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曆和農曆,哪種紀年法更加科學和先進呢?假如未來我們能夠達到美國這樣的高度,是否可以廢除掉西方的公曆紀年法,採用自己的曆法呢?


看了一下評論,感覺題主似乎有點像《至道學宮》的粉絲?被那種腦殘公眾號給忽悠了?

----------------------------------------------正經回答-------------------------------------------

兩種曆法各有各的好處。

公曆的年和回歸年(365.2422日)保持一致,這樣就不會出現寒暑倒置的情況,而且年的長度大致恆定,計算時間相對簡單。不過月份沒有天文意義,要查看月相啥的是不可能的。

農曆是陰陽合曆。其月的長度跟朔望月(29.5306日)保持一致,年的長度又和回歸年保持一致。具體做法是:一年12個月,6個大月6個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這樣一年就是354天,比回歸年短了差不多12天,如果不進行校正,3年就會差1個月,18年就會出現寒暑倒置現象。

解決辦法是:19年里設置7個閏月,有閏月的那一年就是13個月,其原理是(19×12+7)×29.5306≈365.2422×19。

但是,陰陽合曆的月是按29.5天計算的,和實際的朔望月會相差0.0306天,80多年就會相差1個月。因此,在80多年內,會有1個19年的周期里有8個閏月。

這樣,就可以確保陰陽合曆的年的長度與回歸年一致。

陰陽合曆查找月相是非常方便的。

但是,用來計算時間就有些麻煩了,置閏的方法每個朝代都不盡相同,如果不進行系統地學習,是難以掌握的。這就使得大多數人用陰陽合曆來計算日期時就不如公曆方便。例如,計算公元1982年12月31日到2018年12月31日經過了多少天,只需要用(2018-1982)×365+(2018-1982)÷4(閏年數量)就可以了,不用查任何資料就可以計算出來。如果是陰陽合曆,那就需要查找這期間有幾個閏月,其中幾個大月幾個小月等等,然後才能計算出來。

陰陽合曆的年有時候是12個月,有時候是13個月,這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帶來不便。普通人是難以通過陰陽合曆的日期來推斷春分的,也就是說難以通過陰陽合曆來把握農時。

用陰陽合曆簽合同啥的也會很麻煩,例如簽5年合同,公曆的5年的日期是固定的,至多只有1天的誤差。但是農曆的5年就麻煩了,可能會有一兩個月的誤差,這誤差可不能忽略。

所以,沒必要放著方便的東西不用,非要自討苦吃折騰那些不方便的東西,哪個好用用哪個就行。

現在網上確實是有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鼓吹廢除公曆使用農曆,典型的就是《至道學宮》,這些東西非蠢即壞,有種的話你們就從自己做起,帶頭不用公曆。


牽涉到兩個問題,一個是行不行,一個是代價有多大。

關於行不行的問題,基本上是行的,不過農曆需要調整。

一,農曆應當改用歷理置閏,以規避時區的影響,統一中日韓農曆。現行農曆,先按日期劃分朔望月和節氣,然後再標定月份。這樣會使不同時區的農曆會偏差一個月。改為歷理置閏,先按具體時間劃分朔望月,既而標定月份,最後根據時區標定日期,這樣的話,全世界的農曆最多只會偏差一天。

二,農曆日期應當習慣標註當日干支(以及曜日或二十八宿值日),以確定準確性。廿八宿干支配合可標註420天,定位非常準確。

三,應當明確農曆中一個年的概念。比如,平月某日到次年該月同一日期的前一天為一年;閏月某日到次年對應平月同一日期的前一天為一年。

四,需要規定連續紀年,而且要指定機構提前發布一百年後的年曆(比如,每年冬至發布之後第120年的年曆)。比如,規定元封七年/太初元年為農曆「0年」,元封六年為農曆「前1年」,太初二年為農曆「後1年」,「主紀元2020~2021年」就是農曆「後2123年」)。

其實,農曆在商務、政治、社會活動上完全沒有問題。

商務上,可以以年為單位簽合同,也可以以月為單位簽合同(比如用「50個月」代替「4年」),也可以用周、日為單位簽合同(比如用「52周」代替「一年」,或用「730日」代替「兩年」)。

政治上,可以以月為單位規定任期,比如用「47個月」代替「四年」(一般十九年有235個月,五等分為47個月)。

社會活動,比如學期,則可按年。

至於代價的問題,則需要廣泛討論。

第一,國外經濟活動比較活躍的地區主要在歐美,普遍採用格里高利曆,若是中國或中日韓廢除格里高利曆,明顯是在為難自己,徒增精力進行日曆轉換。

做外貿的人都知道,中東地區相對麻煩,因為以色列和穆斯林國家是周五、周六休息,穆斯林國家周五是主麻日、以色列周六是安息日,要作禮拜,基本不工作。

第二,計算機系統普遍採用格里高利曆,轉換成農曆,工作量非常龐大,處理起來可比千年蟲複雜。

第三,保險行業生命表依格里高利曆編製。廢除公曆之後,只能以月份為單位(農曆有閏月)重新編製。生命表需要統計數據,而完成統計,需要幾百年。

第四,目前養老金是按月發放,農曆部分年份有13個月,社保局需要多支付一個月養老金,儘管也多收了一個月,但理論上養老金來源於以前的積累,廢除格里高利曆前並沒有積累這額外的一個月。

總之,曆法在社會活動中,就是個時間刻度尺。如今的活動,在時空維度上都有影響,突然改變的成本頗高,需要仔細評估才行。

個人覺得,如果非要體現中國傳統,不妨採用雙軌制。民事採用民歷(農曆),另行編製商事歷。商事歷一年12個月,商事年首在立春前幾天,十月至三月30天、四至八月31天、九月有31/31天(秋分在八月二十,31天;秋分在八月廿一,30天)。這樣的話變動不大,但又滿足了一些願望。


有沒可能不知道。但陰陽合曆比公曆不知先進多少。以回歸歲和朔望月的結合,掛鉤干支歷。甲子,冬至,合朔的各種對應引申出章蔀紀元。歷代曆法都有其獨特的中心思想。給不懂的人說不清楚。藝術一般美麗


第一,公曆是什麼?是太陽曆還是太陰曆?農曆又是什麼?

答:公曆所採用的是太陽曆,以平年365天閏年366天定為一年,回歸年本身是365.2422天,長期累積必須置閏來符合實際的回歸年,每四年一閏,每滿百年少閏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閏,即每四百年中有97個閏年。公曆的12月份和陰曆朔望月無關,我國常說的農曆指的是陰陽合曆。

第二,陰陽合曆的特點是什麼?有什麼優點缺點?

答案:我國從太初81分歷開始納入24節氣為開始,以陰陽合曆為曆法,俗稱的農曆其實指的就是陰陽合曆。24節氣屬於陽曆,古為平氣法,一直持續到明朝末年《崇禎曆書》誕生,才正式打算用定氣法,可惜的是明朝不久就滅亡了,後由德國傳教士湯若望將《崇禎曆書》重新壓縮整理,獻給清政府。太初將一年365又4分之1日平分24節氣,現在為定氣法,劃分15度為一個節氣,因為開普勒第二定律,所以每個節氣之間的相隔時間並不相等。

太陽曆本意是為農事做指導,但現在對於農事指導幾乎沒太大作用,比如你在廣東福建不可能看24節氣來務農,相對來說最重要的在於春秋分和冬夏至,他們代表的是四季的轉變。

並且24節氣和天象並沒有必然聯繫,如驚蟄打雷、春雨下雨,只是部分地區,漢代時期的雨水和驚蟄位值是調換的,倘若根據天象,並不信應該如此。而且我們也不清楚是否最初其他節氣沒有調換過,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對於天象和節氣的配合併不十分注重。

再者陰陽合曆有弊端,太陰曆是以朔望月,既評論為29.5306天(古代也沒有這麼精確,而且軌道是橢圓的所以說平均),導致太陰平年345太陰閏年384天,和陽曆的配合需要不停的補閏年,採用陰曆主要是因為指導人事,月相的變化對於人來說有神秘意義,比如初一十五上香,還有傳統節日和過年也是用太陰曆,現在的伊斯蘭教也用太陰曆,為的是更好指導宗教活動。

第三,我國是不是應該廢除公曆這種單一的太陽曆,採用傳統的陰陽合曆?

答:不應該,首先明白一個道理。現在國際上通用的就是公曆,我國也早就表明態度,曆法通用的時候,就會很方便。類似的就是度量衡的統一有多大意義,很多人因為覺得這個是西方的東西所以很排斥,宗教又因為公曆是採用耶穌出生年而各持己見,於是佛教誕生了佛歷、道教有道歷等,認為陰陽合曆絕對比現在公曆好用這是並不正確的思想,畢竟公曆相對來說更方便。

第四,簡述個人對於曆法的看法。

答:公曆固然通用,但是因為我國傳承久遠,過年、中秋、三元等重要的節日仍然採用陰陽合曆的方法,而且由於朔望月比起回歸年更方便觀測,已經融入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個人覺得目前採用的方法就很好,公曆就是太陽曆,而農曆就是陰陽合曆。只是需要閏年來補差罷了。而且現在陰曆也仍然可以配合干支歷,保留了這一文化。


發明在於新增,而不在於廢除。


不會,西方的公曆叫格里曆,他更加接近於回歸年。

陰曆,陽曆,新曆,舊曆,農曆,分別是什麼意思?

mbd.baidu.com圖標

可以看我的文章

曆法是社會學與自然科學的結合的產物,誰更加貼近自然,誰就會獲得更多的承認。

當然,我們祖沖之在南北朝的時候就測定了回歸年是365.2428天,與現代天文學測定的365.2428天只差0.0006天。也就是說,每過10000年,只差6 天!


補充:單論科學性,西曆跟跟農曆簡直不是一個level的。時間的度量本身就是依靠天體的運動,這一點任何曆法都無法否認。但是西曆妄圖將曆法強行附會於宗教,就造成了如今的混亂局面————————————————————

農曆是陰陽合曆,西曆是亂七八糟的太陽曆。農曆用二十四節氣表示太陽直射點的具體位置、用初一到三十表示月球的陰晴圓缺。

吹爆天干地支紀年法:年柱用來描述木星與地球的相對位置,月柱表示時令也就是太陽直射點,時辰就更不用說了。

還有已經被廢除的七耀日(現在用星期1-7表示)

漢語的數法不是我吹,世界第一沒商量

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耀八卦九宮十干十二支六十甲子。

西曆??hetui


肯定不可能。可預見的未來,一定是農曆、公曆並行。


乾脆廢除阿拉伯數字,用大寫數字吧


為什麼要廢除公曆?可是我們現在仍然在使用農曆。對外部世界裡好的東西我們包容使用,先進的東西我們學習消化,師夷長技應該是我們永遠的態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