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榜单被流量明星占据了半壁江山?怀疑自己是不是整个2018年都没怎么听过新歌了

链接如下:QQ音乐巅峰榜2018年终榜单 没听过这些歌,算我输http://url.cn/5Btdf21 @QQ音乐


流量是坏事吗?这是最根本的问题。确实,当下的音乐圈俨然是流量当道的世代,你可以不认可流量,但无法阻止流量的大势。而「流量」两字变成贬义,大概是从质量掺杂的鲜肉新星崛起开始的。正如树大有枯枝一说,大家往往著眼在「枯枝」上,却忘记「枯枝」只是巨树上少数的存在,枝繁叶茂才是生物正道。

正如这次QQ音乐发布的2018年巅峰榜年终榜单,作为流行趋势向的音乐排行榜,流量当然是它的参照因素。(美国B榜、韩国Mnet榜也是一样啊)榜单统计反映的是大数据下的客观事实,但最可怕的不是榜单上的名字一个都不认识,而是在连听都没有听过别人作品的情况下,就人云亦云,三人成虎。

自上年年末开始,各大音乐APP便陆续发布年终盘点,QQ音乐巅峰榜的年末榜单算是比较晚的。但整篇看下来,其中的数据统计却是可圈可点的。

首先从用户基数看,此次的榜单数据就具有广泛参照性。

在统计学中,样本选取是关键的环节。大数据时代下,不愁找不到数据样本,但数据的广泛度却是难以兼顾的点。16年腾讯音乐重新整合了旗下音乐板块,成立TME音乐娱乐集团。凭借长久以来积累的产业资源,用户基数是腾讯音乐最大的优势。

巅峰榜单的扉页说明提到了本次数据来源:8亿注册用户的听歌数据、6500亿次播放记录采集。调查范围的全面极大程度保证了榜单数据的可靠性,同时也避免了少数偶然误差(恶意刷榜)的发生。

再者本次巅峰榜的排行分组也很科学。榜单共列出17个类别的分组项目,其中囊括国内和国外,新人到老牌歌手,热门综艺和付费作品。越是精细的音乐划分,越能突出榜单的科学性。

问题所述的「流量明星」应是暗指「唱功实力」不足吧?但在QQ音乐巅峰榜上我们依然能看到很多「实力唱将」吖。十大内地歌手中,张碧晨的气声唱腔已在新生代的前列,张靓颖的海豚声也是实打实的唱功,李荣浩一直以来的创作能力乃有目共睹的。而港台方面,我们也能看到陈奕迅、周杰伦、林俊杰等良心保证。如果真的说「流量」,那邓紫棋算是流量多吧?但人家的唱商也是毋庸置疑的。

同时榜单也划分出时下大热的综艺、影视、网路热歌模块。十大影视单曲中上榜了在播剧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主题曲《知否知否》,也有去年现象级剧集《延禧攻略》片尾曲《雪落下的声音》,刘若英执导电影《后来的我们》同名曲。这一首首歌曲的呈现也和大众预想的出入不大,足见其榜单的客观真实。

另一方面,它也考量到国外歌手的数据

本土化的音乐APP,向外延伸是必不可少的。从华语听众的基调出发,巅峰榜中列出了欧美、韩国、日本三个热门维度的国外音乐排行。诸如大热的GAGA、戳爷、A妹皆榜上有名。

值得一提的是,在巅峰专辑系列中,榜单也相应地拓展出欧美、韩国、日本三方面的热门专辑数据。一般音乐APP都会因版权冲突等利益问题,选择性回避这方面的数据统计。然而QQ音乐这次却横刀阔斧列出18年的国外专辑收听情况。

QQ音乐巅峰榜是排行榜式的年终盘点,区别于常规的用户使用情况盘点,它更多地侧重在「市场」这个因素上。

榜单中的作品附上了在榜历史成绩统计,付费作品也附上销售情况汇总。这种略显商业性的处理方法也是近年来音乐行业的趋势。过往听众的版权意识淡薄,由此反作用的影响是:上游流媒体忽视版权市场。现如今,整个音乐行业生态都重视起版权。「流媒体-歌手-听众」三者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用QQ音乐巅峰榜的例子来看:QQ音乐作为流媒体,借由庞大的用户基础,可以为版权意识的市场优化贡献出一份力量;而歌手处于核心环节,得益于平台的权益保证,可以用心进行音乐创作;听众们作为受众,在流量时代的大趋下,被引导到版权付费的路子上。这样的良性循环,也是QQ音乐巅峰榜呈现出的一个积极讯息。

纵观现在的音乐生态,泛娱乐的参与(流量爱豆、综艺影视等)已是不争的势头,未来这种榜单式的音乐排行只会越来越多。如果提供科学客观的权威数据是值得思考的内容。那视线回到当下,QQ音乐巅峰榜应是值得我们参考的成功例子。


如果榜单上内地十大歌手是那群唱喵喵喵,沙漠骆驼,佛系少女,离人愁,卡布奇诺,123我爱你的那些「歌手」

绝对能被喷出翔

既然能上榜单就说明,这个歌手的歌有很多人喜欢听,这是两点,一个是有很多人,另一个是喜欢听

说白了就是人们喜欢他们的歌,而且他们自身也有不俗流量

真不知道那些其他答案nc再说什么,你不服你来排出一个榜单啊,你还有更好的人选?别人喜欢听他的歌而且歌手本身还有足够的流量?

要是不行,那就只是你个人听歌喜欢的问题,榜单不能代表所有人,但绝对能代表超过半数以上的人


港台那边的有周杰伦林俊杰陈奕迅等的歌手我还算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内地的……我就真的不做评价了

高下立判


现在音乐圈简直是流量明星圈儿,大家都跟风的给啥吃啥,真正有鉴别能力的人少,所以好的作品越来越少,只好听老歌了


这次的年终榜单种类很全面。

音乐类型不止有流行,这两年大热的说唱和电音也是占据了多张榜单的重要位置;歌手方面也是新老并存,乐坛实力唱将和新生代歌手都有上榜。

虽然音乐圈流传著「说唱处于鄙视链最低端」的说法,但这并不妨碍说唱在国内的热度日渐升高。《目不转睛》《飘向北方》《星球坠落》等作品的大火说明了只要有好作品,大众一样能够领略到说唱的魅力。

和说唱一样,电音的处境也很尴尬,一度被嘲讽为「土嗨」。但随著去年一档相关综艺节目的热播,许多听众开始接触并喜欢上了电音这个国内稍显小众的音乐类型。电音制作人不分国籍、不论语言,只用作品说话,在国内拥有超高人气Alan Walker上榜「十大巅峰金曲」「十大欧美歌手」就是最好的证明。

十多年前,80后90后的偶像——周杰伦不被当时大多数长辈看好。「唱歌含糊不清」是长辈不接受的主要理由。现在,周杰伦已经成为了华语乐坛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年也是凭借《等你下课》《不爱我就拉倒》登上年终榜单的十大金曲、MV及歌手三张榜单。

和当年的周杰伦相似,如今00后的偶像们也有自己的烦恼。部分优质的年轻歌手被外界用刻板固执的老眼光定义,「流量歌手」的标签让有些年轻歌手没有得到与实力相匹配的评价。

但是,去年有两位年轻歌手的表现极其亮眼,最终得到众人的认可登上了年终榜单。一位是尤长靖,他凭借《飘向北方》中惊艳的表现征服了众多音乐人和听众;另一位是华晨宇,他在节目中翻唱《平凡之路》,独特的演绎让这首4年前的歌曲,在2018年又火了一次。

尤长靖的《飘向北方》:

https://v.qq.com/x/page/l0717rydymy.html

华晨宇的《平凡之路》:

https://v.qq.com/x/page/r0714ysb3xg.html

说唱电音也好,新老歌手也好,各花入各眼,一张全面的榜单就是能让每一个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心头好。在我看来,这差不多就是榜单的全部意义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