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较喜欢吃,红酒带给我的一大乐趣,就是能大大提升吃肉的爽感 (= ̄ω ̄=)

事实上第一次真正喜欢上红酒,就是因为配肉的体验太难忘了~

先上一张我做的肉,哈哈哈哈:

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养成先放目录的好习惯:

…………1、智利干红,配小粒红烧肉

…………2、法国波尔多右岸干红,配大块红烧肉

…………3、阿根廷马尔贝克干红,配冰糖肘子

…………4、义大利风干巴贝拉干红,配乳酪球

…………5、阿根廷高海拔马尔贝克干红,配阿根廷烤牛肉

…………6、义大利阿玛罗尼干红,配惠灵顿牛排

…………7、德国雷司令干白,配奶油烩青口贝

…………8、纽西兰长相思干白,配纽西兰生蚝

…………前面提到的各种酒汇总


1、智利果香乾红,配小粒红烧肉

第一次被红酒配肉惊艳到,是在朋友家里,做了一个很家常的红烧肉,就是那种切成小块,先把油煸出来,然后再焖烧的做法。搁平时这种肉配米饭会特别赞,但那晚上开了一瓶智利的干红,就先喝一会儿,没急著上米饭。

一开瓶就满屋子果香,哥们儿在另一头打电话都闻到了,一步跨过来捂著话筒说这什么酒,还能这么香?

红烧肉是那种紧实而不柴的,咬起来QQ的,越嚼越香。

嚼一会儿肉香刚要弱下去的时候,喝一口红酒,入口一瞬间把味蕾刷新,油腻感立刻消解掉,嘴里只留下肉香果香,融合在一块特别帅!

你琢磨琢磨那味道,简直太难忘了,吃到最后肉都配酒吃完了,米饭都不用上了~酒很柔和,完全颠覆之前对红酒又苦又涩的印象。

当时接触红酒也少,因为瓶帽是红色的,就叫它「小红帽」了。后来发现瓶帽是红色的红酒成千上万,不过在杯中时光团队内部,还有老杯友圈子里,一说「小红帽」都知道说的是这一瓶。(实际叫多明戈赤霞珠卡门尼混酿 Dona Dominga Cabernet Sauvignon/Camenere)。

这一顿饭奠定了「小红帽」在我心中的江湖地位,以至于在开天猫店的时候,毅然决然的把它选为了第一款酒。

后来跟酒庄的少庄主(现在已经是庄主了)聊天,发现理念特别相投,他说到兴起之处,翻过我的名片签了一句这个:

字比较丑,写的是 With Love to Port(捂脸)

到现在已经9年了,「小红帽」依然在店里面长盛不衰。

再后来在喝酒吃肉的路上就越走越远了。

我还专门研究过那种家常红烧肉的做法,而且竟然成功的在家里面复刻了出来。吃虾猪说我会三种红烧肉的做法,这便是第一种。

2、法国波尔多右岸干红,配大块红烧肉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从山东老乡那儿学会了第二种做法。在砂锅底部铺满大葱段、蒜瓣、冰糖,用五层五花肉,切成大块铺在上面,只加酱油和纯净水。盖上盖子,小火炖三个小时。

一定要用砂锅,小火炖到后来五花肉的脂肪会变成乳化状态,入口即化。一口吃一大块,肉香直接在嘴里爆开,巨满足。翻到一张实拍图,手机拍的,光线比较暗,看个意思吧:

这种大块的红烧肉得用更浓郁醇厚的酒才能驾驭,我当时试来试去,有一款白色酒标的法国酒勉强还可以,但总觉得还不够满意。直到去年我第一次喝到梦丽思,当时脑子里马上反应出这个红烧肉,用梦丽思搭配绝对无敌!

梦丽思(Chateau Montlisse)是一款波尔多右岸的圣爱美隆产区的酒(Saint-Emilion Grand Cru),以「梅洛」(Merlot,也叫「美乐」)葡萄为主的混酿,果香类似于成熟樱桃的香味,在果香之上,还有更复杂的香气,像葡萄干香草烤肉的味道。现在看来这是「第三类香气」(橡木桶熟化和瓶中熟化过程中演化出来的香气),但当时没想这么多,就是觉得这个香味跟红烧肉绝配

梅洛这种葡萄有一个其他品种都没有的特点,就是它极为「柔软」的口感,再加上比赤霞珠更饱满的果味,是我特别钟爱的品种。

3、阿根廷马尔贝克干红,配冰糖肘子

刚创业的时候,我们在北京租了一套复式,既做工作室,又做住处,那个时候每到周末我们都会做一桌好菜,开几瓶好酒,然后用一个投影仪投到100寸的大屏幕上看电影。

那时我和陈老师轮番上阵展现厨艺,陈老师用一道「冰糖肘子」独步天下。

先用小火炒冰糖,炒化之后,把肘子放进去煎至金黄,再加之前炖肘子的肉汤和各种「秘料」(不是因为保密,主要是我记不住),然后慢慢的炖三个小时,炖到味道全部入到肉里面,肉非常软糯。

陈老师凭借著这道菜,在京城的私厨圈里也算有姓名了。

那时北京有一个私厨平台叫做「我有饭」,是一群爱吃的年轻海归回国创业做的一个项目,我们在「我有饭」平台上的小酒会,迅速的蹿升到销量第一。

这个照片上看不出汤汁,等这个肘子切好,放到碗里,然后浇上汁,才是真正的「完成状态」。

在每一场小酒会上,几乎都被大家公认跟冰糖肘子的最佳配酒就是这瓶黑莓酒庄的「黑牌」(Las Moras Black Label)。

按理说黑牌不算是一个入门级的酒,但不管平时喝不喝红酒的,都会觉得黑牌很好喝,口感的适应性特别广。浓郁的巧克力成熟的李子的香气,咽下后嘴里还有很长的余味。而且有非常明显的橡木桶带来的香草香气和甘甜的口感。

有时候入门者暂时欣赏不了好酒,是因为好酒的通常需要一些专业度来帮助它达到那种迷人的状态,入门者常常不知道怎么帮它达到那种状态,所以在酒达到这个状态之前了它是不迷人的,入门者就会对好酒有所畏惧。

但黑牌没这个问题,它已经进入试饮期了,开瓶之后不需要怎么专业的伺候,一开瓶就很好喝,而且开瓶之后继续演化,到第二杯的时候就会觉得比第一杯还好喝,这就是达到适饮状态的好酒应该有的样子。

4、义大利风干巴贝拉干红,配乳酪球

由于陈老师做的冰糖肘子太好吃了,在我心中立起了难以逾越的标杆,后来我去德国馆子里吃招牌烤猪肘的时候,觉得只能算是「还可以」的水平了。

那家馆子叫「申德勒加油站」,是一家相当地道的德国馆子,名字就听著很带劲,透著肉食者的霸气。招牌菜不多,但每一道都好吃。

那次除了肘子之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温度对一瓶红酒的口感影响竟然这么大。

我去的时候是一个盛夏的下午,外面气温高达38摄氏度,当时带著一瓶义大利的Sansilvestro风干巴贝拉干红去的,到店里拿出来的时候还带著酷暑的温度,打开尝了一下,入口温温的,果香稍微有点散,明显高于适饮温度了。果断要来冰桶,给酒降降温。

我真是特别喜欢这支酒,「巴贝拉」这种葡萄最大的特色是具有清新纯净的樱桃果香,经过风干工艺后,这种果香被浓缩成了新鲜果酱的味道。

风干巴贝拉最佳饮用温度在18到20度

记得第一次尝到这支酒,是从冰桶里拿出来的,印象最深的是新鲜的树莓草莓的果香,十分纯净,而且因为经过了风干工艺,入口有微微甜的感觉。像在吃新鲜的果酱一样。(这支酒详细的品鉴和配餐笔记,请看《浓郁得像闻一瓶果酱 | 风干巴贝拉 品鉴与配餐笔记》)

冰了一会儿之后,印象中那种纯净、集中的果香又回来了,而且在杯中过了十几分钟之后,出现香草冰淇淋的香味,就是香草奶油混合在一起的香味。

还没到晚饭时间,肚子也不饿,就先点了一盘沙拉。没想到这盘沙拉(确切的说是沙拉里的乳酪球)成了当天最大的惊喜。

乳酪球,这顿饭我的最爱

叉起一个乳酪球,放在一片面包上整个抹开,咬一大口,浓郁的奶香充满口腔,再喝一口充满果香和香草冰淇淋味的风干巴贝拉,几种味道在口腔里融合在一起十分和谐。咽下去之后,嘴里的果香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把一整个乳酪球抹开在面包上,超过瘾

单独吃乳酪球就很好吃,但配上风干巴贝拉葡萄酒好吃度绝对乘2

两杯酒下肚之后,胃口打开了,五六个乳酪球吃完了还不过瘾,想吃肉了。

这里的招牌菜基本是德国最传统的几样东西:德式烤猪后肘、各种德国香肠。

猪肘皮烤得脆脆的,吃起来还行。其实水平已经相当地道了,但因为陈老师做的冰糖肘子太好吃了,在我心中给猪肘立起了难以逾越的标杆,所以这个口碑第一的德式烤猪后肘也只能归入「还行」了。

这里主要说酒,探店的过程就不展开了,有兴趣可以去看我的专栏文章《我到申德勒去吃肉》。

现在这款酒换成红标了,不过只是外观变化,酒是一样的。

5、阿根廷高海拔马尔贝克干红,配阿根廷烤牛肉

后来搬到杭州,公司和住的地方也分开了,也忙起来了,这种动辄做三个小时的菜就做的少了。开始研究一些快一点的菜,牛排自然也就进入了视野。

下班回家之后,经常开一瓶阿根廷的「大神」(Callia Signos Melbec),煎一块厚牛排,切成小块,边看电影边吃。

但要不是夏天的话,牛排一会儿就凉了,不好吃了,每到这里我都会想起王业那个带木炭的小烤炉,煎好的牛排可以放在上面一直保温,特别实用。

要说配烤牛肉的酒,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阿根廷安第斯之源酒庄的一瓶马尔贝克(EL PORVENIR, AMAUTA, Corte I Inspiration)。因为当时我们正好就是在吃阿根廷的烤牛肉,配的就是这瓶酒。

阿根廷的牛肉特别好,所以阿根廷人吃牛肉特别多。他们烤牛肉的方式特别豪放,如果去阿根廷旅游的话,大概率会看到用一种叫「烤床」的东西烤牛肉。其实是个烤架,但真的很像一个钢丝床,牛肉一扇一扇的往上放,一扇怎么也得几十斤!(妹找到图,先不放了)

我那次吃是在北京郊外一个小院里,烤法也很豪放,是一大块咣扔到那个烤架上,外面都烤得焦脆了。然后切开里面那个肉汁还非常充足,所以说他不需要加什么调料就撒点盐就很好吃。

你看烤架上近处那一大块,他们是先一整块烤,然后切成厚片再两面烤一下,火候刚好。

神奇的是啥呢,阿根廷的马尔贝克,特别是高海拔的葡萄园,在海拔超过1000米以上之后会带有非常明显的黑胡椒味

它跟这个烤牛肉一起吃就完美了,黑椒牛排的味道,这个很神奇,不需要什么专业的品酒师大家都能尝出来。

6、义大利阿玛罗尼干红,配惠灵顿牛排

想到哪就说到哪了,说到牛排我想起来在北京的「牛排家」吃过的「惠灵顿牛排」,就是厚牛排外面抹上酱料,再裹上酥皮烤的那种,跟义大利的阿玛罗尼Amarone della Valpolicella DOCG)搭配,又是一对儿绝佳组合!

阿玛罗尼(Amarone)是义大利最有名的ABBBC之一,其中那个A就是它。风干工艺的极致,葡萄采摘下来之后先进风干室,风干掉40%以上的水分之后再酿酒,所以有人也把阿玛罗尼叫做「葡萄干酿酒」。

在北京牛排家试饮阿玛罗尼

这款酒有意思了,我不能放照片,因为不让在线上公开卖,原因很简单,线下经销商和某些红酒会所标价到1000元以上,而我们只卖500元(这是我们认为一个高性价比的价格),惹的经下的经销商老投诉。所以就转为只供老顾客了,毕竟也不能影响别人做生意,不便之处还请见谅。

不过上面的照片是我们在北京牛排家试饮这支阿玛罗尼时的实拍照,镜头前面虚化的那个酒瓶就是,蜡封,品质和形象都很好。

阿玛罗尼配牛排非常的棒

另外,附上一篇我当时的试饮品酒笔记,从下午3点半,一直喝到快7点,还在演化,确实是一款非常棒的酒:

【阿玛罗尼试饮笔记】

3:24 pm 开瓶第一杯

开瓶香气就出来了,非常棒!果香,橡木桶,香料。

入口酸度开胃,果香集中,口感丰富且浓郁,回味长,余味在口中持续1分钟左右。

3:53 pm

出现明显的焦糖香气,入口回味出现黑加仑果香。

配义大利帕马森乳酪,喝一口酒之后能把浓郁的奶香凸显出来。

生牛肉没什么味道,被配的芝麻菜、黑胡椒、甚至橄榄油完全抢掉了味道,本身的味道即使仔细尝也尝不出来。

4:06 pm

杯中松木香气明显起来,香辛料的气味也变得浓郁了。

(插一句,为什么一个米其林二星主厨的餐厅,开酒用的是一把5块钱的酒刀?导致开好酒开的很狼狈。用个稍微好点的鹦鹉刀不好吗~)

4:22 pm

仍然是第一杯,忽然意识到已经在杯里一个小时了,香气依然没有减弱,也没有散掉,还在慢慢的演化,好猛。现在仅剩的杯底里是香草和松木的香气。

4:27 pm 醒酒器,第二杯

浓郁的黑胡椒香味,配牛排一定很棒,一会儿点牛排验证一下。

三文鱼卷一片黄瓜的想法很有意思,吃起来在软糯中多出了爽脆的口感。虽然明知道生鱼片配干红会满嘴铁锈味,但还是打赌一样的试了一口,感觉还好,并没有任何铁锈味。可能是因为三文鱼本来也没有什么腥味,即使碰上阿玛罗尼这么重口味的干红,也没有腥味被放大成铁锈味,有点意外。

4:40 pm

配帕尔玛生火腿,一口酒下去,肉的香味被提上来了。单吃火腿更多感受到的是发酵的香味,喝一口酒之后,有点刷新口感的作用,嘴里更多剩下了肉香。

5:20 pm 醒酒器,第三杯

排名第一的炙烤雪花牛排上来了,盘子都是滚烫的,保温细节做的不错。肉质很嫩,切一块放嘴里越嚼越香。炙烤的烟熏味带著一丝奶香,最后喝一口酒,黑色果香和肉香混合在一起,解腻的同时加入新鲜清爽的味道,很好的刷新口腔,然后再接著嚼,肉香持续更久。

整体吃完之后,这里的牛排,肉本身的味道不是很浓郁和地道,黑胡椒等调味料加的过重,掩盖了肉的本味。

6:24 pm 醒酒器,第四杯

5分熟的惠灵顿牛排,中间差不多有3厘米厚,(即使用惠灵顿的做法)肉本身的香味毫无疑问的占主导,这时确实能尝出肉的品质高了,浓郁而丰富的肉香充满口腔,也不腻,配阿玛罗尼简直完美,肉的本味和酒的本味,要比调料过重的黑胡椒酱搭的多。

牛排外面包的酥皮吸饱了肉汁和酱汁,单吃很过瘾,配酒竟然也很棒。为什么它的评分不如炙烤雪花牛排呢?惠灵顿牛排比它好吃100倍啊,炙烤雪花牛排的肉香都被黑胡椒酱的味道盖过去了。

惠灵顿牛排,因为中间肉特别厚,一口吃下去肉相比周围的调料和外皮儿占了更主要的位置。一口吃下去,一下子就能感觉到湿式熟成法带来的不同,微微酸,就是微微发酵,产生酵素,带来的那种微发酵的口感非常丰富。这个牛排和在杭州杰森图书馆吃的惠灵顿牛排带来的感觉很不一样,杰森图书馆那个牛排主要留下印象的是外皮儿裹的酱汁,而这个牛排留下印象的主要是肉。

6:48 pm 第n杯

持久性简直让人发止。黑胡椒的香气依旧持续,并升起明显的奶香,还有红色水果的果香。

醒酒器已经见底了,但从口感判断,还有继续演化的空间。

7、德国雷司令干白,配奶油烩青口贝

好像说的都是红酒,说说白葡萄酒吧。

白葡萄酒夏天喝特别解燥,因为一般都是冰著喝,而且以酸度为主,喝了特别清爽

第一次在我心中把干白提上跟干红一样的江湖地位,是喝一瓶德国雷司令的时候。

这瓶德国雷司令干白在店里上架两年了,竟然一直没好好花时间品鉴它。那天一餐,表现惊为天人,大呼被埋没了啊,太喜欢了!

胡贝图斯德国雷司令干白,当天最大的惊喜

配生蚝其实还没有特别突显这支酒的功力,因为生蚝本身就很鲜美,酒只是锦上添花。

但搭配奶油烩青口贝的时候,那才是真正显现出这支酒的功力

白葡萄酒奶油烩青口贝

这种做法的青口贝本身没有什么味道,主要是奶香味。其他两支干白搭配的时候,酒和青口贝各是各的味道,没有相互加强。

只有这支雷司令,酸度像针一样干净利落的扎进青口贝,一下子把鲜味勾出来。喝完酒再继续嚼嘴里的青口贝裙边,想起了小时候吃水煮毛蛤蜊的鲜美

一定要够冰,倒进杯子里要能瞬间起雾

这支德国雷司令叫「胡贝图斯」,估计这么难记的名字你也记不住,不过只要记住它身上具备了一款优秀「雷司令」干白的特质就好了。

正是人们对这种特质的迷恋,把雷司令白葡萄酒拥上了世界舞台

这种特质叫做「精致的高酸度」。

(关于酸度更详细的讲解,请参见我的专栏文章《葡萄酒的「酸味」可以怎样描述?》)

其实要做到「高酸」并不难,早点采摘葡萄就是了,难的是高酸的同时还能保持「精致」和「平衡」

先说「精致」,借用高晓松的一个概念叫「能量密度」,精致就是在保持纤细清爽的同时(这对一款干白很重要),还能传达很多信息,能量密度很高。迷糊曾经对雷司令做过一个比喻,说雷司令像光纤,明明细细一根,却承载了无数的信息。非常贴切。

胡贝图斯有著非常典型的「精致的高酸」

再说「平衡」。这个词在标准品酒笔记里十分常见,是评判一款酒必不可少的指标。

好的平衡很难做到,随著葡萄的成熟,酸度会越来越低,同时组成香气的酚类物质会越来越多,糖含量也会升高。早采摘的话,酸度倒是够了,但香气和浓郁度不好。晚采摘的话,酸度就弱了,撑不起一款干白的骨架。

要让酸度、果香、浓郁度达到一个优秀的平衡,是一门艺术。

这支雷司令显然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40分钟的时候,杯口出现奶香

刚开瓶就飘出青苹果柠檬桃子的混合果香,精致清爽,还带一丝矿物质的味道。酸度高但不尖锐、不扎口,纤细而有力

到40分钟的时候,杯口出现奶香味。对于一杯干白来说,在杯子里待了40分钟还在演化,真是有点喜出望外。

喝了2个小时,酒液一直在不断提升著生蚝和青口贝的鲜美度。不知道冰桶在多大程度上延缓了这支酒状态的下降,很难想像一瓶干白已经开瓶2个多小时了表现还这么棒~

(注:关于这支酒的详细品鉴和配餐笔记,请看另一篇专栏文章一瓶被埋没的干白 | 胡贝图斯雷司令干白 品鉴及配餐笔记

当天带了三款干白,都入了冰桶

说一下生蚝,毕竟主要是来吃生蚝的~

这支雷司令特别适合搭配口感浓郁的、偏海洋和矿物质气息的法国生蚝,比如吉拉多、诺曼底。

法国吉拉多生蚝,柔软、嫩,又有点脆

像法国吉拉多生蚝这种满满的海洋和矿物质味道,柔软、嫩,又有点脆,配上同样具有矿物质香气的胡贝图斯简直是天作之合。

而且酒的酸度足够鲜明强劲,明显能提升蚝的鲜嫩

而法国诺曼底潮汐生蚝,自带酸度,单吃就很平衡。咸度、鲜味、矿物质味道,加上后味里青瓜的清爽感,不配酒平衡感也很好。

法国诺曼底生蚝,鲜、咸,酸度很足

但嚼到最后快咽下去的时候,如果喝一口雷司令,会再勾起一波鲜味。相当于体会两次味道,而且第二次味道里还加入了一丝奶香。

8、纽西兰长相思干白,配纽西兰生蚝

纽西兰生蚝则是完全不同的风格,「纯净」几乎是对这种生蚝最贴切的形容了。

「纯净」是对纽西兰生蚝最准确的形容

纽西兰生蚝有著纯净的咸鲜味,嚼几下之后出来明显的青瓜(也像黄瓜)回味,是一种略淡的,清爽纯净的感觉。

纽西兰的长相思葡萄酒,几乎是完全相同的感觉:清爽、纯净,干净得像一尘不染的大海

「什么样的风土,孕育什么样的味道」这句话,在这个搭配里体会特别明显。

这支纽西兰的「卷云」长相思(Cirro Marlborough Sauvignon Blanc, New Zealand),开瓶就能闻到标志性的新鲜百香果香气,顾客评价最多的一句话是「香气好的令人发指」,酸度干净活泼,与口感淡雅纯净的纽西兰生蚝真是绝配。

「有活力」是对纽西兰长相思十分贴切的形容

(关于酸度更详细的讲解,请参见我的专栏文章《葡萄酒的「酸味」可以怎样描述?》)

喝这支酒的时候,冰到更低的温度,能放大清爽纯净的优点。大约8到10摄氏度

其实要冰到这么低的温度不太容易的,一开始冰桶里是冰水混合,酒温降到15度就低不下去了。后来让店家换了满桶冰块才能降到10度以下。

当冰凉的酒液入口,身体里马上升起一股清凉,配合著百香果的香味在鼻腔里萦绕,整个人感觉神清气爽

此时觉得,费点功夫多冰一下,真是完全值得。

好啦,先说这么多吧,都说饿了,哈哈~


文中提到的各种酒都是我们亲自尝过,好多是多年份都品鉴过才上架的,简单介绍如下:

9、前面提到的各种酒汇总

智利果香乾红「小红帽」

Dona Dominga Cabernet Sauvignon/Camenere

果香好、口感柔和,对入门者特别友好,店里的第一款酒,一直到现在。上架九年收获了一大群喜欢它的杯友。

天猫链接:

果香小红帽 赤霞珠卡门尼混酿干红葡萄酒 智利红酒 杯中时光?

detail.tmall.com图标

法国波尔多右岸,圣爱美隆产区梦丽思城堡干红(Chateau Montlisse)

以梅洛为主的波尔多混酿,入口柔和圆润成熟樱桃、黑莓、黑加仑的果香,伴随著葡萄干香草烘烤香气。

天猫链接:

法国波尔多 圣爱美隆 梦丽思城堡干红 大师一出手 堪比右岸列级庄?

detail.tmall.com图标

黑莓酒庄「黑牌」Las Moras Black Label,阿根廷圣胡安

浓郁的巧克力成熟的李子的香气,咽下后嘴里还有很长的余味。已经进入适饮状态了。基本开瓶就很好喝,不需要专业的伺候。

天猫链接:

杯中时光原瓶进口红酒阿根廷经典黑牌马尔贝克干红葡萄酒香浓礼品-tmall.com天猫?

detail.tmall.com图标

义大利风干巴贝拉干红,Sansilvestro

新鲜的树莓草莓的果香,十分纯净,而且因为经过了风干工艺,入口微微甜的感觉。在杯中过十几分钟之后,出现香草冰淇淋的香味,就是香草和奶油混合在一起的香味。

天猫链接:

义大利红酒 采用Amarone阿玛罗尼工艺西西里岛黑珍珠风乾红葡萄酒?

detail.tmall.com图标

几款风干工艺的酒放在了同一个链接,这款酒风干巴贝拉对应的SKU如图:


阿根廷高海拔,阿玛塔波风乾红,AMAUTA Corte I Inspiration

高海拔带来的特有的黑胡椒香料味,伴随著李子樱桃草莓果香,和橡木桶带来的香草味。单宁甜美,酸度平衡,配牛肉是一绝

天猫链接:

阿根廷非主流产区精品红酒 阿玛塔果味主打 殿堂级混酿干红葡萄酒?

detail.tmall.com图标

义大利阿玛罗尼干红,Amarone della Valpolicella DOCG

阿玛罗尼(Amarone)是义大利最有名的ABBBC之一,其中那个A就是它。风干工艺的极致,葡萄采摘下来之后先进风干室,风干掉40%以上的水分之后再酿酒,所以有人也把阿玛罗尼叫做「葡萄干酿酒」。

天猫链接:

义大利红酒 采用Amarone阿玛罗尼工艺西西里岛黑珍珠风乾红葡萄酒?

detail.tmall.com图标

几款风干工艺的酒放在了同一个链接,这款酒对应的SKU如图:


德国雷司令干白,Riesling

天猫链接:

德国红酒 雷司令半甜白葡萄酒 罗马人Romerhof 可解油腻可配海鲜?

detail.tmall.com图标

选这个SKU:


卷云长相思干白(Cirro Marlborough New Zealand Sauvignon Blanc)

说到世界上最著名的长相思(Sauvignon Blanc)产区,无论以哪种标准看,都有纽西兰马尔堡。这支长相思就是纽西兰马尔堡产区(Marlborough New Zealand)。

精确的新鲜百香果香气,顾客评价最多的一句话是「香气好的令人发指」。纯净的酸度带来新鲜活泼的口感,搭配餐前沙拉非常爽口,搭配清蒸海鲜能提升鲜味。

天猫链接:

纽西兰红酒 cirro 卷云长相思 干白葡萄酒 清新 香气好得令人发指?

detail.tmall.com图标

以上,希望有帮助:)

八年前辞去KPMG审计师工作,创立「杯中时光」,目前是天猫评分最高的红酒店之一。爱交朋友,不管懂不懂葡萄酒,只要喜欢,随时欢迎来一起喝喝小酒,扯扯人生

天猫店:杯中时光酒类专营店

微信订阅号:time_in_wine

助理「杯小助」微信号:timeinwine

知乎专栏一:杯中时光的故事

知乎专栏二:杯中时光丨选酒指南


喝酒其实分很多类人,而这些人又分为不同的目的性去喝酒,毕竟没有谁是无缘无故的想喝酒的。

  1. 在做销售或者要对外有业务的时候,这种应该就是问题想问的关键。其实一些销售员或者白领也是没办法,经常只能选择跟客户一起喝,本来想著喝两杯吧,但是有的客户又是爱酒之人,那么只能舍命陪君子,喝到底,他们并不是说想醉,也不是有瘾,而是为了生活。而这种情况在公司上下级关系中也会有体现。
  2. 在经历一些感情、家庭或者事业上的失败挫折的人,会选择在自己家里或者ktv酒吧之类的地方,然后喝一点酒来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这种人想要的目的就是要喝醉,醉了之后好好睡一觉,第二天起来感觉自己就是重生了一样。
  3. 最多的应该就是属于那种一顿不喝酒馋的慌的人,他们是已经喝了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酒的人,你叫他们戒掉?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一样,哪怕不吃饭,只要有点花生米什么的,一杯两杯白酒下肚没问题,但是他们并不是求醉,而是来瘾了。

还有太多太多的人因为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想法去喝酒,我只不过说了两三个比较多的情况。

其实说到底酒好喝不好喝都是看自己,带著什么样的目的和想法去喝,你问一个酒鬼,他喜欢的一款品牌白酒好不好喝,那他肯定直接说好喝,都不带犹豫的。

你要问经常需要应酬的人好不好喝?那他会回复你:」好不好喝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好醉,醉起来太容易了,吐起来也简单。「


如果只是从口味上来说,酒不能称之为好喝。

最初人们喜欢喝酒,是因为酒对于神经系统的扰乱作用。人生很长,保持每一刻的清醒是一种痛苦,而酒可以让人暂时忘掉忧思,放松精神,放浪形骸。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适度饮酒对精神状态有益。但也有人发展到酗酒,只能生活在酒精营造的虚幻世界里。

后来酒变成一种社交助兴工具,酒量变成官场、职场的社交通货,这并不是一种好的演变,但也反过来助推了酒的普及。

少年饮酒,只为学个大人样子,啤酒似马尿、烈酒烧吼,鸡尾酒、梅子酒这些调制度酒论好喝也比不上奶茶、果汁。

而人到中年,酒入口的苦涩哪比得上现实的苦恼,而几杯下肚,酒酣耳热后,意气素霓生,似乎又回到了少年的样子,无惧无畏。多杯下肚,酒的味道已不可知,继续喝很多,只为图个畅快。

然而无数次经验告诉我,烂醉对于生活毫无裨益,也伤身。三分醉或五分醉是最佳状态。

当然这只是一种解读,不代表所有人,定义不了所有人的味蕾。


经历了人生百态,你才会发现。酒确实是一个好东西。

高度酒入口 时瞬间在口腔中爆发产生的酸甜苦辣涩。大概只要尝过人生百态的人才会懂把。


啤酒有气泡,酒精浓度很低,又不会甜,冰镇之后当冷饮还可以。大部分的酒,酒精浓度高于10%的酒,随便一口满满的酒精味,又苦又难喝。味道比咬碎的药丸还苦,比无糖感冒药水还难喝,喝了又会头晕。我想这是大家百思不解的问题:「这么难喝的东西,为什么还一堆人爱喝?」

我本人年轻时,还真的是一点都不爱!但当你体验过人生,你尝到失恋的苦痛、分离的感伤、岁月流失的惆怅,每个阶段带来的苦不同,在那当下,你在品饮时,你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酒的迷人之处「因为人生比酒苦」、「生活更多苦水要你吞,酒相对好喝」、「喝的不是酒,是忧愁」。

酒若是苦的,恭喜你,代表你人生还是甜的,等到你发现人生是苦的,酒自然就甜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