦和王導兄弟、庾琛與他的三個兒子庾亮、庾冰、庾翼、謝裒和謝鯤兄弟等到徐州的下邳鎮守時,陶侃也受朝廷命為武昌太守,陶侃在武昌時,協助琅琊王司馬睿和江州牧王敦、荊州刺史周顗、襄城太守荀崧等平了陳敏、杜弢、杜曾、王如、華軼、徐龕的叛亂,陶侃也取代了周顗的荊州刺史之職。東晉咸和二年即公元327年,東晉歷陽太守蘇峻和豫州刺史祖約率領北方流民起兵叛亂時,荊州刺史陶侃與其手下大將毛寶、丹陽尹溫嶠等,協助晉成帝司馬衍的舅舅庾亮一起平定了叛亂,在馬頭山救援了東晉將軍桓宣,並出資修復了建康城太極殿,於是晉成帝司馬衍封荊州刺史陶侃為太尉。雖然陶侃於東晉功勞甚高,但是他在朝堂中的影響力仍然比不上王導和庾亮等人。雖然王導的哥哥王敦起兵叛亂前,王導就是知情者,而庾亮的政策失誤更是直接導致了蘇峻叛亂,但是他們的家族仍舊權傾朝野,雖然陶侃多次打算扳倒王導,以剷除琅琊王氏在朝堂中的勢力,但是因為屢次遭受與琅琊王氏聯姻的郗鑒的反對,所以陶侃一直到死也沒能夠扳倒王導,功勛卓著的陶侃卻未能進入顧命大臣的名單,這個不知對於陶侃的曾孫陶淵明的思想是否有影響呢?

東晉荊州刺史、太尉陶侃去世後,其手下大將毛寶成了豫州刺史庾亮手下大將,因為庾亮也打算扳倒王導,以讓潁川庾氏徹底控制朝廷,所以庾亮打算通過北伐後趙首都鄴城的方式來提高家族威望。當庾亮信誓旦旦的把大軍屯在武昌和邾城,還沒來得及出兵北上鄴城時,後趙武帝石虎就先派大將夔安等南下,在邾城擊敗了東晉大軍,東晉將軍毛寶、蔡懷、樊峻三人被後趙將軍夔安等殺死,可憐毛寶為東晉一代名將,卻跟了一個能力極其一般的領導庾亮,未能實現自己更大的理想,如果毛寶跟著陶侃北伐後趙首都鄴城的話,那麼結果可能會好很多吧?

南朝宋元嘉四年即公元427年,劉宋江州刺史檀道濟帶著酒肉到尋陽五柳先生宅探望陶淵明,當時陶淵明已經餓得躺在自己那張破床上起不來了,江州刺史檀道濟頓生惻隱之心,對陶淵明說道:「當今大宋天子喜愛詩文,以先生的滿腹才華,想要在繁華的建康城中謀求一官半職,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先生又何必自苦如此呢?如果先生願意出山,那麼我願意向陛下大力推薦先生!」陶淵明聽了這一席話後,便背過身去朝裡面側躺下,拒絕了檀道濟施捨的酒肉,更不再理會檀道濟了,檀道濟也只好悻悻離開,不久後陶淵明便離開了人世。

劉宋元嘉十三年即公元436年,劉宋彭城王劉義康以他的皇兄宋文帝劉義隆的名義,將江州刺史檀道濟詔到建康城殺死,同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攻破北燕首都龍城,基本完成了對北方的統一。此後數年,劉宋將軍到彥之和王玄謨北伐北魏首都平城的戰爭均以失敗告終,元嘉末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又率領數萬大軍南下,在瓜步山擊敗劉宋大軍,並從劉宋的廣陵擄掠數萬人口回到了北魏首都平城,從此以後南朝弱於北朝的趨勢似乎已經不可阻擋了。元嘉三十年即公元453年,宋文帝劉義隆被皇太子劉劭所殺,從此劉宋大大小小的諸侯叛亂不斷,劉宋外戚蕭道成的家族蘭陵蕭氏也開始崛起,或許當年陶淵明不接受檀道濟的邀請,就是隱約感受到這一切了吧?

我記得晚唐詩人韋莊《秦婦吟》的最後一段有這麼幾句:「適聞有客金陵至,見說江南風景異。自從大寇犯中原,戎馬不曾生四鄙。誅鋤竊盜若神功,惠愛生靈如赤子。城壕固護教金湯,賦稅如雲送軍壘。奈何四海盡滔滔,湛然一境平如砥。避難徒為闕下人,懷安卻羨江南鬼。願君舉棹東復東,詠此長歌獻相公。 」,這位在黃巢大起義時期顛沛流離的長安女子將安享太平的希望寄托在剛剛平亂的江南地區,這種感情是否也類似經歷孫恩、桓玄、盧循之亂的陶淵明把安享太平的希望寄托在遙遠的涼州和雍州的感情呢?


不能簡單這麼看,蘇東坡生在北宋,整體還算治世,蘇東坡的坎坷主要是各種被貶謫,但在元祐時期還是發了一把光。而且宋朝對文士是很優待的,讀書人有很大發展空間,修齊治平的願望是可以實現的(宋朝好幾個宰相都是平民出身),犯了錯也不像其他朝代一樣動不動就殺。所以蘇東坡一生,心中的一團火是沒有滅的。

陶淵明生在東晉和南北朝交界時候,宋武帝劉裕篡了司馬氏的政權(雖然司馬氏起家也不咋地,也是篡了曹家的政權),算是亂世了,據考他在桓玄和劉裕手下都做過官,結果這兩個人都反了。劉裕建立宋朝(劉宋)之後有請過他出山,結果他沒去。其實陶淵明在當時名氣也不大,只是新政權建立例行的籠絡人才而已。

要說陶淵明對司馬氏忠誠而仇視劉宋,也算不上,對司馬氏,只是出於對弱者的同情,他有一首詩寫道:

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采。

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

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

陶淵明為什麼要隱居,一是他天性就喜歡,從他的一些詩可以看出來,他從年輕的時候就比較享受田園山水之樂。但陶淵明骨子裡是儒家思想,儒家可不是讓人享樂的,仁以為己任,任重而道遠,所以他也有積極的心性,只是時不我與,當朝的並非他所認可的,可效力的政權。所以最後還是選擇歸隱,其實他自己也很痛苦矛盾,只是他有能力化解這種痛苦。看他《飲酒》組詩里的兩首:

其四:

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

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這首詩寫出了他痛苦孤獨而最終堅定信念的心路歷程。其實前面還有三首,也是矛盾困惑的,不過經過第四首的堅定,第五首開始就超然了,也就是我們熟悉的: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孔子說過:「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這句話用來看待陶淵明的歸隱最為貼切。

他的歸隱,雖然伴隨著貧困,給家人也帶來了窘迫,但未必是壞事,文士所遇不得「世」,可能連性命都沒得保障,正始時期的竹林七賢,嵇康就是在司馬氏和曹氏的鬥爭中成了犧牲品,阮籍也是喝酒長醉來躲避站隊的問題,山濤向秀出來做了司馬氏的官。太康時期的很多文人,金谷二十四友,三張二陸兩潘一左,好幾個都死在司馬家的內鬥中(八王之亂),陸機陸雲兩兄弟死得最為可惜。跟陶淵明同時代的謝靈運,做了劉宋的官,後來也不得善終。

比較陶淵明和蘇東坡二人,蘇是陶的忠實粉,自己和過陶淵明的所有詩,不過在處理苦難上,陶的方法是消解,蘇的方法是超越,蘇要更透徹些。文學成就上二人各有千秋,單論詩的話蘇遠不如陶,但東坡的詞很好,文章也位列唐宋八大家,所以不多論。


隱逸文化是中國古代一個不衰的話題

在春秋 秦漢之交 魏晉南北朝 唐朝 宋朝都達到一個小高峰,對,沒看錯,唐,宋排列其中,有戰亂也有政治上的原因。

隱士是隱而不仕的士,非隱而不仕的人,不然那山林里的樵夫獵人都可稱之為隱士了

出世是老莊之學所提倡的,老莊講究遠離政治中心。出世,隱世亦是個人道德上的追求與選擇。

與老莊不同,儒家講究積極入世,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積極態度參與政治生活,

但素,儒家也有隱士文化,曰:有道則仕,無道則隱。

那陶淵明是哪種呢,我個人傾向第二種,為啥這麼jio的呢,

陶潛祖上非常顯赫,其曾祖是東晉的名將,後來官至長沙郡公,一等公爵,公侯伯子男,想想看。

而陶潛呢,彭澤縣令也不過是現位於江西九江的一個芝麻小官,這心理落差,說沒有,可能不??

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政治拉開了大序!

東晉時, 民間有語 「王與馬,共天下」

說的就是世家大族,與皇帝(司馬家族)共治天下的局面,(士家大族把控朝政,軍權,皇帝又不甘心大權旁落,引發一系列的戰亂,在此就不多言了)

劉禹錫的「舊時王謝堂前燕中的王謝」,就分別是東晉的琅琊王家和謝家這兩個超級大族,門第之別,有如雲泥,高等的官爵自然是由高門子弟把控,低官低吏多出寒門庶族。所以,陶潛從心裡願意接受這麼一個官職么,而且還得對經常來視察的小官員,做低伏小?開玩笑嘛,雖然陶家沒落了,這是骨子裡所不能接受的!政治上失意,又戰亂四起,隱而不仕確是當時很多士大夫的選擇。

宋朝的隱逸之風也很盛行,但這個隱逸不是真正上的隱逸,而是精神上的嚮往,宋代士大夫的物質生活是非常富足而多樣化的,這和朝廷的導向和經濟發展有關,程朱理學的盛行,給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思想,行為規範上了一層枷鎖,使得宋朝士大夫不會同唐朝那樣放浪形骸,宋朝士大夫物質上享受塵世間的繁華,精神上又嚮往隱逸山林的自由,我們現代人也如是。蘇軾在被貶期間,心情怎麼可能不苦悶,曠達是對人生的態度,猶也是要找到一個精神上的寄託,在被貶惠州時,做了36首(具體忘了數字,大概這個數字)和陶詩,來抒發、排解自己內心的愁悶,以更加豁達的胸襟來面對自己的人生遭遇。東坡先生可以說是五柳先生頭號粉絲了,嗯,鐵粉的那種!!

至於陶潛的詩為什麼能入教材課本??

柳永經常出入秦樓楚館,李清照的詞也是消極不已,難道都不可入教材?

以現代的價值觀看古人,不可取矣


隱居也是需要巨大的勇氣滴!


沒有什麼敵意,只是想問一問

為什麼都隱居了,為什麼還那麼多詩句傳出來


避世不一定消極啊,我們不就經常用儒家思想激勵自己、用道家思想安慰自己嘛,陶淵明的避世,說是因為官場不得意也好,說是因為他清高而厭惡官場也好,他的避世也是一種豁達啊,惹不起咱還躲不起嗎?為啥非得一棵樹上弔死呢?


建議答主再去讀下中學教材,搞清楚魏晉和北宋的社會差異。

亂世和治世盛世是完全不同的,魏晉時期避世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