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SSIAN GTR LM NISMO采用前置前驱动力传递更直接使其极速和加速高于其他MLP1赛车,但是牺牲了横向g值,NISSIAN在赛前对此车好像十分自信,有各种广告和宣传,然而实际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LM NISMO被第一名保时捷919套100多圈(24小时赛道跑一百圈是要很久很久的…),NISSIAN在赛前的表现和大力宣传显得他们对这样的成绩毫无预料,NISSIAN这样的大厂也不会有傻子工程师不了解赛车就立Flag,因此我个人觉得这样的成绩十分蹊跷。难道是撞毁维修花了时间么


1轮胎,此车轮胎为奥迪配方。

2变速箱,面对一个马力超高的发动机,仅配备了LMP2的变速箱。

3此车的悬挂及其脆弱,只能上一点点路肩,且不可激进驾驶。那就尴尬了

我听说的是因为没有足够测试调教,勒芒之前已经决定把整年比赛当做测试。勒芒当时的具体的问题是回收能量的飞轮无法使用,整场比赛都是无ERS的情况下跑。没有动力,极速实现不了,速度不够,高下压力也实现不了。没有ERS,内燃机和刹车都承受了超能力的压力,耐久度也就不行。至于广告宣传,显然是和研发程度脱节。


有空写一点,慢慢挤牙膏


首先要澄清一点,虽然日产尽力在吹这车是前置前驱,但是实际上,这车是中置前驱(可见题主最后一张图,引擎在前车轴后座舱前,变速箱在前车轴之上,如果引擎在前车轴上,那么还可以认为是前置引擎。另外,wikipedia(Nissan GT-R LM Nismo)也把这车归类于中置前驱

其次还是帮日产「洗一下」。日产的KERS原本使用飞轮+cvt的方式输出动力,然而开发完了结果15年的新规把cvt给禁了,最终KERS用的是前轮离合器,后轮行星齿轮的方式,并不能有效得把750hp有效输出。至于正赛,貌似就直接把KERS关了跑。于是乎马力还没Rebellion大,只有500hp(好像还不如p2,p2好像有600hp)。

变速箱方面,用的是一只5速的变速箱,有人说是P2的变速箱,拜托,这个都不如P2,P2都用6速了。档位少在勒芒的一个影响就是会给引擎带来过多的压力(mulsanne有减速弯,想要跑得快,又吃直道尾数又吃加速)。像丰田,很简单粗暴,wec用6速,勒芒会换7速变速箱。

悬挂,大部分的重量都吃在前轴上,加上esses弯折腾。我就问哪家有优秀的设计或材料能解决这个问题。

轮胎,金天汉说到了,原本问米其林订了16寸高断面轮胎,后来KERS不能用,那就得换18寸,结果米其林没时间开发,甩了个隔壁奥迪的,还压力给得非常保守(没时间测试啊)

于是最后的结果,车重比P1-L重,比P2轻,马力没prototype的任何一辆车大,空力比p2好的车。

而且测试还没怎么做,不就是赶鸭子上架吗?

忘记说了车手也不咋地,不过个人觉得他们还是挺尽力,挺认真的,

为了追求空力,于是离地间隙比其他的P1都要低,结果有一辆(没记错是23号)在赛道上撞上碎片,结果前脸+引擎盖就掀掉了。修了好久。

资料参考:wikipedia(Nissan GT-R LM Nismo)


说实话,前置前驱还是蛮有想法的,但是过热啊过热...

赶紧把GTR三个字母抠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