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範圍內的中型四代半戰機裏,殲10C處於什麼地位?(敲黑板劃重點,同類型中型機哦)


答完16又推給我這個……

三代半中戰遠中近空戰碾壓性第一,多用途擴展能力史上最差。

等我找個陳年老貼去。

旋轉的蓋倫:關於殲十的一些思考?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看到有人說金頭盔比賽,殲10和殲11B不在同一組,我趕緊查了下,殲10和殲11B確實同場競技過,和我說的一樣,早期殲10佔優,後期殲11B佔優,19年金頭盔冠軍確實是殲10C。

附節選的一篇文章:「雖然人們有各種說法,但戰機性能畢竟是「物質化」的,先進就是先進,好就是好。失利後的空1團(裝備了殲11B)吸取教訓,奮發圖強,在第2年的比賽中一舉奪得了金頭盔獎項。此後幾年,對抗規則不斷變化,殲-10和殲-11B也是各有勝負,爭論也變得不休不止。2015年前後,一些消息人士開始稱,在實際的對抗中,殲-11B由於電子戰的優勢,逐漸對殲-10A佔得了上風,爭論開始變得激烈,結果在當年的金頭盔比賽中,殲-10A部隊一舉獲得「天鷹杯」獎項,一時讓一些人無語」。

看節選文章就知道殲11B連殲10A都敢輸,對殲10C能不能贏還真不好說。單挑殲10C只怕凶多吉少。

————————————————————————

看到很多人喜歡拿殲11和殲10比證明殲10不行。有必要普及下中國空軍權威的兩項對抗比賽:金頭盔和天鷹杯。這兩項比賽是接近實戰的比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空軍組織的「金頭盔」和「天鷹杯」完全不同。前者是戰機單雙機自由空戰,考驗的是微觀上的戰機對抗局面;而「天鷹杯」是「金頭盔」的升級版,直接由本單位的指揮組指揮機羣進行4對4空戰,更符合實戰需要,是航空兵旅最高團隊榮譽。

殲10和殲11一直都是兩項比賽的參賽主力,互有勝負,早期殲10碾壓殲11,等殲11B出來後多次戰勝殲10。

2019年金頭盔冠軍是殲10C,而且還是擊敗了在知乎上被捧上天的殲16獲得的。2019年天鷹杯冠軍是殲11B。當年的兩項比賽中兩機打了個平手。

根據兩項空戰比賽結果就知道單打獨鬥殲11B不一定是殲10C的對手,羣毆殲10C不一定是殲11B的對手。

總結就是不能說殲11B就是比殲10C強,只能說各有優勢,各有特點。體系化戰爭殲11B更佔優勢,單挑就不一定能打贏殲10C。


是目前國際市場上最便宜的三代半中型機(10CE的報價僅為4000萬刀),拜本身的截擊機底子+先進的航電設備所賜,在老本行方面是Top水平(相比10a的極速也並未下降)

內油/載彈量/作戰半徑這塊和鴨貓E差不多,不過最大轉場航程不如後者(雖然鴨貓E的報價「也就」為10CE的3.5倍)

之所以在國際市場上沒有客戶,還是因為價格問題,大把二手30、16它不香麼?

而且就算是購買中國的飛機,梟龍和山鷹的競爭力也明顯比殲-10強的多,除了以前的曹縣和巴基斯坦有意向外,殲-10沒有任何外銷目標客戶(當然,除去各種糾紛的話,隔壁阿仨應該算一個目標用戶,畢竟為了應對去年的印巴、今年的中印衝突,滿世界找二手機買)


僅次於光輝的水平!!

立足於國土防禦的飛機,同時也兼顧了一部分的對地能力。殲十系列通過不斷地航電升級,進氣道改造,到殲10c已經挺強了,具體說來它的改進歷程為 殲10A到殲10B時,修整了雷達罩,從殲10A的圓錐形改為殲10B的扁錐形;駕駛艙前方安裝了光電瞄準系統,內部裝備紅外搜索及追蹤系統及激光測距儀;改進了進氣道,採用了DSI進氣道(同樣採用DSI進氣道的還有F35 殲20 梟龍等)並且換裝了無源相控陣列雷達,除此以外到了殲10B就已經可以兼容我們空軍的第四代空對空導彈(如PL10E)並且也提升了多功能拓展能力,使得更適合進行對地作戰。而到了殲10C,基於殲10B的基礎上,殲10C換裝了有源相控陣雷達,並且在機背上加裝天線(以後如果分不清是B還是C可以看後背,一根天線的是B,三根是C)。現在的殲10C可以掛載PL10、PL12、PL15空空導彈,KD88空地導彈、鷹擊91反輻射導彈、C803反艦導彈、「雷石」激光制導炸彈這7種制導武器。

總體說來,殲10C的空戰能力挺強的,大概能和陣風 F16v一個水平吧。長處主要體現在,首先是先進的航電系統,採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能力達到200km以上,可同時跟蹤12個目標並打擊威脅最大的6個目標。另外,鴨翼佈局和電傳的配合使得殲十機動靈活性優秀。這些使得殲10的近距空戰能力很強。缺點就是載彈量小,多功能拓展能力差。尤其是與從論證階段開始就定位為綜合多用途的陣風相比,殲10的多功能拓展能力真的是讓人一言難盡……主要差在一是掛點數量少,二是發動機性能比較差,三姨夫還是差了點,但是幾個月前已經曝出來開始換裝渦扇10B了,所以發動機的問題有望解決。總體而言,守一守本土,打一打f16v 幻象2000(應該知道是在指代的誰吧)在空中清一清場,完全夠用。

不過小聲bb兩句,我是真的沒get到殲10的帥點…尤其是殲10A…正面看還湊合,側面真的好醜啊…後面到殲10B因為改造了進氣道才感覺顏值上去了一點,不過側面還是沒那麼帥,之前看殲10A總覺得又粗又短…沒八爺好看…(不過依然不妨礙我買了它的模型,現在我手頭的模型已經有了殲7 8 10 15 20,Su35和轟6K,我只買我們裝備的飛機)

除此以外,殲10的研製可以說給我們的航空工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就是有了殲9的下馬和殲10的研製成功所積累的經驗教訓,我們後面纔能有殲20的出現。所以說,殲10對於我們國家來說意義非凡

另外想說的是,他這個載彈量小其實也是相對的,殲10C共有11個掛點(和f16相當,少於陣風的14個),並且根據三個月前曝光出來的新聞來看,殲10C同時掛載了6枚空空導彈(2枚霹靂10、4枚霹靂15)、3個副油箱,並且進氣道還可以掛載2個作戰吊艙(新聞鏈接:https://xw.qq.com/cmsid/20200424A0RGQ400)。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看它的作戰用途,如果你要硬讓他擴大作戰半徑,然後讓他加掛副油箱,那他的載彈量肯定就不行,但是要就是守本土,或者近距離作戰,這個載彈量也夠了。武器裝備,夠用就行。既然殲10定位是近距離防衛的空優戰機,只要在它的作戰半徑內,我能幹掉你來犯的三代機;或者解放東南某島的時候,你能飛起來的飛機我都能送你去喫大便,這就夠了。為啥硬要讓它擴大作戰半徑呢?遠距離的話,空優有殲20,殲11,對地有殲16,而且根據傳出來的新聞來看,殲11經過航電升級,跟殲10是互有勝負,還是大航程,大掛載量,那麼當需要遠程作戰時,為啥要用殲10呢?下圖是2018年,殲11B(左上) 殲轟7A(左下)和殲10B/C (右下)同框的照片,能看得出殲10比殲11小了一大圈。這也意味著殲10C雖然在近程作戰更靈活,但是載彈量和航程是比不上殲11B的(圖源來自網路,網址https://www.360kuai.com/mob/transcoding?url=9f96195bdcb519314cota=3kuai_so=1sign=360_e39369d1 侵刪)。

看武器裝備,不能唯性能論,性能全能且優這當然好,但是首先要看作戰需求,只要給它的作戰定位合理,性能可以非常好的滿足作戰需求這就夠了。畢竟一個裝備可不是就買那麼一架兩架,還要考慮規模數量,我覺得局座的一個例子舉的很好,就是去餐廳喫自助餐,你要看明白想清楚自己要喫什麼,怎麼搭配飲食結構,然後再去夾菜,你這也要那也要,你的肚子能裝得下嗎?到最後人心不足蛇吞象,擁有的性能高於它的實用性能,這不浪費錢嗎?所以,作為一個國土防禦型的戰機,我覺得現有的殲10C,已經夠用了,而且經濟實惠,弄得太先進,這也想要那也想要,就好比是明明056已經足夠勝任近海防禦的任務,卻偏偏在近海防禦上用055萬噸大驅一樣,完全沒有必要。同時,我們也沒有必要和陣風比多用途拓展能力,畢竟法國地方就那麼大,國土面積小,用陣風這種中型飛機已經夠用了,所以還不如就讓陣風多幹點活,法國人死磕陣風是為了經濟實惠,我們國土面積大,但靠中型戰機不能滿足需要,單靠重型又太浪費,所以讓飛機機型高低搭配,不同機種執行不同任務,這同樣也是為了經濟實惠,都是為了用最省的錢,最好的滿足國防需要,所以不用眼饞陣風的拓展能力,咱用殲16,多用途拓展能力不比它陣風強?

不過這飛機雖然不錯,看到光輝就趕緊跑吧,這可是現代飛機的扛把子,拳打娘娘,腳踹肥電,鐵頭撞蘇菲,尾管放個屁都能崩死威龍,從1969年開始立項到2015年正式服役,研製時間長達46年,即便是從1975年正式研製到2001年首飛也有26年,對空對地還能上航母,是13億印度人民智慧的結晶,充分體現了印度人民嚴謹的工匠精神,以及喫苦耐勞不屈不撓的鑽研精神,殲10C面對光輝自然毫無勝算,屆時只需對方一席話語我們就要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你三哥永遠都是你三哥,我們要respect

另外希望大家對夠用就行不要有啥誤解,其實夠用可是個很難做到的事,當今世界能自己造出來「夠用」武器的國家一巴掌都數得過來,因為這個「夠用」是一定要保證可以打贏潛在的對手的,這就既要保證飛機的性能指標能夠達標,還要有足夠的數量。你一個三代機花裏胡哨的整出來個殲星艦,結果貴的尿血就能整一架兩架,這夠用嗎?顯然不夠。你飛機一大堆,結果一看全是6爺7爺這樣的,這夠用嗎?肯定也不夠,再多在三代半飛機前也是靶子。這個夠用指的就是能夠完全滿足現有國防需要。而殲10C在近土防禦,佔據空中優勢這一點,就同代飛機而言,完全夠用。畢竟現在這個世界上還是以三代機為主的,就算有四代機,我們也還有殲20呢。

那個不喜歡我回答的,直接往下滑就行了,不要看,也不用評論,更不用揣測我的私生活哈。而且整得我好像只抖機靈沒說任何乾貨一樣。這整得,我回答個問題都上升到我一把年紀生活不順上了,屬實有點讓我猝不及防哈 好可怕的


我國的殲10戰鬥機家族還是很強的,從殲10A戰鬥機來說是我國第一款自主研製的第三代戰鬥機,這款戰機充分吸收了東西方的戰鬥機設計思路,不但擁有優秀的空戰性能,並且還兼顧了多用途,有著同樣強大的對敵攻擊能力。

隨後,成飛又開始對殲10A進行進一步的升級改進,推出了更加強大的殲10B,不過由於殲10B僅僅是一款過渡產品,使用的還是無源相控陣雷達,所以空軍並沒有裝備多少;

隨後,成飛終於推出了殲10系列的巔峯之作:殲10C!這款戰機使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全新的數據鏈,相當一部分的系統使用的都是五代機上的技術,可以說除了不隱身,其他方面都和五代機差不多。作為殲10系列的最終版本,殲10C一出現,空軍就立刻大批量訂購,據瞭解,現在空軍的殲10c數量已經和A版本數量接近了。

隨著裝備數量的增加,殲10c的曝光頻率也逐漸上升。最近,我國突然公開了大紅鷹部隊殲-10C戰鬥機演練畫面,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的殲10c並沒有配備空優彈藥,而是掛載了對地打擊彈藥。

此次殲10c機翼下掛載的大型炸彈(紅箭頭所指),型號疑似為國產「雷霆2」500KG激光制導炸彈,屬於我國的第二代激光制導炸彈。

中國空軍機載激光制導炸彈,迄今為止總共研製了2代,第一代採用風標導引頭設計,總體水平類似美國寶石路2系列,其外觀特點是導引頭採用風標外形設計,隨著氣流吹襲導引頭自動偏轉,這種設計的好處是結構簡單,價格便宜,所以在激光制導炸彈上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過這種指導方式也有缺點,首先就是導引頭捕獲能力不強,捕獲距離比較近;

其次是制導精度稍低,最重要的是攻擊能力不強,對低速移動目標比如坦克裝甲車無能為力。

因此,我國隨即開發出了第二代激光制導彈藥,主要分為兩個系列,一是天戈,二是雷霆,說句題外話,虎哥尤其喜歡後者的名字。

同F-21一樣,殲-10C也同時裝備了AESA 雷達和IRST設備。雖然目前尚不清楚殲-10C的雷達型號,但是按照一般規律,我國自用的雷達型號肯定會比出口巴基斯坦的型號性能要好。

▲殲-10C戰機進行空中加油訓練

另外,殲-10C的機頭整流罩直徑要比F-16大一些,這就令它的雷達孔徑天然要比APG-83大一些。殲-10C還具備空中加油系統,並且能夠掛載多種電子戰吊艙,使用多種國產中遠程空對空導彈。

總體來看,殲-10C應該可以和F-21是旗鼓相當的對手。

公眾號:迷彩虎(micaihu666),一隻愛喫肉的骨灰軍迷、戶外愛好者,二次元老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