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9年8月31日)在昆明南亚风情园下电梯的时候碰到几个不讲公德的.......,人太多上不了电梯,就拦著电梯门不让电梯关门,在那里商量下一步的安排,搞得电梯不能运行,我女儿说了句怎么那么烦啦,其中有个女的假装圣母样,装的语重心长的说「小朋友,大家都不想这样的。」你说你要是有事情在电梯外面说好,你却一半人在电梯里面一半人在外面,拦著电梯不让运行,如此没有教养的行为,你还装什么圣母。真是那个又要什么又要什么的!!!

这些人所谓的道德修养都是以自己得利为目的的,我讨厌这些利己主义的道德婊子!!!

其实我想问的是怎么跟他们抗争,你跟她讲公德她却跟你讲维护她那一套的道理,还说你侵犯了她,你不对。极度厌恶这种道德婊子。


面对这种现象,气愤是正常的,但是没必要上纲上线。如果换成你是那群人的一份子,恰好想到什么事没有商量清楚,临时就地讨论,大家都以为几句话就能讨论完毕,所以就占用了电梯资源,使得电梯不能正常运行。外人看来显然是要批判这种行为的,作为当事人却未必觉得这是件大事,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应该体谅理解,这应该是大部分人都有的心理。

至于抗争,这个词用的有点跳戏了。就你所经历的事,谈得上抗争吗?她也就一句话让你觉得她圣母婊,实际上她真的是吗?「小朋友,大家都不想这样的。」这句话,从语境上来看,明显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太合适,有一种无奈的意思,正好借著你女儿的话头表达出来,也是希望得到周围人的谅解。

对他人求全责备,无益身心。相比垃圾人,素质低的人又算什么?道德通常是用来约束自己行为的,别拿来要求别人,难为别人。当然,你可以批判不道德的行为,前提是你自己道德足够高,但是往往道德高尚的人又不会眼里容不得沙子,只会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不移。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只要对方做得事不算太过分(如明显损害个人和公共利益),就没必要干预,也没必要动气(气愤是正常的)。


我认为,利己主义是生物的本能,不同之处只不过是直接利己和间接利己而已,它们的表现形式也有优劣之分。

相信大家在初中的生物课上都学过,趋利避害是生物的本能,这点单从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中就很容易看出来。

每个人都是天生、本能的为了自己,而且无论如何,他们的最终目的也都是为了自己。我们活著或死去,我们的一切行为和想法,最终其实也只是为了自己在精神上获得快乐,在精神上逃避痛苦,这里我把它称作「本质利己主义」。

自杀,很多人自杀是为了解脱,是为了逃避他们认为比死亡更痛苦的事物,所以他们选择对自己来说更有利的自杀。或许在他人看来自杀这个行为上错误的,不过在他们当时的认知下他们这么做是正确的,自杀观念有时候也是本能产生的。自残,他们通过自我伤害的方式减轻自责,自我惩罚,让心理上减轻罪恶感,虽然很多人无法理解,但他们的这个行为也是在逃避痛苦。自杀者和自残者所做的都是在逃避痛苦,这是利己。

假设,一个人的牺牲可以拯救所有其他的人,否则全世界只剩下他一人。他很可能选择死去,不过也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不会因为自己的苟且偷生而害了全世界的人,而陷入无尽的自责和痛苦,而且如果他不这么做,他也会因为孤独而自我崩溃,他也在逃避痛苦,这是利己。

一个人非常富有,钱多到花不完,他天天去做公益,甚至他的余生都在做公益,做奉献,是因为做公益对他来说可以获得快乐。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所以很多富有的人会去做公益,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不是普通又廉价的快乐,他们会有不一般的成就感,会有荣誉感,会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敬,这些都会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快乐。普通人也会做公益,虽然钱不是很多,不过这也是快乐,他们看到一个人有悲惨的经历或痛苦的现状,他们会难过,哭泣,所以他们捐款,走访看望,去帮助他。第一可以减轻自己的痛苦情绪,第二也获得了快乐,这是利己。

学习,赚钱,恋爱,结婚,生子,出轨,疯狂,哭泣,进食,运动等等等等这些行为和想法都是利己的。人类的每一个行为和想法都是利己的,不是逃避痛苦就是获取快乐,所以说每个人都是利己的。获取快乐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利己主义并没有什么不对,只不过是每个人表现形式和连锁反应的长短不同。产生这些区别的是每个人的认知,想法,观念,格局,知识,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这些因素大部分都是后天产生或人为产生的。

各位其实都是利己主义者,只不过有优质的利己主义者和低质的利己主义者之分,当然这里只是方便区分才这么说,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利己主义者,各不相同。优质的,他们三观正确,认知正常,思想境界高,格局大,知识水平高等等,他们对事物的判断的准确率更高,选择的正确率更大,所以他们拥有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权利。低质的,他们或许更注意鸡毛蒜皮的小事,可能认知或三观不正确,格局小,爱争蝇头小利,他们往往做出的判断和选择失误率会较高,等等。所以他们被很多人诟病,类似于题主所指的例子。当然,这里说的优质和低质是极端个例,打比方用,方便理解。想题主所指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也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没有了他们也不行。斗争自然是可以去斗争的,一切的斗争都是时代发展和进步的过程,斗争让人类更加先进,文明。

我们人类骨子里血液里的终极目的就是让人类这个物种存活下去,绵延不息。这往往不会直接体现,但最终都是为了这个,这里我把它称作「终极利己主义」。它与追求快乐和逃避痛苦的「本质利己主义」或许会有一些冲突,这是由「本质利己主义者」内部的冲突而引起的,关键在于掌握权利,地位和资源的优质利己主义者他们有著怎样的认知和观念了,可能毁灭世界,也可能造福人类。「本质利己主义」是微观狭义的,「终极利己主义」是宏观广义的,一个是以个人为单位的,一个是以整个社会为单位的。在目前的人类文明和社会体系来看,前者是决定后者的,或者说,无数的前者组成了后者。在我看来,这两个利己主义是相互包含的,但并不是互相决定的,本质是不变的,所有的「本质利己主义」决定了「终极利己主义」,只不过每一个「本质利己主义者」的决定权重不同,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终极利己主义」。

所以,我的回答是:社会上都是利己主义者,社会有希望,可以去抗争。

个人拙见,欢迎各位讨论和指教。


利己主义本身没错误,你的抗争不也是利己的表现吗?又何谈别人道德婊。


所谓利己主义者太多,不过是我们的社会自己还缺少精神文明、然后被西方的腐朽思想趁虚而入的结果。于是拜金主义盛行、自私自利的算计、倾慕虚荣的物质、没有底限的贪婪……林林总总的个体汇总起来,就构成我们现如今有些浮躁的社会氛围。

而这些思想其实是落后的、错误的、负面的,迟早要为我们社会主义的新精神面貌所取代——虽然我们不至于因为这些人的错误行径就跟他如何如何冲突,但至少自己要注意自己的修为素养,然后影响带动自己的身边人,那就足够了。

新的社会道德,必然转向集体、转向劳动、转向团结、转向秩序,而这些——与现如今西方那些是全部截然相反的。


原来利己主义者多社会就没希望了啊,那这社会可太脆弱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经济基础是什么?利益,所以说白了,利益决定各种社会意识。本来社会意识就是利益决定的,那人们想要利益想要更多的利己不就是人类无法逃离的规律吗?

人的本质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只不过有些人认为自己的利益对自己更有利有些人认为社会的利益对自己更有利。所谓抗争更是不必,没有什么意识能和必然的规律抗衡,也没有必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