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妖。

不過鑒於類似的問題我已經回答過很多次了,我就直接把我其他的回答粘貼過來吧…

橫成則秦帝,縱合則楚王。

事實上,從戰國中期開始,在戰國時期真正有兼并天下可能的,從來就只有秦楚兩國。這並非是由於兩國有如何強大,而是由兩國的地緣特點決定——秦國的地勢以及後期的體量,和楚國的體量給它們帶來了極高的決策容錯率與止損能力,也就是說相比其他幾個國家,這兩個國家並不是特別害怕失敗。

秦國在邯鄲之戰被魏無忌和景陽安排得明明白白,但是轉年還能繼續對韓國趙國落井下石,還能吞併周國,還能在河東跟魏國打拉鋸戰。

楚國在鄢郢之戰被白起把祖墳刨了,嚇得楚頃襄王連忙帶著屁股上的箭坐著驢車跑路(大噓),但轉過年還能東西兩線組織對秦國的反攻和對泗上的征服。

我們再來看看其他列國:

齊國背靠大海,無險可守,且於趙國,楚國,魏國在擴張方向上的利益衝突幾乎無法調和。但同時,它那寸土寸金的領土又是令趙人,楚人,魏人,燕人,宋人垂涎三尺的。因此,齊國只能憑藉擁有極強國際影響力的權臣維持著低調且脆弱的霸權,一旦它展現出大規模擴張的野心,就會成為眾矢之的——齊威王只是展現出想要獨霸泗上的野心就被楚威王揍的鼻青臉腫(徐州之戰),齊宣王吞併燕國也招來了聯軍討伐,唯一的盟友宋國反水(濮水之戰),齊閔王吞宋的後果那就地球人都知道了。齊國如果想統一天下,採取的方式只能是一邊兼并三晉和楚國在東方的土地一邊哄著他們往西打——但考慮到戰國時期東西方發展嚴重不均衡的情況,這要是能成功的話,魏襄王魏昭王楚懷王楚頃襄王以及等等等等怕不是比《大秦帝國》里寫得還蠢…

趙國是最容易被通俗歷史讀物高估的一個國家,甚至好多人認為五國伐齊之後的戰國大勢就是秦趙爭霸——這是錯誤的,公元前242年之前,趙國能不能混個第三強國都不好說;公元前241到公元前238年之間,我也不看好它擁有超過楚國的實力;公元前236年以後,它也就跟被打穿之後的魏國半斤八兩了。

其實關於趙國你換一個方式就可以想明白了——一個在立國百分之95以上的時間內連家門口的威脅(魏國重鎮鄴城)都沒法解決的諸侯國,你指望它統一天下?

魏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最大的中原諸侯國,也是天下的中心,掌握著最為發達的地區。這種地緣特點的優勢和劣勢都非常大——它順風時可以四面出擊,但逆風時只能四面受敵。到了魏惠王后期它的地緣劣勢已經完全暴露,經歷了一大串的軍事失敗,魏惠王開始嘗試利用處於天下樞紐的地理位置優勢,用外交陰謀來代替軍事行動;到魏襄王時期,這種陰謀活動已經成為了魏國最主要的戰略模式。最終促成了魏安釐王晚期「兵四佈於天下,威行於冠帶之國」的迴光返照。

但從某種意義上說,魏安釐王可能是魏國最為昏庸的一代君王——他的野心爆棚徹底堵死了魏國玩弄外交詐術的所有空間,讓魏國近百年來賴以生存的手段再也無法發揮效力了。到了戰國晚期,趙國,楚國對魏國的忌憚甚至超過了秦國——龐諼和春申君的最後一次合縱寧可以近乎豪賭的方式去直搗咸陽,也不願意幫助魏國打回東郡,奪回「縱親之腰」。再後來,隨著秦國直接把外交戰上升到了金錢攻勢和間諜網的高度上,魏國那套小把戲就更沒有什麼用了,更遑論魏國此時已經淪為中型諸侯國,魏地的豪強和地方官應該已經開始考慮怎麼能用在魏國掌握的政治資源來在魏國易主的時候和新來者討價還價了。

韓國就不用多說了,就它那個體量和中後期被秦魏楚三隻餓狼包圍的地緣,它能活到公元前230年擠進七雄的位置已經夠難為它了…

燕國的地理位置以及被趙,齊包圍的地緣決定了它註定無所作為。另外,從「燕王噲讓國」的歷史事件(個人覺得很可能是偽作,可能燕國當時實際發生的情況比「燕王噲讓國」更寒磣)以及秦末戰爭中燕地的表現看,很可能從戰國中期開始燕國公室在燕地就沒什麼公信力了。

這樣看來,戰國最後的對決實際上是秦王政和楚幽王之間的對決,趙悼襄王的選擇決定了最終結果。

最終趙悼襄王選擇了秦國,在瘋狂的攻燕,攻齊戰爭中把外交縱深和戰爭資源消耗殆盡,最後被「盟國」秦國背後捅刀,縱方已經被宣判了死刑。

捎帶,在「橫成則秦帝,縱成則楚王」的兩位種子選手的對決中,一方面是秦王政剪除封君勢力,整合政治派系,編織間諜網,再次變法和以外交詐術連橫趙魏的不懈努力;

另一方面是楚幽王時期楚國長達十年的不作為以及內部愈演愈烈的政治鬥爭,最終導致楚幽王死後楚國的頻繁內亂;

所以說最後的結果我們也都看到了,前者混成了「千古一帝」,後者混了個先秦時期最寒磣的謚號…


為什麼歷史上沒有從山東為根據地而後統一天下的呢?

由此可見,地緣因素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司馬遷曾盛讚齊國:「東有琅邪、即墨之饒,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濁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

從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到齊威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齊國「冠帶衣履天下」,到稷下學宮「百家爭鳴」。終春秋戰國之世,齊國一直是各方角逐中的重要力量,工商、文教發達,國富民殷,與「西帝」秦國並稱「東帝」。

那麼,這個能與秦國一較高下的齊國,為何無緣統一大業呢?

春秋戰國亂世中,能夠倖存下來並撼動風雲的諸侯,大都興起於華夏文明的邊緣地帶,出身南蠻的楚國曾問鼎中原,與楚爭雄的晉國和狄人為鄰,秦國原本是作為西戎的屏障,而封建齊國的用意也在於鎮守東夷。

山東半島位於我國東部沿海,東負海水,而無後顧之憂,西抱中原,便於逐鹿其間。西周初年,姜太公被分封在今天山東北部,方圓不過百里,四周被東夷部落包圍。

其後經過數代經營,至齊桓公任用管仲實施改革,實力大增,「並國三十」,齊國疆域拓展至「方五百里」,北抵黃河,西臨濟水,南界泰山,東望海水。在之後的諸侯征伐中,雖然疆域盈縮變遷,其領土範圍始終以山東半島為主體。

春秋時的大國齊、秦、晉、楚等國在西周時疆域狹小,僅有幾十里到百餘里的地盤。春秋初期,大大小小的封國有一百多個,處於大國之間的小國既作為緩衝,也一步步被蠶食鯨吞。

山東半島地理空間有限,地形破碎,小國林立,齊國整合該地緣板塊的阻力相對較小,在春秋初期秦國與西戎周旋、晉國內亂頻生之際,齊國能夠率先安內而攘外。

在齊桓公的勵精圖治下,國富兵強,北拒戎人,南御強楚,成為春秋首霸。但此時齊國生存空間的拓展已經接近極限,在後世的博弈中,齊國雖然長期是左右時局的重要力量,但其領土核心一直未能突破山東半島。

戰國七雄中,僅有齊國未置郡,一方面齊國的五都制大致替代了郡的職能,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齊國開拓的疆土不廣。究竟是什麼原因限制了齊國的擴張呢?

先看齊國東部。齊國以東是茫茫大海,不像秦國、晉國那樣需要提防來自後方大陸的外族侵擾,但也正是因此,齊國的生存空間受到嚴重限制,以其偏居一隅的體量,雖能稱雄一方,卻難以號令天下。

齊國西進步伐被遏阻時,只能原地踏步,即使經過韜光養晦之後能蓄積強大的爆發力,但也因為後勁不足而很快偃旗息鼓。

反觀秦國,在殽之戰中被晉國打敗後,東進無路,卻能轉而向西「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可以說秦國正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雖然兵鋒受挫,仍然有轉變戰略的餘地。後來秦國在三川與山東諸國反覆拉鋸,也是通過南取巴蜀取得戰略優勢。

再看齊國西部。齊國南以泰沂山脈為界,東部半島三面環海,西北方向有黃河、濟水天塹,在戰國縱橫家看來是易守難攻的「四塞之國」。齊國立國八百餘年,除了齊胡公短暫遷都薄姑以外,臨淄一直作為齊國的首都,這似乎也印證了以上說法。

臨淄位於西北平原與東南山地丘陵的結合處,處於國土中央,交通便利,進可控扼西北平原,退可保守山陵之間,如果轉移至險要的山地中,相當於將西北平原拱手讓人;遷都西境前線又不利於國家安全。

建都臨淄是各種因素權衡下最不壞的選擇。實際上臨淄以西的平原地勢平坦,門戶洞開,幾乎無險可守。前555年,晉軍兵臨臨淄城下,「焚郭中而去」;前284年,樂毅率領五國聯軍勢如破竹般攻下包括臨淄在內的七十餘城。

秦國咸陽城沒有外郭,而臨淄的城牆寬數十米,高十幾丈,在列國都城中最為雄偉,秦國的防禦戰略是禦敵於國門之外,而齊國做的是禦敵於城門之下的準備。

姑且不論齊國西境因靠近四戰之地而使戰略空間受到擠壓,即使齊國能順利向西挺進一馬平川的華北平原,其戰線也將不斷拉長,防禦壓力將大大增加。

總體看來,齊國的國土呈由西至東逐漸收窄的喇叭狀,西部防線過長而東部缺乏縱深,一旦西部防守崩潰,齊國全境隨之土崩瓦解。而且西北方向一直是齊國的軟肋所在,前706年,北戎侵擾齊國,齊國難以招架,只能向鄭莊公求援,其後樂毅伐齊以及秦國滅齊都是從齊國西北邊境進行突破。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居高就下易而仰攻難,況且東部平原的開發條件更優越,諸侯的攻略方向與經營中心集中於中原一帶。尤其當一些國家懾於秦國兵威而將國都東遷時,齊國的戰略空間進一步受到壓縮。楚國在秦國吞併巴蜀進而對楚國形成直接威脅以前,一直對秦國消極防禦而與齊國在淮泗爭鋒。

戰國步兵,如果齊國積极參与合縱,因為齊、秦懸隔,齊國也很難從中獲益。前298年,齊、魏、韓合縱攻秦,歷時三年攻破函谷關,秦國被迫獻地求和,歸還了韓、魏故地,而齊國卻沒有收穫。而且三晉坐大也不符合齊國利益訴求。

齊國的策略與最終亡國,齊國的破局策略就是假意合縱伐秦而不出兵,同時在秦國與聯軍酣戰時,在聯軍後方趁機擴張,以便坐收漁翁之利。

前318年,在公孫衍撮合下,以楚懷王為縱長,東方六國第一次合縱攻秦,在函谷關外被秦軍擊潰。第二年,秦國又在修魚擊潰韓趙魏聯軍,斬首八萬,而此時齊國趁機偷襲趙、魏,在觀澤打敗兩國。

秦昭王十九年,在秦國的建議下,齊秦兩國相約伐趙,兩國互尊帝號,秦稱「西帝」而齊稱「東帝」。後來在蘇秦的遊說下,齊國撤去帝號,答應合縱攻秦,實際上卻準備攻宋。前287年,齊國趁聯軍在前方時攻取宋國。

奪取宋國之後,由於危及到三晉利益,且宋國受到秦國保護,最重要的是燕對齊有夙怨,而派蘇秦勸說齊國伐宋以激起眾怒,都是燕國一手安排,燕昭王也為報仇養精蓄銳了很久。

三年之後,以燕將樂毅為統帥,燕、秦及三晉五國聯軍大破齊國,取七十餘城,只剩下莒和即墨兩城未落入敵手。雖然後來田單復國,齊國卻從此一蹶不振,也不再主動用兵。


統一天下的只能是秦國。

秦國:兵多將廣,兵精糧足,明君賢相,天險之固,制度分明;

趙國:兵精糧不足,多良將賢臣而數世昏聵之君,地形三分首尾不能顧,重商而輕農綜合實力似強實弱;

魏國:能人異士輩出而不能用,四戰之地,四處樹敵,文侯在世尚且艱難,何況子孫多不肖;

韓國:國小軍弱,四戰之地,實力有限;

燕國:小國寡民,農商皆弱,物產不如列國富饒,文化根基薄弱,人才儲備不足;

楚國:荊州之於巴蜀,南陽之於關中,江淮之於中原,地勢上皆是守有餘而攻不足,王族是七國中唯一的蠻夷出身,制度鬆散,貴族勢力尾大不掉,多昏君亂臣;

齊國:物產豐饒,風調雨順,人丁興旺,國富民安,長此以往的結果必然是主上沉迷於奢華而臣民畏懼於戰爭,何況齊國三面強敵,早失了拓展空間。

戰國七雄中,韓燕兩國始終是中等強國,從來沒有稱雄天下的資本。剩下的齊秦楚趙魏,分列中國的東西南北中,都有統一中國的資本。

魏國的希望在戰國初期,秦楚都是內亂不斷,趙韓不如魏國。但是魏國的坑太大,魏文侯努力了50年也無法形成對趙韓的壓倒性優勢。魏文侯的策略在當時看來穩紮穩打可圈可點,但以後來者觀之,未必可取。趙魏韓初立,飛地林地,彼此掣肘,三國之間無法決戰,只能在友好氛圍中交換土地緩慢地形成國境。魏文侯過境趙滅了中山,長期看趙韓必然是傾向於中山國脫離魏的控制,形成新的均勢,以免魏國過於勢大而滅了自己。因此,魏國的唯一希望是向西,趁秦國勢弱,聯合趙韓不停地錘打秦國(許諾以魏東部膏腴之地換趙韓協力,趙韓為了早日領土完整與擴大是有意願協助的),攻取咸陽。佔有了關中與河南山西西部,就有了爭霸天下的希望。以魏國初期軍事經濟文化的全面超前,依靠兩代人的努力,這個目標是有可能實現的。魏文侯的急於求成,反而給子孫挖了更大的坑,即使子孫都有其賢,也難以實現統一三晉(魏國的地形狹長,飛地最多,根本無從著力)。實際上,魏國的強盛雖然持續了近百年,但是從武侯繼位和吳起出走起,魏國的下滑勢頭就不可遏止了,能守住國土都越來越難。

說完了魏,再來說齊。齊國的綜合國力不輸任何一國,但是齊國的地緣極差。齊國往南攻楚,打下的土地就會在十餘年內,被一次順流而下的總攻盡數奪回。齊國的國力雖然在趙魏韓之上,但是不如抱團的趙魏韓,往西攻打三晉,初期能佔優勢,而三國一旦形成合力反攻,齊國也只能失敗而回。齊國的唯一希望是往北,滅了燕國,再遷都於薊,以齊地之強經營燕地,再逐漸蠶食中山和趙,盡占環渤海地區,這就有了稱雄的資本。但是齊國的目標從來不定,時而侵燕,時而攻魏,時而伐楚,歲月蹉跎中,齊國也錯過了一統江山的可能。

秦楚趙都處邊陲之地,要想最後實現一統天下,都必須走軍國主義路線,事實上他們也是這麼走的,因此三國的軍力始終極強。

趙國雜處韓魏齊燕間,號稱文明之國,耕地有限,因此趙國無論如何也實現不了秦的嚴密政策。並重農工商與胡服騎射的策略才是靠譜的。趙國在大部分時間並沒有問鼎天下的實力,也沒有那個野心,盡量做強自己的實力,確保列國間的實力均衡,是趙國長期思考的,並積極予以落實的。

楚國的主要問題是地緣劣勢,人口不足與根深蒂固的貴族政治。不管是鄢郢還是壽春,都處於江河的中下游,他國順流而下,糧草運輸成本都不是大問題。從楚國攻蜀地,要逆流幾百里,十分不易,秦國在奉節築個堅城,駐上萬兵力,楚國就無所作為了;從楚國攻關中,需要翻越幾百里大山,糧草供應困難,而要應付秦國偷襲,必須出傾國之兵,糧草供應更困難,即使偶然成功殺到咸陽附近,糧草的窘迫也迫使自己不得不放棄既得城池,撤回國內;韓國是軟柿子,但也不是可以隨便捏,趙魏出於唇亡齒寒會出兵救助;齊楚實力均衡,齊國糧錢更充裕,如果楚國深入齊境,被打防守反擊擊是可能全軍覆沒的。楚國未能趕在秦國前佔領巴蜀,是最大遺憾,當時的楚國對地緣沒摸透。等到秦國徹底消化巴蜀後,楚國的統一就沒希望了,國都面臨兩邊攻擊倒變得更脆弱了。

最後,再來說秦。關中和巴蜀兩塊豐腴之地,四周都是天險,易守難攻。秦國地處黃河長江上游,順流而下可以到達三晉和楚,運糧效率大大提高了。秦國以養馬起家,西北產良馬,容易建設強大的騎兵部隊。商鞅變法,把秦國建設成高效的耕戰體系,秦國徹底脫胎換骨了。天下一統的形勢一下子明朗了。


希望大家不要大談特談地理位置了,太膚淺。只要是人的問題好不好?

秦孝公時期,秦國有商鞅變法,商鞅變法不談,這個是事在人為的典型;司馬錯收巴蜀,世人都知巴蜀好,那楚國距離那麼近,為什麼不佔?而且此時函谷關在魏國手裡?商鞅變法前,魏國之強大不用多談。

秦惠文王時期,秦國重用到處碰壁的張儀,誰能想到這貨這麼厲害呢?但惠文王想到了。更不用談此時的司馬錯和樗里疾,以及蒙恬的爺爺的蒙驁(小角色,但放眼七國已經很厲害)。

秦武王功勞也很大,但由於亮肌肉暴露野心歷來爭議也多,不談。

到了秦昭襄王前中期,羋月和魏冉,白起一配合把楚魏韓打爆了。到此時你們所談齊趙實力都已達頂峰。但齊趙有能拿的出手的文武搭配的班子嗎?廉頗老矣,不得趙王信任,最終變為三姓家奴。李牧更慘,你們的戰神,我不敢評論。

之後秦國兩代不提,但朝堂文武百官優秀,沒什麼大礙。

到了始皇帝,文有呂不韋,甘羅,將星如雲年紀輕輕就已經初具一統天下的天時地利人和,接下來砍菜切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