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了解日军对八路军每次扫荡不少于两个师团,我想了解一下。


敌后战场是这样子的

发展到中后期,鬼子就发现我居然陷入了一个,要扫荡就要抽调兵力,可要抽调兵力就要先抽调兵力去据点接人的这么一个怪圈。

以山东为例,最少的时候,日军都有五万人,可机动兵力,连几个大队都抽不出来了···

河北沧州也有,44年底打一个鬼子据点的时候,打了一天才有周围几个据点拼凑了几十个人来救援···

大家可以对比下粟裕刚开始的时候要求半个小时结束战斗,因为不结束,鬼子援兵就来了····

所以一个是前期,鬼子大部队没跟上,或者不熟悉道路,这时候增援慢,一个是后期,就抽不出来人增援了就

中期鬼子有了大量汉奸知道的当地情况,这时候增援很快,打仗就很难。

所以,大规模的扫荡,其实都是前期和中期,后期也有,但是很少了

比如沧州,42年1月的时候,就是轻轻松松就能集结8000多人对冀鲁边区进行扫荡,我记得2月,鬼子就为了河间、任丘中间的十几个村一千多人,就出动了2000多日伪军···4月份回民支队出门就撞见1000多鬼子,打到黄昏才脱离战斗,政委还牺牲了。

到了45年1月,鬼子发现了延安过来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艾斯?杜伦,结果就这样总要的目标。拼凑了半天也才拼了2000多人,最后无功而返。

44年12月,沧州献县,鬼子就哗啦啦直接撤了十几个据点····因为献县当时有我军的地下医院,一直是重要目标,但是到了44年,鬼子也无力维持对这个目标的攻击打压了,只能撤离搜索了···

但是,鬼子撤离了部分据点后集群了,虽然他们不在出来乱搞了,但是集群了就很难打了,献县有个村就是鬼子去大据点聚集的路上屠杀的,屠杀完了到了据点里几百个鬼子伪军聚集到一起,就打不动了,真的是气的牙痒痒。


还是很多的

其实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规模有大有小,两个师团甚至更多的多有,而且频率大。

历史上真实的鬼子进村

鬼子进村

扫荡撤离的鬼子

鬼子审讯百姓

鬼子杀害百姓,这是在给新兵练胆

扫荡中北奸淫后剖腹杀害的妇女

日军扫荡杀害的百姓,大概在太行山地区

日军扫荡幸存的孩子,他们父母都被日军杀害

扫荡中的日军战果

八路军大练兵,迎接反扫荡作战

反扫荡胜利庆功大会

网上资料整理了部分数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敌后战场:

1938年至1940年,日军千人以上至5万人的「扫荡」近百次;

1941年,日军在华北进行了69次1000人以上的「扫荡」,其中1万至7万人的有9次;

1942年,日军在华北千人以上的「扫荡」达77次,其中1万至5万的达15次。

1943年,日军在华中进行了千人以上的「扫荡」30余次。

1944年后,除局部地区外,日军已无力对华北、华中进行大规模的「扫荡」。

其实正面战场,兰封会战日军投入兵力不过2.4万人,国民党直接参战部队投入了中央军12个师,老蒋亲自到开封指挥。前敌指挥薛岳将军,手下有宋希濂(71军军长),胡宗南(黄埔生中老蒋最看重的天子第一门生,时任17军团司令),李汉魂(64军军长),桂永清(28军军长),黄杰(8军军长兼税警总团团长),俞济时(74军第一任军长)。

桂南会战虽然名将云集(白崇禧、杜聿明、 邱清泉、 廖耀湘 、郑洞国、 陈明仁、 戴安澜),还有昆仑关大捷,虽然最后结果是中国方面丢了一个省的大部分地区和省会。这场战役日军第5师团下属:第9旅团,旅团长及川源七少将(步兵第11、第14联队)。第21旅团,旅团长长坂田元少将(步兵第21、第42联队)。骑兵第5联队。野炮兵联队。辎重兵及其它部队若干22军总兵力4万人。

--

冀南根据地的反「扫荡」。

1939年1月,日军3万余人大规模「扫荡」冀南根据地,从1月至3月,八路军第129师主力与冀南地区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00余次,歼灭日、伪军3000余人。

北岳、平西根据地军民的反「扫荡」。

1938年9月至11月,日军出动5万余人围攻北岳山区,损失2000余人后被迫撤出。

1939年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日军再次纠集重兵进犯北岳根据地,被毙伤3600余人,号称「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中将被击毙。

1941年7月至9月,日军6万余人、伪军1万余人,对北岳区和平西区进行扫荡,八路军共作战800余次,歼灭日、伪军5500余人。

1943年9月至12月,日军调集4万余人,重点「扫荡」北岳区,八路军共作战420多次,歼敌9400余人。

太行、太岳根据地军民的反「扫荡」作战

1939年7月,日军5万余人进行大规模「扫荡」,八路军第129师共作战70余次,歼敌2000余人。

1943年5月,日军调集3万余人,对太行、太岳根据地进行夏季「扫荡」。八路军共歼敌3000余人,副参谋长左权壮烈牺牲。

1943年10月,日、伪军2万余人,采用所谓「铁滚式」新战法实行毁灭性「扫荡」。至11月,八路军共作战720多次,歼敌3500余人,并全歼了日军华北方面军组织的包括旅团长和联队长以下军官120人的战地观战团。

鲁中沂蒙山区根据地军民反「扫荡」。

1939年5月下旬至7月上旬,日军出动2万余人,进攻沂蒙山区,山东纵队共作战70余次,歼敌1000余人。

1941年10月下旬,日军集中5万余人的兵力,再次对沂蒙山区进行「扫荡」。在近两个月的反「扫荡」中,共作战150余次,歼灭日、伪军2000余人。

冀中根据地军民的反「扫荡」。

1942年上半年,华北日军调集5万余人,重点「扫荡」冀中地区。两个多月的反「扫荡」中,共作战270余次,毙伤日、伪军1.1万余人,但自身也遭到很大损失,部队减员46.8%,抗日根据地大部沦为敌占区、部分变为游击区。

晋西北根据地粉碎日军夏季「扫荡」。

1940年6月,日军2.5万人展开夏季大「扫荡」,企图一举歼灭第120师主力。至7月初,八路军共作战250余次,歼灭日、伪军4500余人。

苏北根据地军民的反「扫荡」战役。

1943年初,日、伪军2万余人对苏北等地区发动春季「扫荡」。新四军和盐阜、淮海人民经20余次较大战斗,攻克据点30余处,共歼灭日、伪军1800余人


下面写点自己的内容吧

其实敌后战场最残酷的战场在东北,东北抗联哪里。

那是一个行军宿营都会每天冻死人的地方,大部分抗联战士不是死于日军枪下,而是冻死,饿死等。

因为深入敌后,面对的还是日军最强大的关东军,加上沦陷最早,人民群众基础很差,很多地方甚至没有人民群众基础,因为附近土地都被日本开拓团占了。

加上日本人并屯并存,把很多小屯子小村子都撤了烧了,人员赶到日本人成立的大屯大村里面,然后大屯大村都是有高大围墙和炮楼的,出入严格检查那种。

也就是让抗联和群众分离开。

东北长达六七个月的雪期,很难找到吃的,也不敢生火取暖和做饭。在外面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下,饿著肚子作战奔袭,是个什么感受。

但是东北抗联有组织的大规模作战从1931年坚持到了1943年,抗联主力才撤到苏联。

这期间130万东北儿郎起来反抗日本人人的统治,但是活著撤到苏联的人不过万余人。

1945年8月,这些人带领这苏联红军杀回并解放了东北,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开始的地方应该是中国东北,最后结束的地方,也是中国东北。

东北抗联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敌人太强大(日军最精锐部队关东军,而且人数远远多于抗联人数,这一点才全国抗战中也是没有的,抗联人数最多的时候三四万人,关东军最少的时候七十五万),而是冬天与日军周旋过程中如何睡觉。

不能生火,也不能搭窝棚,爱斯基摩人雪屋也不可能。

那怎么办呢?

就是两个人背靠背坐著睡。

一个人先睡10分钟,到时间另一个人叫醒他,自己睡十分钟,到时间再叫醒轮替。

为什么是十分钟呢?因为再长就冻死了。

就这样,每次这样露天宿营都会有冻死的,不止一两个。

所以抗联牺牲的战士中,冻死,饿死等死亡的人数远远多于战死的。

而这些人,只要投降日军,日军给他们的待遇都还是不错的,先给一笔不菲的赏金,然后编入讨伐队或者其他伪军部队。每天好吃好喝好住所,甚至连以前国民党军队里克扣军饷,吃空饷都没有。即便不想当兵回家种田的,也待遇不错,日军开始占领东北的时候,怀柔政策确实做得很好(但是日军要建设的东北必定是日本人的东北,所以中后期就很惨了,日军在东北制造了几百个万人坑,把整存整屯的人杀光,把土地分给日本本土来的开拓团成员的事情也是常见的事情)。

最关键的是,抗联是不被当时中国政府承认的,更不要说支持了。

没名没分,还要忍耐著最残酷的环境干著掉脑袋的事情,这些人为了什么?

让我们唱一遍《义勇军进行曲》吧。

敌后抗战最艰难的地方还有冀东。

冀东地区是东北进入华北乃至全国的咽喉位置,毕竟过了山海关就是一片大平原的中原大地了。

所以日军对冀东地区非常非常重视。

冀东地区也是全国唯一一个部分地区日伪军驻军比当地百姓数目还多的地区。

日军对冀东的扫荡也是非常残酷的,无人区,三光政策执行的也最坚决。而冀东地区的扫荡频率,坚持时间等等也是其他根据地没法比的。

而且冀东地区大型扫荡,都是东北关东军和华北驻屯军的联合绞杀,关东军是日本战斗力最强的部队都没有之一,很少有调到关内来作战的,但是扫荡冀东根据地除外。

驻防冀东的日伪军一般情况下保持在5至10万人,相当于八路军的5至10倍。由于敌众我寡,环境险恶,冀东党和军区带领人民,在实战中汲取失败教训,不断探索开辟根据地的新模式,遵循机动灵活的战术,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入侵冀东唐山市村庄的日军

激动军民攻占开滦煤矿,煤矿工人正协助八路军

八路军挺近冀东地区

1941年3月至9月,日军集结6万余兵力连续推行第一次、第二次「治安强化运动」。在当年夏季反「扫荡」过程中,战斗空前激烈,冀东部队损失严重。

1941年11月、12月,敌人推行第三次「治安强化运动」。八路军主力回师关里,发动打治安军战役。数月内,八路军消灭了伪治安军7个团,歼灭5000余人。华北日酋冈村宁次哀叹:「到冀东如入苦海」「对冀东应有再认识」,日军第27师团主力被迫回驻冀东。

1942年3月30日,日军开始为期两个半月的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

1942年9月中旬,日军开始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共调集7个联队的日军、4个团的伪满军和十几个团的治安军,进行空前残酷的大「扫荡」,并实行「沟壕堡垒」政策,运用「清剿剔抉」战术,疯狂破坏我基本区。

冀东八路军最早组建的主力团第12团建团初期团职领导一个没活下来,很多战士牺牲后连个名字都没留下来。据不完全统计,冀东从1937年全民族抗战到1945年胜利,约有3万多战士牺牲,干部牺牲数千人,其中团级、地委级以上干部牺牲数十人。

老家在冀东,80年代做坐火车还能看到铁路沿线大量的日军炮楼没有被拆除。尤其是火车站附近,记得一个火车站最多见过十几个炮楼,这还是抗战胜利后40多年了,大量炮楼都被才拆毁这是剩下的少数。

华北地区抗日的日常生活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这个山区小县,抗战时期人口不到二十万,国军在日军到达前三天就撤了,日军占领后几年里在这个县制造了一百多起惨案,其中屠杀500人以上的惨案十几起,全县被屠杀1.4万人,因日军烧房子,抢粮食导致冻死,饿死,病死3.4万人,被抓去失踪900多人,致残1100人,被侮辱妇女和打伤者不计其数。可以看出,因日军屠杀残害造成全县四分之一的人口死亡伤残。

日军为啥要制造惨案,这些人为啥要反抗?很多现在孩子不知道,其实当时平山也都是普通老百姓,都想过平静日子,谁来了安心纳粮交税不行么?答案是不行,日军当时除了征收大量粮食和税收,甚至超出百姓地里产量外,每到一个村子驻扎还正征临时慰安妇,就是女人,供日军晚上发泄。一般都是村里维持会带著日军挨家挨户抓,维持会是本地人,知道哪家有闺女,哪家有年轻媳妇。一般本地地主家是不动的,当然需要交一大笔钱,但是真不够用,地主家女人都免不了的。这种事情很普遍,几乎华北平原和山区很多地方都有过,尤其是在山区和平原交接的游击区。你作为家里的男性,你女儿,媳妇,母亲被日军征用,你能忍么?没事大部分用完后都还是会放回来的,少部分可能就回不来了。反抗结果是什么呢?那就是上面说的惨案,不光杀你全家,附近几家邻居也会一起连坐灭门,甚至全村年轻人都会被杀掉。这就是真实的日军控制区,尤其是华北地区的写照。

你说女人就用了,反正以后还能还回来自己继续用(注:这句是当年汉奸征集女人时用的原话,大家看过某电影里有这句台词,就是真实提现),或者换一个再用不行么,有时候也不行。很多惨案,日军杀人就没有起因,没有缘由,就是突然想杀人了就杀了,你有法儿么?

当然,这个县后来有1.2万人参加了八路军,其中5508人在抗战中牺牲,全县大部分村庄有烈士,很多村庄三分之二家庭是烈属。每当某些人说八路军在敌后游而不击,我就那这个数据直接打脸,质疑真实性?好啊,现在还活著一百多老兵,烈士陵园里那一块块墓碑,烈士名录。后来一个摄影师专门除了一本画册叫平山团,就是讲述平山抗日事迹的,大家可以百度一下平山团相关资料,这个影集在石家庄美术馆展览的时候我还参加了。当时翻拍了几张照片,有需要可以给大家看看现在仍然健在(展览是几年前的了,估计又去世了很多,毕竟都是八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家了)当年参加抗战的老八路。

这不是南京,不是沈阳,只是华北地区一个很普通的小山区县,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一个缩影。

-------------

网上看到作家程雪莉写的一段文字,作者曾历时5年,辗转2万里,寻访160多位老兵和烈士后代,完成55万字的《寻找平山团》。我截取几段的部分发给大家看一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注意。其中李君放是《平山老兵》摄影集的作者,在石家庄美术馆展览的时候,我曾经专门过去看过。

我们走进西柏坡夹峪村的小院,采访了92岁的老战士刘梦元。老人19岁当兵,在晋察冀军区五团给政委萧锋当警卫员,现在还能记得起不少战争时期的部队生活。抗战那时候,五团承担了反「扫荡」、保卫晋察冀党政军机关等任务,大仗小仗都得打。战士们甚至一年到头只有一身衣服,一天只能吃两个混合著黑豆和高粱面的窝窝头,十几个人才分一勺盐吃。虽然生活艰苦,但五团打起仗来却毫不含糊。有一次大年三十吹响了集合号,一仗打下来牺牲了89个人……刘梦元老人又说起那些平山惨案,更觉凄凉。惨案中死一批人,乡间得瘟疫又死一大批,太惨了!

刘梦元,李君放摄

不过说到当年平山的参军热潮和平山团,刘梦元老人又一下精神了起来。老人还提起他很佩服的战斗英雄韩增丰,说这个韩猛子打起仗来可勇敢了,冲锋号一响就光著膀子、挥著大刀往鬼子的部队里冲,就是他们部队打得只剩一个人了也敢打。老人回忆当年他在团部的时候,老远看到韩猛子回来,就知道是打了胜仗还是败仗。韩猛子要是不骑马,自己往回跑,这一准儿是打了胜仗;要是被战士们抬回来的,就肯定是打败了。老人讲的这个细节,一下子把烈士韩增丰的性格特征刻画出来了!说到韩增丰的牺牲,老人说韩猛子在最后一次战役中本来已经突围出来了,但当他听说村里还困著十几个机关人员和群众就毫不犹豫地重返战场,不顾自己身中数弹还继续指挥战斗,最后被好几千日军包围,血洒慈河岸……讲到战友的牺牲,老兵们往往哽咽起来。此刻这位久经沙场的老战士也沉默了,眼里有了泪花。

我和老人细细地聊著,随著他的讲述,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在我眼前展开。老人还谈到有一次我军与敌军遭遇后准备转移,一个战友从后面开枪击毙了正和老人肉搏在一起的敌人,鲜血溅了他满脸……李君放在旁边一边听,一边不时地抓拍下我和老人交谈中的精彩瞬间。采访间隙,我发现他还把镜头伸向老人的小院。小院里,一棵梨花刚谢,嫩绿的枝叶带来满院阴凉。鲜艳的月季、秀丽的蔷薇、硕大的西番莲,再加上几畦青菜,整个小院是这样的美丽宁静。

程雪莉采访抗战老兵刘梦元

临别时,我看到菜畦里有许多杂草。原来老人身体一直很好,自己独居,近来因为生病,女儿才从邻村赶回来照料生活。看著老人在女儿搀扶下坚持挪到院门口送我们,我心中很酸楚。一直在抓紧录像的李君放心情沉重地说,说不定我们这次拍下的又会是老兵最后的影像。

次日,我突然接到李君放的电话,他在电话里特别兴奋地说:「就是咱们采访过的刘梦元老人,我找到了沙飞拍摄的他们入伍时候的照片啦!」

青年参军图,沙飞摄

原来,当年冲锋在晋察冀抗日前线、衣袖上常带著弹孔的革命摄影家沙飞,曾用相机记录下平山的农村青年刘汉兴等人参军入伍的整个过程。在八区队入伍大会上,英俊的刘汉兴胸戴大红花,身旁站著的正是年轻的刘梦元!这张珍贵的照片,是李君放在采访刘汉兴的弟弟时偶然发现的。知道这个消息我也兴奋不已,急忙打开沙飞的影集细细寻找,发现了沙飞写下的这样一段话:「一个年轻的新战士登台讲话。他说:『我叫刘梦元,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是忠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的,所以,我首先入伍……』」时隔70余年,这些普普通通的抗战英雄经历过的那些珍贵的瞬间早已被世界遗忘,甚至被他本人遗忘,今天又被另一位摄影家重新发现,真是了不起!就像前一阵儿,我在查阅《白求恩日记》等有关白求恩的资料时,忽然发现,日记里反复提到的「八团」(359旅718团简称)就是我要找的平山团!原来那个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加拿大共产党员就在我老家这里工作啊,白求恩就在平山团作战战场后面的小庙里创造了「世界战争救助史的奇迹」。这样的发现,让我们兴奋著、收获著,仿佛减轻了采访过程中的艰辛。

这位拍下平山青年参军照的沙飞,曾被称为「中国的卡帕」。战争年代,他把镜头对准前线,用照相机记录下真实的历史细节。我在查阅沙飞资料的时候,还发现了他当年的一个小小的疑问。一次,他为正在晋西北作战的359旅平山团摄影。面对列队整装、准备战斗的战士们,沙飞举起的相机却又放了下来。因为他忽然发现,战士们都从背后拿出一双新鞋穿在脚上。他觉得很奇怪,就把这个细节记录了下来。在采访了许多老战士之后,我终于明白了这个细节背后的风俗和乡情。当年战士背包里的鞋,都是像「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那样的老妈妈做的军鞋。战士们平时舍不得穿,只有冲锋作战才穿在脚上。太行山里抱定战死的决心的战士们深信,只有穿著家乡父老做的新鞋,他们死后的灵魂才能走回故乡。

沙飞的精神也在感染著后来者。有感于沙飞的作为,李君放在6年的时间里细致地记录下老兵们的一点一滴,为这些抗战老兵建立档案。他说,每个老兵都是一面镜子,都是一座活著的纪念碑;一个老兵的经历是故事,一百个老兵的经历就是历史。

后来,我在李君放的老兵影展中看到一位老战士站在他自己的肖像摄影作品前,深深注目,久久不肯离去,眼角湿润……那里有他的烽火青春,有他牺牲的战友,有他孤独的晚年。这张很薄很薄的照片承载著普通抗战老兵沉甸甸的一生。

留下人生最后一张有尊严的照片

我和李君放曾谈过采访老兵带给我们的感受,对我们而言,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这些幸存下来的老兵们对生活没有丝毫的抱怨,他们一次次从死神的指缝间艰难爬出,比之于已经牺牲在战火中的战友们,他们只觉得幸运而充满感恩。平山团的司号手「喇叭爷」,晚年用在温塘集市上吹冲锋号的方式为贫困大学生筹集学费。大吾川里朱坊村的卢献寿,15岁参加平山团,4次立功,8次受奖。带著伤病南归后,回乡当回农民,日子过得贫苦。尽管如此,每逢交党费他都向侄子借一块钱按时上交,决不延误;每逢「七一」建党节,他都拿出党章,郑重宣誓;每逢「八一」建军节,他都拿出自己几十年前的旧军装,挂上军功章,立正,敬礼……

李君放抱著老兵刘梦元出来晒太阳

记得一天深夜,微信群里的一位友人发了一组照片,是他们和李君放一起去看望刘梦元老人时拍的。拍照时老人病重,已经瘫痪在床,不能走路。可能是那天天气很好,他们想让老人出去晒晒太阳。李君放轻轻地抱起老人,羸弱不堪的老人在那一刻变得像个婴儿,安静地依偎在李君放的怀里。他抱著老人走向户外,走向光明,去感受也许是最后一次阳光给予的温暖……我盯著那张并没有太多摄影技巧的照片,潸然泪下。

这次,他和张志平一起去平山蛟潭庄的深山里扫墓,祭奠老革命梁银兰的第一任丈夫赵三小。梁银兰老人抗战时是村里的妇救会主任,认识了驻扎在村里的晋察冀二分区部队的战士赵三小。恋爱几年后的一个寒冬,梁银兰找到正在易县打仗的部队,和赵三小结婚。新婚次日的傍晚,赵三小就在战斗中牺牲。他出生在山西,是个孤儿。新娘子梁银兰坐在他的棺木上,忍著悲痛冒著风雪,用牛车把他运回蛟潭庄安葬。新中国成立后,梁银兰调到北京工作,几十年来每逢清明都回乡上坟祭奠,从未间断,直到去年年底去世。

前些年,张志平先生在拍摄《平山记忆》纪录片时采访过梁银兰老人几次。他曾承诺,以后每逢清明时节,一定让「青草不枯,后继有人」。所以,今天他和李君放带著当地小学的同学们一起上山扫墓。孤魂不孤,英烈安息!平山的志愿者们做到了。

--

就摘抄上面部分吧,向那些志愿者致敬。

中国当代纪实文学:寻找平山团 作者程雪莉。京东去购买?


题主要找资料应该是这个,像这样的八路军战斗统计表总共有将近200页,不包括新四军,且有大量缺漏(起码许多侵华日军回忆录里参加的战斗在此表里无法找到。)页数太多了,为免刷屏就不放全了。资料出处是八路军表册,题主可自行查阅。

另外,根据题主题目内的「之前了解日军对八路军每次扫荡不少于两个师团」可知,题主之前了解的渠道,很可能并不靠谱。即便是在正面战场,日军一个大队都敢深入国军战线而国军不敢进攻,让常公深以为耻。敌后战场八路军兵力火力都不如正面国军,能一次围歼一个大队也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也不需要用两个师团一类的话进行捧杀。

对敌后战场的了解,首先应当放下对战役规模的偏见。


386旅新一团长「李云龙」

冀南军民的反「扫荡」措施

1938年10月27日,日军攻占武汉。此后,一改过去其集中主要军事力量打击国民党正面军队的方针,变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逐渐回师华北。同年秋天,日军华北方面军根据其大本营确保占领区的命令,作出了「1939年治安肃正计划」,中心内容是:「彻底进行高度的分散部署兵力」,依靠分散的据点,对我「进行机敏神速的讨伐,由点、线的占领,扩展为面的占领」。在「以武力为中心的讨伐肃正」的同时,实行政治、经济、文化的所谓「总力战」,尤其要获得日本国内扩大生产所需重要资源,妄图消灭我军,摧毁我抗日根据地,把华北变成其「兵站基地」。

1938年11月中旬,敌以独立混成第3旅团和114师团各一部,共3700余人,分4路对我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扫荡」。面对来势凶猛的敌人,我冀南领导机关主动撤出南宫县城,转入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活动。早在10月份,作为八路军129师副师长的徐向前就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专门召集了冀南区部队营以上干部开会,布置了反「扫荡」的准备工作。英勇的冀南军民和冀南的军政领导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提出了反「扫荡」的有力措施:(一)尽快筹集大批粮食、衣物、款项,做好物资准备。(二)向冀中学习,采取多挖路沟、设路障及破坏道路、空舍清野的办法,迟滞敌人。(三)分散作战,灵活制敌。不要死守县城和村落,而是依托广大乡村,分散游击,与敌周旋,会躲会藏会打;不打则已,打则必胜,昼伏夜出,打了就走。(四)坚决镇压汉奸,警惕国民党制造摩擦,防止新编杂色武装倒戈。就在敌人凶猛地扑来的时候,我主力部队在各地地方武装的有力配合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下,分路以袭击、阻击、伏击等手段积极地对敌人进行了打击。

这次反「扫荡」,从11月15日至30日,历时半月,共作战28次,迫敌撤出我抗日根据地中心地区。敌的第一次「扫荡」虽然被我粉碎,但敌人占领了宁晋、永年、故城、恩县、高唐、聊城,形成了从东、南、西三面对我包围的态势。这时,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停止了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转为重点保守已占土地,采取了「先控制平原,后进攻山地」的方针,向华北地区大举增兵,妄图摧毁我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8年底,其在华北的兵力由13个半师团猛增至22个师团。我冀南根据地是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必然地成了敌人进攻的首要目标。为了巩固冀南抗日根据地,加强对敌斗争力量,1938年12月21日,刘伯承师长率领129师师直和386旅补充团、先遣支队三大队等,从太行山来到了冀南。刘师长的到来,极大地鼓舞了冀南军民的斗志,坚定了其在平原地区同敌斗争的信心

徐向前冀南建造「人山」

徐向前从戎十余载,多在山区转战,莲花山、大别山、大巴山、祁连山、太行山,差不多都踏遍了。对内地的作战指挥可说已纯熟自如,到了平原确有新鲜之感。冀南平原,除了孤独的尧山之外,平沙无垠,林木稀疏。这对世居这里以农为生的老百姓来说,不会感到有什么不便,而对指挥作战的将领来说,却成了大问题。更何况一支弱小的军队,要以游击的形式在这里进行持久抗战!无怪乎当时有人断言:平原地区无山地依托和隐蔽,是不可能开展游击战争的。对于在平原坚持游击战争,徐向前开始也不是胸有成竹,但对中共中央在河北、山东平原地区广泛发展游击战争的正确方针,他有坚决贯彻的决心。在进入冀南最初的日子里,他就给李聚奎出了一个题目:讲一讲开展平原游击战争的问题。用意是发动大家都来研究这个问题。他自己更是为此花费了许多精力与时间。他是个讲究实际的人,贯彻中央方针的决心与信心,不是凭热情与冲动,而是本著科学的态度,注重研究冀南的地形、民情条件,敌人的活动规律,总结斗争经验。

5月21日,《群众》周刊刊出了他写的《开展河北的游击战争》。在这篇文章中,他明确提出了平原建造「人山」的思想,深刻阐述了人民战争的伟力。他认为开展河北游击战争,在中国的持久抗战与取得抗战胜利上,是有其伟大意义的。河北游击战争的展开,可以破坏日寇在平汉、津浦两大铁路干线的交通运输,使日寇的资源掠夺、物资补充、兵力转移,陷于麻痹的状态,可以使日寇利用中国人打中国人的阴谋归于泡影;而且在扩大抗日的阵地、充实抗日的力量和在供给抗日的资源上,对全国的抗战有极大的帮助

他对一些人提出的问题做了耐心的解释:河北的地形,除西北两面的一部分是山地外,其余都是广漠无垠的平原地,如果单从战术上的眼光看来,游击队在平原上的活动,自然没有像山地那样多的地形上的便利,相反敌人的机械化的兵种或骑兵,倒有较便利的条件了。因此或许有人会怀疑到平原地开展游击战争,会不可能,有人说游击队既无山地依托与隐蔽,自然地形上的帮助是很少的,而人的两条腿又哪能跑过机动的汽车或坦克车呢?不错,在平原地上进行游击战争,上面这些困难,确实是存在著的,但这仅仅只是困难,不能因此做出平原地无法进行游击战争的结论,否则必然会否认华北广大平原地区的游击战争。这种观念,对于开展河北的持久抗战、扩大抗战的阵地,与充实抗战的人力、物力,是非常有害的。游击队活动的依托,一方面是地形上的便利条件,如山地森林等;另一方面是与广大人民的结合。但游击队要自己能巩固和发展,并进行机敏的灵活的动作,其主要条件是取得广大人民的拥护与帮助,过去宝贵的经验,都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周恩来同志说:「军队与游击队是鱼,而人民是水。」这个比喻是最正确不过的。他提出了著名的创建「人山」的思想:河北是人口较稠密的区域,假如我们能在河北平原地上,把广大的人民推动到抗日战线上来,把广大的人民造成游击队的「人山」,我想不管什么样的山,也没有这样的山好。他说:人民的力量是最伟大的力量,也只有这伟大无比的活动的人的力量,才是日寇无法战胜的力量。我们要在平原地开展游击战争,就必须把广大的人民造成「人山」。但是如何能把散处的人民造成团结的「人山」呢?那就必须在人民中进行广泛的深入的教育说服和宣传组织等艰苦工作,提高人民的民族意识与政治觉悟,使人民本身的利益与抗日的利益联系起来,使每个人民认识到要想自己不受日本的蹂躏,那就只有为中华民族的自卫战争而牺牲一切,为民族的生存而奋斗到底,这是每个人民的天职,是每个人民应担负起的责任

凡是苟安贪生,把个人利益看得比国家民族利益高的观念,都是极端有害的,殊不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整个民族亡了,个人还有什么?他说:日寇因感到兵力的不敷分配,交通的难于维持,于是在到达之处,便收买汉奸,成立伪组织、维持会与清乡军、光复军等,企图利用汉奸的政权以实现其以华制华的毒计,而补其兵力不足之弱点;同时大杀大烧,镇压日益开展的人民抗日运动,并用阴谋诡计挑拨离间,分裂抗日军队与人民的团结,但这并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反而在中国的民族觉悟中与抗战团结之下,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日寇的奸掠烧杀,激起了中国人民仇愤的心理。他说:无论从主观上还是从客观上来说,造成「人山」的条件都是具备的。但是必须指出,空喊是不成的,我们必须有进行这种工作的决心,一切的游击队必须有良好的纪律,具有抗日的高度积极性,在一切行动中,真正表现自己是为民族利益而斗争,真正站在保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上,才能形成「人山」,这是政治上最主要的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战略思想,徐向前还提出了一整套具体的战术要求和详尽的组织计划。其要点是:(1)利用村庄,只能作为袭击的掩护,不能作为固守的据点。(2)组织骑兵支队,但不应过大,过大即有笨重之累。(3)一般游击队的组织也不应过大,但在许多游击队中必须要有基干游击队,其周围组成若干小游击队,配合基干部队作战。(4)游击队的主力应位于可以四面周转的地区,其根据地或休整场所应多取几个。(5)组成小的脚踏车游击小组,向远距离的行程上活动。从战略全局出发认识一个行动的意义,从具体条件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徐向前指导工作的一条原则。在徐向前等的组织下,河北各地游击战争的火焰很快便燃烧起来

八路军收编土匪杂勇

1938年4月21日,毛泽东、洛甫、刘少奇联名致电朱德、彭德怀、刘伯承、徐向前、邓小平等人,指出:在河北、山东平原地区应坚决采取尽量广泛发展游击战争的方针,尽量发动最广大的群众走上公开的武装斗争。4月22日,八路军总部命令第129师主力及第115师344旅一部迅速从太行山向冀南、豫北平原及各铁路沿线展开。接到中央的指示和八路军总部的命令后,刘伯承、徐向前、邓小平立即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对在平原地区游击战争的展开和开辟工作做了具体的分工和规划。决定由徐向前率第689、第769两个团和曾国华支队赴冀南,陈赓率第386旅主力进至平汉路西侧的冀豫地区,王新亭率第771团两个营进至平汉路东侧的永年、肥乡、成安一带。此外,陈锡联和谢富治则率刚成立的第385旅主力继续在正太路以南、平汉路以西地区活动,并相机分兵向石家庄以东地区发展。几个月后,冀南的武装力量已发展得十分庞大了。八路军先后收编和改编了大小数十股土匪、游杂武装和20多个县的保安队。其中较大的如段海洲的青年抗日义勇军,已改编为八路军青年游击纵队;赵辉楼的民众抗日自卫军,已改编为八路军冀豫游击支队。这样,在冀南直接受第129师领导的抗日武装已达2万多人

随后,在邓小平和徐向前的主持下,冀南地区武装力量的改造和合编也在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地进行著——第771团、东进纵队第2团和抗日游击第2师合编为第129师独立旅。稍后,独立旅又并入青年抗日游击纵队,由段海洲任司令员,李聚奎任政治委员,徐深吉任副司令员。东进纵队第1、第3团合编为新1团,拨归第386旅建制。汪乃贵支队和民众抗日自卫军合编为冀豫支队,拨归第385旅建制,由赵辉楼任支队长,赵月舫任政治委员,汪乃贵任副支队长。津浦支队、各军分区基干队、各县民团和保安团合编为东进纵队第1至8支队及独立团,仍由陈再道任司令员,宋任穷任政治委员。与此同时,从行政上统一领导冀南全区的冀南行政主任公署亦告成立,以无党派民主人士杨秀峰为主任,宋任穷为副主任,下设5个专员公署,计辖51个县

国民党军战区司令官耍赖

1938年8月,蒋介石任命鹿钟麟为河北省政府主席。对他的上任,八路军采取了一种欢迎和合作的态度。为他的安全考虑,八路军曾派人专程护送。过山西长治时,彭德怀还和他进行了两天的会谈,议定冀南和冀的行政专区、分区人选暂照八路军任命的不变。然而,鹿钟麟一进冀南南宫,便毁弃前约,要撤销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将八路军开辟的冀南20余县作为他的属地,由他与八路军平分秋色。与此同时,他大力收编地方武装,其国民党军残部和地方土匪武装纷集于麾下,借势向八路军挑衅。鹿钟麟的急剧变化,出乎刘伯承的意料。刘伯承还记得,他上任经过山西长治,在彭德怀与他会谈后,刘伯承也和他进行了会谈,就他进入南宫的一些具体事宜和他进行了商量。

那时节,鹿钟麟的态度还是热烈的,刘伯承对他也寄予了很大希望,为此电示徐向前等:八路军欢迎鹿主席早日到河北主持,并在各方面给予帮助。刘伯承提到的帮助很快落到了实处。鹿钟麟到南宫后,徐向前除组织了万人欢迎大会外,还根据鹿钟麟的要求,将东进纵队到冀南后收编的邵北武和王子耀部2000余人拨给了他,并划定藁城、衡水、冀县、故城、新河等县负责对他的省府人员和部队提供物资供应。对此,鹿钟麟脸上堆满笑意,说我一无枪炮,二无军队,今后的抗战要多倚靠八路军,大家同舟共济,遇事多加商量……12月21日,刘伯承率第129师直属队和第386旅来到了冀南。到后的第5天——12月26日,刘伯承去了鹿钟麟在南宫的官邸。此时的鹿钟麟已今非昔比,拿著战区总司令和省主席的架子不说,动不动就是一副不耐烦的神情,且对挑衅滋事概不承认,却蛮横地强调取消冀南行政主任公署问题。这样的会谈自然无结果。元旦过后,刘伯承又赶去冀县找鹿钟麟谈了,结果依然。

这时节,日军扫荡的意图已非常明确了,反扫荡的部署已刻不容缓,为集中各种力量共同对敌,刘伯承于1939年1月13日再一次来到了冀县鹿钟麟的战区司令部。这一次,鹿钟麟一反前两次冷若冰霜的模样,替代的是一种浮在脸面上的热情,先请饭,饭后又邀去看戏。这种时候,刘伯承哪有心境看什么戏,但鹿钟麟连推带拉地劝道:「伯承兄,要谈不急在一时。我组的这个戏班子,生、旦、丑角都算小有名气,你看看就知道的。」

说话间,鹿钟麟诡秘地一笑。刘伯承本来对他的变化就有些疑惑,这一下疑云就更浓了,但他不好推拒。一进小剧场,果然就发现了不对,鹿钟麟安排的剧目是《黄天霸拜山》。刘伯承的火噌的往上一窜,脸色很沉暗。显然,鹿钟麟是借黄天霸影射八路军。这种贼喊捉贼的做法,叫他如何不火?尤其在这种火烧眉毛的时节,亏他还能生出这些歪心思!鹿钟麟睨著刘伯承,见他雷霆将动,那种将达到目的的得意浮到了脸上,夹带的诡秘色彩更明显。忽然,他发觉刘伯承的脸色在一瞬间恢复到了如常的地步,心中不免一惊。原来,刘伯承也从他的神情中窥到了他的不良用心,立即沉静下来。他摘下眼镜,从口袋中掏出小手帕擦了擦,不无讥讽地说:「鹿主席真是用心良苦,安排了这么一场好戏!」鹿钟麟见刘伯承戳穿了他的西洋镜,小聪明式的得意感顿时烟消云散。他尴尬地:「哪里,哪里,纯是凑凑乐子,别无他意。」

刘伯承平静如常地把戏看完了。只有坐在他旁边的宋任穷觉察了他内心的不平静。好几次,刘伯承不自觉地捏了捏拳头。有此作铺垫,会谈时刘伯承也就有些不客气:「鹿主席,刚来冀南时你说过,作战上要多和八路军配合。现在,日军的攻势已经发动,不知鹿主席有何打算?」「这个……我说过这种话吗?」鹿钟麟竟当面耍赖!会谈没有任何结果,刘伯承愤怒地走出鹿钟麟的战区司令部

东进纵队部署新「八卦阵」

日军经过11月份的第一次全面「扫荡」,未能摧毁冀南抗日根据地后,其华北派遣军于1939年1月又纠合其新由武汉战场开到的第10师团主力及第27、第110师团各一部,在原驻豫北的第14师团及原驻津浦路泰安、德州段的114师团各一部,共计3万余人,对冀南、冀中开始了所谓的「治安肃正」作战。1月7日起,日军第10师团长筱壕义雄率部从平汉线石家庄、邢台、邯郸、临城等据点分路出动,采取稳步推进的战术,至月底先后占据了滏阳河两侧的各个县城,控制起新河至曲州滏阳河主要渡口。

1月16日,在南宫东进纵队司令部会议室里,聚集著第129师在冀南的旅以上军政负责人: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陈赓、王新亭、陈再道、宋任穷、刘志坚、李聚奎……地方区党委和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的李菁玉和杨秀峰等也在座。会议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室内烟雾腾腾,大家还在一个劲儿的吞云吐雾。「……日军的胃口不小,大有一口要把我们吃掉的样子,不仅要把冀南吃掉,还要吃掉鲁西北!可惜,他们的牙口不好,未免不自量力。现在,我们就是要给他点儿颜色看看,摆个『八卦阵』,和他们『斗斗法』。」刘伯承站在会议桌前,说话间不时挥动右臂。他的背后墙壁上,悬挂著一幅冀南地区的作战地图,几个巨大的蓝色箭头,如几柄利剑一样,正向南宫方向插来

「我宣布我们的6个机动集团组成。第1集团——第385集团,直辖冀豫支队、东进纵队第2团、李林支队,由谢富治指挥,在第1军分区地域作战;第2集团——第386集团,直辖新1团、补充团、第688团、东进纵队第3团、先遣支队第3大队、程启光大队、吴作起部队,在第3军分区地域作战,由陈赓、王新亭指挥;第3集团——青年纵队集团……」「这次我们总的作战原则是先溃而后收拾。所谓先溃,就是先让出主要的县城、据点,避实就虚,完全以游击姿势,分区域活动,在保存有生力量的前提下,经常以小部队保持与敌接触,但不放弃有利时机消灭敌人。至于后收拾,就是经过一段消耗敌人的时间,再转入反攻。」刘伯承讲完,把话题递给了邓小平。邓小平猛吸两口烟,把剩下不长的一截吸尽,清了清嗓子说「反扫荡的具体部署,刘师长都已明确,我不多谈。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两点:一是依靠群众。冀南的群众基础是不错的,任穷告诉我说,天主教徒到教堂做礼拜,都祷告要『保佑抗日军、保佑八路军,抗日军打胜仗、八路军打胜仗』。一些老太婆也祷告我们打胜仗,还用白面粉做成小面人在锅里煮,说是小鬼子这么一煮,就不得好死。这很能说明问题嘛,教徒和老太婆尚且如此,其他群众的觉悟可想而知。我们要珍惜这一点,这是我们要取得反扫荡胜利最本质也是最基本的东西。二是一定要克服骄傲和盲目乐观的倾向,刚才新亭讲了一些现象,我很担心。不是一般担心,是非常担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在平原上还没有和日军较量

晋南平原上的「马其诺」

在粉碎敌「扫荡」中,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配合我军作战,侦察敌情,抬运伤员,坚壁清野,站岗放哨,盘查敌特等。有的老太太,用白面捏成小日本鬼子,放在锅里煮或在火里烧,她们相信日本鬼子这样就会不得好死,反映出广大群众对日军的极大仇恨。敌人在这次「扫荡」中多是乘汽车出动,有利于迅速机动、集结兵力。敌人的汽车和骑兵在广阔的原野上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而我军只能利用村落、坟头、土丘打击敌人。平原的不利地形使冀南和鲁西北的部队伤亡了几百人。残酷的战争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起来。在这次反「扫荡」中,有的部队和群众,利用天然的沟坑,避免了损失。于是大家考虑,如果把所有的大道都挖成沟,用以隐蔽自己,迟滞和阻击敌人之快速部队,就会保存我之有生力量,而且给我军提供打击敌人的有力战场。显然,这是一个好办法,但同时又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冀南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民领导专门对此事进行了研究,为了把平原地区变成消灭敌人的有利战场,确定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大规模的破路运动。冀南行署发布的训令中规定,以大车作标准,把全部大路挖成道沟,深3尺,宽5尺。把挖出的土,堆到沟沿两边,修成高一尺五寸、宽二尺的边墙,作为人行小道;每隔数十丈又挖约四五丈的一条复道,以便走碰了头的大车可以错开。一场空前规模的群众性改换地貌的挖路沟运动开始了。时值隆冬严寒,土地冻得像石块一样坚硬。只见到处是人山人海,有些人脱掉棉衣,汗流浃背地抡著镐头,扬起铁锹掘地挖土。有的村庄为了加快速度,在漆黑的夜里挂起灯笼,举著火把,昼夜不停地轮著班干。投入到这一运动中的人民群众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破路大军。为了战争的胜利,他们不计报酬。真正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用行动描绘了一幅宏伟壮观的画图。

据当时统计,冀南全区共挖路沟长达5万里。这些路沟如果连起来,可以从地球中心走个来回。这些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的道沟,在坚持平原游击战争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进攻时可以隐蔽接敌;转移时可以隐蔽分散,迅速脱离敌人的火力射击。而敌人的装甲车部队和重武器以及汽车,只能望沟兴叹。如果敌人要填沟前进,其速度则远远不如我军的两条腿了。所以,当时有人称这一工程为平原上的「马其诺

陈再道施火攻术

1939年2月2日,津浦线之敌由德州、泊镇出动,沿途遭八路军东进抗日游击纵队及5分区部队的有力打击,毙敌数十名,曾一度收复武邑、阜城两县城。2月9日,东西两线之敌,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合击南宫、冀县、枣强等中心地区。冀南地区的所有县城遂为敌人全部占领。日军在这次「扫荡」中,对冀南根据地人民进行了血腥的屠杀,令人目不忍睹。特别是对妇女、儿童的兽行,尤为残忍。有的妇女被轮奸后,用刺刀刺死。有的新生婴儿被杀死在肢体破碎的母亲身旁,有的被杀死在母腹之中。敌人的疯狂「扫荡」、残酷镇压,并没吓倒英勇的冀南人民,它更加激起了人民群众对日寇的仇恨,使他们更加积极地配合我军作战,不断地打击敌人。2月24日,宁晋县之敌200余人,附炮2门,向该县之大杨庄一带「扫荡」,夜宿大杨庄。此时,陈再道司令员正率八路军东进抗日游击纵队2团,在大杨庄以南一带活动,得知这一情况后,认为敌人孤军深入,而援兵又不能很快赶到,便集中八路军东进抗日游击纵队2团、冀豫支队1、2团及地方武装一部,歼灭该敌。战斗打响后,敌人凭借房屋,顽强抵抗。我军逐屋向敌冲击,将敌人压缩在一个院子里。这时,敌人的援兵已经出动,陈司令员当即命令部队从四周将房子烧著,在熊熊的大火中,敌人被烧得到处乱窜,除少数敌人逃窜外,大部分葬身于火海之中。经过昼夜激战,消灭敌百余人,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我军仅伤亡60余人。陈再道,1909年1月24日出生于湖北麻城县(今麻城市)乘马岗区程家冲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参加了麻城最早的农民运动组织——乘马岗农民协会,并成为农协敢死队队员。4月,参加麻城县农民自卫军。1927年9月,参加大别山南麓的秋收暴动,11月中旬,参加了黄麻起义,所在的麻城农民自卫军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

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7月,工农革命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先后参加了粉碎国民党军对鄂豫边根据地实施的「罗李会剿」「鄂豫会剿」「徐夏会剿」,以及出击平汉线的作战。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再道任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副旅长,参与指挥了长生口战斗、两次七亘村伏击战和黄崖底伏击战,均以极小的代价而歼灭大量敌人,从而狠狠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1937年底,第129师组成八路军东进纵队,开赴冀南创建平原抗日根据地,陈再道任纵队司令员。到冀南仅3个多月时间,就协助冀南区党委建立20多个抗日政权,并广泛团结各路抗日武装,使最初只有500人的东进纵队,迅速发展到1万余人,使我党我军在冀南平原站稳了脚跟。1938年底,业已占领武汉的日军逐渐回师华北,开始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发起「扫荡」。陈再道先后率领冀南军民采用游击袭扰和伏击作战,粉碎了日伪军对冀南根据地的多次围攻。因此,陈再道深得冀南人民心。总参谋部原政治部主任冯征对此,在纪念陈再道的文章中说:司令员是一位贫苦农民的儿子,从小参加黄麻起义,天不怕,地不怕,从战士升到了军长。红军时期就是一名孤胆英雄,抗日战争期间他是冀南军区司令员,却经常穿著便衣带部队出没在敌人的碉堡中间,抓鬼子,杀汉奸。他们还有声有色地讲到,一次在向伪军炮楼喊话中,他暴露了身份,伪军头目喊道:「陈司令你敢上炮楼来,我们就缴枪。」我们的陈司令竟然出人意料地从掩蔽部内跳了起来,走向敌人的吊桥,把手枪往地上一甩,向伪军大声喝道:「我就是陈再道,今天来搭救你们,欢迎有种的弟兄们下来和我一起打鬼子。」几十个伪军被他的正义声威和英雄行为镇住了。顷刻间炮楼上摇起了白旗,放下吊桥,乖乖地投降了。冀地人民还传说,由于他的战功,毛主席和他开玩笑时还特准他「犯了死罪也不杀头」。干部们还说到他经常不声不响地下到班排和战士们一起拉家常、打扑克……帮助基层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战士们亲切地称他为「大老陈」和「好司令」。有关他这样那样甚至离奇的传说,表达了大家对陈再道将军的一片崇敬之情。当时,他已随刘邓大军南下大别山区,在二纵队当司令员

陈赓的一次得意之作

日军的此次「扫荡」采取了东西夹击、稳步推进的战术。西线日军于1939年1月上旬从石家庄、邢台、邯郸、大名等据点出动,开始向东平推,占领一地,烧杀一处,然后留置守备部队,建立伪政权,军事与政治手段相结合,招法凶狠毒辣。东线日军于2月初从泊头、德州、聊城等据点向西进攻,与西线日军成夹击之势。这期间,第129师的5个作战集团,用一些小部队袭扰、迟滞日军,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至2月9日,日军主力仍占据了冀南中心区的各个县城。刘、徐、邓沉著地指挥部队转至外围后,认真研究了形势,一致认为,不给日军一个沉重的打击,就不能彻底粉碎敌人的「扫荡」。1月21日,刘、徐、邓及各集团负责人在第129师师部共同商讨反「扫荡」的作战问题。早就憋不住火的陈赓建议:「鬼子在平原作战气焰非常嚣张,仗著它有汽车和机枪、小炮,一发现八路军的部队就追,特别是受袭后更是穷追不舍,我看可以利用它这个特点搞个伏击。」「这个想法很好。」刘伯承欣然赞同,「鬼子是势利的东西,这是日本法西斯狂妄独尊的必然表现。他根本看不起我们,受了袭击当然就不服气,急于报复。日军大本营不是说要利用我们退避的心理,奋勇进击,穷追而消灭吗?是可以用伏击打它一个冷不防,但关键是地形要选好。

经过研究,大家决定把伏击地点定在威县以南的香城固。威县是南宫以南的一个县城。日军占领威县后,继续向北进攻,威县成了日军的一个重要补给点,由第10师团40联队一部驻守。当时其周围仅有少量日军,广大乡村仍然被掌握在抗日力量的手中。以威县之敌为歼击对象非常理想。2月4日,陈赓率部进驻香城固。副旅长韩东山和旅参谋长周希汉对香城固周围的地形进行了勘察,发现香城固西北一带的沙滩是个理想的伏击战场:一条要干涸的河道在香城固穿过,河道两边是大片的灌木、草丛,公路就修在河道里。香城固西侧不远处有一道几十米高、1000多米长的沙岗,岗边有个叫张家庄的村庄。东北1.5公里外的庄头村,地势也是隆起的,与西边的张家庄遥遥相对。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两边高、中间低的地形,是平原地带比较难得的伏击战场。当韩、周向陈赓、王新亭汇报了敌情和香城固西北一带的地形后,陈赓连声说:「好,好!香城固西北一带的沙滩确实是一个很理想的袋形伏击阵地,而威县守敌恰好可作为我诱击之对象。」王新亭也支持陈赓的决定。

在组织各团干部秘密察看了那里的地形、地貌后,陈赓做了战斗部署:第344旅688团团长韦杰率领该团第1营在香城固担任正面阻击任务,团主力进至张家庄担任从西向东的侧击任务;补充团位于庄头村一线,担任从东向西的侧击任务;新1团以一个营钳制曲周之敌,防止其增援,团主力于马落堡地区担任切断敌之退路的任务;骑兵连为诱敌部队。部署完这个口袋阵后,陈赓对几位团领导说:「你们各团派出一部分部队,在2月7日、8日、9日,连续3天袭击威县县城,要千方百计诱敌出城。」2月9日晚,战斗准备开始了。第386旅的干部、战士在香城固西北老沙河西岸一带,展开了一场构筑工事的紧张战斗。附近几个村的民兵模范班和老百姓也前来助战。他们按照工事构筑方案,筑成一道2500米长的菱形战壕。壕边移栽了一丛丛红柳树,把阵地隐蔽得严严实实。天快亮时,这个口袋阵神不知、鬼不觉地筑成。

周希汉对阵地仔细检查了一遍后,即命令部队进入阵地,迅速做好战斗准备。这时,香城固区区长郝立顺跑来报告:100多名参战群众、5个向导、7个掩护伤员的堡垒户,还有30副担架,都准备好了。真可谓万事俱备,只等著鬼子来送死了。威县城的日军连续两天受到袭击。他们自知威县的位置非同寻常,所以开始紧闭城门,并不追击。谁知9日晚上,八路军再次架起云梯攻城,日军被搞得心烦意乱。第二天早上,又见城南草场村一带战马宾士,尘土飞扬,他们判断八路军主力很可能就在鼻子底下,于是决计出城报复。上午,驻威县的日军第40联队补充大队一部和安田步兵加强中队,分乘9辆汽车,拖著一门山炮,载著两门92步兵炮,组成快速部队,像饿狼一样扑了过来。八路军骑兵连且战且退,诱敌步步深入。

下午2时许,骑兵连在第什营村突然集中火力进行阻击,当场击伤敌补充大队长,击毙其翻译官和向导。当敌人跳下车组织还击时,骑兵连又故意撤离阵地。敌人被激怒了,随即爬上汽车,紧追不放。骑兵连行至耿家庄时,突然隐蔽起来,不一会儿又从香城固东南1公里外的康洼村出现,同时向敌猛烈射击。日军立即指挥汽车队离开公路,直扑骑兵连。骑兵连一看牵住了敌人,迅速朝预设伏击圈——香城固大沙河一带奔去,日军紧跟著进了伏击圈。当敌人全部进入伏击圈,到达香城固村北街口时,埋伏在那里的688团立即给敌人以迎头痛击,击毁了头一辆汽车。敌人遭此突然袭击,慌忙组织兵力反击。日军安田中队长拿起望远镜一看,发现东、西、北三面什么动静也没有,只有正南面在阻击,就命令部队继续向正南八路军阵地冲击。然而,两次冲锋都被打了回去。狡猾的安田便分出一股兵力,由东向南,企图抄八路军的后路。但这股敌人刚接近庄头村,就被埋伏在那里的补充团两个营堵了回去,并被迫西窜。安田见东、南两面都遭到突然阻击,断定中了埋伏,便想突围逃命。这时,西、南、东三面各参战部队一齐开火,猛烈堵击、侧击敌人。敌人掉头向北突围去,使伏击计划落空。在这紧急时刻,许世友带领新1团2营冲了上去。当敌人的先头部队刚刚踏上大沙滩北坡时,新1团的战士们突然从西北冲上坡岗,冒著密集的子弹,向敌人猛烈射击,截断了敌人的退路,并将其团团围在大沙滩的中心——凹形洼地。这是个椭圆形的沙窝,日军汽车大部分陷入沙窝,开不动了。有几辆开得动的汽车也被2营用集束手榴弹炸坏。安田惊恐万状,即令部队下车,重新组织兵力向新1团阵地冲击。敌人以重火力向新1团阵地猛烈轰击,炮火压得人抬不起头来,炸起的沙尘迷得人连眼也睁不开。

新1团指战员沉著应战。新1团是个新团,从建团到参加这次战斗才6个月。这样一支新部队要在地形不利且无工事的情况下,阻击日军两个加强中队的猛扑,确实是很艰难的。周希汉不断给新1团团长丁思林打电话,询问战斗情况,并再三要他注意许副旅长的安全。激战中,许世友一直冲在前面。为了他的安全,丁思林让警卫员把他拉回了指挥所,自己带著部队继续阻击敌人。敌人的炮火停止了,百余名日本士兵端著刺刀冲了上来。周希汉回忆说:「那时候,我们缺乏弹药,像这样的战斗,每人也只发十几发子弹,经过消耗,剩下的已不多了。但是,我们的战士硬是用手榴弹、刺刀迫使敌人丢下20多具尸体败退下去。」从16时30分左右直到傍晚,敌人发起了4次冲锋,都未能突破「口袋」口。于是,日军朝新1团阵地投掷了毒瓦斯弹。阵地上有很多八路军中毒,但干部、战士们坚持战斗,牢牢地守住了阵地。许世友深为新1团指战员们英勇战斗的精神所感动,后来他对别人说:「新1团从团长、政委到每一个战士,个个都是好样的。」战斗结束后不久,新1团被八路军总部授予「模范朱德青年团」的光荣称号

安田见难以突围,便发出一串串红色信号弹求援,并命令日军再次向新1团东侧阵地冲来。在那里阻敌的6连弹药已经用尽,连长徐则贵、指导员刘子模率领全连端起刺刀,与冲上来的日军展开了肉搏,打退了敌人。夜幕徐徐降临。敌人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口袋阵内乱蹦乱跳。这时,陈赓和王新亭从师部赶了回来,聚歼敌人的时机成熟了。只听一阵冲锋号响,突击队和武装群众跃出阵地,端著刺刀,从四面八方冲向敌人……到深夜12时许,战斗进入尾声。后半夜,一辆漏网的汽车逃到第什营村时,被群众发现包围,生俘了司机,烧毁了汽车。骑兵排打扫战场时,在一个沙坡后边找到5个负伤的敌人,其中一个举刀朝排长砍去,排长翻身下马,挥刀将其拦腰砍死,其余日军全部被俘。后来从俘虏口中得知,那个被砍死的就是安田中队长。拂晓,一个侥幸逃脱的日本兵,在葛村碰上两个拾粪的老乡,两个操起粪叉同敌搏斗,将这个日本兵打死。这件事后来被编成「两把粪叉战东洋」的故事。此战,共毙敌200余名,生俘8名,毁掉汽车9辆,缴获山炮1门、92步兵炮2门、迫击炮1门、长短枪数10支、弹药1部,八路军伤亡50人。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次战斗是我进入平原地的第一次得意之作。

此次战役从1938年12月下旬到1939年3月,刘伯承、邓小平挥师冀南平原,与日军作战百余次,歼敌3000余人,击毁汽车49辆。最后,日军在第129师内外线部队的不断打击下,不得不于3月底停止「扫荡」,收缩兵力,于是形成了日军占领城镇、八路军占领乡村的局面。在此次战役期间,冀南军民以生命和鲜血保卫了新生的抗日根据地,他们以灵活多变的战术、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团结一致,共同对敌,使「扫荡」之敌遭受到了强有力的打击。

香城固战斗胜利,蒋介石和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都分别致电嘉奖386旅。

蒋介石的电文是:

朱总司令玉阶:刘师陈旅努力杀敌,斩获颇重,殊堪嘉许,即希传谕嘉勉。

中正寒

卫立煌的电文是:

朱总司令彭副总司令×电敬悉,刘师陈旅聚歼威县南犯之敌,并多俘获,至深欢慰。

卫立煌

香城固战斗后,日军在寻歼冀南地区八路军的企图失败后,即以一部兵力占据冀南的各个县城,并修建公路,增设据点,建立伪军、伪政权,同时依托据点进行分区「扫荡」,企图摧毁冀南抗日根据地。为使冀南抗日游击战争坚持下去,第129师将部队分散,一面带领地方游击队袭扰日伪军,断其交通,使其不能立足;一面进一步发动与组织群众,发展群众武装,改造平原地形,为坚持冀南游击战争创造条件


部分歼敌1000人以上战例

平型关战斗(1937.9.25)

毙日军1000余人

广阳战斗(1937.11.4)

毙伤日军1000余人,俘10余人

晋察冀反八路围攻战役(1937.11.24--12.21)

毙伤日军1087人,击毁坦克1辆

晋西北反围攻收复七县城战役(1938.3.7--3.31)

毙伤日伪军1500余人

神头岭战斗(1938.3.16)

毙伤日军1100余人,俘20余人

午城--井沟战斗(1938.3.14--3.19)

毙伤日军1000余人,俘10余人

易涞战役(1938.3.21--4.11)

歼日伪军1400余人

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战役(1938.4.4--4.28)

歼日军4000余人

长乐村战斗(1938.4.16)

毙伤日军1500余人

香火地--厂汗营战斗(1938.4.25)

伪军1000余人反正

张店--张度岭战斗(1938.4.27--4.28)

毙伤日军约1000人

平汉路北段--正太路东段--平绥路东段南侧破袭战(1938.7.6--7.8)

毙伤日伪军1450余人,俘日伪军130余人

宁津战斗(1938.8)

歼伪军1000余人

漳南战役(1938.8.29--9.26)

歼伪军7800余人

莲花池战斗(1938.9.3)

歼伪军1000余人

崔家桥--窦公集战斗(1938.9.10)

毙伤伪军200余人,俘1800余人

晋察冀反围攻战役(1938.9.20-11.7)

毙伤日伪军5330余人

道口--汤阴战斗(1938.9.26--9.28)

毙伤伪军1500余人,俘伪军1400余人

柏兰镇--石佛寺战斗(1938.9.29--10.1)

毙清水喜代美少将,毙伤日军400余人

东西庄战斗(1938.10.3--3.6)

毙伤日军1300余人

冀南反扫荡战役(1939.1.7--3月)

毙伤日伪军3000余人

和顺--辽县反扫荡战役(1939.1.21--2.1)

毙伤日伪军1000余人

冀中反三次围攻战役(1939.1.25--2.4)

毙伤日伪军约1000人

二郎庙战斗(1939.2)

毙俘伪军1000余人,伪军1200余人反正

刘鸭子村战斗(1939.3.11)

毙伤俘日军50余人,伪军1000余人

冀中夏季反扫荡战役(1939.4--7月)

毙伤日伪军3370余人

鲁中夏季反扫荡战役(1939.6--7月)

毙伤日伪军1000余人

太行山反扫荡战役(1939.7.3--8月)

毙伤日伪军2000余人

易、满、徐反围攻战役

毙伤日伪军1000余人,俘日军1人

陈庄战斗(1939.9.25--9.30)

毙伤日伪军1000余人,俘日军9人,伪军50余人

晋察冀反扫荡战役(1939.10.25--12.8)

毙伤日伪军3600余人

黄土岭--上庄子战斗(1939.11.7--11.8)

击毙阿部规秀中将,毙伤日军900余人

冀中冬季反扫荡战役(1939.12.15--12.31)

毙伤日伪军1200余人

张秋战斗(1940.2.23)

毙伤日伪军700余人,俘200余人

晋西北春季反扫荡战役(1940.2.23--4.1)

毙伤日伪军1100余人,俘200余人

冀中春季第二次反扫荡战役(1940.4.10--5.30)

毙伤日军2942人,伪军419人,俘日军3人,伪军60人

鲁南春季反扫荡战役(1940.4.14--5.5)

毙伤日伪军2200余人

冀东反扫荡战役(1940.5.5--6.10)

毙伤日伪军1500余人,伪军一中队反正

晋西北夏季反扫荡战役(1940.6.7--7.6)

毙伤日伪军约3000人,俘日军3人

冀中青纱帐战役(1940.6.25--8.10)

毙伤日军2189人,伪军422人,俘伪军500余人

武乡--辽县战斗(1940.6.27--7.3)

歼日伪军1000余人

百团大战(1940.8.20--12.5)

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日军47人投诚,伪军1845人反正,缴获、毁伤坦克5辆、装甲车13辆、飞机6架、舰船86艘

冀中交通破击战(1940.8.20--9.20)

毙伤日军976人,伪军206人,俘日军11人,伪军215人

同蒲路北段--忻静--汾离--太汾公路破击战(1940.8.20--8.31)

毙伤日伪军2700余人,俘日军25人,伪军142人

正太路西段破击战(1940.8.20--8.31)

毙伤日伪军2258人,俘日军30余人,伪军271人,伪军80余人反正

冀南交通破击战二阶段(1940.9.13--10.5)

毙伤日伪军1313人,俘日军5人,伪军95人,伪军57人反正

同蒲路北段破击战二阶段(1940.9.15--9.23)

毙伤日伪军1700余人,俘日军6人,伪军23人

涞灵战役(1940.9.22--10.10)

毙伤日伪军1024人,俘日军34人,伪军43人

榆辽战役(1940.9.23--10.1)

毙伤日伪900余人,俘20余人

任河大肃战役(1940.10.1--10.20)

毙伤日伪军718人,俘伪军889人

太行、太岳反扫荡战役(1940.10.6--12.5)

毙伤日伪军2785人,俘日军2人,伪军41人

晋察冀反扫荡战役(1940.11.9--1941.1.4)

毙伤日伪军4495人,俘日军15人,伪军222人,伪军123人反正

冀中冬季一期交通破袭战(1940.11.15--11.26)

毙伤日伪军1018人,俘4人

晋西北反扫荡战役(1940.12.14--1941.1.24)

毙伤日伪军2500余人,俘日军2人,伪军30余人

韩集--田集战斗(1941.4.19)

毙伤伪军500余人,俘500余人

冀中破击战(1941.7.22--8月)

毙伤日伪军1400余人

晋察冀秋季反扫荡战役(1941.8--10.16)

毙伤日伪军5500余人

邢沙永战役(1941.8.31--9.3)

毙伤日军294人,伪军384人,俘日军10人,伪军665人

冀南秋季第一次破击战(1941.8.31--9.11)

毙伤日伪军679人,俘日军3人,伪军1293人

平北反扫荡战役(1941.10--11)

毙伤俘日伪军2500余人,伪军290余人反正

太行反扫荡战役(1941.11.1--11.21)

毙伤日军1500余人

沂蒙山反扫荡战役(1941.11.2--12月)

毙伤日军1255人,伪军968人,俘日军1人,伪军125人

北岳区交通破袭战(1941.11.10--12.20)

毙伤日伪军1400余人,俘伪军及行政人员、特务517人

冀东反治安军战役(1941.11.14-1942.2.5)

歼日军520余人,伪军1180人,俘日伪军2389人

临沂--蒙阴公路反封锁战役(1942.1.3--1.31)

毙伤日伪军1000余人

太行反扫荡战役(1942.4--2.25)

毙伤日伪军1000余人

冀东反扫荡战役(1942.4.1--5月)

歼日伪军1600余人

冀南反扫荡战役(1942.4.29--5.7)

毙伤日伪军4600余人

冀中五一反扫荡战役(1942.5.1--6.30)

毙伤日军3000余人,伪军7000余人

太行夏季反扫荡战役(1942.5.19--6.20)

毙伤日军773人,伪军1667人,俘日军5人,伪军480人

平汉路北--正太路东段破击战(1942.5.20--5.27)

毙伤日伪军1258人,俘伪军及行政人员357人

冀东青纱帐战役(1942.6.16--7月)

毙伤日军686人,伪军584人,俘伪军391人

冀鲁豫夏秋季攻势(1942.7.1--9.20)

歼日伪军1000余人

冀南恢复基本区战役(1942.7--10.5)

毙伤日军600余人,伪军1000余人,俘日军2人,伪军2380余人

北岳反蚕食作战(1942.9--12月)

毙伤日伪军2249人,俘伪军及行政人员2040人

冀中恢复基本区战役(1942.9--10月)

毙伤日伪军726人,俘日军3人,伪军224人,伪军351人反正

太行反扫荡战役(1942.10.20--11.12)

歼日伪军2000余人

沁源围困战(1942.11.11--1945.4.11)

毙伤日伪军4000余人,俘日伪军军245人

胶东反扫荡战役(1942.11.21--12.25)

毙伤日伪军985人,俘日军13人,伪军242人

郯城战役(1943.1.13--1.22)

毙伤日伪军400余人,俘日军7人,伪军520人

冀东第一次恢复基本区战役(1943.2.1--2.25)

毙伤日伪军1100余人,俘伪军232人

北岳区反扫荡战役(1943.4.19--5.18)

毙伤日伪军1974人,俘日军1人,伪军48人,伪军15人反正

太行反扫荡战役(1943.5.5--5.16)

毙伤日伪军2000余人 俘伪军500余人

平北破袭战(1943.5.27--6.15)

毙伤日伪军827人,俘日军3人,伪军400余人

冀东第二次恢复基本区战役(1943.7--9月)

毙伤日军273人,伪军995人,俘日军7人,伪军1112人,伪军132人反正

焦虎集战斗(1943.7.3)

毙伤伪军500余人,俘伪军500余人

朝南战役(1943.7.5--7.11)

毙伤伪军1000余人 俘伪军730余人

第一次讨伐伪军吴化文部战役(1943.7.7--8月)

歼伪军1800余人

卫南战役(1943.7.30--8.19)

歼伪军5600余人

瓦岗集战斗(1943.8.2)

毙伤伪军600余人,俘1000余人

林南战役(1943.8.18--8.26)

毙伤日伪军7000余人

冀中青纱帐战役(1943.8.25--10月)

毙伤日军1200余人

晋西北反扫荡战役(1943.9.3--11.3)

毙伤日伪军1300余人

冀中反清剿战役(1943.9--12月)

毙伤日伪军2369人,俘5人,伪军1111人

北岳区反扫荡战役(1943.9.16--12.15)

歼日伪军9472人,毁伤坦克3辆,飞机1架

冀鲁豫边区反扫荡战役(1943.9.21-11.13)

毙伤日伪军1374人,俘日军2人,伪军2744人

太岳反扫荡战役(1943.10.1--11.22)

毙伤日军1585人,伪军1398人,俘日军2人伪军631人

讨伐伪军刘桂堂部战役(1943.11.15--11.17)

毙伤伪军700余人,俘400余人

八公桥反蚕食战役(1943.11.16--11.19)

歼伪军2152人

赣榆战役(1943.11.19--11.20)

毙伤伪军一部,俘1600余人

第2次讨伐伪军吴化文部战役(1943.12.4--12.8)

歼伪军1000余人

冀南反扫荡战役(1943.12.15--12.30)

毙伤日伪军1700余人,俘日伪军132人

第3次讨伐伪军吴化文部战役(1944.3.25--4.20)

毙伤伪军1300余人,俘5100余人

鲁南夏季攻势(1944.5.1--7.20)

毙伤日伪军1640人,俘日军6人,伪军1791人

北岳--冀中护麦战役(1944.5.20--6.24)

毙伤日伪军1311人,俘日军6人,围巾1438人,伪军34人反正

清丰战斗(1944.5.29--5.30)

毙伤日伪军100余人,俘日军8人,伪军1000余人

济垣战役(1944.6.2--8.30)

毙伤日伪军370余人,俘日军8人,伪军431人,伪军1300余人反正

湖西攻势(1944.6.23--7.2)

毙伤日伪军290余人,俘日军13人,伪军930人

小井集--裴子寨战斗(1944.7.8)

俘伪军1000余人

丰城--高庄战斗(1944.7.21--7.24)

伪军2100余人反正

讨伐伪军刘本功部战役(1944.8.3--8.11)

毙伤伪军300余人,俘2600余人

利津战斗(1944.8.11--8.17)

毙日军5人,俘3人,毙伤伪军105人,俘890余人

沂水战斗(1944.8.15--8.17)

毙伤日军31人,伪军219人,俘日军201人,俘820人

胶东秋季攻势(1944.8.19--9.23)

毙伤日军222人,伪军1250人,俘日军35人,伪军2674人,伪军970人反正

渤海区秋季攻势

歼日伪军5000余人

古营集战斗(1944.8.24)

歼伪军1200余人

晋西北秋季攻势(1944.8.28--9.30)

毙伤日军499人,伪军414人,俘日军20人,伪军1014人

白虎集--高庄集战斗(1944.8.31--9.1)

毙伤日伪军60余人,俘伪军1200余人

葛庄伏击战(1944.9.3--9.4)

毙伤日军300余人,伪军1000余人,俘日军31人,伪军367人

鲁南秋季攻势(1944.9--11月)

毙伤日伪军800余人,俘伪军1883人

晋西北反扫荡战役(1944.10.19--11.10)

歼日伪军1000余人

冀热辽反扫荡战役(1944.10.20--12月)

毙伤日军400余人,伪军670余人,俘日军3人,伪军976人,伪军137人反正

莒县战役(1944.11.14--11.29)

毙伤日军91人,伪军124人,俘日军15人,伪军11人,伪军3500余人反正

鲁中冬季攻势(1944.11.20--12.11)

毙伤日伪军200余人,俘日军2人,伪军1232人

刘石格庄战斗(1944.12.27)

歼伪军1500余人

诸城东战役(1945.1.10--1.17)

毙伤俘日伪军300余人,伪军1500余人反正

道清战役(1945.1.21--4.2)

毙伤日伪军2500余人

第二次讨伐伪军荣子恒部战役(1945.2.1--2.2)

毙伤日军20人,伪军122人,俘日军2人,伪军1200余人

冀热辽春季反扫荡战役(1945.2.5--3月)

毙伤日军582人,伪军2208人,俘伪军508人

讨伐伪军赵原部战役(1945.2.11-2.19)

毙伤伪军2000余人,俘7370人,投诚2000余人

晋绥春季攻势战役(1945.2.17--4.25)

毙伤日伪军1590余人,俘810人

蒙阴战役(1945.3.8--3.10)

毙日军100余人,毙伤伪军255人,俘日军9人,伪军956人

豫北战役(1945.4.4--4.30)

毙伤日伪军500余人,俘伪军1236人,伪军1710人反正

冀热辽夏季反扫荡战役(1945.4--5月)

毙伤日军635人,伪军733人,俘日军7人,伪军362人

冀中春季攻势(1945.4.13--5月)

毙伤日伪军980人,俘伪军2152人,伪军570人反正

第1次讨伐伪军张景月部战役(1945.4.15--5.15)

歼伪军4200余人

南乐战役(1945.4.24--4.27)

毙伤日军37人,伪军300余人,俘伪军3000余人

山东军民五月反扫荡战役(1945.5.1--5.27)

歼日伪军5000余人

石桥战斗(1945.5.7)

毙吉川资少将,毙伤日军200余人,伪军400余人

雁北夏季攻势(1945.5.12--7.3)

毙伤日伪军710人,俘日军8人,伪军248人,伪军100余人反正

讨伐伪军张里元部战役(1945.5.17--5.25)

毙日军20人,毙伤伪军679人,俘伪军2289人

东平战役(1945.5.17--5.24)

歼日伪军2200余人

讨伐伪军历文礼部战役(1945.6.5--6.27)

歼日伪军7300余人

冀中夏季战役(1945.6.8--7.4)

歼日伪军3700余人

蒲滨战役(1945.6.10--6.17)

毙伤日军90余人,伪军700余人,俘日军4人,伪军1600余人,伪军600余人反正

安阳战役(1945.6.30--7.6)

毙伤日军180余人,伪军700余人,俘日军7人,伪军2500余人

成临安战役(1945.6.30--7.3)

毙伤日军40余人伪军200余人,俘伪军700余人,伪军600余人反正

湖西攻势(1945.7.3)

毙伤日伪军500余人,俘日军6人,伪军1500余人

大清河北战役(1945.7.12--7.27)

毙伤日伪军678人,俘伪军1566人,伪军66人反正

讨伐伪军张步云部战役(1945.7.15--8.5)

歼伪军533人,俘伪军2923人,伪军400余人反正

阳谷战役(1945.7.20--7.26)

毙伤伪军330余人,俘3250余人

明家郜战斗(1945.7.25)

毙伤伪军300余人,俘975人

第2次讨伐伪军张景月部战役(1945.7.30--8.13)

歼伪军2000余人

讨伐伪军申从周部战役(1945.8.5--8.13)

毙伤伪军638人,俘伪军1850余人

金乡战斗(1945.8.6--8.7)

毙伤日军10余人,伪军300余人,俘日军2人,伪军600余人

热河战役(1945.8.10--9.23)

歼日伪军17000余人

围困平津战役(1945.8.12--9月)

歼日伪军10000余人

进军东北战役(1945.8.12--11月)

歼日军5000余人,伪军40000余人

察哈尔战役(1945.8.15--10.1)

歼日伪军13000余人

清水河战斗(1945.8.18--8.19)

歼伪军1000余人

屯子镇战斗(1945.8.18)

歼伪军1000余人

胶县战斗(1945.8.19)

俘日军7人,伪军1500余人

延津战斗(1945.8.19--8.20)

歼日伪军1500余人

张家口战斗(1945.8.20--8.23)

歼日伪军2000余人

开平战斗(1945.8.20--8.26)

歼伪军2000余人

保定西关战斗(1945.8.23)

毙伤日伪军500余人,俘日伪军600余人

黄县战斗(1945.8.21)

伪军1000余人投降

封丘战斗(1945.8.21--8.22)

歼日军1个小队,伪军2000余人

阳信战斗(1945.8.22)

毙伤伪军一部,俘1500余人

益都战斗(1945.8.23)

歼伪军2000余人

淄川战斗(1945.8.25--8.26)

毙伤伪军270余人,俘伪军1800余人

即墨战斗(1945.8.26)

歼日伪军3000余人

留光集战斗(1945.8.26)

歼伪军1200余人

乐亭战斗(1945.8.28)

毙伤伪军一部,俘1200余人

周村战斗(1945.8.28)

俘伪军1200余人

张家村战斗(1945.8.28)

俘伪军2300余人

滑县战斗(1945.8.29--9.15)

毙伤伪军550余人,俘1100余人

山海关战斗(1945.8.30)

歼日伪军2000余人

临清战斗(1945.8.30--8.31)

毙伤伪军一部,俘2000余人

柴沟堡战斗(1945.8.31)

毙俘伪军1000余人,投降400余人

邹平战斗(俘伪军1220人)

长垣战斗(1945.9.1)

毙伤日伪军100余人,俘伪军1000余人

襄垣战斗(1945.9.2)

毙伤伪军1100余人,俘400余人

孟县战斗(1945.9.2--9.3)

毙伤伪军400余人,俘900余人

夏津战斗(1945.9.4)

歼伪军1600余人

诸城战斗(1945.9.4--9.6)

毙伪军300余人,俘2100余人

商河战役(1945.9.5--9.26)

毙伤伪军300余人,俘4500余人

离石战斗(1945.9.6--9.9)

毙伤伪军304人,俘1104人

平度战役(1945.9.7--9.10)

毙伤伪军700余人,俘5000余人

峄县战斗(1945.9.7--9.8)

毙伤日军18人,伪军106人,俘日军5人,伪军1416人

临城战斗(1945.9.8--9.9)

歼伪军1000余人

蓟县战斗(1945.9.9--9.11)

毙伤伪军1000余人,俘3000余人

陈家集战斗(1945.9.10)

毙伤伪军1200余人,俘2200余人

曹县战斗(1945.9.10--9.18)

毙伤伪军600余人,俘2000余人

无棣战役(1945.9.13--9.17)

毙伤伪军1000余人,俘5400余人

茌平战斗(1945.9.18--9.22)

毙伤伪军200余人,俘2000余人

玉田战斗(1945.9.20--9.22)

歼日军350余人,伪军1500余人

巨桥战斗(1945.9.20)

歼伪军1000余人

邢台战斗(1945.9.24)

歼伪军3000余人

汤阴战斗(1945.9.24--9.29)

歼伪军2200余人

香河战斗(1945.9.26)

歼伪军1000余人

太康战斗(1945.9.28--9.29)

歼伪军1000余人

磁县战斗(1945.9.20--10.2)

歼伪军3000余人

邯郸战斗(1945.10.1--10.4)

毙伤伪军200余人,俘1700余人

※注1.文中战斗战例并非全部,仅引用自《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八路军-表册2》(解放军出版社)中的内容

※注2.文中的内容均为中方统计,与实际情况会有不可避免的误差

※注3.本文由哔哩哔哩/知乎用户「浩瀚星之海」(简称星海)创作,允许规范转载,转载时需要署名原作者

※注4.若更改文中内容,请与作者本人联系(通过哔哩哔哩/知乎用户私信),否则将受到严惩(包括法律途径)

※注5.禁止理由本文进行违反本国(及所进行行为的对象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若经发现则会受到严惩(包括法律途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