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修改 完善一下描述好了

首先题主是个暴雪迷,由于年轻星际1和魔兽玩的少,暗黑太肝曾略微涉及,除了暴雪平时就是玩steam里面的一些单机,实在兴奋了就挂个梯子去类似橘子平台搞个大作,由于钱在手里总是攒不起来,所以一直对主机游戏望而却步

由于身边玩王者手机吃鸡的太多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从刚开始的不理解慢慢演化成了鄙视(说鄙视其实过头了,其实就是严重不理解),我觉得再这样下去早晚要陷入鄙视链的,特此来万能的知乎求助

如果有答主是类似手游的忠实玩家的话我在这里先表示一下歉意,但也希望你能是我理解为何你喜欢玩这样的游戏


鄙视链的形成,离不开对某个群体的刻板印象。

如果我们具体到独立个体,去了解他的一些故事,鄙视壁垒就会相对淡化。

所以今天不扯大淡,我想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扯一些身边的淡,跟各位看官聊个舒坦。

「你说这个谁懂啊——克劳泽」

1.鄙视链的底层下水道:国产页游

代表人物:我二表哥——「曾经我也是有为青年,直到你有了嫂子。」

二表哥大我8岁,在我屁大点的年纪,他可称为我的游戏启蒙人。由于父母在外做买卖,儿时就被接到了他小姑(我妈)家生活。那年他初一。

表哥嗜好游戏,加之姑妈宠爱,从小就拥有并熟稔了FC、小霸王,GB大砖头。盗版卡带的年代,我就是看著他的魂斗罗和俄罗斯方块下饭的。

但由于他姑妈是我亲妈,所以我敢碰就是打断腿。

童年印象里,我唯一玩游戏的机会是拣我表哥不在的时候摸上一摸,那些游戏总是被我玩的零零碎碎。

在初中微机课只教你用DOS敲盘符的那个年代,我大舅用不知何等手段给我家搞来了一台憨头大脑的电脑(然而没网),表哥聪明的找熟人借来了不知正版还是盗版的星际争霸和仙剑奇侠传。表哥很有当电竞选手的天分,任何游戏他不用攻略就能融会贯通,并且轻松吊打我。而我刚接触星际的时候,只会用滑鼠来回点主菜单上职员表当电影看,对刚上小学的小屁孩来说,这就已经是娱乐了。

表哥初三后,家中的管制小了许多,他自己也刚结束一段难堪的「恋情」,开始在游戏上分配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千禧年的春天,表哥往家里搬了一台世嘉DC,第一个游戏盘是私立正义学院。

这个游戏给我带来了三次游戏观的颠覆:第一次颠覆惊讶于3D格斗游戏的精美画面。

第二次颠覆是跟表哥对打,那是我头回知道:原来肌肉猛男可以被人畜无害的小女孩一拍子抽上天,再摁在地上暴打。

二表哥的标志性萝莉,这个萝莉其实是一个关底BOSS

第三次颠覆是趁表哥不在,我偷摸打开了练习模式。对手调成网球小萝莉,我毫不犹豫展开了疯狂的报复行为(指连续平A)。在我逐渐报复的过程中我发现,随著萝莉的每次倒地,裙底都会略微飘扬。而在某个恰好的倒地角度,我是能看到里面的图案的。

为了探究游戏的真实性建模的完成度,我一次次的按下打击键,小萝莉一次次的不慎倒地。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认识到条纹胖次的杀伤力,也第一次对二表哥的眼光产生认同感。

后来,表哥初中毕业了,读了本地的一个职高。01年那段时间,他和班上同学一起疯狂沉迷于网吧,从传奇玩到MU,从仙境传说到魔幻森林,后来又转战梦幻西游和劲舞团。表哥还是魔兽45年代的第一批玩家,也是我们那条街第一个做出千金马的术士。时至今日,这个奔著40去的油腻中年男人还保持著每个新版本上线看CG的优良传统。

他不停的换著GBA,PSP,NDS,上课玩著口袋妖怪,战神,火焰纹章,机战和怪物猎人。他还待我去电玩厅研究PS2和XBOX,给我看GTA3怎么调战斗机,三国无双怎么完成千人斩。那时我觉得这吊人的时间充裕得过分,而且好像从来没有作业。

后来表哥迎来了毕业,由于没有拿得出手的应聘资本,只好接过了爸妈的生意盘子,开始学著跑市场销售,做器械竞标,成天琢磨标底,关系户。他不再有大把的时间投入在游戏上了,由于认识了一帮富二代圈子的朋友,他开始喜欢上改车。

他有段时间跟我说,自己的梦想是开一个车店,专做朋友圈子里的生意,「专改小轿跑和大跑,店主的车还得比会员的再吊一些」。可惜这哥们的车店梦至今连个厕所都没盖起来。不过每次聊到最后,还是会吹一些当年在游戏界如何狂傲的牛逼。

再后来,国内对于各类医疗、民用器械的应标规则完善了,这类投机味道深重的生意也走了下坡路。我表哥逐渐开始脱发。在我侄儿四个月大的时候,病毒性心肌炎引起发烧。这个病伴随著了二表哥无数个难眠之夜,他每天辗转于家和医院病房中。自那以后,我从未见过他再捡起手柄和掌机,连俩月必一换喷漆的小奥迪从此都稳定在骚绿色,再也没变过。

后来到我毕业了,也偶尔会去他家吃饭。一日我突然发觉客厅的电脑上挂著一个三国题材的页游。看起来就是一个常见的升级营地,抽武将,互相比战斗力的页游套路。

好玩吗?二表哥咧嘴一笑:反正就玩呗,这个不累,白天出门开个插件,晚上回来国战都替你打好了,我几个朋友拿单位的电脑玩,好几万往里砸。

不过二表哥仍然在游戏里事必争先,他掏出武将栏:「你看我的司马懿,是我们服第一个五星。」语气就和当年用网球萝莉吊打大汉是如出一辙。

我问侄儿玩不玩游戏,他说玩的凶。谁收他手机他就哭,但我要不管你嫂子就得跟我哭。有小孩你就知道了,这每天日子过得稀碎。

我递一支烟,他瞄了一眼卧室关著的门,拉著我走去了屋外的楼梯间。

临走时,他说我这有台玩意,玩不上,你拿走吧。我看了一眼,是台不知吃了多久灰的XBOX Kinect,我说表哥,这玩意三年前就停产了。

二表哥篇,完

————————————待续的分割线——————————————————


很正常,优越感这个词你不好开口,我帮你说了。主流与非主流其实是对等的关系,你这样想,主流游戏其实是大部分玩家的聚集地,这个不用深究。我们看看非主流单机游戏,能够看到的结果是,无论多偏的游戏他都有受众群体,其实你换个角度就不难理解,非主流市场其实很大的,因为在这条链条上,总有需求,你恰好属于了这个链条上,你只是鄙视了你的主流链条。其实两者对比来看,基数都差不多。只是我们普通人看到的是大基数的主流玩家群。没有看到这个游戏链条上的后面一大截,所以玩非热门游戏的玩家并不是小众,只是他们很分散,不集中,但非热门游戏的市场是很集中且很大,甚至比我们想像的大得多,这就是为啥steam上即便多冷门的小游戏都有人买,也那么多人愿意喜加1,每年活跃量还在不断上升,你去看看吃鸡,其实也就那么人,吃鸡不火了, DOTA2,CSGO 人数也没你想的那么多,steam的日活都是几千万(最新数据峰值4500万),那么剩下的几千万人在干啥。他们都在看著非主流游戏市场呢,而且玩主流游戏的玩家,同时也有玩非热门游戏的,虽然热门游戏自然榜居,它也没压倒非热门的游戏。所以没必要谁鄙视谁,只是玩家属于不同的市场群体而已。假如这个社会只有热门游戏,那才可怕。当选择的机会都没有了,这就是是可悲。


毕竟人家可能并不那么了解游戏,也不是那么愿意投入,犯不著因为这点事就瞧不起人家。

但这些人里有一部分总是跟我说:"你玩儿游戏怎么花那么多钱,花哪儿不好",我就瞧不起了。

其实我觉得,我看不起这帮人是因为他们的人品有问题,并不是因为他们玩儿的游戏。

傲慢并不是讨人喜欢的情绪。

我举个例子,题主玩儿steam,但我是主机玩家,我是不是应该瞧不起题主?

题主应该也不会高兴吧。


多玩游戏多看直播少说话。


作为一个鄙视链从上到下都玩过都沉迷过的人,作为一个一直站在鄙视链下端反驳上端的人

觉得游戏只要能带来快乐就是好游戏。你快乐的点和他们不一样,谁都没有对错,没有高低之分。但如果你的快乐是建立在狭隘的优越感上,那么你就去吧。不过那时候你也不配去鄙视了,因为你连游戏玩家都不是,根本没有资格鄙视喜欢游戏的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