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本人是十分欣賞陶淵明詩作的,曾道:「吾前後和詩凡一百有九,至其得意,自謂不甚愧淵明。」

而蘇軾與陶淵明在人生經歷上的相似,奠定了蘇軾後期詩歌和陶詩的風格與陶詩十分接近的基礎。比如田園題材,白描手法,表達質樸,意境曠達。他曾感慨:「吾於淵明,豈獨好其詩也哉?如其為人,實有感焉。學道雖恨晚,賦詩豈不如。」

自「烏台詩案」後,蘇軾一再被貶到黃州,儋州等地,官場失意,人生跌入低谷,更讓他對陶淵明產生了發自內心的認同,詩詞風格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和陶詩》是他這個時期的主要創作,不再用豪放的詞來抒發自己所見所感,轉而和陶,用淡雅的語言將田園生活寫得寧靜清和。

可以說,蘇軾的《和陶詩》,為後世對「陶詩」的再度審美提供了一種視角和依據。他的《和陶詩》表現出的感情正是追求陶淵明那種「清真」的自由,就像是與陶淵明在進行心靈上的隔空「對話」。這大概就是題主所說的「發現」吧。


謝邀。

坯子覺得,與其說是蘇軾發現了陶淵明,不如說是陶淵明成就了蘇軾!

蘇陶二人雖然所處的時代相隔甚遠,但其人其事頗為相似,比如懷才不遇,又比如官場失意,再比如人生境界,等等。

不同點當然也有,比如蘇軾所處的北宋,政治空氣自由,而陶淵明所處的東晉,就相對黑暗腐朽。蘇軾的笑傲江湖多是一種被動且無奈的選擇,陶淵明的歸隱田園卻是一種主動的逍遙自在。蘇軾自然更加多才多藝,陶淵明就相對遜色一些。

晚年的蘇軾,功利心大減,更加由心嚮往陶淵明那種真正的豁達與超然,真正意義上的「和陶詩」就是由其所創。

蘇軾曾在家信中對自己的弟弟蘇轍說過:古往今來的詩人沒有誰值得特別欣賞,他只好看似質樸其實華美、看似清瘦其實豐腴的陶淵明詩,前後共追和了其一百幾十首。曹植、劉琨、鮑照、謝靈運、李白、杜甫等大詩人,都不如陶淵明。

蘇軾在《江神子·乃作斜川詩》中寫道:「夢中了了醉中醒。只淵明,是前生。」由此不難發現,其實蘇軾早已將陶淵明視為跨越時空的知音。

根據蘇軾《陶驥子駿佚老堂二首》中「淵明吾所師,夫子乃其後」之句,陶淵明不僅是他的知音,更是良師。

回答完畢。

附錄上文引用的部分素材:

1.蘇軾《陶驥子駿佚老堂二首·其一》

文舉與元禮,尚得稱世舊。淵明吾所師,夫子乃其後。

掛冠不待年,亦豈為五斗。我歌《歸來引》,千載信尚友。

相逢黃卷中,何似一杯酒。君醉我且歸,明朝許來否。

2.蘇軾《江神子·乃作斜川詩》

陶淵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臨流班坐,顧瞻南阜,愛曾城之獨秀,乃作斜川詩,至今使人想見其處。元豐壬戌之春,余躬耕於東坡,築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後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嘆,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長短句,以《江城子》歌之。

夢中了了醉中醒。只淵明,是前生。走遍人間,依舊卻躬耕。昨夜東坡春雨足,烏鵲喜,報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鳴。北山傾,小溪橫。南望亭丘,孤秀聳曾城。都是斜川當日景,吾老矣,寄余齡。

3.蘇轍《追和陶淵明詩引》

東坡先生謫居儋耳,置家羅浮之下,獨與幼子負擔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薯芋,而華屋玉食之念不存於胸中。平生無所嗜好,以圖史為園囿,文章為鼓吹,至此亦皆罷去。獨喜為詩,精深華妙,不見老人衰憊之氣。

是時,轍亦遷海康,書來告曰:「古之詩人有擬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則始於東坡。吾於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吾前後和其詩凡百數十篇,至其得意,自謂不甚愧淵明。今將集而並錄之,以遺後之君子。子為我志之。然吾於淵明,豈獨好其詩也哉?如其為人,實有感焉。淵明臨終,疏告儼等:『吾少而窮苦,每以家弊,東西遊走。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己必貽俗患,黽勉辭世,使汝等幼而饑寒。』淵明此語,蓋實錄也。吾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淵明,欲以晚節師範其萬一也。」嗟夫!淵明不肯為五斗米一束帶見鄉里小兒,而子瞻出仕三十餘年,為獄吏所折困,終不能悛,以陷於大難,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於淵明,其誰肯信之?雖然,子瞻之仕,其出處進退,猶可考也。後之君子其必有以處之矣。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區區之跡,蓋未足以論士也。轍少而無師,子瞻既冠而學成,先君命轍師焉。子瞻嘗稱轍詩有古人之風,自以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東坡,其學日進,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詩比李太白、杜子美有餘,遂與淵明比。轍雖馳驟從之,而常出其後。其和淵明,轍繼之者,亦一二焉。丁丑十二月海康城南東齋引。


去看《元前陶淵明接受史》


是陶淵明成就了蘇軾。你去了解一下時代背景看看。蘇軾平生學佛修道,常有出離塵世之想,但一直未能擺脫仕宦生涯,而陶淵明沒有學怫修道,反而勇於抉擇,所以蘇軾認為他雖不習佛,卻有佛性,因此自嘆不如。

另附一圖給你看看就明白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