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问题被收录至活动「十万个是什么」中。

活动时间:2019/01/21 - 2019/02/20

活动规则:大于 300 字的客观事实定义,且注明可信来源,创作时间在前的优先采纳。

活动内容:进入活动页面回答问题,优质内容将有机会被收录在《十万个是什么》电子书中,同时还有机会获得特别定制的荣誉奖杯。更多相关问题请进入活动页面了解。

欢迎你把家乡写进百科全书,分享你的家乡美好。


0.五大道是我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也是我母亲年青、中年时生活过的地方。

1.五大道是旧天津的英租界区,因为保留了民国时期各式各样的西式建筑而闻名。民国时期,租界区是中国城市中管理水平最高的地方,天津距离北京比较近,所以失意的政客军阀、希望影响北京有不愿意在北京抛头露面的洋大人、大民族资本家、技术精英乃至于文人墨客、著名演员,都在这里兴建住宅,购买产业。因为是租界地,所以房屋大多是近代西洋风格,一直保留到今天,在现代化的天津城市中,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区域的环境、建筑景观。

2.现在的五大道,有别于中国其他的纯旅游性质的老街区,其建筑用途分为三类:一类仍由解放后的原住民居住,一类租售给公司企业,一类改变成旅游服务设施、譬如饭馆儿、酒吧、茶楼等等。这种混合式的布局,也形成了区别于纯旅游景区的文化。因为还有大量的居民,所以早点摊、小卖部等市井色彩浓重的生活设施依然保留,在五大道是可以吃到较为正宗的天津早点和市民级的菜肴;一方面因为还有很多旅游业,所以面向游客、讲究环境的高大上的馆子、特别是西餐日料,也鳞次栉比;还有一些传统的天津知名饭馆儿也分布于其中,所以在消费上混合了高中低端,但是不失五大道特色,有一种奇妙的和谐感。

3.漫步于五大道,假定对民国和建筑丝毫不知,则可以把五大道当做一个市民公园。因为居住密度低,狭窄的马路、较少的车流量和人流,加上道路两旁的西式建筑,很容误以为自己不是在中国,而是在国外的某个区域。对于外地游客来说,最适合放空自己,从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找到一种陌生感,用以缓解工作和生活的紧张压力。

4.如果是文化发烧友,就可以到五大道来,学习曾经居住在此的民国名人的旧居,延伸到这些人的轶事,进而了解清末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魅力。五大道重要建筑的外面都有说名牌,实在不行还可以购买相关的书籍,按图索骥。此外,近代一些天津名人少年时期也生活在这里,譬如旧居距离很近堪称街坊的陈道明和刘欢,等等。

5.对于我自己来说,五大道充斥著童年的回忆和梦想,曾几何时,我也是五大道上的单车少年,用一阵飞驰和一串铃声,挥洒著我自己的青春;已经失去灵魂的民园体育场,承载了太多天津足球的悲喜;我的中学,见证了我高考前三年的全部努力和逃避。虽然已经北漂,在闲暇之余还是很享受以客人的身份再次回到五大道,徜徉在熟悉的街头,探索童年时未曾走入的胡同街巷。回到重庆道我旧居的大门外,如果能看到一个中年人不时抚摸一下大门,不时窥视一下院内,来来回回踱步于此,那就是我在回忆美好的旧时代了。


和平区五大道是指坐落在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与南京路交口以西的一片长方型地区。共有22条道路,总长度为17公里,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历史上曾是英租界的「墙外推广界」,现存各式建筑2000余幢。

较短的篇幅很难全面介绍「五大道」,就说说能随时(不包括周一)进去游览的核心景点。

民园文化广场,坐落于天津市和平区重庆道83号,五大道的中心位置。

民园文化广场前身为民园体育场,天津旧英租界工部局与1920年所建,1925年进行了专业化改造,当时是亚洲范围内首屈一指的综合性体育场。建国后,这里是足球王者之师——天津足球队大本营,民园体育场见证了天津足球队的一系列可以载入史册的经典足球大战。

昔日的足球圣地,在整修改造后,变身为「中西合璧的城市客厅」。民园文化广场是集中外游客集散中心、特色文化博览中心,休闲体育体验中心和异国风味美食中心为一体的城市休闲广场。

民园文化广场里有几个不错的展馆

拜石博物馆,位于民园文化广场东部走廊二楼,从位于广场东南的入口进入,上楼即到,免票。

「拜石博物馆」名字,来源于「米芾拜石」的典故。奇石展品是天津《今晚报》原社长贾长华40多年的收藏。部分展品是彩塑泥人与奇石的搭配,有些展品是珍贵的动植物化石,另有很多奇石都配了诗画,非常有意境。

五大道博物馆,从五大道游客服务中心上2楼买票(50元,与民园北面的王光英故居,即名人印象馆是联票),在门口需要略微等候,隔一段时间讲解员集中放人进去参观。里面展示的生活物品相当精美,值得一看。

图片展览讲述了五大道的中国近代史。另外还有民国租界生活物品展览和几间复原居室。

建筑师·盖苓(1884-1952)的客厅和书房还原,其中大部分家具出自他的寓所。

从民园广场正北门内的西侧小门进入,乘电梯到2楼,凭身份证,还可参观和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馆里介绍了和平区在饮食、医药、艺术、工巧各门类的全国和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津体育博物馆 位于民院广场的南部3楼,展区面积3000平方米,持身份证免费参观。

展览讲述天津体育的发展历程和奥林匹克运动

先农大院

位于河北路与洛阳道交口,建于1925年,由先农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英国人雷德设计。占地4188平方米,建筑面积5355平方米。因该址多为先农公司职员居住,故名先农大院,整个大院为里弄式,外为连排式。楼房采用周边式布置。先农大院里有不少特色餐馆、书画廊等。

先农大院展览馆(马占山故居)位于先农大院西侧,湖南路11号。

这里是抗日名将马占山于1933至1937年间的在津居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展馆常设「马占山将军历史展」、「五大道先农大院的故事」等主题展览,「五大道先农大院的故事」以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和实物形式展示先农大院及区域内建筑的历史沿革和人文故事。「马占山将军历史展」再现了马占山「始终如一、抗战到底」的戎马一生,他曾使用过的铜制暖手炉、银制筷子、石制酒杯等珍贵物品也都将对外展出。

长沙路95号的「廉润初心」文化传播推广中心,离大龙邮局很近。

这是新开的馆,主楼四层,展览以镜、竹、玉系列,艺术表现了中国传统廉洁文化。四楼还有共享书吧和党建防腐的内容。类似主题的宾馆南道警示教育中心,展览的发力点是建立「不敢腐、不能腐」的法律和制度保证,而这里则是用艺术修正身心,把「不想腐」的价值理念灌输给参观者。

用文物和美术的搭配,突出廉洁据腐的正和美

民园西里文化创意街区

民园西里始建于1939年,位于民园体育场西侧的常德道上,由近代著名建筑设计师沈理源设计,二层砖木结构,局部三层。分为17个门,各门自成院落又连成一体,多坡大筒瓦屋顶,琉缸砖。

街区内有咖啡馆、红酒窖,也有中西合璧的精品酒店、正宗的日本料理和马来西亚餐,以及发扬中国古典文化的沉香博物馆和古琴社。在节日期间会有手工创意集市。

民园西里的沉香艺术博物馆。馆藏包括各类沉香香品、沉香艺术品、历代香具、中国香文化相关器物。

另外,外国语学院内的北疆博物院,参观需要预约。详细见

去天津的「五大道」有哪些实用的攻略和好的建议??

www.zhihu.com图标

睦南道疙瘩楼(新丝绸之路博物馆)封闭多年,据说要重启了、天津教育博物馆改为外国语大学校舍,大理道的潜伏谍报博物馆改了,重庆道严修旧居的照相机博物馆在幼儿扩展中心旁边,难得开门迎客,睦南道的天津近代历史文化博物馆刚从河北路迁过来,又迁走了,不要看了网上的介绍,走冤枉路。

睦南公园,在睦南道上,这里英租界时期就已经是五大道地区的知名花圃,是天津市最佳观赏市花——月季花的地方。

庆王府,知乎这次活动,已经另外有专题问了,就不再赘述。

天津「庆王府」是一个什么景点,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和游览建议??

www.zhihu.com图标

观光马车的起点在民园体育场正门,转一圈可看遍五大道,全程半个多小时,可以走马观花地欣赏五大道历史建筑群的建筑外观。

http://weixin.qq.com/r/6zlLU8nEa5QUrY0w92z5 (二维码自动识别)

补充,五大道又增加了几个开放景点,马场道上的吴坤泰旧居,院里侉捯饬得很热闹,25元门票。

吴坤泰旧居

再更新,民园以南还有五大道艺术馆,民园以东有中意文化发展中心,睦南道有鼎天美术公馆和鼎天国际,马场道有西岸艺术馆和桦沿俱乐部美术中心,先农大院也有个临展空间,洛阳道有张大千艺术研究会的展览馆。本文篇幅有限,看下面链接吧。

陈斌:五大道怎么样?值得去吗??

www.zhihu.com图标

五大道的独立书店都很不错,比如香港路的无边集跨界,洛阳道的沙沫之间,河北路的天堂时光旅游,民园西里的商丘。


当看到关于五大道是什么景点的回答如此贫瘠,客观的反应了天津在旅游资源宣传上的短板!五大道可以说是一部中国的近代史的缩影,是各国风格的建筑和各具特色的万国建筑博览会,有各种独领风骚的人物故居,各种真实的故事包含经济,政治文化,体育等等!

我抛砖引玉的说一点边边角角吧!五大道之一的马场道是通向跑马场的专属道路,100年前天津就已经像现在的港澳一样跑马了,跑马场附属的俱乐部灯红酒绿,夜夜笙歌!1940年代天津依旧跑马呢,那时天津的驯马师后来有一部分移居香港执业为香港马会做出了贡献。

现在网红的先农大院更有故事,先农公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和现在恒大,碧桂园干一样的事),承揽了五大道一部分洋房的设计建筑,股东有中堂大人李鸿章,天津海关关长崔德林(你没看错天津海关关长是德国人),还有大萧条时期也就是1929年哪一届的美国总统胡佛,这位开始一穷二白的美国总统从勘探师到商人到慈善家,几乎大部分资金都是在天津赚的(或者说盗取的),据说这位总统和他夫人会说流利的「天津话」,在白宫有外人的时候为了保密夫妻二人说纯正天津话。以上人物都有故居在五大道。

现在的五大道昆明路上的117餐厅,原来是天津四大买办之一人称汇丰吴的汇丰银行天津华人买办吴调卿吴家的产业,据说后来给儿子吴颂平住了,吴调卿曾是天津首富之一,他女儿和赵四小姐是闺蜜,也是同学后来作为第一批考上清华的女生,那时候大光明电影院的午夜场经常被10几个公子名媛包场,吴家小姐后来移居上海,她上海的那栋老洋房还在,估计在《安家》上能卖几亿吧。买办文化是天津特色,还有太古洋行郑翼之和怡和洋行买办梁炎卿等,我要说太古洋行对应今天的「太古里」商业,怡和洋行对应今天的怡和软糖和香港国泰航空大家就清楚了。以上人物都在五大道有产业。

还有「庆王府」,天津庆王府建于1922年,是庆亲王奕劻长子,乾隆帝玄孙,庆亲王载振故居。这宅子原来是清末大太监小德张给自己建设的,后来耐著面子被载振买走,里面的玻璃呀,家具呀都是进口的,现在可以悠闲地喝个下午茶。

体育方面有天津民园体育场现在是开放式体育主题公园,过去是天津队的主场,被天津球迷称为「老特拉福德民园」。其实这球场是以英超切尔西主场斯坦福桥体育场最初的样子为模板建造的。100多年前的中国唯一专业田径训练场。

说说李爱锐吧1902年生于天津,英文名艾里克·利迪尔,父母都是在天津的苏格兰人。他酷爱跑步,外号「苏格兰飞人」,1924年获得巴黎奥运会400米金牌。是天津土产的奥运冠军,根据他的故事改编的电影《烈火战车》获得1982年第5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后来李爱锐在天津当了很长时间的体育老师和数学物理老师。

我小时候去过五大道一个院子玩,那是 天津新八大家之一的孟家,是瑞蚨祥和谦祥益的东家,现在的美国沃尔玛和山姆超市据说就是参考以上两个商家的商业业态的灵感创建的。

五大道边缘靠近小白楼大营门附近,是犹太人群居地,民国时期有几千犹太人居住生活在天津,不管是沙俄时期还是一战二战时期,天津都已广阔的胸怀接纳全球各国人士,这些人也为天津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犹太人善于经商举个例子那个时代天津就有犹太人开的美甲店了!犹太教堂现在还屹立在哪里,顶端的标志是六芒星,没错就是共济会和光明会的标志。

以上只是五大道冰山一角都谈不上,民国的总统,总理,地方军阀的故居无数,我自己知道的也很有限,五大道的确是中国近代史的人文活化石,希望全国各地的朋友和全世界各国朋友来天津旅游!哏都人不仅心态好,还热情好客,古道热肠!


谢邀。

此刻正坐在五大道当中的重庆道上打字,随便写点。

当然不是坐马路上,而是因为在这边上班。

这问题很小,也很大。

五大道,包括成都道、重庆道、马场道、睦南道和大理道。

坐地铁可以到小白楼站下车,B或C口出来,可以看到那个五大道地标(其实是后来竖在那里的)。

每天都会看见著名铜马车,每天都有很多中外游客亲身盘它,无冬历夏,哪怕40度高温、爬上去都能烫熟了,也有国际友人历经千难万险跟它合影。

这也说明,五大道的地标性景点,有点匮乏。

经常被人问民园体育场怎么走,其实新民园只是个带地下超市和饭馆的大操场。记忆都在老民园。

五大道上都是故居,其实那历史似乎不怎么光彩。这里是以欧式风格建筑而闻名,因为曾经是英法德意西等国的租界。也有中西结合的院落。多说一句:天津的日租界在百货大楼一带,大部分已于2012年拆迁。

现在这些建筑的产权比较复杂,有私产有公产有企业产有宗教产。如果能落户,那就是所谓「天价学区房」。不过很少有人在独栋小洋楼里面住,因为作为民房,多数小洋楼的内部其实是不太宜居的。木结构房屋在百年之后最大的问题是无法根治的白蚁,且采光、潮湿、采暖、因历史原因而进行的分隔和改造等问题,都影响了居住体验。当然,外立面还是修整得非常美观的。

3月底到5月初,春天,是五大道最美的时候。风格多样的小楼搭配路边的花草树木,移步异景。

另外三季也有各自的美感,哪怕是行道树,都有不同的层次。

这五条路,我最喜欢睦南道。当然睦南道上有一些机关单位,拍照时要注意一点。

个人不建议坐马车,我觉得马挺累的,而且不如慢慢散步,更能欣赏和体验到五大道的精髓。

马场道上有天津外国语大学,是为数不多的主校区在内环内的大学了。虽然很小,但景致不错,是各种民国影视剧的取景地,以前也有很多学生赚群演费,现在好像少了,不如做家教性价比高。北疆博物院值得一看(有时要提前预约,有时不需要,最好提前约一下,免费)。

吃饭,成桂口碑不错但我没去过,只去过粤唯鲜,不爱吃。现在除了公司食堂就是在国贸里吃,或者朗香街的呷哺和麦当劳。朗香街的电影院不贵,小厅,有时候只有个位数的观众,20多块钱能包场。

(下图:去年11月随手摄于外院,手机里目前就找著这么两张。哦对了外院的洋味食屋也不错,毕竟学生食堂,便宜。)


想必大家都听过「百年近代看天津」这句话,而五大道正是见证民国时期天津历史的一个重要景点。

与其说五大道是旅游景点,不如说它是充满特色的建筑群,是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城市缩影。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天津人,闲暇时很喜欢去五大道压马路,偶尔会去开在小洋楼里的咖啡厅和餐馆。漫步其间,仿佛能感受到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追溯那些被尘封的记忆碎片。

在五大道,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思绪可以沉淀下来,也许是因为对故乡的热爱与痴迷过于浓烈,矗立在那里的每座故居旧宅都像是在诉说著它们主人的传奇生涯,以至于我的双腿会不由自主将我带到它们的面前。偶尔,思路也会放飞,试著在大门前畅想这些大宅子里发生的奇闻轶事,似乎也能以第一视角魂穿繁盛的民国过过脑补的瘾。

春天可以来看路边纷飞的海棠,夏天可以去睦南花园观赏成片的月季,秋天听落叶的窸窣与微弱的蝉鸣,冬天感受晴日的温暖与落雪的柔情。

最后放几张前两天拍的照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