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内》就没有提五运六气,需要自己分别理解《中内》和五运六气,然后自己归纳消化。《伤寒论》也是这样,需要自己理解后,再自己归纳《伤寒论》和《中内》关系。还有《诊断学》《方剂学》虽然有点联系,基本上还是离散的。


没看懂你在说什么,诊断和方剂本来就是两个东西,难道西医诊断学和药理学有联系?中内里面就有诊断和方剂这不是联系一起了?五运六气本来本科就没有教,是你自己去扩展的内容。五运六气属于争议很大的内容,所以都是自己有兴趣再去学。


学的时候得分开学,用的时候得整体用。

学厨师,得先学切菜,学颠锅,最后再炒菜。学开车,得先学起步,学转弯,学倒车,最后才上路。不能菜不会切,进厨房炒整棵大白菜吧!也不能刚会启动车子就上马路上跑吧!学医亦如此。

至于五运六气,我从来不用。学著费时间,还不一定有多大帮助。另外,现代人的生活作息早就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五运六气运用在人体还有多大作用?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不是中医知识没有串联起来,如果一门学科,特别是应用型学科的知识是断档的,分块的,早就凉了。

这是现代中医发展模式的问题,当然,也快凉了。

现代科学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各行各业都要不断细化,因为要发展,要细化,就出现了专门的研究人员,对中医学来说,就出现了科研、理论和临床的分化,这当然很好,我非常赞同术业有专攻,但是搞科研的被西化,搞理论的文学化,搞临床的不知道什么化,三种人都干的不是一个事,怎么能联系起来。而且现在的教育就是专人做专事,我是搞诊断的,那我就讲诊断,至于方剂,我不太懂,怎么联系,我不关心。比如中诊会告诉你润苔可见于风寒,而风寒不出现润苔。比如中基会在水液代谢参与的脏腑上的阐述在气血津液、藏象、病理因素等章节的都不同,同一本书不同页数不同章节给了不同的阐述,是有点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可以给你最中肯的建议:先把教材搞明白。你或许会问我说你自己都讲了教材有问题,为什么还要看教材?第一,本科规划教材是正儿八经的学科大牛编的,哪怕有问题,也是学习中医最捷径的书了。第二,我能发现问题是因为我读的时候是一个字一个字抠的,前后的章节和文字我在不断对比和重复,所以我发现了问题。

另外再提一句,运气是内经提出的,和运气有关的方子主要也就三因司天方,中内和方剂是没有收录的,没必要再联系中内和运气了。其次如果你还处于学习诊断和中内的阶段,就别看运气了,这种东西属于锦上添花,如果自己还在雪中,就不是送碳了,怕是大暴雪。如果你读的还是李、刘一类,那祝你好运。


因为中医教育邯郸学步,削足适履。

中医有一个西医没有,或者不完善的东西,就是方剂,中医教学里,方剂学和中药学是两门基础课程,这在西医当中是没有的,西医只有药学。

什么是方剂?方剂用现代白话说就是综合性的中药治疗方案,每一个方剂都是一个治疗方案,那么不同的方之间必然有其典型方证、非典型方证、诊断学差异、相对禁忌、绝对禁忌,这是现代中医教育里严重缺失的东西,也是很多中医不会用方的原因。。。

最近看到一个病人,气促、发热,全身浮肿,有胸水,四肢冰凉,消化极差,气喘,脉细弱无力,典型的阳虚水泛,就是这样一个病人,方剂里大量的寒凉药,甚至还用葶苈子这种虎狼药,这分明就是在杀人!果然,病情越来越严重,这还是主任开的方。。。

而《中医内科学》更是在毒害学生,过早限制临床思维,这才是最可怕的,一个疾病下就给几个证形,甚至给了一些很难得可以对的上方证的方剂,而一些非常典型且常见的方证根本没有,这些都是《中医内科学》这本教材的失败之处,中医想真正发展,这本教材不修正,必然是最大阻碍之一。


同一个病人,n个不同的中医医生来看,能看出n个不同的疾病。

同一个中医医生,给不同疾病的病人看病,诊断不一样,开的药方却永远一样。

你说呢?


请看潘毅老师写的《寻找中医失落的元神》系列


因为这些知识的中心是人的修证体系,这个中心被极力打成迷信,那些随它而来的知识自然变得碎片化,不得不依附于现代医学理论大厦而苟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