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带了一个孩子,孩子刚做过手术,按规定不能乘机。但是旅客强烈要求必须登机,双方发生了口角,然后旅客扇了机场员工一巴掌。接下来就是视频里的内容。

在这件事中,这位打人的员工确实表现得很不专业,因为根据航空公司的员工培训,被旅客打了应该马上躺地上,然后让同事报警。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挨打的是我,那我也必须打回去。毕竟对于男人来说,打我脸比杀了我还难受,这事忍不了。


只能说被打人士有点年轻啊,直接躺下多好呢。

其实更佳处理方式是被打后装作无法阻拦让他上飞机,上了飞机你「拼尽全力为了所有乘客安全著想」追进机舱阻拦,设法让他再给你一下,你也不用还手,直接机舱地板上一躺就说头晕眼花恶心想吐浑身无力。

或者是放到乘务那儿,让乘务处理,乘务长直接拒载。有本事他就动手打空勤嘛,航空公司一定会让他好好体验下国家管吃管住伙食多好。

航空器上打架这事性质就全变了。非法入侵了解一下?

机长叫公安,公安来的老快了,他就彻底爽了


这是一篇公众号报道,综合著来看

新京报怎么样有目共睹

山航地服殴打旅客事件,还原事实真相!?

mp.weixin.qq.com图标

————————————————————————

为了方便大家看这篇文为了方便大家,不用点进去链接,我直接将这篇文章复制,此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民航狗,侵删,我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万望见谅

————————————————————————

视频显示,贵州贵阳龙洞堡机场内,身穿空乘制服的两名男子与一名身穿黑色衣服的男子发生争吵。其间,一名身穿制服的男子踢向黑衣男子,之后又挥动拳头打向黑衣男子。另一名身穿制服男子试图将两人拉开。打人男子摔倒在地起来后,又拿起椅子试图砸人。

随后山东航空在微博发表声明:

经机场公安调查,认定双方均有责任,公司将依据相关规定对涉事员工做出处理。

媒体评论一边倒的谴责工作人员的暴力恶行。

事情的真相是什么样的呢?

狗哥特意找到该机场的员工了解了当时的情况。

由于当天这位旅客孩子刚做完手术,不适宜乘机,工作人员为了旅客安全的考虑及相关程序,对其拒载,结果换来旅客的谩骂还打了工作人员耳光。

是旅客先动手打人,然后才有了视频中的一幕,但是流传到网上的视频却是掐头去尾的。

也就是说,舆论完全被断章取义的视频带偏了。

通过山航的声明也可以看出,是双方都存在过错,很明显,工作人员的过错在于没忍住,对旅客动了手。

视频曝光之后,很多民航人都在拍手称赞,为了贯彻所谓的真情服务,无数的民航人经历了数不清的指责和谩骂,大多数人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敢于脱掉制服和恶势力战斗的人屈指可数。

他做了千千万万民航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但是,无论如何动手打人终究是错误的行为,同样也要为自己的冲动买单,请大家不要效仿。

虽然很解气,但是不值当,为了这种人不值得丢了工作。

而通过这件事也暴露出了民航人目前的尴尬处境。

如何在不降低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旅客的真情服务?

如何在保障员工正当利益的情况下不降低旅客的服务质量?

这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而现在大部分机场是如何处理的?

只会和稀泥,本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旅客的满意度成了民航人的死穴。

遇到委屈就只能忍著,忍不了敢动手就罚你,这就是民航人现在的处境。

就拿这件事来说,动完手术,拒载是严格根据规章来的,他也是为了旅客的乘机安全考虑,他做错什么了?

结果换来旅客的谩骂、被打,在这个时候单位做了什么?

当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的时候,被逼急了,只能自己解决,哪怕后果无法承受。

「工作可以苦、工资可以低,尊严是必须的有!」凭什么有些人花几百块就可以打人、骂人、践踏他人尊严?

是的,因为我们是服务行业,不可避免的要讲究旅客满意度,文明用语、微笑服务我们可以讲,是我们工作需要,我们也讲了,我们按照规章制度还加上人性化的微笑服务对待旅客。结果旅客啪啪过来两耳光、对著我们就是一脚这是为什么?哪里出问题了吗?我们应该怎么办?岗位操作规范里面也没有这种紧急情况的处置啊?

当遇到不公平的对待时,单位是不是应该为我们撑腰?维护我们该有的权益呢?

一味的和稀泥就是在埋雷、增加隐患,产生不稳定因素。

当问题积累的一定程度,终将会爆发的,可大可小,谁能预测呢?

之所以哔哔这么多,是希望民航这个行业变得更佳健康、完善,如果大家都抱著不想干就滚的心态,那我们就成了韭菜,割完我们这一茬,还会有下一茬,可还是会有结束的那一天啊,如果真抱著煮青蛙、割韭菜的想法,终有一天会将这个行业会走向灭亡!

无论如何,我还是始终坚信,民航是一个朝阳的行业,只会越来越好,而我们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只不过是它历史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事情,而结果,终究会给我们一个的回报,我们也终将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见证者。

最后向某些地域黑的低智网友科普一下。

这是发生在贵州贵阳机场的一件事,和山东没有任何关系,无脑黑山东的可以歇歇了。


还记得往飞机发动机引擎扔硬币、扒高铁门的那些乘客?

为什么当时的J务人员不管,你当人家傻啊!让你录个视频说人家暴力,然后自己丢工作???

事情的原因有的答主已经说了,能把服务行业的人逼到动手打人,肯定不是什么好鸟。一般这样的人没什么钱还各种要求,说实话人家和你打交道是亏钱的。万一登记后万米高空出了事,乘客的安置、重飞一次的油钱、紧急降落后的重飞安排,哪一项损失都不止你那几百块钱的机票贵,这还没算上可能存在的诉讼、赔偿。

还主动动手打人,没花那么多钱别摆包机的臭架子,在坐的不是你爹。

再者,各位找个工作挨打不还手,几千一个月,你们去吗?打一巴掌给一万有人去,你给的起吗?

最后,我决定以后用实际行动支持一下山东航空,毕竟整天和那帮往引擎扔硬币的人坐一个航班挺吓人的。


上面解释一下名词:

sc 山航

mu 东航

kwe 贵阳机场

三字代码和航司代码只是以前的职业习惯,打字的时候大部分业内人也都会这么打,但是口语中也会使用中文,毕竟口语掺杂英语是一个很傻逼的行为。至于为什么打字喜欢用代码,因为mu比36644264按键少了六个。

最后,如果接受不了别人的习惯,可以不用看这个答案。装逼范这种帽子你扣到我头上只用一句话,但是我会不舒服。没人欠著你什么,非得为了你改变习惯。

————————下面原答

利益相关: can,已转行。

下面是根据圈子里的人来了解的,顺带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来添油加醋,尽量还原事情经过吧。

首先是双方:

旅客:携带一个刚做了手术不久的随行。

工作人员:不清楚是sc自己的人,还是kwe的人。sc应该在kwe是没有基地的,所以应当是机场本身的工作人员,也可能是代办。

一些小科普:

根据大部分航空公司的规矩,一些手术和疾病是不允许上飞机的,这也是为旅客的安全著想(不用问我哪些条例,我是个半吊子)。因为这一部分旅客在上飞机后如果出事,航司要负责,所以一般这些人会被航司拒载(最常见的就是孕妇,整容)。这些人如果非要上去,只能签免责(其实没啥法律效力),除非是特别严重,根本没办法通融的情况下(继续拿孕妇举例,32周及以上),才会出现坚决要拒载的情况。

事情经过的大概:

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和旅客解释为什么不能上飞机后,旅客依然想上去。但是上去绝对会出事,工作人员就坚决阻拦,拒载。

然后旅客就给工作人员一巴掌,就出现了视频里的那一段。

我个人看法:

我看到问题标签里有mu,其实这点儿mu做的挺不错的,mu地勤给你解释完了根本不理你,爱咋闹咋闹,也就不会出现视频里的事情了。

我估摸著也是sc或者kwe的工作人员太怕投诉,便一再解释希望理解,这旅客就觉得高人一等了,给一巴掌。本来民航大部分人的委屈就多(大部分瞎出主意的领导又不在一线,体会不到一线的苦,投诉无脑站旅客的太多了,所以工作人员委屈就多,也没有什么可以申诉的途径),一巴掌还不把火药桶点炸了。

几百块钱的机票就能随便打人,践踏别人人格了?

说实话这sc或者kwe的哥们其实也不专业,估计也没入行多久。被打了只想著还手,直接一躺下让旁边的人报警就完事儿了。 别觉著耍无赖,这真的只是一线民航人对待这种旅客的唯一反制手段了,各个机场都这鸟样。 民航业内规则的不合理,只能一线民航人来扛著,跟领导也没啥关系,制定规则的又是领导,自然也不需要考虑一线的苦,就继续瞎加规矩,就是一个恶性的闭环。

最后别瞎扯服务质量,国内口的工资就那么点,平均人口素质也就那样,多好的热情和态度都能被这些个别的旅客给磨没了。如果你想要高等的服务,麻烦直接first class 去贵宾厅。

随便写的特别乱,讲究著看。


同为地勤,站登机口岗位,看到自媒体刻意去头去尾的视频以引起公愤挑事端的操作真是气炸了。

试想:地勤工作人员为什么打旅客?我们工作的目的就是保证航班安全正点出行,谁不愿意早点把旅客安全送上飞机?

骂航司骂工作人员的人,多半是不了解这个行业生态的。

我在登机口工作还不长,疫情期间,国内航线其实运行还算平稳,但是出入手续变复杂了,有的地方要填很多的健康码,要多次填写个人信息,两百多人的航班,也就几位服务人员保障。很多旅客不理解,不想填,有的旅客年纪比较大,什么都要手把手教,觉得我们找他们麻烦,不让他们上飞机,我每送一个航班心里都超级委屈,健康码是我规定要填的吗,我想在时间内指导多一点的旅客填写有多错吗,有的旅客吼我没有一对一给他服务??值机柜台就反复提示了需要几个二维码,有哪些途径可以填写二维码,有些旅客到了登机口还是啥也没填,光购物抽烟去了!快到关闭登机口时间了就在登机口跟服务人员闹!

真的,疫情期间,地勤也是人,没有谁要迁就谁的,都是做自己本职工作,混口饭吃,大家各自尊重不好吗。


不吹不黑,也不匿名,我给大家讲讲吧。

确实是利益相关,一个工作系统的,但都是实话。

第一眼看到那些抖音视频,再加上那个醒目的「互殴」标题,就知道是那些傻B们,为了博点流量,掐头去尾,弄个标题党,胡说八道。「青岛外国人插队事件」,教训都不够吗? 一段完整视频,被二逼剪了又剪,硬生生弄成了「4.1辱华视频」,可怕的是还有一群无脑粉跟在后面呐喊助威。我在这拜托各位了,以后有啥视频传播的事件,一定多等几天,把视频看完整了,耐心等待反转。

国内航空公司,尤其是国有航司,对所有一线员工的培训,都严格要求了必须是服务第一。看到这种所谓的「互殴」事件,想都不用想,十件里面有十件都是旅客先动手,太过分了导致地服员工忍无可忍。

还记得2018年,深航的员工被旅客打了一巴掌,因为没还嘴没还手,深航事后给员工颁发了「委屈奖」和1000块钱。人家差的是这1000块钱吗? 人家差的是尊严。不说别的服务行业了,航空公司的一线服务岗位到底有多难,根本没多少人能体会。

在机场柜台工作的各个航司员工,一年到头要受多少欺负,他们自己也数不清,如果真是他们自己工作做得不好,那受气是活该,但是他们做得不够好吗?业务不精的,脾气不好的,服务意识不强的,航空公司能把他们派到机场柜台这种门面岗位吗? 可是看看逢年过节,有多少机场柜台被围堵,被打砸,这到底是谁的原因呢?口口声声说延误了,要求机场柜台负责,要求柜台解决,可柜台有那个能力不?军事原因导致的空域管制,航班出港的蝴蝶效应,天气原因不适宜起飞或者降落。。。真正航司能够控制的,少之又少。都在考核准点率,谁不想早点起飞早点降落?可悲的是,航空公司们,为了践行服务,从来不会真正地保护自己的员工,只会一味地让员工当缩头乌龟。山东航空这次事件,明明是旅客太过分,动手打人在先,可航司最终却把责任一分为二,对外宣称「都有责任」。最心寒的,莫过于那个挨了耳光又背了锅的机场地服员工。

大约十年前吧,也是国航系的航空公司,就不说哪家了。过年的时候,大雪,航班延误,航司柜台根据政策,提供餐食、住宿、免费该退,等等等等。旅客不依不饶,围著柜台打砸,一名男性员工,被推倒在地,被旅客多次脚踹踩踏,昏迷之后送到医院检查,一个肾被打坏了,事后进行了伤残鉴定。事情怎么解决的呢? 打人的旅客们没有受到应有的处分,因为法不责众嘛。公司对该员工进行了补偿,并调到了相应轻松的工作岗位,还给他评了一个类似「感动**十大人物」这样的终身荣誉称号,这事就算过去了。可是我就想问一句,这样真的公平吗??

越来越多的旅客,以为自己买个机票能坐飞机,就要当大爷了,眼里毫无尊重可言,动辄骂骂咧咧,这种优越感又到底是哪里来的?

-----------------------------------------------------------

再说个题外话吧,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说,「空姐」有什么了不起的? 不就是换个地方当服务员吗?飞机上的服务员就比地面上的服务员高人一等了?

这样的言论,字眼里充斥著发言人的无知和浅薄,还有一股子酸劲。

我就反问一句,人民大会堂的服务员,也是服务员,跟你在路边苍蝇馆子里见的服务员是一回事吗? 海底捞的服务员,肯德基麦当劳的服务员,跟地沟油炒菜的小餐馆里的服务员,是一回事吗?

另外,著重纠正一下,「空姐」的正式称谓叫做「乘务员」,是在机舱内提供相应的服务并在紧急情况下保证旅客人身安全的岗位。招聘乘务员的时候,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入职之后,要经过重重培训、训练,在模拟机里反复操作,最终才能上岗试飞。乘务员往往是上午8点的航班,凌晨3点就要起床收拾,化妆,乘机组车前往机场,然后开准备会,做好应急预案等等,确认一切没问题,登机。而晚上12点左右落地的航班,要等最后一名旅客离开机场,检查无误后乘机组车回家,等到家也要凌晨两三点。

这样一个严肃、认真、庄重的工作,不知道怎么就被一群2B带歪了节奏,可悲。

可以无知,可以不了解,但是请尊重每个职业。


下夜班睡醒了,再说几句。

一线服务人员很不容易,特别是现在这种客人付点钱就想当大爷的社会。

民航业本就是高成本低利润的行业,这些年来因为高铁动车的发展,民航的「蛋糕」被瓜分了不少,再加上民航的发展,航司间的竞争越来越大,都动不动就打价格战,一折二折的机票在淡季比比皆是,这放以前可能吗?

为了抢夺客源,航司除了打价格战,就是拼服务。某些领导本著「乘客至上」的原则,宁愿公司吃点亏,员工受点委屈,也要给乘客一个满意的答复。这也就导致服务人员的劣势地位和现在对人不对事的乱象。

PS:看了网上某些网友对此事的无脑评论,还是想说一句,业内员工都不好过,所以希望评论之前充分了解事情原委。试问,如果标题改成「乘客在机场殴打山航员工遭反击事件是怎么回事?」会怎样?

————————————————————————

真相出来了,山航员工按照规定拒载,旅客急眼了先动的手。

只不过我觉得山航发的微博明显是偏向旅客的,都什么年代了,谁是谁非查个监控一目了然。

———————————————————————

视频相信都看过了,目前只知道如下:

静待后续吧。


只能说服务行业不是奴隶贸易,吃点气是本分,挨打就是过分。

如果没有一定的底气认定顾客有错,山航不会发微博说「双方均有责任」来各打五十大板。

事实上也确实是顾客野蛮在先,先挑事先动手,关键还没打过,这得有憋气。

只不过有些媒体断章取义想借山航的名头搞点事,绝口不提事件发生在贵阳,全篇点题山东航空,让人有些不适。


视频不要掐头去尾,谢谢。

我相信只要是个有脑子的地服人员,不会先出招。

等著看真像。


因为民航局天天嚷嚷著下面航司要真情服务,因为傻逼领导没干过一线净拍脑门决策,因为部分旅客觉得买了你家机票你就应该把我放祖宗供著,因为被压榨的一线员工无处诉说心里的委屈。

reason模型是用于研究风险管理和安全问题的,但是放在研究这件事上也可以套用,假如以上种种原因其中有一个环节被弥补,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说句不太恰当的话,不管是男女关系,或者医患关系,还有今天旅客和服务人员关系,其实都被某些人转移了矛盾,传统手艺嘛!

根本问题不能解决,结果换回来的就是矛盾日益尖锐的若干关系,只剩下旅客无穷的愤怒和一线人员无尽的抱怨,终有一天会爆发。


好想爆料出这个乘客的信息…


挨打不还手,放在国家层面那是要被人民用唾沫星子淹死的

放到人和人之间,咋就变成这是应该的事情了?

双标狗啊双标狗


从搜到的各种视频以及通过朋友了解的经过来看,是地勤拒绝一个旅客的小孩子登机,因为刚动完手术,不符合登机规定。然后在沟通过程中起了争执,旅客动手给了地勤一巴掌,结果就干起来了。

然后网上发布的大部分视频也去看了,大部分都是地勤员工在对旅客施暴,还有抢过板凳要cei旅客,(其实没cei)这是让我很不理解的地方,你觉得作为一名地勤人员,就因为几句难听的话会对旅客大大出手吗?做过服务行业的想必都明白。然后更有意思的来了,因为都是工作人员对旅客施暴,结果评论区开始疯狂dyh。

还有很多dyh的我就不发了,免得影响大家的心情!

如果换做是我在相同的情况下,我不保证我会不会还口,如果你打我我会还手!作为一个男人,尊严还要有的。在不了解事实真相就去劝别人怎样怎样的人,这种人就该天打五雷劈。

其实不管怎样两个人都有责任,不该动手打人,也不该人身攻击,既然工作人员选择还手,那么所承担的后果责任也要受著,航司维护公司形象,不管你出于什么原因,既然你动手那么就是错的,所以我觉得航司做的非常正确。

以上就是我对这次事件的看法,欢迎评论。


又是无良媒体,麻痹的这些无良媒体真该去死!


因为有太多的智障认为消费者就是上帝,出了几个钱就可以把服务人员当奴才使唤,把服务人员的尊严踩到脚下。认为出了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可是你才出了几个钱?


首先打人肯定不对,你动手那一刻舆论导向就偏向另一边了。一个民航工作人员的耐心比一般人都强吧,如果不是被逼急了谁会冒著丢饭碗的风险去打乘客呢,估计年轻热血上来了也不管不顾了。

1、有人说是二打一,点开视频看清楚了再说,中间工作人员一直在保护乘客。

2、椅子确实是乘客先拿的要锤工作人员。

3、看第一个画面其实工作人员有要回到工作岗位的架势,然后又转过身回来打架了。

4、无脑黑山东的就歇歇吧,地域黑sqj


今天加回去 看到机场这些辛勤的工作人员来来回回折腾著让每个旅客扫码,我问了下,这个工作从疫情开始到现在,每天重复上万次喊话,上万次引导解释督促检查,没有几个人对他们的服务说过谢谢,更何谈尊重

我自己是有经历这个过程的,我知道有多烦,高压下还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更麻烦,如果这时候挨了一巴掌,怕只要是个七尺男儿,谁能没有情绪,那个员工是有问题,有问题的何止他?


在这种事情下,实名反对所有包含「虽然对方打你了,但是你也要忍一忍」的回答。

首先声明:

事件原委目前仍不清楚,我现在接收到的信息是工作人员按章告知,旅客不听劝阻还率先打人,工作人员挨打后还击

正文:

「虽然对方打你了,但是你也要忍」不就是我们说的和稀泥吗?就是交警说的「虽然对方电瓶车酒驾超速逆行闯红灯,但是你没躲开就是你也有责任」

在这种一方率先侵权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做的是充分捍卫受害者在合理范围内反击的权利。正是因为太多人都觉得不该还手,所以到了警察局才会定性为互殴而不是防卫。

中国人最喜欢忍术,所谓的「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只不过就是用懦弱和逃避来避免冲突的发生。只要不发生冲突就是极好的,只要一片祥和安宁就是极好的。天天忍,社会治安事件少了吗?路上的车规矩了吗?对方是看你忍了敬你有风度,还是得寸进尺咄咄逼人?

要我说,解决一切的办法就是充分保护受害者合理范围内反击的权利。有人骂人,没有顾虑的骂回去;有人打人,没有顾虑的打回去;有人开车随意并线,没有顾虑的撞上去。要从法律层面,从社会层面支持这样的行为,让受害者可以没有顾虑的合法反击。

为什么现在都不敢反击?因为我们只会教人忍气吞声,从不教人维护自己的权利,以至于现在社会都默认要忍,不忍让的一方也要承担责任了。别人可以对你拳打脚踢,你还手一下就是互殴;别人可以开车任意别你,你如果敢撞,只能拿到修车钱,视频发到网上还有人骂你为什么不让让。

想要让社会稳定的根本方法是严惩违法者、充分保护受害者,而不是让受害者忍气吞声息事宁人。

古有「以地事秦,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今天的用忍气吞声息事宁人的办法来希望侵权者见好就收,和这不是一个道理吗?人家杜甫一千多年前就明白的道理,有的人0202年都不懂。


服务行业真是不容易。

虽然我的职业不是直接面对旅客,

但是我想说

民航本来就是很不容易的行业,地服和空乘这些一线直接面对旅客的职业更加难。

打人肯定不对,这个是铁定的事实。

但是我想说,没有任何一个员工会冒著丢饭碗的风险去殴打旅客。这几年殴打地服事件频繁发生,为什么,地服做错了什么,他们也是人生父母养的,他们也是老百姓,也是爸妈的儿子,小孩的爸爸,飞机延误了或者其他原因,你打地服就能起飞?原因多种多样,深层次原因也有很多,我觉得信息不透明和对民航知识的缺乏了解是其中的一项。

现在还是这样,我买了票,我就是上帝,大哥,现在都是2020了,没错,我应该去提供相应的服务,但是服务的前提是互相尊重,这也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前提条件。很多人也都可以做到,不过人口基数大,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这也正常。

总之,从我做起,换位思考,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