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曆法中,為什麼天干有十個,地支有十二個?為什麼數目不相同?


戊己不落方位。天干為四象八卦。古代還有過十月曆。地支為十二辰。九宮為北斗。其十二個落點為十二辰。歲星十二年,一年十二月。一日十二辰。一月三十日。五六想乘。五六戊己也。五個十二六十花甲。六個十也六十花甲。二十四節氣,十二中氣,十二節氣。


天有六氣,地有五運。五運六氣各有陰陽二循(甲陽、乙陰、丙陽……)。

十天干即五運*陰陽。十二地支為六氣*陰陽。

甲乙丙丁戊&土金水木火

己庚辛壬癸&

這也是命理學的基礎。

地支:寅卯屬木,寅為陽木,卯為陰木。等等……

更多五運六氣知識可關注本人。

謝邀


如果數目相同,天干地支等額,永遠一一對應的話就沒法紀年了。十二年一輪迴太短,使用起來很不方便。

古代人壽命不像現在這麼長,一甲子(60年)比大多數人的一輩子都要長。


因為五大行星運行各有兩種狀態 上升散發與下降收斂 這個是10天乾的來源

12個月則是太陰曆的緣故 就是月亮曆法 30天為一個月 不就是360天么 後面還要置閏月的

知乎的天文水平著實不太行啊


十天干為伏羲所創,以生十日為基礎,計算天時之事;而十二地支為十二個月,作為計算地之事。


天干來源於計數,人有十個手指。十數為一旬,三旬為一月。手數與天文聯繫起來。

地支來源於一年的十二個朔望月,在《山海經》、《淮南子》、《尚書》、《呂氏春秋》等典籍中均有記載。

地球和其餘五星都是在圍繞太陽公轉,由於軌道和運轉速度的不同,造成了行星運行之間相對位置的靠近和遠離,也就是天文觀測中的「行星逆行」。

在中國古代陰陽理論的指導下,根據五星相對於地球位置靠近和遠離的這兩種形式,把五星所代表的能量分為陰和陽,又根據五星影響地球的能量大小依次排序形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天干。

天干與地支相配,多出兩個地支無天干相配,形成了旬空,也叫空亡。這是由於日月五星和地球都在不停的自轉和公轉,攪動了原本相對靜止的黃道十二宮的能量場。

隨著時間推移,日月五星位置發生了改變,漩渦的位置也隨之發生改變,原來的漩渦消失,相鄰的地方變成了漩渦,周而復始,循環一周,從而產生六十甲子的往複循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