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被許多人詬病的偽精神分析心理諮詢中,比如,防禦性分析,亂套理論,拖延操縱來訪者的諮詢中,移情也會發生嗎?


再更:來自精神分析主體間派代表人物的移情觀點。

認知行為療法與移情概念:


二更:最近在看《移情與投射》這本書,摘錄書中原話:


「移情」的說法,屬於精神分析的核心專業術語。精神分析肯定會說,移情必然在心理諮詢中發生。

如果把精神分析比作一輛車,移情好比精神分析這輛車的一個輪子。車需要輪子才能正常開動,精神分析如果丟掉移情,意味著把工作的基本工具都丟了,無法正常開展心理諮詢工作。精神分析必然要說,移情一定存在。

先看看精神分析的「移情」:源自咨訪互動產生的,來訪者對諮詢師的感受、情緒、態度等,這些情感、態度中,較大程度帶著來訪者過去經歷中的情感、態度等,轉移到諮詢師身上。(這是我總結的理解,非「移情」的標準定義。精神分析的移情概念不斷發展,內部並沒有統一認可的定義。)簡單理解為:移情的「外衣」是來訪者對諮詢師的情感、態度等,但這件「外衣」之下,內核是來訪者過去的情感、態度等。

移情的英語是「transference」,直譯為「轉移」。如果用「轉移」的意譯,更容易理解「移情」的意思:對他人的反應轉移到諮詢師身上。(說句題外話,「transference」最初翻譯為移情時,業界認為是「神翻譯」,後來發現弊端太多,不僅不準確,還造成誤解,可惜已經約定俗成,很難糾正。)

用認知心理學的視角,分:

「自上而下的加工」,又叫「概念驅動加工」——頭腦中已有的心理內容,包括記憶、期望、動機等,影響當前心理活動,j可以簡單理解為「基於經驗的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又叫「數據驅動加工」——當前的現實刺激,影響心理活動,可以簡單理解為「基於刺激的加工」。

「移情」的產生,有著諮詢情境中,現實咨訪互動的「自下而上的加工」,也有著已有心理內容影響的「自上而下的加工」。人的心理活動,「經驗」和「刺激」的同步整合,形成當前的心理行為反應,是所有心理產生的過程。

精神分析把」經驗加工「定義為」移情「;認知行為會說這是自動想法、中間信念、核心信念;圖示療法會說這是圖式;……

見仁見智,」經驗加工「在所有當前的心理活動中都存在,在心理諮詢中自然存在。只不過,精神分析把這個心理過程定義為」移情「。


我之前的諮詢師暗示了我們要諮詢到天荒地老

她說過會給我保持現在諮詢費到我工作。。。。結果我提到要結束的時候突然說以後諮詢要以現在八百多諮詢費來計算。。。

上面只是我的吐槽。然而我現在認為把移情當作主要工作方式是非常沒有效率的事,有時候諮詢師水平達不到也不自知,一直拖著來訪,有一些來訪會難以識別這種問題,一直被剝削也不自知。移情永遠沒有結束,那要怎麼樣才算結束呢。。我的前諮詢師明確表示他們沒有學過定時評估這件事情,還覺得不評估才是理所當然,反問我你覺得你問這個問題是在想什麼。我現在當然是覺得你很辣雞啦。


雖然學過精神分析,但是沒深究過。所以,在諮詢中也不知道移情還是沒有移情,畢竟大家對它的定義是有區別的。

反正現在我做CBT—I治療失眠,也就兩個月,8-10次就完事了,可能沒功夫移情吧。

你想啊,做精神分析,動輒30次,還有幾年的。你就幾年裡每周見一隻狗,和它呆一會兒,能沒有感情???

這個比喻可能不太對,別噴我噴的太狠,我先跪下了。_(:τ」∠)_


謝謝匿名邀請,剛剛我還在公眾號寫「移情」的稿子,就看到你邀請我回答這個題目,正好對於這個問題我再拓展答一下。

所謂「移情」,嚴格定義來說它是精神分析的一個術語,指的是來訪者把對父母或者對過去生活中某個重要人物的情感、態度和屬性轉移到諮詢師身上,並相應地對諮詢師做出反應的過程。

舉個虛擬的例子。

某個女性來訪者,原來和前男友交往,發生了一系列不太好的經歷,這個前男友屢次打擊她,對她各種指責,各種穢語。多次打擊這下,這個來訪者漸漸呈現出對自己的不信任,懷疑,也在情感中造成嚴重創傷。

後來,這個來訪者前去諮詢,找了個男性諮詢師,諮詢過程當中,這位男性諮詢師無意間透露了類似的情感感受,結果在這樣的情境之中,來訪者憤怒了,不僅對諮詢師百般辱罵,而且把這種挫折、不快和痛苦,全部發泄在了諮詢師身上,並憎恨諮詢師。

這是一種移情的典型表現。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表現,就是來訪者把諮詢師當做了某個生活中的重要任務,在諮詢工作的特殊環境之下,逐漸對諮詢師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和感情,表現出十分友好。

如:來訪者在諮詢里對諮詢師說,「我特別欣賞你,覺得你態度很好,這讓我感覺很愉快。」

在這之前,這個來訪者曾經有一個大學老師對他也是這樣,態度特別好,父母總是指責她,罵她,但是這個老師卻不會這樣。然而,大學畢業以後,就沒辦法和老師再見面了,這種感受很難得到。

面前的這個諮詢師,來訪者產生了這樣的感覺,這種十分友好、敬仰、愛慕的狀態,很是親切,會特別依戀、順從諮詢師,甚至開始關心諮詢師,要了解諮詢師的衣食住行、家庭的生活等。

而這樣的情況,也是移情的一種表現狀態。

前面的那個叫做「負移情」,是把不良情緒轉移到了諮詢師身上,後面的那個例子叫做「正移情」,是把好的情緒和感受轉移到了諮詢師面前。


那麼,心理諮詢中移情一定會發生嗎?如果說「一定」,那麼這種說法是有待商榷的,因為心理諮詢要發生移情需要有特定條件,這個特定條件要包括兩點:

一是技術操作的適用性。這是前提條件,如果來訪者心理諮詢的問題,本身性質很單一,而且心理諮詢師採取的不是精神分析流派的操作,就很難產生移情。

舉個例子。

有個來訪者前來諮詢,說自己有嚴重的拖延行為,一直沒法改善,每天就總是玩手機,控制不住,希望諮詢師能幫助自己改善一下這個情況。諮詢師了解情況以後,採取了行為療法的策略,通過大量的行為技術,如:分級任務作業,類似這樣的操作性諮詢方式,讓來訪者改變自身的困擾。

來訪者的問題性質較為單一,且需要集中的問題在於簡單的行為改變上面,沒有其它感受的困擾,同時諮詢師採取的又是行為諮詢的技術,移情就不會發生。

假如是精神分析或者動力學流派的諮詢師,這就不一定了,有可能產生移情,諮詢里會大量詢問過往的感受,以及造成拖延的行為原因,在這其中,會牽扯出許多內在的情感和感受,一旦這種拖延的經歷某個挫折、不快與痛苦再次在情境中出現,就有可能產生移情。

二是情感捲入的深度。情感捲入程度越深,移情越容易發生;情感捲入比較淺,移情就比較難形成。

心理諮詢是一個注重情感感受的工作,不管是精分流派、認知行為流派還是人本流派,諮詢態度是相通的,尊重、熱情、真誠、共情等這些態度,始終都在心理諮詢裡面,諮詢關係是工作的基礎。

既然如此,心理諮詢會有一個從不信任到逐漸信任,最終形成穩定的工作聯盟的階段。這種信任,是一種「情感感受的力量」,一旦來訪者感受到這種「信任」有被破壞或者不舒服的感受,就會內心痛苦。

在這過程里,許多過去帶來的痛苦和負性情緒,也會轉移到諮詢師的身上,這點尤其是在不同諮詢師之間做多次諮詢的來訪者身上較為明顯。

比如前面幾次遇到的諮詢師都讓人痛苦,存在很多問題和困擾,新認識的諮詢師,總有那麼一些不太舒服的地方,心裡一直會想,「這個諮詢師是不是很靠譜」、「到底行不行」、「它對我好不好」等。

在這樣的心態之下,那麼就有可能在某個情境之下把負性情緒轉移到諮詢師身上。

當然,這裡來訪者也不要有太大壓力,這不是你的錯,不要總認為你向諮詢師發脾氣、抵抗、不配合,就一定是你的問題。諮詢師這裡面設置做得好不好,態度合不合適,在這過程里你有沒有感覺不舒服,都是要考慮的,這裡面,可能會有諮詢師本身的問題,或許是無心的,也許是失誤,然後就造成內心不悅了。

這時候,可以有兩種做法:一是等氣消了以後再去溝通,找諮詢師再談一下,看對方的態度有沒有道歉之類的,如果道歉,你覺得可以繼續工作也行,要是不道歉走人也沒關係。二是找新的諮詢師,關係破裂以後就結束了,也不糾結還要不要繼續。


綜上所述,心理諮詢裡面移情產不產生,主要還是要看技術使用的操作和過程,以及諮詢師和來訪者之間共同面對的目標問題。

從流派的操作和分析來說,精分流派的移情發生概率是很大的,基本上要做諮詢,只要是這個流派去進行諮詢,就很難避免不產生移情,畢竟這裡面要處理的情感、態度和感受太多了,情感捲入程度較深。

如果是行為療法,比如你是強迫行為,多次洗手停不下來,諮詢師評估以後給你採用的是「暴露療法」,不談太多過去的事,直接就解決你的行為困擾,像這種就很難有移情產生。

具體還是要看心理問題的性質和技術選擇的方向。


曾奇峰等,在他們的培訓視頻里系統講解過如何定義、界定移情;另外這本小手冊也值得看看,是各種療法中關於移情如何界定、如何工作的概括總結(有些流派不將其明確定義為一種現象,但也肯定它的存在),絕版了但是多抓魚偶爾會有掉落。

判斷移情是否會發生,先要明確界定移情是什麼。抱歉我的水平不足以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反正我知道它不是什麼旖旎美好的夢幻泡泡,也不是什麼電光火石的魅力時刻,而是水泥沙子一樣的構造基礎而已。你想修補自己的房子,如果它是混凝結構的,確實是需要用到;如果你的房子是林中小木屋等其他材料的,那就用不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