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為什麼是按陽曆來計日而不是農曆呢?高中時就困惑過,問了語文老師好像也沒給出解答,能說明一下這些節氣的淵源和每個節日定日子的依據嗎?還有為啥古代定日子不用農曆?


受2020疫情影響,我作為遲遲未能復工的湖北人民,在被迫給弟弟補習時意外從他練習冊上看到了對二十四節氣的解釋。手打上來以供參考~

侵刪。

陽曆,也叫太陽曆,制定的基礎是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地球繞太陽一圈,就是一年。現在我們用的「公曆」,就是太陽曆的一種。

陰曆被稱作「月亮歷」,是依據月亮的變化來修訂的曆法。月亮每經歷一次從圓到缺的循環,就是一個月。

而農曆實際上是一種兼顧太陽曆和月亮歷的曆法,叫作陰陽曆。這才是中國古人一直沿用的曆法,也是我們現在經常說的「陰曆」(其實叫錯了……)。

幾千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勞智慧的祖先們發現:冬天生活往往比較幸福,可以早早上炕,而且晚起賴床,而夏天的工時就比較漫長:日頭那麼大,還總也不落山……

工時最長,也就是白天最長的那天,叫夏至;而最幸福的那天,叫冬至,不僅白天短,而且吃餃子。

並且,他們還發明了一種東西叫做日晷,用來測量日頭的影子,然後發現,夏至那天,影子最短;冬至那天,影子最長。

這就是後來我們學到的,太陽直射範圍是南北回歸線之間。

有了冬至和夏至,古人又發現,每年有兩天,白天和晚上一樣長,這兩天分別叫為「春分」和「秋分」。戰國後期,節氣擴展到8個,分別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在西漢的《淮南子·天文訓》中,一年就已經被精準地分成了24等分,也就有了今天的24節氣。到公元前104年,《太初曆》正式把24節氣明確加進曆法中,成為農曆的一部分。

回到最初的起點:為什麼古代的節氣會跟現在的陽曆這麼的一致呢?其實是因為陽曆是依據太陽的變化來修訂的曆法,而節氣也是根據太陽的變化而制定的。所以它們在時間上當然會重合

順便淺談一下,農曆為什麼不是陰曆。

在中國古代,一開始是使用陰曆的,畢竟看月亮比看太陽還是方便不少。但是祖先們的主要崗位職能是種地,而月亮就不能提供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熱量,這時看太陽就顯得尤其的重要。另外,陰曆的一年大約354天,與太陽周期(陽曆)的一年差了11天,這樣就會慢慢產生一些差異。一年兩年可能還沒什麼感覺,可是過著過著,大家就從冬天過年變成了夏天過年,而且原本應該春天播種,也會因為這個差異順延到秋天,這日子就沒法過了。

於是勤勞智慧的祖先們又把陰曆與陽曆結合在一起,加上了閏月,創造出了農曆。


這個問題回答的簡單點吧,看懂了也就看懂了,不多說什麼。理論天文全都拋開,只要明白重點:節氣的時間每年都會有變化,不是固定的。

高中課本上也說了是某日前後,意思一般是那天,但是也可能會前後一兩天,用陽曆來算就在那三天左右,就比較準確。

但是農曆就不一樣了,農曆對應節氣每年差異較大,還會有閏月,這樣一來節氣就不是固定某一天左右了,節氣的日子會有些年份差不多,有些年份差很多。這樣一來,從編寫教科書的角度也好,從已經使用陽曆的角度也好,當然是用陽曆顯得方便,因為就記那個日子就好了,農曆你得畫歷年節氣時間表對應太費事了。

最後,古人當然是用農曆計時的,沒有用陽曆的,很多老人現在依舊每年都會買曆書,就是因為每年對應不太一樣。

說的不對的,歡迎指正。


農曆是根據太陽和月亮的運行確定的,根據月亮確定每個月,根據太陽確定一年,所以農曆不是陰曆或陽曆,農曆是陰陽曆。節氣根據太陽確定是為了指導農業生產,這和農不農曆沒有衝突。

陽曆的代表有格里曆(也就是目前的西元公曆),陰曆的代表有伊斯蘭曆。


同問同問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轉動得來的,但是當時應該是用的陰曆,只是這個時間應該是不固定的,每年都應該不一樣,節氣給出的也是差不多的那幾天時間。

當時應該有專業的天文觀測人員,根據太陽的升降,測量來得出節氣的具體時間。可能會有一定的誤差,但不會太大。

後來引進公曆以後,為了方便計算,就對二十四節氣進行了修訂,固定一個陽曆的時間啦~


農曆是陰陽合曆,也就是陽曆和陰曆疊加出來的

陽曆全稱太陽曆,和太陰曆也就是陰曆相對,都是中國的傳統曆法

你不會真的以為陽曆是外國的曆法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