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写了很多居然违…

重写一次,悲伤。

说这两个词是错误的乃是教材才会说的,特别是……嗯。

形而上学(metaphysics),指的是研究存在的本质及其结构,以及由此衍生的有关实在的诸多问题的学科。词语本身来自于罗马人汇编的亚里士多德的手稿,因为这部分在《物理学》之后,因此得名。它不是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待问题,这是我们的误解或者说算是苏联传过来的坏毛病。(这个词我的公众号里有详细名词解释,感兴趣可以看看)

唯心主义则是强调在思维以外不存在别的东西,这里的思维是指具有思维(精神)本质属性的一类东西,而不是指某个人的思维(说实话,哲学史上似乎没有哪个哲学是严肃地提出过本体论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或者说强调思维是第一性的,其他实体是由精神实体派生的。唯心论和唯物论是一元论里对立的两个理论,当然还有二元论和多元论(比如笛卡尔和斯宾诺莎)。

说这两个词就其概念就是错的,这是很傻的。这两个词就其概念也好,就其历史也好,都没有什么决定性的错误。形而上学这个学科确实遭受过批判,特别是在十八十九二十世纪的时候,但是除了那些推崇科学主义的人以外,似乎大部分人(如Marxist和逻辑实证主义者们)都是「以为自己在批判形而上学」,其实依然是在讨论形而上学问题。 至于唯心主义嘛,大部分唯心主义事实上强调的不是思维在时间上的第一性,而是在逻辑上的第一性(没有哲学家会傻到去挑战科学的事实)。而且有许多伟大的哲学理论本身也是唯心论的,比如康德的先验唯心论或者叫做批判的唯心主义;黑格尔的「精神」,都是非得做成唯心论不可的理论,否则其融贯性就会被削减。

不敢多说了,怕又…有问题可以继续交流


你觉得世界到今天的这个地步是仅仅靠著科技进步,那就是唯物主义者的观点。

而实际上,导致我们世界发展有许多科技物质之外的事情。如文艺复兴,我们明白了人是主体,慢慢的摆脱宗教。又在之后的启蒙运动,发现我们人的自由意志,可以尽情的用理性去创造,去发现。

还有各种对善的定义,对美的定义,对道德的理解。如果我们失去了这些,我们人类真的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吗?可能说不一定吧。

在我的想法中,唯物主义是没有给自由意志留下空间的,也就是说始终没有摆脱决定论的影子。

以下说个很有意思的例子,若世界是物质的,那我们人就是物质的,那物质就得遵循物理规律。假如我有一台计算机,现在我抛一颗骰子,只要我准确输入空气阻力,手给骰子的力,桌面的弹力。。。等等数据,那我可以计算出落地时骰子的点数。而骰子和人都是物质,假如现在有一台无敌计算机,那我是不是输入所有数据后就可以计算这个人的未来?这就是决定论。

决定论是相当消极的哲学观,要不然每个人都不会尝试去挑战和改变,所以这也是必须给自由意志留出位置的必要原因。

在最后,我想说,哲学如果太飘渺,确实无用,但如果太实际,那未免显得太悲哀。每一种哲学观都有他存在的原因和必要性,也是代表著人类对智慧的追求,没有对错,只有信或不信。


世界上所有的言论只是一个观点,并非真理

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只是一个视角,并非真相


怀疑主义以外的主义都很可能是错的。


知道的人不会玩知乎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