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减小我唱歌时声带的发声面积,让音色听起来更加细腻不至于那么粗。怎样才能做到呢?据说那是跟声带闭合有关系对吗?


谢邀。

用我自己的理解来说,要缩小,就是要用唱真声的感觉来唱假声。

正常的唱真声,基本全是甲杓肌在作用,主要的作用力是闭合力。

真声不太能缩小点,但是可以唱的更轻,利用更多的声带边缘振动,来制造声音细一点的感觉,这个时候实际就是在减少声带闭合力,也可以理解为用唱假声的感觉来唱真声。

而唱假声的时候,正好相反,一般很多人会说到假声虚,其实就是唱假声主要是环甲肌在作用,主要作用力拉伸力,闭合力不够,所以声音虚,可以结合上面说的「真声变细」,是在减少闭合力,声音就变细变虚来思考。

这个时候,我们在假声上面,增加一点正常唱真声的感觉,增加一点闭合力,点就会变小,声音就会变细,这里的声音变细,就是真的变细了,音越高越明显。

假声像真声那样唱这个要一点一点来,一开始协调不好的时候,一下在假声上加太多真声感觉,会挤住或者卡住,产生一些不正确的肌肉记忆,会影响练习效果,一点一点慢慢来。


同学你好,

既然说到缩小声带的振动面积,那么就不得不提到SLS里面的边缘化技术了!

唱功揭秘:边缘化 | 声音的金属芯?

mp.weixin.qq.com图标

1.什么是边缘化

还记得酱酱不久以前写过一篇题为《高音武器揭秘:混声Mixed Voice2.0》的推文吗。是的,酱酱明确表示过,突破高音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使用混声。然而,不少小伙伴纷纷私信酱酱:不是说整个发声体系,胸声代表低音,头声代表高音,混声代表中音吗?为什么现在又说突破高音的关键技术是混声了呢。问得好,正是这个问题,令酱酱觉得是时候向大家介绍歌唱之中另一项极为重要的发声技术,也就是边缘化了。

关于胸声、头声、混声,各自代表的音区的这个问题,酱酱认为,应该是针对未经歌唱训练的普通人来说。如果我们唱歌的时候当真完完全全使用头声来演唱高音,一定会令听众们觉得偏软、偏虚,达不到心中的那个震撼点。就像林志炫与林俊杰《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各自副歌部分的高音表现,酱酱相信,绝大多数听众一定都会觉得林俊杰唱得更震撼,更过瘾,这正是因为,在这首歌曲里面,林志炫的高音是头声,林俊杰的高音是混声。

混声本身并不难,绝大多数女孩子正常说话的声音就是混声,即便是声带较粗较厚的男同学,只要轻声细语,也能够迫使头声进入胸声之中,形成混合,出现混声。不过,让混声延续到高音区,却是一项难度极高的工作,没有经过唱歌训练的朋友,根本无法做到,也正是如此,从中音区到高音区才会出现那么巨大的音色断层。

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我们声带的工作方式或振动方式,以让我们的混声能够从中音区顺利扩展到高音区。具体来说,就是从中音区跨越到高音区的时候,通过肌肉拉伸,将声带从前后两端拉长,以让它变薄变细,这个时候,声带振动面积将会越来越少,逐渐趋向于边缘处,这个过程,我们便将它称为边缘化。

酱酱已经说过,我们是让声带振动面积逐渐趋向于边缘化,而不是从整体振动瞬间转化为边缘振动。所以,边缘化的意思就是拉紧声带,压缩音质,缩小发声点,不等于国内声乐界常说的边缘振动(头声偏多的混声或纯头声)。

2.边缘化代表歌手

进步天王林俊杰

能够越过换声点,到达高音区,就必然会用到边缘化。但是呢,程度将有所不同。用得到位,则发声点小,金属芯浓,可以常唱而不累。用得不到位,则发声点大,声音发散发炸,往往一两首高音歌曲下来,便会感觉到声带疲劳。接下来,酱酱便介绍几位边缘化用得非常到位的歌手,以让大家更为直观地感受到这项发声技术所带来的实际听感。

JJ真是一本Vocal活教材,酱酱每一篇唱功揭秘的代表歌手,几乎都会有他。边缘化一直以来都是JJ整套发声体系之中的核心技术点,自从2003年出道至今,JJ演唱能力的进步,更多表现为共鸣腔的扩展上,而边缘化,JJ始终能够使用得游刃有余。正是如此,我们在听JJ演唱高音的时候,能够明显感受到声音的质感非常锋利,仿佛要将天花板穿透一般,这正是来自于边缘化的威力。

内地一哥孙楠

孙楠老师很少会唱到High C以上,但是,却被我们公认为黄金男高音,这正是因为,在第一换声区,孙楠老师往往能够唱出非常具有金属光泽的明亮之声。强大的边缘化技术,使得孙楠老师即便只是唱到A4,我们往往就会觉得仿佛High C一般灿烂辉煌。是的,边缘化的能力越强,声压也就越强,声压越强,高音的震撼力也就越强。孙楠老师正是以边缘化提升高音声压的大成者。

「歌手2018」歌王Jesiee J

结石姐在《歌手2018》这个舞台,发声方法有所更改,更为注重腔体的力量,以强大的胸腔共鸣为主,声音的浑厚感相比从前,大幅增强。但是呢,我们能够发现,Jessie J如今演唱高音的时候,不再像从前那样轻松,这便是因为,在开发共鸣腔的同时,边缘化的能力有所丧失。酱酱更喜欢改变发声的线条方法之前的Jessie J,正如这首《Domino》,声音始终压缩成一条非常具有金属光泽的线条,野性霸道,无不彰显边缘化的魅力。

3.优质边缘化的需求

1. 声带闭合

边缘化的本质即是声带拉紧,而要让声带拉紧,就必须保障我们的两片声带能够牢牢贴在一起,形成闭合,这样才能够进一步缩短变薄,凝聚发声点。可以这么说,闭合就是边缘化的前提,如果闭合不够好,那么,我们在使用边缘化的时候,声音一定会起毛起躁,非常不干净。所以,先让我们的声带积极闭合起来。

2. 咽部共鸣

咽部共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咽音。其实,周杰伦的高音即是典型的边缘化,声带拉得非常紧致。不过,相信许多同学一定能够感觉到,杰伦的高音除了喉部肌肉比较用力之外,也缺乏明亮的色彩,是闷在里面的,一个暗暗的,狭小的声音。这就是因为,杰伦虽然能够让自己的声带拉紧,但是,却没有使用到咽部共鸣。咽部共鸣能够赋予我们高音明亮的色彩,以此增强穿透力,我们所听到的非常具有金属光泽的高音,除了拥有通畅的头腔共鸣及面罩共鸣之外,更为重要的,恰恰是我们的咽部共鸣。

3. 喉咙放松

又是令大家耳朵生茧的老调重弹了,因为,它实在太重要,尤其是当我们练习边缘化的时候。许多同学,在练习边缘化的过程之中,通常都会憋紧喉部肌肉,强行令声带闭合并拉紧,以此上高音。这种做法,除了令声音紧张,不稳定之外,更为可怕的是,会让我们的肌肉形成错误记忆,以至于我们想要声音通透松弛的时候,练习难度就会大幅增强。所以,宁可让声音过渡到换声点的时候,自然而然地破掉,也不要强行拉紧声带,憋著上高音。

如果说混声是令我们掌握高音的关键,那么,边缘化就是让我们在高音区掌握混声的关键。只有使用边缘化,我们才能够突破我们的音域。

边缘化歌唱练习之中最核心的一项技术,有了边缘化,我们才能够有高音,有声线。许多同学误把混声理解为歌唱的核心,殊不知混声只是结果,而实现这个结果的手段即是边缘化。

通过这篇文字,酱酱希望能够令更多的同学了解到这项最重要,但是却又最被忽视的发声技术,一起练起来吧。

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是:「唱功大学」每天都会更新内容,里面有许多关于提升唱功的文章、视频示范,可以助你提升唱功up。

如果你想高效学习唱歌,加入我们的社群吧! 欢迎关注班长Frank的微信: singingkungfu818 我们唱功大学的导师们能够帮助你迅速解决声音问题,提高你的演唱技巧哦。

酱酱希望你唱歌越来越好听哦!!!

有问题找酱酱,酱酱一直都在~


训练思路…柔和练声可以不挤压声音达到小面积

就像舒服的哼唧一声一样,用哼唱练习试试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205944


缩小声带发声面积不是一个具体的动作,这只是一个概念,不要瞎纠结。你只要面部保持放松,不该用力的地方不要瞎用力,做好气息支撑,自然就做到了。你要著重于保持好外在的唱歌状态,不要多纠结偏向于民科的一些概念名词。


少给气 憋著点儿 细水长流的感觉


感受一下把声音当一条金丝拉出来的感觉


首先不要挤去追求细的音色。然后你要让气一点点的流,也就是腰腹力量要支撑好,是恰到好处的用力,而不是用多余的力量。

比喻:用塑胶水管浇花,你把口子挤得越小,单位时间喷出的水越少,而且能射得更远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