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不过关 如何读


《史记》较易读,特别是各种列传,称之为无韵之离骚,各个版本也差不多,有注释的都挺易懂。《三国志》算是人物列传,建议可以看看易中天品三国,带裴松之注的版本会比较好读。

《资治通鉴》是本在人生各个阶段值得读很多遍的书,但较为难懂,建议看文白对照吧。


文言文不过关,那就说明不喜欢呗。如果喜欢历史,至少高中文言文过得去,有了高中文言文水平,看《史记》不成问题,一大堆注解史记的书、研究史记的书、关于史记的公开课,更是大大降低了阅读《史记》的难度。

如果想读,无他,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一篇一篇的,读一段有一段的好处,读一篇有一篇的好处,要讽要诵,看完一遍之后觉得开心,觉得自己读了,但是看看《史记七篇读法》,才知道太史公章法博大精深,第一遍读的那叫「读字」,不是读书。于是乎再来一遍,似乎觉得比第一次的「读字」略有进步,但还有好多微言大义没明白,那就上搜一搜呗,看看古人有没有对该传主、事件的文章,前人的看法如何,哦,原来是这个意思,那就找个舒服的地方,坐好,手肘有个地方搭著,嗯,握著中华书局小绿皮,再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呗,到了这一步,我想阅读速度快不起来,因为是自己主动的想探索该传的一些问题,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想形成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

嗯,综上,我想对于读书,自己想读的意愿更重要,而启发这种意愿,看看《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国立新竹清华大学张元教授编著的《自学历史—名家论述导读》、以及知网上搜名家讲述自己是如何从事历史工作的,有黄永年、王仲荦等大家讲述自己的经验。

为前贤所感动,就会想著去拜读。

如果对于三国,那么看看朱永嘉《论曹操》、方诗铭《方诗铭论三国人物》、吕思勉《三国史话》,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文章,看了之后,食用《三国志》更佳。

值得一提的是,方诗铭老先生在上海社科院一辈子主要成就是《古本竹书纪年辑证》,其他方面的著述较少,但是关于三国的论文,和田余庆政治分析的风格类似,阅读体验极佳,网上替三国翻案的文章,大抵不超出上述几家的范畴。

所以说,别急,慢慢来,慢慢读。别高估短期可以达到的高度,但绝不要低估一个人持久努力可以达到的成就。


如果古文的基础很差,就先把王力的几本书读透了,再读史记没有压力,史记读完可以读资治通鉴了。


我在高中时就看了这三部书,文言文版,没有全部读完,但阅读理解没问题。我是1995年初中毕业,按那时的学校语文教学内容,好好学完全可以满足阅读古文的需求,另外再配置一本辞源的【语词分册】。这里的古文是指相对于骈文而言的文体,以上三本史书都是在这个范畴内,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需求:其一:仅想读古籍的内容,而且也不想掌握读古文的能力,这层需求最简单,直接读古文白话本即可,无需额外学习和借助工具书。其二:获取原汁原味的古文内容,且期望在这个过程逐步提升古文阅读能力,以提升阅读乐趣和效率。这个需求可以阅读注释版、文白对照版,但是这类史书的注释版貌似没什么特别好的版本,因为很难兼顾学习与阅读的功能,可以试著读多几种,通过大量阅读来潜移默化提升解读能力。其三:要掌握通畅解读所有古文、系统化解析古文的能力,达到精通的层次。需要系统化地学习,比如王力编写的【古代汉语】这类教材。


先看看三国演义吧


只要有爱就没问题~~要不是,何必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