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中政治大佬解答


謝邀。省卻概念的陳述,直接舉例簡要說明:

1.雖然說沒有"上"就無所謂"下,且"上"在一定條件下可轉化為"下";但"上不直接等於下",上"在相對於"更上"等情形時才是"下,這表明,"上"與"下這個矛盾雙方的同一性是以鬥爭性為前提的,同一性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2.三國時期的張飛是不可能與宋朝的岳飛到一起干仗的,張飛殺岳飛,殺得滿天飛"是人們對胡拉亂扯者的嘲諷。所以,鬥爭性寓於同一性之中,離開同一性的鬥爭性也不存在。

總之,同一性離不開鬥爭性,鬥爭性也離不開同一性;同一性以鬥爭性為前提,鬥爭性又寓於同一性之中;同一性是相對的、有條件的,鬥爭性是絕對的,無條件的。這就是對矛盾基本屬性關係的正確概述。


可能過了時效,不過還是嘗試回答一下。

首先講一下為啥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對的,鬥爭性是絕對的。

矛盾的同一性包含了兩方面,矛盾的兩方面是相互依存的、矛盾的兩方面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條件性的,也就是說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對的

詳細地說,當矛盾解決時,兩個事物變成了一個事物,或者他們一同消失,相互依存的關係會解除。而在矛盾的一方向另一方轉化時,也是需要一定條件的。

矛盾的鬥爭性主要指的是矛盾的雙方是對立的,也就是相互排斥的。這種對立是矛盾的本質,只有存在對立,才稱得上矛盾。否則,這兩個事物可能就是同一個內容的兩個形式。(此句存疑,可能存在誤讀)

之後講一下為啥鬥爭性寓於同一性中。

您疑惑的點應該在絕對的東西為什麼會寓於相對的東西,這實際上也是內容與形式的區別。

矛盾的鬥爭性的內容是豐富多樣的,很多事物都存在對立。但是這不影響鬥爭本身是絕對的,完全不同的一對事物之間,只要存在對立,便有矛盾。也就是說,矛盾的內容是基礎性的。同時,矛盾的鬥爭性的形式也是多樣的,矛盾的鬥爭形式是會發生改變的,也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在一個具體的條件下,只會有一種矛盾的鬥爭形式,即使會發生改變,也會受到條件的束縛,在一定的範圍內改變。在不同的條件下,呈現出的鬥爭形式是不同的,也就是說,矛盾的鬥爭形式是受到條件影響的。矛盾的鬥爭形式、規模會受到矛盾的同一性的限制。

個人觀點,可能存在謬誤,不過似乎可以回答您的問題。


什麼是矛盾?矛盾是事物構成的最基本的兩個方面。實際上任何一對矛盾都有一個共同的大背景。比如一座山有陽面和陰面一對矛盾,但是還有一個底平面。沒有陰陽矛盾的對立就沒有這個事物的存在。所以,矛盾的對立是絕對的,是隨著這個事物的產生而產生,隨著事物的消亡而消亡的。矛盾存在同一個事物的內部,有著同一個大背景。分析思維哲學把大背景簡化掉了,但是我們在認識矛盾的對立的普遍性是不能忘記它的同一性。中國哲學的陰陽概念就比較重視矛盾的大背景,考慮問題就比較複雜。陰陽的背後還有一個太陽,三點成一個面,一個面加上時間就形成一個立體觀念。而矛和盾兩點成一線,加上時間也就是一個平面。所以西方哲學是一個平面觀察法,中國哲學是一個立體觀察法。詳細論述請看一下我寫的《系統邏輯思維》一書吧!團結出版社正版圖書網上有售,留一個郵箱給你發電子版的。


高中政治教材是扯淡,蘇聯搞思想控制的遺留,能考試就行了。

想學馬哲建議讀原著


我也在苦惱這一點所以查閱很多資料順便挖到了這篇問題,馬克思主義雖然認為矛盾具有普遍性,但並不是說任何兩個事物都有矛盾,矛盾存在是有條件的,就是同一性屬性,只有處在統一體之內的事物才存在矛盾,而沒有直接關係的事物不存在矛盾,馬哲里的矛盾是基於辯證邏輯的矛盾,和我們平常所想的矛盾應該還是有所區別的,我想如果我非要一個確定的答案,那就是忽視事物的發展和對立統一,我就是形而上學吧( ̄ε(# ̄)Σ


同一性是相對的特殊的有條件的,矛盾性是普遍的。這個你已經提出來了,就不再多做解釋。

這個命題其實沒問題,我們需要把這一些詞語搞明白就行,「寓於」的意思是「蘊含在xx之中」。鬥爭性寓於同一性之中,換句話說就是,同一性體現鬥爭性。

絕對性寓於相對性之中,相對性也體現了絕對性。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體現了普遍性。共性寓於個性之中,個性也體現共性。同樣的邏輯,矛盾性寓於同一性之中,這麼解釋,應該能理解理清邏輯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