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认知科学的发展,是对物质与意识更科学的研究,让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变得像没有科学性的思辨玄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发展可以看成对伦理型的哲学的剥离;语言学逻辑学形式科学的发展也是对哲学的一些剥离;芝诺悖论算是那时候的哲学问题,但在数学上不过是级数收敛;物理学开始于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这些哲学家的研究,但被阿基米德伽利略牛顿形成了独立的学科。

一些学科从哲学剥离出来,从很多的思辨走向比较独立的科学,那么哲学会剥离到什么程度?哲学是不是更像是没有许多知识的人更容易进行的单纯的思辨?

一些学科后面填上哲学二字,是哲学更显威力,还是哲学缺乏科学的某些东西,而变得无能?

(学哲学的不要打我)


这个问题的话题包括 哲学 物理学,说明什么,doctor of philosophy, 所有博士都是哲学博士。Darwin, Feynman, 等光看那些「科学」著作,其实是忽略了他们的哲学与人性光辉。


这个问题坦白的说是个很微妙的问题……

因为所有的学科本身,其实都是有自己的哲学内核和理论基础的……

广泛来说,从某个学科开始,在后面加「哲学」两个字,也就意味著,这是关乎该学科的哲学内核和理论基础的哲学……

这个内容是不可能消失的,而只有「到底谁去研究和思考」的区别……

很多哲学家也认为,该学科的科学家自己,要比哲学家,有能力更好地思考这些内容……

但是问题在于——事实上该学科的科学家自己,根本不愿意认真思考这些内容……

那么,这些内容,不交给哲学家,又交给谁呢?……

哲学家并不那么崇高,它和其他一切职业一样,只是单纯地不可或缺而已,而且,他们也恰恰是因为专业分工之后,很多专业从业者不愿意和专业以外接轨,才会存在的……

这既不是威力,也不是无能,这只是分工和现实……


绝对不会,哲学是有关世界观的科学!研究这个世界,我们还有很多无法解释现象。或者说我们人类到目前为止还只是在边缘,固而我们哲学应该把哲学放在科学的中心,而不是讨论其是否要被取代!我们目前所接触的哲学是缺少哲学家的哲学,我们的研究只是对既有哲学作品的解读。而真正的哲学必须是有哲学家的哲学,我们目前的所有在哲学方面的研究都是徒劳的!


不要相信科学能解决本体论


任何科学之下都有一个前科学的领域,以数学为例,数学中的点线面123如何定义?任何一种定义都需要其他的概念,这不过是一种循环,因此,基石是不需要定义的,因此科学建立在无需定义的集合体上,这个集合体就是前科学领域,这个领域属于哲学领域,他永远不会被科学取代。


谢谢邀请。

本人的观点是:

哲学核心的地方,比如逻辑、形而上学这部分,是不可能且无法被取代的。

至于其它部分,与其问会不会被其它学科取代,有被取代的趋势,还不如说哲学在今天,可能以一种或者与多个其他学科相联系,以与之合作的方式来实践哲学。

  • 哲学与科学——科学哲学(以前叫自然哲学)
  • 哲学与数学——数学哲学
  • 哲学与道德——道德哲学
  • 哲学与法——法哲学
  • 哲学与政治——政治哲学
  • 哲学与历史——历史哲学
  • 哲学与宗教——宗教哲学
  • 哲学与心灵——心灵哲学
  • 哲学与语言——语言哲学
  • 哲学与物理——物理学哲学
  • 哲学与艺术——艺术哲学
  • 哲学与社会——社会哲学
  • 哲学与人生——人生哲学
  • 哲学与自然——自然哲学
  • 哲学与逻辑——逻辑哲学
  • 哲学与教育——教育哲学
  • 哲学与经济——经济哲学
  • 哲学与管理——管理哲学
  • 哲学与心理——心理哲学
  • 哲学与生物——生物学哲学

至于题主所说

学科后面填上哲学二字,是哲学更显威力,还是哲学缺乏科学的某些东西,而变得无能?

我的回答是:

一方面,这见证了哲学的全面性和广泛性。另一方面,显示了哲学的性质——反思性。这也许就是如题主说的哲学的威力(当然也可以说是一次危机),正如吉大孙正聿教授说的只有经过哲学的过滤,才会变得深刻。


只有一种学科可以替代,其实应该称为一种技术——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慧。


谢邀,我的感触哲学是自然科学发展过程中发现的方法论,在研究自然中发现的一种底层的研究自然规律的方法论,是研究自然科学底层的方法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种我们怎么看待自然的一种方法,数学是什么,我们在感悟自然规律推导出他的基本原理关系,然后用数学的方式表达出来,是理论的应用,当每出现一个自然原理后,就诞生出一个新的数学分支,比如力学进步诞生出数学分析学科,经济学,计算机学科等等,数学的发展是依赖于自然科学的,数学是自然科学的语言是自然科学的应用,是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工具,哲学也是一样的,哲学分理性和感性的,理性来源于感性,唯物主义辩证法是理性方法,但是我们个体对于世界的认知理性源于感性,从个体角度讲如果没有感受到苦,你永远不会知道甜代表的是什么,记得当有一个叙利亚的小女孩第一次吃到糖的时候说了一句我到了天堂了吗,我们从来不知道天堂是什么样的,只有可能从地狱来的人知道天堂是什么样的,我们没经历过离别之痛怎么会感受到相聚之乐呢,感觉西方哲学偏向于应用,底层的偏向于东方哲学,东方哲学更偏向于底层的哲学原理,比如中庸之道,实际上是看清了双方利弊,在更大的一个视角看待一个事物,他是把一个事物的双方看成一个事来对待,并不是我们定义的中庸,哲学来源于自然科学,我的感悟在体会自然科学中一点一点的感悟到哲学的威力。


土壤我们每天都在踩,果实我们一直在吃,因为果实太丰盛,以至于我们冷落了土壤,。


谢邀。哲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哲学也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这个体系己经很庞大。这个知识体系中的很多重要成果,从人的青少年开始,就逐渐地深入人心,或是明确具体的原则与知识,或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对人的一生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一直指导著人的生活、生产与社会活动,没有人能够例外。什么样的其他学科能替代它?任何学科如果过于庞大,那么,都会被分拆,合了分,分了合,那是无知地瞎折腾。如果只是换一种说法起个时髦的新名称,那就更没有必要了。狂躁只能是一时,不可能是历史。在人类的历史上,有文化的人终究不会长时间地跟著无知与瞎折腾跑。


哲学理论自成体系。虽然它可以分化出很多学科。但哲学的研究方法无穷无尽。所以哲学不会被别的学科所代替。


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为什么可以看成对伦理学的剥夺?烦请给出论证。

另,哲学作为研究世界的学问,自然应根据世界的变化而发展完善,这和自然科学有什么区别,至使题主认为这是哲学的「无能」?

建议题主了解一下实验哲学、政治哲学、法哲学等分支,亲自去看看哲学是不是仅仅是一种思辨。

最后,点赞 @秦皇 ,科学主义时不时地就会冒出来,人们总是很健忘。


哲学需要退出一大片领域,即自然科学相关领域,这样才能保持住自己的学科。


没想到大佬们都在这呢。我把回答

认知科学的发展会不会取代哲学上对物质与意识的研究?

挪到这里,凑个热闹。

越来越会的。

当年缺少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方法,对物质与意识的研究只能沦为纯思辨,纯思辨达到一定的境界,也能总结出来一些逻辑规律,这就成了哲学最初的样子。

没有了有步骤地观察和实验,哲学对物质意识的研究就只能是定性的。没有了数据、定量关系的界定,哲学中的很多概念就太可能会互相冲突,导致混乱。这是哲学的无奈。后来人们注重观察实践,并创造了通过实验找定量关系的方法,纯思辨就被理论+实践所代替,澄清了很多哲学上的混乱。所以后来即使是纯理论也无不是在可靠的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得出来的。

在研究一个范围内的事物上,哲学思辨的形式逐渐被定量实验(要数据)、以及在实验基础上形成的可靠逻辑、加逻辑推导,三者结合的形式所代替。——这是个趋势。

纯思辨哲学要还想活著,就只能在现有的理论实践之外寻找其它解决问题途径,和提出科学之外的问题,比如,在伦理道德上人应该怎么做,该不该发展毁灭性武器等等,给科学提供一些思路上的启发以及科学研究的环境。再如知乎上各种脑洞,也不失是将来哲学的可能形式(狗头 )。。

我为什么说「越来越会的」呢?比如以前是上帝解决一切,现在是科学全面进军,上帝被挤到了某个角落,但还在很多人心中存活。只要有问题还没有得到科学的解决,上帝就有它存活的土壤。


如果哲学被取代了,说明在某方面你已经是全知的了。


不是哲学会不会被其它学科替代,而是哲学需要不断地去体会,时间长了之后,新的哲学体系才会逐步的出现,你看我说的对不对?


科学理论不过是对已知现象的阶段性总结。

形而上学是纯的垃圾。

数学是一系列实用的工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